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欽 李 娜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高標準農田建設所指的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于農產品生產的耕地。
高標準農田建設指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實行田、土、水、路、林、電、管綜合配套。通過采取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和節水措施、田間機耕道、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損毀工程修復和農田建設相關的其他工程內容,有效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耕地地力和質量。
2.1 區域范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原則上選擇集中連片規模大的田塊實施。個別受自然條件限制地塊,可將同一流域或同一灌區范圍內面積相對較大的幾個地塊作為一個項目區。在連片實施范圍內已進行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對尚未建設的田塊允許按“填平補齊”原則進行設計和建設。
2.2 時間范圍。允許對2010年(含)以前立項的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區進行提質更新,直接建成高標準農田。2011年及以后相關部門立項建設的高標準農田地塊,在國家規定使用年限內,不能再列入建設范圍。
2.3 坡度范圍及其他規定。禁止在地面坡度大于25°的區域、土壤污染嚴重的區域、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退耕還林區等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2.4 重點范圍。根據水土資源條件、糧食生產潛力、農田建設基礎等,按突出重點、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分期建設的原則,優先把“兩區”耕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優先安排已劃為永久基本農田、水土資源條件較好、開發潛力較大的地塊建設高標準農田。
3.1 科學規劃,規劃為綱。高標準農田建設要遵循規劃先行的原則。縣級要根據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農田建設規劃按流域或連片區域規劃項目,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形成縣級項目庫。納入項目庫的項目要具備立項后及時組織實施的條件。每年縣級要將入庫項目提交市級,經審核通過形成市級項目庫,市級再向省級提交,形成省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庫。每年各市、縣農業農村局要依據上級下達的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及時從項目庫中優選項目進行實施。按照上級下達的《農田建設任務及編報項目年度實施計劃的通知》做好本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或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初步設計(實施方案)應委托具有農林水等行業勘察設計資質的機構進行編制。要認真組織實地調查,摸清項目區現狀底數,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進行實地勘測設計,達到施工的深度和精度要求。保證施工單位手拿施工圖就能進場施工。初步設計和年度計劃一經批復就要嚴格按設計要求實施,不得擅自調整或終止,確需進行調整的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按照任務不減、標準不降的原則進行,并按規定程序申報審批。
3.2 強化管理,把各項政策和管理要求落到實處。為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管理,推動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和各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高標準農田質量管理辦法》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和行業法規。根據有關規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行嚴格的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合同管理制。對項目的立項質量管理、實施質量管理、項目調整、項目建后的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定。所要做的就是嚴格按規矩辦事,把這些紙上的辦公室里的各項規定和制度真正落實到項目實施過程中,落實到田間地塊,從而確保項目安全、資金安全、干部隊伍安全,確保項目圓滿完成,高效運轉,并發揮最大的經濟、社會、政治、生態效益。
3.3 加強學習,與時俱進,不斷適應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的新要求。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適應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和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農業農村建設上提出的重大舉措,對服務“四個農業”發展,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目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深入實施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要求的越來越高,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實施過程中也會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新標準、新要求,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必要也必須與時俱進。我們廣大的農田建設干部隊伍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只有擁有永不滿足、加強學習、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進取精神和態度,只有虛心地向政策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實習、向兄弟縣市學習,才能不斷地去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才能在項目實施中不斷鍛煉和提升自己,才能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