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曉娥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 江蘇 宿遷 223800)
將核心素養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限制和約束還能夠豐富教師的教育手段,讓學生以個人興趣為基礎融入教學活動,學生將會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參與到英語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習視野,讓學生在英語文本內容的海洋中無限暢游和自我成長。但目前在小學教學階段,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改善,筆者將結合以往教學經驗,提出教改策略。
1.1 小學英語教育所面對的主要學生年齡偏小,一般在12歲以下,在該階段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對英語知識可以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加強英語學習,減少對英語知識學習的抵觸情緒,教師應當在英語知識的講解過程中,多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結合學生興趣愛好來提出科學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1.2 教師在英語知識講解過程中,需要為學生進行精細化拆分,讓學生能夠更加仔細明晰的去了解英語知識,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以更贏家簡單明了的方式去記憶學習英語知識,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敏感性。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英語長難句進行拆分講解,學生可以理解英語語言文字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生的英語學習猶如闖關游戲一般形成英語學習樂趣,當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樂趣之后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教師工作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學科,對于學生的綜合性學習來說,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尋找到英語知識的應用環境和應用情境,所以學生不知道為何學習英語,導致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都相對薄弱。而在英語核心素養教學指導下則可以有效改善當前學生的主要學習問題。核心素養教育改革需要強化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除了學習到英語知識以外,還能夠改變個人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讓學生擁有學習興趣來展開學習。這樣學生的核心素養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狀態更加良好。教師需要基于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建設英語教學氛圍,讓學生可以處于英語語言環境中來不斷提升個人英語語言技能,并且幫助教師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同時對于學生來說,核心素養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接觸更加多元化的英語閱讀文本,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英語閱讀的獨特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可以得到全方面的提升,同時英語閱讀與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有著直接的聯系,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與英語寫作有機結合,能夠全面提升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學生將不再抵觸英語學習,從而增強對英語本身的學習興趣。同時,小學英語閱讀理解,這就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互動,但是小學生對教師往往會存在一定的負面情緒,不愿與教師進行溝通互動,此時小學英語教師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就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在教學活動中利用更為和藹可親的態度去面對學生,經常與學生展開多元化活動培養師生關系。
3.1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存在諸多問題,教師一味的進行講解,希望通過精細的講解,讓學生全面理解記憶英語知識。這樣將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聽從教師的教學安排,學生的學習方法過于單一,無法對英語閱讀教學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高。并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的課堂交流主要以課堂提問為主,學生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查閱閱讀內容,就可以完成對教師提問的解答。學生對于課堂教育內容缺乏學習興趣,教學問題枯燥乏味則很快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品質。
3.2 在新教學改革的教育體系下,傳統意義上的英語閱讀教學已無法滿足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需求,所以傳統基于課本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不利于學生發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閱讀文本,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深刻感知英語閱讀的獨特魅力從而生成屬于自己的閱讀方法,在未來的學習中,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來進行有選擇的英語閱讀。但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中,閱讀教學形式落后,學生缺乏濃厚的閱讀興趣,認為英語閱讀只是教師給自己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無法通過閱讀得到學習視野與語言應用方面的開拓。
4.1 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互動環境。在核心素養教育指導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要求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互動,在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的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打開英語學習的心結,讓學生可以從更加客觀的角度去認識英語這門語言學科,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且學生基于良好的互動環境,還能夠刺激學生主動在學習活動中說英語用英語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4.1.1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設置英語角這一活動空間,要求學生進入英語角后必須要全程使用英語,如果遇到自己不會的單詞和句型,則需要向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提問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經常遇到看到英語角,這樣學生就會明確感受到英語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減少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負面情感。
4.1.2 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內容為學生設置與個人生活情境相同的交流活動,以未來的公園這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個人日常生活去說一說自己平時在逛公園時會遇到什么樣的動物和植物,再讓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看到的內容與做閱讀素材來進行對比,這樣學生擁有了對比學習思維,就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理解課堂中的講解內容。
4.2 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素材。在傳統小學英語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很難再接觸英語課本以外的英語閱讀素材,而在核心素養教育體系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有選擇性的來進行英語素材的閱讀,這樣讓學生接觸更加多元化的閱讀文本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興趣。
4.2.1 當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使用的英語學習素材,不再僅限于課本,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成為了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互聯網中去尋找英語閱讀渠道。教師可以為學生建設學習分享平臺,教師定期在學習分享平臺中分享英語閱讀文本。隨之為了讓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擁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并且檢測學生的英語閱讀質量,教師也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定期開展閱讀分享大會,讓學生將自己所閱讀到的內容作為分享素材,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就能夠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英語閱讀文本從而形成三位一體的閱讀理解認知。
4.2.2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會對英語課本內容產生強烈的負面學習情緒,學生不愿意去接觸英語課本中所規定的閱讀內容,此時教師就需要突破英語課本的閱讀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閱讀素材,例如可以將符合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繪本作為重點閱讀推薦內容。英語繪本內容豐富,具有簡單的英語單詞和色彩多元化的圖片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即便學生不認識英語單詞,也可以通過圖片來進行簡單的猜測。學生很快將會被豐富多彩的繪本吸引注意力,學生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認識,將不再僅限于課本學生在英語繪本閱讀中很快會認識到英語閱讀的魅力,感知英語文化下的不同文化特征,讓英語閱讀不再僅限于課本層次。
4.3 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閱讀方法。要提升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質量,教師就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閱讀方法,學生可以正確掌握英語閱讀的難點和易錯點。
4.3.1 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讓學生當老師上講臺中去講解英語閱讀文本中的句子和語法,隨后還可以讓學生以情景模擬的方式來再一次展現英語閱讀文本中的劇情故事,讓學生以更加真實的體驗去感受英語閱讀文本,從而達到英語教學方法層次的創新。這樣學生將會基于主觀思維去學習運用英語知識,從而產生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使用方法以及英語語言敏感性。并且在學生的翻轉課堂教學體系下,教師還能夠了解學生當前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深度,從而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對英語閱讀文本加以針對性講解,幫助學生突破英語學習重點與難點。
4.3.2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進行英語教學。英語閱讀思維導圖是將學生的思維過程以圖片折線的形式具體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快速歸納文本內容和具體的故事走向,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會很快發現自己在閱讀活動中所閱讀到的人物和故事,從而讓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應有更加明晰的了解,而且英語閱讀思維導圖還能夠在學生腦海中構建簡單的閱讀思維模式,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
4.4 建立家校合作教學模式,擴展學生英語閱讀渠道。想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閱讀習慣,單純讓學生在課堂中展開英語閱讀是不足的。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打造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要求家長在學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與學生進行親子交流,展開英語親子閱讀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家長的引導下拓展英語閱讀渠道,擁有更為積極的學習探索欲望。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長受教育程度不高,對英語的學習與理解也不夠深入,所以并不了解正確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難引導學生展開正確的閱讀,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互動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的形式,讓學生家長認識到學生日常英語閱讀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和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可以為學生家長建立信息交流群,教師可以定期在交流群中推薦英語繪本和英語故事,讓家長可以在學生睡前或者親子活動中來完成學生的輔助閱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家長將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閱讀活動拍攝成為視頻上傳至群空間內,學生家長之間也可以通過視頻相互學習了解其他學生的英語閱讀狀態,掌握更加高水平的英語閱讀指導方法。教師還可以定期在群內開展英語閱讀親子活動,要求學生來到課堂中向其他同學去分享自己與家長閱讀了哪些內容,以此來監督家長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英語閱讀任務。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家長并不具備英語閱讀的指導經驗和技能,此時教師就需要為家長尋找與英語閱讀相關的影視作品或者輔助視頻材料,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家長高水平完成英語閱讀輔導教學活動。
4.5 加強學生英語閱讀指導策略。小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薄弱,應當在當前教學中更加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但是如果單純依靠學生自主學習,則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偏差,此時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英語閱讀的指導,以更加完善的指導策略來優化閱讀學。
教師的教學指導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出幾個與閱讀文本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隨后再結合文章去進行理解。其次教師,為了讓學生更為全面的理解閱讀文本,可以利用視頻或者故事的方式來介紹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可以對閱讀文本進行事先了解。隨之就是可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猜測,利用閱讀標題來進行論述,這樣學生就會在腦海中對閱讀文本擁有事先的理解。而在英語閱讀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尋找到重要信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更為細致的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數據尋找到閱讀文本中所描述的重要人物或者故事。讓學生可以通過記錄內容快速理清信息之間的邏輯和規律,這樣學生就會對閱讀文本內容產生更為豐富深刻的認識。而對于故事和小說類文章,為了讓學生快速尋找到故事中的情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故事要素如:“時間、地點、主人公、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怎么做這件事兒”來進行議論,并且尋找出文章中的支持點。通過文章尋找要素來引導學生加強對文本信息的整體感知,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教師應當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可以全方面感知英語組提升英語閱讀興趣,加強英語閱讀文本的接觸。真正讓學生學會使用英語,基于個人興趣愛好來進行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