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艷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第三中學 貴州 凱里 556000)
整本閱讀是在2017年在語文科目的課程標準中被提出的,隨著它的提出,也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整本閱讀教學打破了教材課本中提取的文本內容簡練的狹小格局,有利于開發學生的閱讀素養及文學素養。《紅樓夢》是一部突破了傳統文學的長篇古典小說的經典作品,在高中的語文教學要求中,也是將《紅樓夢》中內容選進了教材中,是重點考察的知識點。但是《紅樓夢》這本小說中的內容情節復雜、人物性格及特征不易理解,高中生的知識背景及古文的文學功底淺薄,導致了《紅樓夢》整本閱讀教學形式不容樂觀。整本閱讀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如何立足于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來優化高中《紅樓夢》整本閱讀教學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與整本閱讀分離。有這樣一句話“不是拿起一本書就一定要讀完,產生閱讀的愿望常常源自于外界的影響,能否完成閱讀過程取決于自身的能力”。但是在真正的整本閱讀中,一本書的選擇是整本閱讀的基礎。但是由于高中課程的要求,學生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按規定完成閱讀任務,那么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會被時間限制的閱讀壓力所取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教學進度,提前布置閱讀內容,比如:假期或是授課前,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的情況下并不適合,因為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是缺乏及時反饋的,或者是在群里單一匯報閱讀情況的,那么在教師準備的教學內容下,整本閱讀就沒有意義,且這種教學與整本閱讀分離的方式會使學生將整本閱讀形式化,有問題但是不能得到解決,這樣的情況會慢慢消磨掉學生的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影響閱讀的效果。并且,教學與整本閱讀分離的教學方式會影響教師對于學生實際閱讀的情況的掌握,學生在教師實際授課課堂中無法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發現自己閱讀方法的正確性?!都t樓夢》這本書的人物情節及故事線并不易理解,學生在最初閱讀時,因為語言、故事等原因并不能達到應有的閱讀水平,取得應有的閱讀收獲,但是學生自己其實是并不清楚自己的閱讀問題的,到了后期教師在課堂上提到某一個情節、人物、線索時,學生往往是懵的,無所適從的,從而導致整本閱讀教學學生的兩級分化差異巨大。
1.2 無任務教條式教學?!都t樓夢》整本閱讀教學其實并不簡單,尤其對與閱讀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其實更容易陷入一種模式化的教學中,教師在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去進行整本閱讀教學,那學生的閱讀體驗就僅僅是個體,但是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個人認知等因素的會影響個人的整本閱讀效果。并且,教師如果知識單單依照教材或是書本去授課,無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去閱讀,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及積極性也不會得到提高,僅僅只是根據個人的知識儲備、講授內容分析,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沒有閱讀體驗感及參與感。所以,無任務教條式的教學方式只能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應試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整本閱讀能力、學生閱讀實際收獲、解決問題和認識問題的能力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如何在《紅樓夢》整本閱讀中設置引導性的教學任務,豐富學生的整本閱讀教學是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1.3 教學方式單一。在整本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紅樓夢》篇幅浩瀚,詩詞量大,文章中也有許多需要探索和仍在探索的問題,這就導致在關于《紅樓夢》的整本閱讀和教學中難度偏大,并且新課標在有關整本閱讀內容時提出了許多任務要求。那么,教師的教學方式就不能僅僅只依靠于線下教學。在高中整本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只看重課程要求部分的教學內容,對于課程外涉及到的內容會讓學生僅作了解,并且教師通常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授課程重點、課程考試試題重點,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整本閱讀到最后就變成了“重點閱讀、片段了解”,這就失去了整本閱讀教學的意義了。并且教師只單單依靠線上教學,也調動不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嚴重會使學生對整本閱讀內容產生厭惡情緒。所以,教師應該在《紅樓夢》整本閱讀教學中增加線上教學的方式,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才能更好的優化整本閱讀教學。
1.4 缺乏有效檢測。檢測學生整本閱讀的實際效果就是考試測試,這也是整本閱讀教學中無法忽視且重要的一部分,但考試測試又并非是檢驗學生實際閱讀效果的唯一方式,因為在一些地區的考試內容側重點也并不相同,有的是重視《紅樓夢》中有關于故事情節的識記,但是這種重視往往到最后就變成了大量的練習題,讀不讀不重要,多做題記住題才重要的錯誤偏差。有的地區是雖然有識記和學生對于內容的理解,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反應學生的整本閱讀文學素養。正規的考試及模擬考試受試題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并不能有效的檢測出學生整本閱讀的狀況,所以,教師需要有多種考慮,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及測驗去檢測學生整本閱讀的實際情況,只有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做出針對性的改進方法及對策。
2.1 加強課前準備,提高閱讀效果。學前準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作者的寫作背景。對于《紅樓夢》這本說來說是幫助學生背景理解和理解材料的關鍵,而語境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比如《紅如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作者歷經10年完成的文學作品。全書的主線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背景是四個家族,主要內容是對當時社會生活和背后故事的揭露,而作者曹雪芹也是在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將《紅樓夢》創作出來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會在閱讀時更深的了解作者的故事并更好地理解它。其次,對閱讀版本進行明確。由于“紅樓夢”自古就有,“紅樓夢”的版本也產生于不同時期。我校刊物《紅樓夢》在人民文學出版的,本書共120回內容,前三分之二是作者自己寫的,后三分之一是他人別人寫的,適合準備現在的高中生,這意味在課前準備環節,背景和版本是必須要重視起來的內容。
2.2 要對閱讀的思路進行明確。在閱讀一本書的整個過程中,閱讀基本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要求學生分析整本書使用的寫作技巧,以提高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能力。在第二階段,學生通過分析了解有助于培養其分析思維,以及各種寫作技巧來改善他們的閱讀體驗。紅樓夢的讀者很多,看完應該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師在教學生通讀全書時,還必須掌握復讀的技巧。尤其是在閱讀之初,學生在做出自己的評價和判斷時,才能能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閱讀,理解全書的思想,提高閱讀全書的質量和效率。在最后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切入點對文章和材料進行更好理解。通過深入閱讀,學生可以獲得比閱讀整本書更深刻的理解和意義。此外,由于課程比較長,教師必須在教學生時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避免教學方法因長期使用而變得乏味。而在多種混合方法學習下,不但能循序漸進的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2.3 課上課外相銜接,增加學生閱讀興趣。學生作為整本閱讀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授課時需要去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挖掘學生整本閱讀過程中的潛力,才能使教學效果呈現最大化。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正式培養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應該將教讀進行結合,課上內容和課外內容進行銜接,指導和引導學生對于整本閱讀方法和興趣。
例如在《紅樓夢》的整本閱讀教學中,選段《林黛玉進賈府》,人物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主要的人物從這個片段開始出場,是后續內容開展的前提。教師在對這個片段的整本閱讀進行教學時,教師除了線下的教學活動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紅樓夢》,感受其散發的魅力,還可以通過對這個片段的拓展,給學生展示相關人物的關系及情節,引導學生去思考書中主人公的性格及命運,從而對其產生閱讀興趣。線上發布視頻教學,線下答疑解惑,將讀教結合,呈現教學目的。
2.4 計劃輔助實踐,落實學生閱讀任務。在一般情況下,高中的學習任務重,整本閱讀量大,學生的實際閱讀時間缺乏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學生怎樣去實現閱讀的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整本閱讀教學中,應當以計劃去輔助學生的實踐,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內容,讓學生制定實際閱讀周計劃,教師劃定閱讀周范圍,從而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下的閱讀壓力,一步一步完成閱讀計劃,將閱讀任務落到點上。
例如在《紅樓夢》的整本閱讀教學中,因為《紅樓夢》的回數較多,人物關系錯綜復雜,情節瑣碎,故事線交錯復雜,文章每一回表達的情感都需要認真思考才能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閱讀計劃及范圍,學生可能讀不進去、產生厭讀的情緒,就非常容易自暴自棄,半途而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與學生一起討論,研究制定大致方向的閱讀計劃,其中確切到時間及內容,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將整本閱讀中的內容進行分解,落實學生的整本閱讀任務。在課上留出相應的課時專門讓學生用來閱讀,周末讓學生根據計劃閱讀幾個章回,然后在教學平臺上做好讀書筆記,再在課堂上展示優秀課堂筆記供學生進行交流學習,激勵和帶動學生的整本閱讀。
2.5 采取多元化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都t樓夢》的整本閱讀的教學如果只單單依賴于傳統模式的教學,那么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有限,對于高中階段的教學來說,只有迎合當下時代特點,充分利用課程輔助工具,插入多媒體教學形式等教學方式,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去探索閱讀,提高整本教學的教學效果。俗話說,有趣的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并且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所以,可見多元化教學對于課堂的重要性。
例如在《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這個章回的教學學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相關內容,然后在為學生簡單介紹這個章回的人物關系,故事大概情節,然后在多媒體中播放《紅樓夢》的影視作品,因為影視中的演繹更能增進學生的認識,讓學生更易于理解故事中的線索及人物,最后看完后,教師在抽查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理解,鼓勵學生分享交流自己這章回學習的收獲,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這樣影視作品融入整本閱讀教學不僅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形式,而且會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開拓學生的思維。
2.6 增加多種檢測形式,實現高效教學課堂。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有一定的閱讀經驗,并且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但是獨自在進行整本閱讀的過程中,還是會有許多的問題和對內容認識的偏差,那么教師除了在正式的測驗中可以發現學生的問題外還需要增加別的檢測形式,不同的形式去發現學生在整本閱讀不同方面存在的問題,實現高效的教學課堂。
例如在《紅樓夢》的整本閱讀中,除了每一個章回的測試檢測外,還需要組織學生提出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班級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補充,這也是另外一種課堂教學檢測。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文學功底的局限性,基本上就是圍繞著人物形象和性格方面展開論述,但是如果能論述的透徹、深刻,對于文學素養和閱讀素養的提升也是很大的。還比如,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總是用來被比較,教師可以選取《紅樓夢》關于林薛對話的章回,教師將班級學生進行均與分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演繹呈現自己的理解,同組學生進行補充,因為不同的故事情節學生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演繹及補充找出學生缺乏的知識。這樣有趣多樣的檢測形式,對于高效課堂及整本閱讀的優化有極大的幫助。
總之,整本閱讀是語文新課標的明確要求。教師要認真研究相關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和科學指導,引導學生實現有效閱讀和深入閱讀,不斷提升閱讀素養和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