白俊林
(山西晉祠賓館綠化部 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太原地區的綠化環境得到了不斷改善,宜居的生態環境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而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綠化、美化是必不可缺的部分。觀花樹種的應用在滿足綠化作用的同時可達到一定的景觀美化效果,這也就加劇了人們對于不同季節開花樹種的需求,而玉蘭作為早春開花的觀花樹木,它花色潔白,花大味香,寓意吉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并喜愛。
玉蘭因其寓意吉祥,一般多用于古寺院及皇家園林內的亭、臺、樓、閣前種養,現在太原地區多應用于各大公園、街心游園、寺廟堂前、廠礦院中,可孤植、散植、行植,早春開花時形成一景。太原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對玉蘭的苗木培育及苗木移栽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冬季,一定要采取一些防寒措施。新移栽的大苗也需防護3年左右,以確保其成活。
太原三面環山,汾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年均氣溫9.5 ℃,無霜期140~190 d,年降水量450~500 mm。由于地形復雜多樣,海拔高度差異較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且晝夜溫差較大,最低氣溫-25 ℃,最高氣溫39.4 ℃。
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喬木,樹冠呈正三角形或球形,葉紙質倒卵形,先花后葉,花直立有芳香,花白色、紫色、黃色較多;聚合蓇葖果,種子心形側扁,被紅色假種皮包裹。花于3 月初開始開放,花期10 d 左右,果期9 月。
玉蘭喜光稍耐陰,有一定耐寒性。喜栽種于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弱酸土壤(pH 值5~6)中,弱堿性土壤(pH 值7~8)也可正常生長。玉蘭對溫度的反應較為敏感,近年來,隨著太原地區氣溫的逐漸回暖,玉蘭的開花時間也有所差異,太原市中心基本在3 月初始花,太原南郊地區在3 月中旬始花,果實于9 月上旬開始成熟。
4.1 種子采收及保存。9 月上中旬玉蘭的種子開始成熟,蓇葖果逐漸開裂,露出帶有紅色假種皮時種子就可采摘。采后將未開裂的聚合蓇葖果置于通風良好、背風向陽處晾3~5 d,當大部分蓇葖果裂開,帶紅色假種皮的種子脫落,可將其收集,泡于清水中24~36 h,隔數小時攪動1 次,待外種皮變軟,拿手用力揉搓,再用流動清水沖洗去掉假種皮,剔除不飽滿種子及其雜物,攤薄晾于竹簾之上,置于通風處,不定時翻動,使之失水均衡,種子表面無水漬時即可儲存。在10 月下旬~11 月將種子層積沙藏。取干凈河沙在烈日下曝曬2 d,再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拌濕,以手捏沙成團不出水、放開能散為宜,將種子和沙以1∶3的比例分層沙藏于25 cm×25 cm×35 cm 的花盆中,花盆底部鋪8 cm 厚的河沙,其上鋪3 cm 厚種子,再鋪5 cm 厚河沙,如此反復鋪設3 層,最上面一層河沙可以厚一些,使其成土堆狀。在室外背風向陽處挖50 cm 深坑,將瓦盆放置其中,用土覆蓋花盆四周,氣溫降至-15 ℃左右時,其上蓋稻草簾保溫,期間可適時翻看,保持河沙濕潤、種子通風,如果河沙太過干燥,可對周圍土壤進行噴水,增加花盆及盆內河沙濕度。
4.2 播種繁殖。翌年3 月上中旬可對沙藏種子花盆周圍加大濕度,促使種子開裂,10 d 左右可適時翻看種子,發現部分白色種胚外露時可進行播種。一般進行條播、點播或撒播,播后蓋2 cm 左右疏松土壤或摻沙土壤,然后輕輕鎮壓。由于太原地區3~4 月份天氣突變不穩,可蓋塑料薄膜保護,播種后15~20 d 開始出苗,待苗出整齊,根據天氣可適當放風煉苗。
4.3 幼苗期管理。幼苗期除拔草松土外,基本保持土壤濕潤。追施薄肥可用腐熟人糞尿兌水澆灌,保持薄肥勤施,到9 月下旬停止施肥。夏季或氣溫過于干旱還需進行葉面噴水。
4.4 苗期管理
4.4.1 水肥管理。太原地區秋末冬初灌封凍水后,在第2年的3 月初要及時澆解凍水,提高土壤水分,增加地溫,促進早春樹木根系萌動。平時可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適時澆水。玉蘭喜氮磷肥,幼苗生長期可施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2 次。
4.4.2 松土除草。由于玉蘭根系較淺,幼苗期不宜進行深翻松土,以免造成根系損傷。淺淺的進行松土除草可改善玉蘭苗爛根及黃化現象,澆水后及時松土,也利于土壤通透性及水土保濕。
4.4.3 整形修剪。在玉蘭苗根部無損傷、樹形基本端正且分枝勻稱時,不建議進行修剪;對于生長中的一些弱枝、死枝、病枯枝及徒長枝,可在秋季進行剪除,剪除時需留15 cm 長的剪頭,以防冬春季樹干抽梢。
4.5 移栽和保護
4.5.1 澆定根水。玉蘭一般都要現移現栽,帶土球移栽以保持根系水分。玉蘭移栽后,第1 次定根水一定要及時,并將生根劑按計量隨水及時澆入,并保證澆足、澆透,以利于成活;7~10 d 后澆第2 次水;20 d左右再澆第3 次水即可。
4.5.2 樹干保護。玉蘭對溫度的敏感度主要體現在葉片烈日灼傷,葉緣焦邊,因此,在選擇栽種地時要特別注意不選西曬環境,此外要多施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性。對于新栽植的玉蘭,可用草繩裹干2 m 高左右,以減少水分蒸發,干旱時可向草繩噴水營造一個濕潤的小環境。
4.5.3 越冬管理。在太原地區玉蘭1~2年生幼苗過冬需搭建塑料拱棚,覆蓋一層稻草或其他覆蓋物,以防凍傷;新移栽玉蘭大樹可在樹干涂白時添加防凍劑,或樹體用草繩纏干。條件允許可建立牢固的防風屏障并保持日曬。
玉蘭的常見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葉斑病等,病害發生時應及時清除病落葉,并在發病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加65%代森銨可濕性粉劑1000~12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70%代森錳鋅500~700 倍液,交替使用進行防治,間隔周期10 d 左右。蟲害主要有蠐螬、介殼蟲、紅蜘蛛等,防治蠐螬可用氧化樂果或高效氯氰菊酯800 倍液灌根;防治介殼蟲可噴施毒死稗或噻蟲嗪1000 倍液;防治紅蜘蛛可噴施噠螨靈加氯氰菊酯800 ~ 1000 倍液。日常適當的對玉蘭樹進行葉面噴水,可改善其生長小環境,防止高溫造成的葉片灼傷等,提高樹體的自身抗病蟲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