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涵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紅樹林幼兒園 福建 福州 350000)
1.1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過渡環節的意義。幼兒園生活中的過渡環節對于兒童和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能忽視過渡環節的作用,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過渡環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教師將教學內容進行銜接,更好地讓教師開展教學工作,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更好的學習知識。除此之外,它在調節兒童生理節奏和心理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更好的幫助幼兒在一日活動當中對自己的心理進行調節。為幼兒提供一個釋放心理能量的空間,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得到一定的培養。幼兒在幼兒園中也會面臨很多的壓力,幼兒在學習中也需要一定的方式來進行心理壓力的釋放,在一日活動中開展過渡環節可以很好的提供幼兒一個時間來進行壓力的釋放,幫助幼兒進行自我調節。并且在過渡環節當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獲得一定的自我表達能力。對教師而言,教師可以在過渡環節中,和孩子打成一片,建立親密和諧的師幼關系,靈活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培養自身的觀察力和教育機智。過渡環節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和幼兒進行互動交流拉進,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幫助幼兒在一日活動當中學習知識。良好的師生關系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在教學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也可以讓教師在教學當中進行高校教學,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一日活動當中一些環節的意義。
對于教師來說,過渡環節是組織集中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在開展幼兒園,一日活動時要注重過渡環節的重要性,在教學時,根據學校幼兒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相對應的過渡環節,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一日活動的課程上下銜接,讓幼兒在過渡環節當中得到更好的放松,從而達到更高效的效果。因此,我們應該重視一天中過渡環節的優化和組織,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
1.2 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過渡環節,包括晨間入園、戶外中轉、課間過渡、餐間小憩、清潔整理、溫馨入眠、離園告別等。然而,過渡性環節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兒童身心發展的價值和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主要表現在:
1.2.1 教師忽視了過渡性環節的教育價值。在一日活動中,過渡環節經常被教師忽略,當做不重要的環節加以避免,很多教師會認為,在一日活動當中,過渡環節并不重要,從而忽視過渡環節在教學當中的重要性。這種觀念在現在的幼兒園教學當中很普遍很多教師把自己當作幼兒園課程的主題,從而忽略了幼兒在課程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會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僅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從而忽視了幼兒的角度。持有這種理念的教師會過多干涉幼兒的活動選擇,利用教師的權威,對幼兒的活動場所和內容發出直接的指令,限定幼兒活動的具體步驟和時間。壓縮過渡環節中的轉換時間,通過整齊劃一的集體行動(如排隊或休息)來提高轉換的效率,忽視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使原本應當輕松的過渡時間充滿了緊張和壓力。在這種情況之下,會導致幼兒在一日活動當中,提不起來興趣,對于教師所遭受的內容也不能進行認真的學習長,而久之這樣會導致幼兒對于幼兒園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沉。教師把一日生活的過渡環節當做是一種自由活動。教師在這些時候缺少對孩子的觀察和指導,經常選擇不干擾孩子,不干預和引導他們,讓孩子什么也不做,也不要笑和玩,而且經常影響下次活動的時間。因此,各種活動不能自然和諧地進行,許多教育機會也隨之喪失。
1.2.2 過渡環節的組織形式比較單一。經過觀察,我們發現過渡環節的形式不夠豐富,過渡環節的形式過于單一,僅僅是采用普遍的組織形式并沒有采用幼兒喜歡的形式。過渡環節經常組織單一的活動,比如看到卡通,或者玩自己的玩具,沒有玩具的孩子,什么也不做,或者經常聚在一起,亂跑你追我趕,所以容易發生意外。教師經常使用音樂、鈴聲、動作、手勢等作為信號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快速轉換到下一個活動,結束時,教師經常使用一些強制性的語言和強迫性行為作為結束,缺乏興趣性和靈活性。在開展過渡環節是組織形式單一,就會導致幼兒對于一日活動的內容不感興趣。在一項活動結束之后,如果直接生硬的轉接到下一個活動,可能會讓幼兒喪失游戲的積極性,對下一項進行的活動,不感興趣這樣會導致幼兒游戲參與程度低下。教師在開展一任活動時,一定要注意過渡環節的組織形式不能采用單一的組織形式,而是要將多種組織形式相結合。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來選擇相對應的形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雖然過渡環節只是幼兒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已經成為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正確處理過渡環節直接影響著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有效進行。在過渡環節當中,如果教師能夠完美的銜接上下活動,就能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幼兒帶入到活動當中,提高幼兒在活動當中的參與程度。如果教師的過渡環節設置的不夠自然,這會導致幼兒在活動當中不能提高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讓幼兒喪失想要參與一日活動的興趣。如果精心設計、靈活指導,科學合理地安排好、組織好過渡環節,最終達到優化一日活動,則有利于幼兒的全面和諧地發展。
2.1 調整一日生活作息制度,適當增加彈性。很多幼兒園都忽視了《綱要》中指出的: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避免被動等待和隱形浪費。將幼兒的一日活動劃分割成許多片段,這導致了不必要的增加過渡和浪費時間。碎片化的時間對于幼兒來說,不能幫助提高他們的興趣,反而是整塊的時間,更能激發幼兒的參與率。
時間作息制度是幼兒園安排各年齡段幼兒一日生活的準則,是幼兒教師安排和組織一日活動的參照,同時也為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便捷。但是,過度細化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經常使教師匆忙的從一個活動轉向下一個活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教師容易出錯,在過渡銜接上也不能進行深思熟慮,往往是隨意的就采用了過渡方式,這樣會導致上下銜接過于生硬,降低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這在某種程度上不但限制了幼兒教師規劃和組織活動的自主性,也制約了幼兒自由游戲和釋放心理能量的時間。幼兒園要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幼兒的發展與需求、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狀況等合理調整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在選擇作息制度時不能盲目的追求作息時間細化,而是要根據教師和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盲目的追求時間,細化會導致教師在有的活動當中會暈頭轉向不能更好地進行思考,在開展活動時也不能使活動更好的上下銜接。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調整作息時間,將一些過度細化的時間板塊合并,使之成為一個連續的整體,以避免由于活動頻繁轉換帶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如幼兒入園之后的活動一般是戶外活動、早操、吃點心、第一次集體活動,這四個活動的間隔時間不長,卻用了兩個過渡環節來銜接,造成了時間的浪費。教師可以根據活動的特點來進行活動合并降低不必要的過渡時間,戶外活動和早操都是在室外進行的,所以可以將這兩項活動歸結到一起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板塊,從而提高教學當中的效率。
這種方法打破了原來嚴格的時間表,不再是一次只完成一件事。它不僅增加了時間的靈活性,幫助教師靈活地組織教學,而且還讓孩子有權獨立地安排和分配時間,這有利于孩子自我調節的節奏。版塊式作息增加過渡的總時間,讓孩子們更加投入到過渡的游戲活動中去,并為幼兒心理能量的釋放和不同學習風格的活動轉換做了鋪墊。
2.2 適當拓展,豐富過渡環節內容。在幼兒園活動中,教師經常將如廁、洗手、喝水等作為過渡環節,使孩子們對過渡環節失去興趣。對此,教師有必要拓展活動形式,更新活動內容,將游戲、音樂、讀書等融入到過渡環節中,豐富過渡環節的內容。過渡環節的內容往往都是要生動有趣的教師在開展過度活動時,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來進行過渡,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過渡當中能夠更好的參與進來。
2.2.1 將游戲整合到過渡環節中。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大都喜愛游戲,教師可根據主題活動的開展,自制一些小玩具,組織幼兒在課間活動時玩游戲,也可以讓孩子們自發組織,玩一些民間小游戲,如大風吹、翻花繩等。通過這些隨機性強的小游戲,能夠在短時間內得以有效開展。兒童之間的互動也有所增加,可以促進兒童合作能力的發展。采用游戲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幼兒融入到過渡環節當中,對于零到六歲的幼兒來說,都對游戲非常感興趣,利用游戲的方式來開展過渡環節,可以非常自然的帶動幼兒都進入到過渡環節中來,跟隨著教師的腳步展開過渡。
2.2.2 將音樂滲透到過渡環節。將音樂滲透在過渡環節中,替代教師的指令和要求,既可讓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中自主游戲和學習,又能使幼兒在音樂中愉快地進行活動。采用音樂的形式來進行過度,可以營造更好的氛圍,讓幼兒在良好的氛圍當中融入到過渡環節中來。音樂本身就具有讓人們進行放松的功效,在過渡環節當中,采用音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進行放松,培養幼兒的身心健康。這種轉變沒有強制性需求,沒有指令,沒有等待,更好地發揮隱性教育的作用。
2.2.3 將閱讀整合到過渡環節中。僅僅通過語言教學活動來培養兒童語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于日常的訓練。幼兒大都很愛表達,但因為詞匯的積累有限,他們的表述往往比較簡單,用詞比較貧乏。針對這種情況,利用過渡環節,引導幼兒讀書,從中發現和學習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促進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這種方式不僅很好地培養了幼兒的閱讀知識,也幫助幼兒完成了一日活動當中的過渡,可以說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方式。
2.3 設計適宜的活動。優化日常生活活動的核心是設計適宜的活動。幼兒園生活中的過渡環節可分為長時的銜接和短時的銜接。長時活動包括公園活動、午睡活動和離開公園前的活動。短時的包括每個活動后的間隙時間,如盥洗、排隊、點心后等。
2.3.1 適當的長時間過渡活動。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游戲。良好的情緒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加愉快地參加集體活動,采用游戲的形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保持更加愉悅的心情來開展活動。由于孩子們來園的時間不一樣,不同的情緒,所以最好組織分散的、自由的游戲,更好的適應幼兒的不同情況。
(2)午餐前后安靜的游戲。可以組織幼兒根據當天的食譜進行隨機的談話,可以圍繞食物的名稱、食物的制作、食物的營養等展開話題。餐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可以作為過渡環節的內容,既包括幼兒自我清潔整理工作,又包括幼兒為他人服務的值日生工作。午飯后,孩子們應該在小睡前安靜下來。我們可以組織孩子們吃完飯來進行安靜的活動,比如提供兒童書籍、手工折紙。在大部分孩子吃完飯后,他們可以組織孩子出去散步,組織孩子們玩“幾只老狼”等民間游戲,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劇烈運動,還可以減少等待時間等,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
(3)短時間的一日生活過渡環節適合于組織易于開發的游戲。可以開展區域游戲、桌面游戲(積木、拼插、橡皮泥等)、同伴合作式的規則游戲、玩具分享、圖書分享等。離園前的一系列整理活動至關重要,教師需適當地檢查確保每個幼兒都能穿戴整齊,包好肚子。也可在離園前的短暫時間為幼兒搭建展示的舞臺,讓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當天學習的兒歌、故事等。
2.3.2 短時間過渡的適當活動。短時過渡時間比較短,可以組織一些靜態游戲,讓孩子快速集中注意力。在短時過渡環節中教師可以玩諸如“石頭、剪刀、布”、“頭發、肩膀、膝蓋、腳”之類的音樂游戲、還可以猜謎語、唱歌和詞語接龍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快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短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身上,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過渡活動。為了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教師也可以很快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使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能夠和諧地過渡。
總之,過渡環節是幼兒一日活動的中轉站,是銜接幼兒一日生活中各項活動的紐帶,蘊藏著無數的教育契機,可以使幼兒園教育亮點瞬現、精彩紛呈。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重視過渡環節的優化和組織,充分利用幼兒園活動中的每一個過渡環節,充分挖掘隱性教育的機會,引導和教育幼兒,幫助幼兒發展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