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學生的作業負擔應得到減輕,作業的有效性應得到提高。初中英語學科的學習能夠增長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英語作業是檢驗該學科教學效果的手段,能夠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創新作業設計,將作業的層次性、有效性、趣味性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 “雙減”政策;初中英語;作業分層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2)08-0049-03
初中英語的作業設計應當從學生的立場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性格特征等,通過多元、分層設計,在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同時,深化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際,以牛津版八年級、九年級英語教材為具體案例,探討有關多元、分層設計初中英語作業的策略。
一、初中英語作業進行多元、分層設計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新時代教育改革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行多元、分層作業設計,落實“不同的人在英語上獲得不同的發展”課程思想的實施,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1]。“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也是如此,不同的學生在性格、學習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特點來進行教學和作業設計,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特征的發展
分層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現實水平,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按照教育規律和學習發展的特征進行教學實驗。教師對作業進行多元、分層設計的探索,能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從而促進其更好地發展。在英語教學中實行作業多元、分層設計,有助于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目前,我國的學校教學基本上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特別是對于班額較大的班級來說,“因人而教”的策略很難得以實現,這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怎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怎樣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英語”和“不同的人在英語上獲得不同的發展”的目標?進行多元、分層作業設計就是一種很好的路徑。
二、英語教學中實施作業多元、分層設計的策略
(一)口頭作業與書面作業相結合,鞏固教材的基礎知識
傳統的英語教學一般較為重視書面的抄寫作業、練習冊的書寫作業等,而對口頭作業不作要求,致使很多學生雖英語筆試成績好,但口語較差。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適度減少書面作業,重視口頭作業,作業設計要有趣、符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結合英文歌曲、英文趣味故事、英文經典電影片段等材料接觸更多的課外英語學習資源,進而達到提升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那些不喜歡做英語作業,自律性較差的中學生,英語教師應當不斷提高作業的趣味性,減少書面作業,利用口頭作業讓學生喜歡做英語作業,能夠感受到語言輸出與輸入帶來的樂趣。以牛津版九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第五單元“Art world”為例,按照傳統的教育理念,為了讓學生記住單詞,教師會讓學生抄寫生詞,然后進行默寫,目的是讓學生在抄寫、背誦的過程中記住單詞的書寫,但這一做法的效果往往與教師的預設大相徑庭。為了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每個單詞先熟讀,再寫三遍,要求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單詞的組成部分,然后用句子的形式提供語境,便于學生鞏固單詞。此外,教師可以在網上查找與譚盾相關的英語視頻,鼓勵學生跟讀視頻,感受英語的發音,并鼓勵學生用演講的形式大膽呈現學習效果。通過口頭作業與書面作業的設計,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會更加深入、更加高效。
(二)思維導圖與朗誦演講相結合,豐富英語作業的形式
在布置英語作業時,初中英語教師也要注重思維導圖和朗誦演講的結合運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重新梳理課堂上的新知識,也便于學生鞏固學過的舊知識。[2]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不僅不同單元的單詞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聯系起來,而且相關的句型、課文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結合起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思維導圖制作評比大賽,讓學生在學習他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歸納總結的能力。朗誦演講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表達的興趣,當然,朗誦和演講也是有技巧的,通過學習正規的朗誦和演講教程,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以牛津版九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第八單元“Detective stories”為例,學生通過誦讀課文,會提高對英文小說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把握機會,進行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課后作業設計。首先,督促學生掃清單詞的障礙,并理清人物關系以及故事情節的開始、發展、高潮、結尾,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整個故事呈現出來。其次,讓學生準備部分精彩段落進行朗誦,朗讀時讀音響亮、抑揚頓挫、節奏分明。通過朗誦,學生將自身的感情融入文段中,這就大大增強了文段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在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力。
(三)英語學習與生活觀察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對于中學生而言,英語知識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成績,更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將英語知識與生活觀察相結合。教師要想激發學生做英語作業的興趣,就要以學生為本,將英語學習不斷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感知英語知識的有用性。每個班級的學生對于英語作業的反饋并不相同,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安排不同的生活化作業。
過重的傳統的書面作業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與當前的“雙減”政策相背離。[3]英語是一門語言,與生活息息相關,英語教師應力求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英語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牛津版八年級下冊英語教材第八單元“A green world”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為了讓學生將英語學習與生活觀察充分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觀察生活環境的課外作業,并讓學生寫出與“生活環境”相關的三個句子,不斷加強學生對于周圍環境的認識。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來不斷探索讓中學英語作業生活氛圍更加濃烈的策略方法,注重英語作業的生活層次,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并在教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一般級別與較難級別相結合,布置開放式英語作業
在英語學科學習中,有的學生上課期間聽老師講一遍就能記住單詞的發音甚至拼寫,對于文章的結構也能了如指掌,有的學生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因為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效率的差異,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僅要面對全班同學,而且要考慮每個層面的學生,根據他們的不同能力、不同愛好、不同興趣來設計不同層面的作業,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作業類型。如果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難度超出學生的實際水平,那么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就會失去興趣,這也會導致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過長。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兩層難度,分別是一般級別、較難級別,加強英語作業的層次感。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一般級別的作業開始入手,逐漸由淺入深,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有的學生做不出來較難級別的英語作業,那么這些同學也可以選擇不做。每個級別都包括英語的重點知識,學生做完一般級別的作業也可以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教師在學生做作業的過程中要經常鼓勵學生,對于完成了較難級別作業的學生要提出表揚,不斷引導學生探索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有些學生的基礎較差,對于較難級別的作業經常做不出來,這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思考,積極地幫助學生解決作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教師在設計開放式英語作業時,要兼顧英語的多角度、多形式、多用性等特點,要兼顧聽、說、讀、寫的角度,還要涉及字母、單詞、句型、對話、文章等內容,還要注意控制作業的數量。教師可以借鑒多種英語練習冊,整合英語練習冊上面的題目,將題目分為一般級別與較難級別。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英語題目,并收集學生所設計的開放性題目,在篩選、把關之后將題目打亂順序,讓學生進行互做題目,這種做法能夠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也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出題比做題要簡單,當然,教師也要加強引導,以防學生設計的題目偏離主題。由于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開放型的英語作業往往會激發他們探索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更主動地思考問題,教師也應利用英語作業的層次化特點,積極引導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五)總體評價與分層評價相結合,構建多元分層評價反饋體系
作業評價是英語作業設計中的最后一步,它關涉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對不同水平學生的作業進行反饋,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4]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反饋太過簡單,會使他們的自信心、積極性受到打擊,從而降低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因此,對作業進行反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評價中應遵循客觀、公平的原則,不僅要注重學生的作業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客觀、有效的評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獲得心理上的滿意,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積極投入英語學習中去。
分層評價,以激勵為主。英語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只要學生完成了符合其自身學習水平的作業,就值得稱贊。學生作業達到基本正確,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張笑臉圖案作為反饋;作業正確率非常高的,在這張笑臉的后面,還會有一枚五角星。對于作業有進步的學生,教師就應該寫出一條或兩條評論進行表揚。這一張張笑臉,一枚枚五角星,一句句稱贊或鼓勵的評語都會使學生擁有成就感,從而獲取探索學習的動力。此外,教師在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反饋時,要對每個學生給予足夠的尊重,特別是要對他們的學業結果表示尊重,盡可能地抓住學生作業中的優點與亮點。若有學生作業字體端正,可獲五角星一枚;有些學生作業質量高、賞心悅目,可以獲得一個特等獎和“作業能手”的稱號。
多元評價,共同參與。以往的作業評價是教師單方面的反饋,使學生處在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這對學生自我修正和自主性的發展都是不利的。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單一評價模式,采用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方式,使其成為評估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以獲得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去完成作業,強化學習效果。例如,在“The person who has influenced me most”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出多種層次的作業,并在學生完成后,對其進行及時的評價反饋。對于A類學生,可以采用一些贊美的語言,比如Outstanding, Perfect。對于B類學生,可以采用一些肯定的語言,比如Exactly, right。對于C類學生,以鼓勵的語言為主,類似“Keep it up!I hope you can do better!”這些作業反饋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提高其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三、結語
注重英語作業的“層次”感,以學生發展為本,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能夠運用多種多樣的作業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當然,要想擁有高質量的英語作業設計,需要教師們結合各種英語“層次”,將“雙減”政策落到實處,讓有限的英語作業創造無限的價值和可能,讓學生養成主動做英語作業的好習慣。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在對中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提高教育學生的能力。英語作業多元、分層設計的成功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嘗試,英語教師也要不斷地反思自己,不斷促進中學作業設計的創新,以達到最終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季曉燕,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江蘇 南通 226399)
參考文獻:
[1]王雅晉.分層布置初中英語作業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2(5):107-110.
[2]徐莉華.“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分層布置實踐[J].學苑教育,2022(4):82-83,86.
[3]王紅艷.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21(A4):67-69.
[4]劉麗.分層作業在初中英語作業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0(2):61.
責任編輯:毛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