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娜 李 靜
(石家莊市動物園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動物園成為聯系人類與自然界的紐帶。在動物園內部創(chuàng)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既要為本地野生動物的自然展示創(chuàng)造條件,又要滿足人類接觸大自然、認識大自然的景觀需求[1]。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意境幽遠、健康、綠色、環(huán)保的生態(tài)園林,平凡而脫俗的竹子正越來越被現代人所青睞。竹子枝繁葉茂,葉面積指數比一般樹種大,常年綠色,光合作用、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的能力比一般樹種強,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竹子生長快、產量高,在園林綠化、造園、配景中有著其它植物所無法替代的獨特效果,它清幽高雅、挺拔剛毅、虛心有節(jié)、氣韻不凡,具有獨特的觀賞性。竹子在我國自古就被人們所稱頌,與“梅、蘭、菊”并稱四君子,它象征著高雅、純潔、虛心、有節(jié)的精神文化,而且竹子適應性較強,是很好的園林綠化品種,深受園林綠化者的青睞。
眾所周知,竹子是大熊貓的最愛,是飼養(yǎng)大熊貓必備的食物。因此竹子的長勢良好還對大熊貓的食物起到重要的作用。
竹子,又名竹。品種繁多,有箭竹、早園竹等。屬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枝干挺拔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備受我國人民喜愛,是一種極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植物,其中空有節(jié),象征著“虛懷若谷,氣節(jié)高尚”,古人說它“未曾出土先有節(jié),志在凌云尚虛心”,宋代文豪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3]。
石家莊市動物園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地處太行山系的余脈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屬低山丘陵區(qū),整體西高東低,占地面積約4 000畝,園區(qū)內飼養(yǎng)展出有200多種3 000余只(頭)動物,是集動物飼養(yǎng)繁殖、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科普宣傳教育、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石家莊市動物園內多處種有大面積的竹子,主要集中在辦公區(qū)、熊貓館展區(qū)、飼料房區(qū)、中性猛獸區(qū)、濕地鶴禽區(qū)等眾多景觀區(qū)域,有早園竹、箬竹等品種,這些竹子不僅能供游人觀賞,還能給動物園內的大熊貓和小熊貓?zhí)峁┦澄铩?/p>
石家莊市動物園熊貓館展區(qū)及其周邊,竹子最多,達4 000多m2以上,遠遠望去,滿眼青翠,尤其是在冬季,片片竹林為游人帶來絲絲綠意。熊貓館內的竹徑就是利用竹子進行分隔、夾合成相對幽僻的空間,形成竹影扶疏,明暗交替的小環(huán)境,游人穿行其中,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一個成功的景觀設計可以更好的讓廣大游客加深對動物習性及其生活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熟悉與了解,在進行規(guī)劃設計動物展館的時候就會考慮館舍動物與其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讓人在走入場館之前就已經知道該館舍內將要展出什么樣的動物,該動物有何習性等。
在辦公樓東側電工房附近,大量栽植的竹子,不僅能緩解、弱化建筑的生硬線條,使建筑優(yōu)美的線條和色彩充分展現出來,形成層次豐富、造型活潑的景觀空間,體現其濃厚的詩情畫意,讓建筑若隱若現于竹林之中,竹林遠觀可領略其蔥郁壯觀外貌,近賞其清雅秀麗之美。
3.1 竹子的栽移植。由于竹子生長快、產量高,一般移栽的竹子經過3~4年的時間會出現林間相對密集的情況,特別是園區(qū)早些年種植的竹子,更容易出現局部過于密集的情況,需要進行分栽以加大林間空隙,增加林間透光率和通風性,讓竹子更好、更健壯的生長。每年我們都會從竹子較密集的地方起挖一些種植在其他地方。移栽時盡量選擇適宜的栽培地,避免冬季干風的侵襲。竹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耐移栽的,移栽成活率也較高,最佳的移栽時間為每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雨季移植以7月中下旬~8月上旬為宜,在夏季移栽時,盡量采用遮陽網進行遮陰。栽植后,要加強澆水、施肥、松土,并做好防風防寒等撫育管護措施。
移栽竹子起挖時可以適當帶些土球,提高竹子的移栽成活率,帶土球移栽時應抱住土球搬運,絕不許用手提竹竿,裝卸車時不準拖、壓、摔、砸,以免損傷竹子。栽植時土球入坑要求原土面與新地面平齊,四周填土,踏實時不得踩土球,埋半坑土時扶直竹竿,澆透水,待水下滲后再埋第2次至滿坑,然后作堰,再澆足水。
竹子移栽后一定要多次及時澆水,以保持土壤的濕潤度,特別是在出筍期,幼竹旺盛生長期和夏季干熱期,更要保證及時澆水,可用噴灌24 h進行噴灑。移栽時,若管護不當的話,容易出現“假死現象”,所謂假死,就是新移栽的竹子葉片,可部分或全部出現脫落,但只要竹竿始終保持鮮綠色,這時要注意保濕,仍能重新發(fā)芽,并長出新葉。竹子比較喜濕,但也怕水澇,因此干旱時要注意及時澆水,在雨季要及時挖溝排水。在栽植時,可剪除竹子的部分枝條,并摘除一部分葉片,尤其是要去除衰老葉片,以減少水分蒸發(fā),確保成活率。在澆水或雨后,要及時對歪斜的竹子進行培土扶正。
新栽竹子雜草生長較快,筍期之后應當及時進行松土除草,除草松土時,不要損傷竹鞭和筍芽。
3.2 竹子的繁殖。竹子通常是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進行無性繁殖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竹鞭繁殖,每年春季竹林里會從地下長出竹筍,這些竹筍經過一段時期的生長,然后發(fā)育成新竹。一般我們會進行分栽竹子,讓其通過竹鞭生長自行進行繁殖。每年的4~5月份是大量竹筍出土的季節(jié),這時要做好園林綠化管護工作,及時對竹林進行澆水、施肥,可用噴灌進行不間斷噴水,以促進竹筍的大量萌發(fā),出筍率高,質量好,成竹率就高。這時還要加強對竹筍的保護力度,以免被人過度起挖。竹子開花結籽也是一種繁衍方式,竹子開花的時候也要及時澆水,以促進地下竹鞭的發(fā)芽,萌出新竹。
3.3 澆水。竹子大都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或酸性土壤。故全年的園林綠化管護,澆水防旱是第一要務,也是園林綠化管護最重要的一點。竹子的澆水要注意幾個關鍵時期,否則影響全年竹子的生長。春季出筍前(4月)要澆足催筍水,5、6月要澆拔節(jié)水,夏季雨水充沛可不澆或少澆,冬季(11月、12月)要澆好封凍水。另外春季干旱多風季節(jié)、盛夏雨少季節(jié)也要使竹苗保持濕潤。總體來說竹林澆水要看天、看地、看竹林長勢而定,但石家莊屬于一年四季都缺雨水的地方,為保持竹子的良好長勢,為給大熊貓?zhí)峁﹥?yōu)質的食材,竹子澆水是必須要做好的,一般情況下,一年四季需要不間斷澆水,但秋澇時要注意排水,以免引起爛根、爛鞭,導致竹苗死亡。
3.4 施肥。竹子需要通過施肥補充土壤營養(yǎng)物質,以施用富含氮磷鉀的復合肥為主。肥料一般分2次施入。第1次在出筍前后1個月內或夏季竹子生長季節(jié)施入氮肥,第2次是在秋冬季結合土壤松土施入磷鉀肥或復合肥,有條件的可以施有機肥,以提高土溫,利于來年竹鞭孕筍。
3.5 修剪。竹子的修剪主要在冬季進行,一般于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進行。修剪原則是:去弱留強、破外留內、去老留幼、去劣留優(yōu)、去密留稀,不是過密不砍,使留竹分布均勻。一般情況下要清除4年以上(不含4年生)老齡竹、枯竹、病竹、倒伏竹等,伐樁一般不高于地面2 cm,適度的修剪可以促進竹子的新老更替。平時管護中出現干竹、死竹、病蟲竹的時候也要隨時進行清理伐除,并將病蟲枝銷毀處理。但動物園內的竹子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供大熊貓食用。為了能讓大熊貓吃到新鮮的竹子,飼養(yǎng)員每天都會挑選品質優(yōu)良的竹子進行砍伐,以滿足大熊貓對新鮮竹子的需求,這就無形當中為竹子進行了疏密通風,為竹子更好的生長提供了空間和營養(yǎng)。
3.6 病蟲害防治。竹子的主要蟲害有竹蚜、竹螟、竹蝗等,主要病害有叢枝病和霉污病等。竹子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平時的園林管護工作中,我們應加強園林綠化管護,保留適當密度,砍除老竹、病竹、倒伏竹等,增強竹間的通風透光性,增強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竹子出現病蟲害時要堅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一旦發(fā)現病蟲害要及時噴藥防治,病蟲枝要及時剪除燒毀。病害在發(fā)病初期可用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病蟲害的防治最主要的是平時管護工作中要做到經常檢查,掌握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做好預防工作。
3.7 其它管護要點。為做好竹子的園林綠化管護工作,我們還要注意冬季降雪后,特別是中大雪后,要及時抖掉竹子冠部的積雪,因為沉重的積雪會對竹子造成嚴重的危害,輕者竹竿彎曲、折斷,重者竹竿破裂甚至整株倒伏。我們應根據竹子的受害程度進行不同處理,以減少積雪對竹子造成的影響;對竹梢受損嚴重的、梢部折斷且斷裂部位高的竹子,可將其梢部砍去,以減輕竹竿的壓力,使其逐漸恢復;彎曲竹宜盡量保留,因積雪融化后彎曲竹會自然恢復,一般受損不大;對于折斷、破裂的竹子,可待竹子出筍結束,新竹發(fā)枝長葉后進行全竹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