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彩云 滕文升
(1.廣西南寧市邕寧區朝陽中學 廣西 南寧 530299)(2.廣西南寧市邕寧區第三初級中學 廣西 南寧 530200)
在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面對相同的學科知識問題,有的男生反應迅速、思路清晰,有的女生苦思冥想,遲遲未能作答,有的女生甚至束手無策,只能站立不語。這是我們在農村初中進行學科教學中遇到的一個常見問題。
在農村初中學科教學的老師大多都感覺,在學科學習上,部分女生雖然認真、刻苦學習,但隨著學科知識內容的不斷深化拓廣,以及難度的不斷提高,她們總體上在學科學習能力、學習精力和學習成績等各方面都不盡理想,不少女生對學科學習產生畏難厭學情緒,不知不覺中就成了學科學習的學困生。農村初中女生學科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特別是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的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作為農村初中學科教師,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解決農村初中女生學科學習困難的現狀,進而提高她們的學科學習成績呢?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還必須了解學生初中女生的生理、心里活動發展規律,思維特征及她們在學科學習上的優勢與劣勢,做到有備而來,這樣才有可能通過改善農村初中女生學科課堂學習的狀態,進一步研究提高她們學科學習成績。只要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是的,愛可以融化一切、改變一切。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關愛,學生更是如此,尤其初中學困女生她們自尊心強,更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愛。初中學困女生由于受到社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同學的冷眼,她們出現自卑、厭學情緒。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輕視她們,而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她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多關注和開導她們,讓她們能夠感受到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作為科任教師,只要我們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她們的心靈之燈就會被點燃,她們就會產生感激之情,覺得科任教師值得信任,是好老師、好朋友,進而觸發她們努力學習的意志。只要科任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和良好形象,那么學生就愿意聽從老師的管教,更自然而然地喜歡學科學習了,因此學科成績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我們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具體教學情況,依據農村初中學困女生學習情況和學科教師教學情況,提煉各類農村初中學困女生的主要發展特征,給出了一個分類轉化的具體分析對策。對于因情感教育方面造成的農村初中學困女生,一定要幫助她們樹立學好學科知識的信心,同時學科教師也必須充滿必勝的信心,學生學科學習的自信心往往來源于學科教師對學生教育的自信心。具體實施辦法:充分認識農村初中學困女生的情感世界,正確對待她們的心理缺陷,加強情感輸入,強化溝通,營造愉悅的班級人際關系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困女生在寬松和諧的班級環境中取得學習進步和獲得愉快的經歷,引導學困女生確定適當的期望水平,讓他們在消除不適當的情緒后學會處理自己的挫折;對于因認知原因造成的農村初中學困女生,針對具體情況和學科特點采取相應策略,以數學科為例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1)緊急糾正。數學學科知識是一步步抽象出來的,農村初中學困女生數學現有知識和技能的諸多缺陷是她們難以理解和掌握新知識的重要原因,要使她們順利跟上班級數學教學進度,就必須及時地彌補這些缺陷,這一項基本管理措施可以稱為“緊急糾正”。“緊急糾正”不僅包括在新知識傳授之前補缺舊技能、舊知識,還包括在獲得新知識之后,糾正在理解和掌握上的不足,為后續學習減少障礙。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是要及時、有針對性。在具體操作中要遵循“缺什么補什么,隨遇隨補,急用先補,基礎教育為主,注重學生鞏固”的原則。(2)根治糾正。這是一項以調整和提高數學學困女生的數學認知風格為主要目的的個別矯正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改變學困女生的數學認知風格,逐步改變學困女生數學學習的遲緩狀態。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艱苦工作。精心策劃,分階段實施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在具體工作實施時,必須做到:通過測試分析,吃準學困女生的數學認知和學習發展特點,結合單元教學研究進度,確定每個不同階段的矯正重點,并據此選擇相對應的活動材料,使認知行為方式的矯正能促進單元學習的進步;確定一個合適的指導教育方式,在認知過程中需要進行自我認知方式矯正。一般情況下,都是采取逐一曝光、針對性講評、進一步練習鞏固的方式反復進行,直到學困女生能夠按照出臺的合理方式進行認知,真正體驗到其合理性。
目前,有的教師不注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新課結束了,學生才知道學習內容,有的學生甚至還一頭霧水。這樣無準備的上課,不僅教師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更是把學生自己置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完全失去了教師應有學法指導,促使學生對學科學習產生畏難情緒。指導學生課前有針對性進行預習,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知道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帶著預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進行聽課,有利于提高學生聽課的專注度,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科學習與心理實踐發現,課堂上掌握了的知識課后忘記會遵循大腦遺忘心理規律,必要的復習和經常性再現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而形成基礎知識。以英語學科為例,英語單詞要經過更多次數的讀、背、默才能鞏固而形成自己的基礎知識。用心預習,也能改變心理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要求學困女生加強課前預習,“笨鳥先飛”,效果不可估量。課后及時復習,不斷強化已學知識內容,達到鞏固舊知識,提高學科學習成績的效果。
學生對學習的積極參與不僅取決于他們的智力,還取決于他們的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學科教師要注重培養學困女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強她們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培養她們“我要學、我肯學、我會學”的良好習慣。
通過師生感情互動交流,激發學困女生“我要學”。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對學困女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她們的心靈之燈就會被點燃,她們就會產生感激之情,覺得學科教師值得信任,是好老師、好朋友,進而觸發她們努力學習的意志。只要科任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和良好形象,那么學生就愿意聽從老師的管教,更自然而然地喜歡學科學習了,把原來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參與,變成了“我要學”。
根據學科特點善于創造教學“情境”,誘發學困女生“我肯學”。實踐研究證明:良好的學習生活情境是誘發學生愛學、肯學的基礎。有了好的學習情境,學生就會自覺地學習、研究、創造,就會覺得學而不厭、學無止境。因此,學科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造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主動參與學習,達到“我肯學”。
另一方面,學科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學困女生學科學習情況,引導她們從自身實際出發總結歸納適合自己的學科學習方法,形成“我會學”。
對農村初中學困女生的學習的正確評價,不僅對學困女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有良好的調節效果,而且對她們的學習動機起到了更好的激勵作用。由于個性特征和智力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因此不同的學生對相同事物理解的角度、深度和廣度都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認知結構必然是不盡完善,甚至是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所以在對農村初中學困女生的學科學習進行評價上,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以正面教育為主,注意把握分寸,掌握好尺度,要顧及學困女生的自尊心,不能僅以分數評價她們學科學習的好壞,要把評價范圍擴大,把平時作業、測試和課堂學習狀況等等都作為評價內容。對學困女生學科學習的態度與情感進步程度等給予正確的評價,對她們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做好相關記錄,為綜合評價提供依據。對學困女生存在的不良問題,及時中肯地批評和希望也能很好地激發她們的要求進步的積極性。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困女生的偶然成功,不漠視她們取得的任何微小的進步,多尋找、多發現她們身上的閃光點,能正確對待她們對學科問題的不同看法。這樣全面綜合的評價不僅可以激發學困女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她們正確地自我認識、樹立自信心,有效地保護她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對提高學困女生的學科成績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學困生”的另一個特點是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被課堂沒有關系的東西吸引。因此,教師一是要讓“學困生”做好課前準備,自覺聽課,專心聽課。二要著力引進新課程,組織正確的教學,以低起點、小步驟、多反饋、熱心建議、正確鼓勵的方式教導學困生,教師應仔細進行每節課的講解,并吸引注意力。在照顧全面的前提下,特別注意“學困生”的學習,才能在低起點上持續改進,教師要勤于引導和鼓勵,使學困生感受老師的關注和關心,對自身的學習有信心。三是要有扎實的教育結構,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反思,逐步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當教育結構嚴謹,學生才能有一定思路學習,以提高學習能力。四是注重講述內容的新鮮感和趣味性,課堂內容要豐富多彩,教師需要多看書,多看報,對知識有更廣泛的了解,教師還必須保持清晰有趣的教學語言,同時還需要掌握各種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習變得愉快。五是要相應地改變的教學方式,一種方法多種變化,多使用種方法結合,采取多種教學模式,使用動靜搭配來加強課堂模式的豐富度,并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大多數“學困生”都有明顯的特征:突然的情緒波動、缺乏決心、害怕困難和挫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著眼于克服困難,教會他們如何克服困難,這樣正確的教學才能增加他們克服困難的動力,老師可以先問選定的問題,再問幾個需要回答的簡單問題,教師通過及時的安慰和鼓勵來幫助“學困生”建立學習的信心,因此,持續的干預可以克服學習障礙并逐漸提高“學困生”的學業成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農村初中學困女生的學習狀況并非一朝夕就改變,學科教師的教育教學要持之以恒,要傾注更多的耐心與關愛。農村初中學生尤其是學困女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她們的思想和行為很容易舊病復發,他們的不良行為會在不知不覺中重復出現。學科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多跟蹤觀察,如果發現她們不良問題復發,要傾注更多的關愛幫助她們找出原因及時糾正。同時,對她們加強思想教育,讓她們知道這些不良問題對自己以及班級集體的危害,提高她們的自我管控能力,對于她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讓她們感受到班級集體大家庭的溫暖,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總之,教無定法,提高農村初中學困女生學科成績的方法眾多,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模式。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去摸索、去實踐、去提高教育教學辦法。學困生是可以轉化的,成績是可以提高的,只要學科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了解、掌握并兼顧到學困女生學科知識學習能力方面的特點,多關注學困女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動態,經常同她們平等交談、溝通,了解她們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良現象,幫助她們分析總結,指出學科學習努力的方向和改進的學習方法。讓她們克服困難,削除不良行為,制定可行性強的學習計劃,抓好學科學習的“預習、聽課、復習”三大環節。鼓勵她們遇到問題要“敢問”、“會問”,激發她們濃厚的學科學習興趣。同時,學科教師應多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形成家校互動,讓學生家長能以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學困女生,以多鼓勵少批評為原則,正確對她們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幫助她們解除思想包袱,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科學習當中。只要學科教師“有愛心、有耐心、有恒心”,用心去教,那么提高農村初中學困女生的學科成績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