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黎文彭磊磊
(1.江西省合眾勘測規劃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2.江西山和林業工程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東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園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南部文峰鄉,E115°34′40″~115°36′39″,N24°50′42″~24°52′38″。森林公園規劃總面積620hm2,其中,林地面積590hm2,占森林公園總面積的95%。森林公園的具體范圍,由尋烏至河角縣道與公園主入口(沙背)交界點起始,沿縣道方向直至鄉村道與縣道交界點,再沿著山脊途經海拔342.1~394.3m向東沿著390m等高線順著山谷途經海拔347.6m往東抵達五里灘水庫大壩,沿大壩至海拔300.7m處順著桔園邊界沿著山脊經海拔456.3~387.3~572~568.2~573.2m向東至600m等高線處,向北沿著山谷經海拔452.5m與鄉村道交界,沿鄉村道經海拔341.8~333.6m至爐下沿著鄉村道與尋烏至河角縣道交界點。
該森林公園地處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部地帶,森林分區屬九連山山地丘陵栲、楠、半楓荷林、松杉林亞區(九連山森林亞區)。森林公園內有479.5hm2的常綠闊葉林,森林群落結構復雜、植物組成多樣、人為干擾較小,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的特征。森林植被組成主要有羅浮栲(Castanopsis faberi)、鹿角栲(Castanopsis lamontii)、米櫧(Castanopsis carlesii)、木荷(Schima superba)、楠木(Phoebe zhennan)、交讓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擬赤楊(Alniphyllum fortunei)、紅稠(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厚殼桂(Cryptocarya chinensis)、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黃樟(Cinnamomum porrectum)、木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胭脂木(Bixa orellana)、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大頭茶(Gordonia axillaris)、東京白克木(Bucklandia lonkinensis)、茶梨(Anneslea fragrans)等,共有種子植物94科、156屬、598種(含藤本)。森林公園內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4種,其中,Ⅰ級保護植物有銀杏(Ginkgobiloba)、南方紅豆杉(Taxus chinensis)2種;Ⅱ級保護植物有半楓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花櫚木(Ormosia henryi)、觀光木(Michelia odor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杜仲(Eucommia ulmoides)、閩楠(Phoebe bournei)、野山茶(Camellia japonica)、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等12種。
根據森林公園的資源特色和文化底蘊,確定森林公園的主題定位為“森林溯溪、生態養生、宗教朝圣、東江探秘”。通過森林公園游憩,享受森林自然風光,感悟生態養生之道,體驗宗教禪修文化,探尋東江神秘景觀,使久居于城市當中的人群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重點打造“東江源頭、森林仙境”的森林景觀和文化景觀。
根據東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園的區位特點、景觀特征、地形地勢以及旅游道路布局及開展森林旅游的需要,將森林公園劃分為4個功能區[1]:核心景觀區(普濟庵科普宣教區、仙人寨山水休閑區);一般游憩區(沙山里森林拓展區);管理服務區(鵝子湖入口服務區、雙叉里次入口服務區);生態保育區(高山下生態保育區)。
2.2.1 普濟庵科普宣教區
普濟庵科普宣教區位于森林公園中部偏北,有大片保存較好的闊葉林,森林景觀豐富,規劃面積148.94hm2。規劃主要項目:古跡探秘,在原普濟庵寺廟遺址所在地上,增設一些古老的磚瓦、用具和小建筑,營造悠久的歷史氣息,讓游人來觀光時如同在穿越歷史;綠谷幽蘭,研究區擁有多種珍貴的蘭花品種,被稱為“蘭花之鄉”,規劃在普濟庵科普宣教區一景觀節點以蘭花為主題打造植物景觀,同時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快樂農莊,規劃在普濟庵科普宣教區臍橙種植區內建設一生態農莊,游客在此可以體驗農事之樂,并且還可以買到、吃到新鮮的農莊產品;橙果飄香,在普濟庵科普宣教區內利用現有的橙林和桔林,并為游人準備好采摘裝備和休憩設計,使游人品嘗美味橙果的同時也體驗勞動的快樂;云棲竹徑,本景點以不同種類的竹子為造景要素,營造出竹影婆娑、秀媚深秀的竹林景觀;芳草逐風,將龍圖河岸邊一開闊地打造成大草坪空間,草坪上留有一定的坡度,人們可以躺在草坪上靜思休養,還可以放風箏和進行日光浴,并觀看水岸景觀;森林浴場,規劃建設成自然的森林康養區,營造天然的“負離子浴場”;萬春亭,在普濟庵科普宣教區一較高山頭上建設萬春亭,以便于游人登高體驗“一覽眾山小”的境界;科普教育基地,利用本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形成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植物景觀。讓游客在游賞的同時,還能夠得到森林生態科普教育的機會。
2.2.2 仙人寨山水休閑區
仙人寨山水休閑區位于森林公園南部,有較大面積水面,山水相依,景色優美,規劃面積127.21hm2。規劃主要項目:橙香風情園,利用仙人寨山水休閑區現有觀光果園,整植果樹,修建小木屋,建成四季都能進行農家體驗活動的休閑果園;仙人寨,在低寨上將原有寺廟作修繕處理,并重修道路,多種植園林植物,視線所及之處景物“佳則收之,俗則屏之”,增加休息設施,便利游人拜佛游覽;仙蹤探秘,在高寨上將古代梟雄留下的遺跡做整體修繕處理,并新建部分建筑和設施,增加部分神秘色彩,融入當地升仙傳說,打造尋古探秘修仙之所;仙寨許愿,在仙蹤探秘景點旁設置若干棵許愿樹,為香客提供許愿場所;水上樂園,寬闊的水面上開展如垂釣、泛舟等一系列活動,滿足人們天生的親水心里,打造水上活動樂園。
2.2.3 沙山里森林拓展區
沙山里森林拓展區位于森林公園東北部,疏林草地相間其中,較適宜開展森林拓展活動,規劃面積143.91hm2。規劃主要項目:拓展運動,利用大自然的各種奇妙自然條件,設置目標性障礙,以提升參與者的個人意志力、應變力;山蹤野戰,在沙山里森林拓展區設置一個野戰場,設置障礙,購置野戰必要設備;花語浮臺,在沙山里森林拓展區建設一個小型休閑場所,營造鳥語花香、樹木蔥蘢的幽雅環境,供游客在此小憩停留。
2.2.4 管理服務區
管理服務區分為鵝子湖入口服務區和雙叉里次入口服務區2部分,規劃面積22.25hm2。規劃建設項目為:雙叉里次入口廣場,次入口廣場主要作為游客集散地,面積約1000m2;游客服務中心,規劃在管理服務區建設游客服務中心,風格要求典雅現代,建筑面積約600m2;客家風情街,充滿客家氣息的餐飲、娛樂、住宿的場所,讓到公園游玩的游客都能深切感受客家的美食及客家人的熱情。
2.2.5 高山下生態保育區
高山下生態保育區現狀植被受人為干擾最小,分為東西2大塊,規劃面積177.69hm2。高山下生態保育區功能定位為森林科考、森林撫育、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維護,未安排有建設項目,但要注意以下幾點:嚴格保護森林植被,保持其生態系統和物種不受人為干擾,發揮森林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同時也要重注病蟲害防治;除進行適當的定期監測與科考調查外,不得設置和從事任何影響或干擾生態環境的設施和活動,工程管線在此區通過時,要多采取地埋方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在高山下生態保育區設置有部分科考道路,兩側要設置警示牌,提醒游人不要深入森林公園的生態保育區,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態監測活動。
根據各景區、景點生態文化的功能與性質,將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生態旅游項目,開展“寓教于游、寓教于樂”的生態文化活動,以達到普及生態科普知識,傳播生態理念的目的。可配合規劃中的景點開展一些森林文化活動,如“森林博物館游”、“森林休閑度假”、“生態文化養生”、“宗教朝覲探秘”、“植物認識學習”、“森林戶外野營”(戶外生存、拓展、野戰、簡易木制品和工藝品加工活動)等,還可在公園內設置一些“植紀念樹、造碳匯林”、“植樹節”、“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等旅游項目和文化活動,充分突出森林生態文化特色。
結合現代旅游形式,如休閑健身、養生度假、生態觀光、紅色教育等,融入豐富的人文景觀與優美的自然景觀于一體,深度挖掘森林養生文化,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科學確立森林公園定位及發展目標,對景區進行科學規劃,并建立良好的社區合作發展機制[2]。
結合目前的開發現狀,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整合開發[3]:近期建設入口廣場服務區,重點打造森林文化廣場、游客服務中心和森林博物館,使之成為尋烏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打造“東江源頭、森林仙境”公園形象;近期積極建設景區的各項服務設施,重點打造景觀綠道、游客停車場和連接各景區的游步道,市民可以開展休閑健身、生態旅游;積極打造普濟庵科普宣教區和仙人寨山水休閑區,使區域內的宗教文化、養生文化、濕地文化等多元文化充分展示給游客,開發獨具特色的森林文化旅游產品。
對于待開發的景點如宗教文化區、森林人家和森林博物館等,除公園自身資金外,應該順應新的市場機制,積極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籌措建設資金,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森林公園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力增加森林旅游經濟收益[4]。
面對新的市場機制,森林公園要有所發展,需在尋烏縣和贛州市地區打響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真正成為同類型市場的主體,擴大對外的交流聯系[5]。森林公園只有通過吸收先進的管理經驗,在保護森林景觀資源的基礎上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依靠尋烏客家文化特色,將客家文化、生態文化、宗教文化和紅色文化等旅游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提升森林公園品位。森林公園雖然以自然景觀為主,但如果能夠將森林公園中的人文景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可以為森林公園的旅游開發增色添光,也有利于樹立森林公園獨特的旅游文化品牌[6,7]。
目前東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園知名度不高,需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加強宣傳促銷力度。如網絡媒體宣傳、拍攝旅游風光片、參加旅游推薦會、制作旅游紀念品等,系統宣傳東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園,擴大森林公園的區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