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李萍
(陵川縣職業中學校 山西 陵川 048300)
生物課程在中職教育教學中開展是為了能夠傳授學生生物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研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在新時代中職教育教學理念也逐漸轉型更新,越來越重視中職生的素質發展。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缺乏探究意識以及辯證思維,通過開展探究式教學,使中職生在基礎概念和文化的學習基礎上,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是新時期社會發展對職業技術人才的基本要求。作為中職生物教師,要研究并實踐探究式教學模式。
人類社會是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漸向前發展,探索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基礎,生物科學也是在不斷的探索中有了今天這樣的成就,因此,在中職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 有利于提升生物教學的互動性。課堂的互動是中職教學改革對各學科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傳統死板的課堂氛圍不但讓學生感到壓抑,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更主要是無法實現學生在自主參與中獲取知識、在自主參與中提高能力?;有砸馕吨n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是在主動思考中獲得的,學生對科學的探究態度是積極地。傳統填鴨式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和行為都逐漸固化,逐漸形成對教師的強烈依賴。通過開展探究式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互動的良好條件,讓學生的思維不再受到禁錮,讓學生的行為也得到更好的釋放,課堂的有效互動讓學生對生物知識可以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在親自觀察、分析和實踐中感受生命的奇妙,走進微觀世界,探索浩瀚宇宙,從而激發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探索欲望,是提升中職生物教學質量的必備基礎條件。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科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生物科學知識存在很多的奧秘,有很多是人類肉眼世界中所看不到的內容,因此對于中職生來說,生物科學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所研究的對象就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但是所研究的領域卻是中職生在生活中很難觀察到的。雖然大部分中職生會對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對相關知識及內容的理解程度有限,學習起來相對困難,久而久之造成中職生失去對生物學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開展探究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按照前人所研究得出的結論和研究的過程進行實踐模擬,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有關生物的知識和概念。同時在探究式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討為主,所有的知識均不是以灌輸的方式強加給學生,而是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借助于自己喜歡的、熟悉的探究方式來理解相關知識的內容,達到深層記憶和深度理解,是提高中職生生物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1.3 有利于實現中職教育的轉型發展。中職教育在目前的社會發展中受到各界越來越高的重視,加強中職教育教學的轉型發展已迫在眉睫。傳統中職教育主要是提高中職生的理論基礎和職業技能,讓中職生能夠掌握一技之長在未來可以有一個好的職業發展前景。然而,自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各階段教學質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中職生在職場中相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本就處于劣勢,基本不占優勢,這也就造成社會和家長對于中職教育的不重視。而中職教育機構能夠發展至今自然有其特有的優勢,比如在人才培養方向上更有針對性,培養出來的都是擁有某一方面技術特長的技術人才。為了進一步提高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中職生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就需要在提高中職生理論基礎和職業技能的同時,重視對中職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培養。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的綜合素養及能力的提升創造優越的條件,進而推動我國中職教育的轉型發展。
中職生物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改善目前中職生物教學的現狀,提高中職生物教學的水平,保障中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這也就意味著傳統的中職生物教學中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是需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進的。因此,作為中職生物教師在實際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之前,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及缺少進行研究和分析,以針對性的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來提升中職生物探究式教學開展的質量。傳統中職生物教學中主要存在學生的探究意識欠缺、探究能力不足、思維局限以及學習主動性較低等問題。
2.1 中職生相對于普通高中生來說就存在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佳以及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從中職生的角度上本身就已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正是由于中職生這種學習基礎調價和學習態度問題,才更需要在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對生物科學的熱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2.2 中職生物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重視。多數中職生物教師的教學理念還留在過去傳統的教學中,還認為只要按照課本、按照考試大綱給學生按部就班的灌輸知識、加強考題訓練、讓學生順利通過結業考試即可,并不關注學生綜合能力是否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發展。事實上中職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升是其學習好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基礎保障,只要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能力和素養,學生就可以自主開展學習也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態度,這樣會讓中職生物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教學方法傳統單一。目前來看,中職生物教學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師為主體的理論性教學,而生物科學具有很強的探究性,如果學生知識在理論層面去解讀概念、思考生物科學規律,是很難達到應有的學習深度的。然而多數中職生物教師并沒有在這方面加以重視,而是一味的按照以往的教學經驗,照搬照套,給學生灌輸生物理論知識。并不能為了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學環境中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造成學生在生物科學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方面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3.1 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中職生的學習動力來源于其自身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中職生物教師要深入了解中職生的特點,為了更好的開展探究式教學,要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展之前,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激發中職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探究式學習狀態中,保障生物教學中的探究活動可以順利進行。因此,中職生物教師可以借助與生動有趣且具有一定思考空間的教學情境,使教學情境能夠點燃學生對生物科學知識探索的欲望,對生命科學產生好奇,這是中職生學習的強大動力。
例如:在中職生物教學中開展有關細胞方面的知識教學時,因細胞屬于微觀世界的內容,雖然通過學習后學生了解到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但是在人的肉眼中并不能直觀的看到生命體細胞的形態和特征。對于這樣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學生很難想象,也很難產生對其學習和研究的欲望,主要在于學生不知道學習細胞方面的知識都有哪些用途,對于個人以后的發展能夠起到那些幫助?;诖?,中職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準備好與細胞有關的視頻資料,包括細胞學知識都可以應用到那些個領域當中,在生活中哪些有關細胞知識可以作為生活常識,細胞方面的知識目前在那些個領域中還在進行著重要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將會給人類的發展帶來哪些重要的價值和作用。一系列的視頻情境讓中職生的視野得到有效開闊,讓中職生感受到學習細胞方面知識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而使其對細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探究意識的引導與激發,對提高中職生學習效率以及促進探究式教學質量的提升都有重要幫助。
3.2 借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生物教學過程中具體需要開展生物理論知識講解及實驗操作兩個環節,一方面通過理論知識講解幫助中職生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讓學生對相關理論內容進行驗證,提高學生理論掌握的扎實程度以及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這一能力的提升也是學生探究能力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中職生物教師要轉變以往重理論輕實驗的教學模式,結合中職生自身條件存在的不足,通過積極開展實驗教學、利用實驗過程的靈活性、互動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中職生能夠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價值,對推動中職生未來長遠發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當然,由于中職生基礎薄弱,有些生物實驗操作起來比較繁瑣,生物教師需要做到循序漸進的引導,讓中職生能夠從簡單的生物實驗操作做起,不斷提升中職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例如:顯微鏡的使用及操作是生物試驗中比較基礎的一項內容,在中職生的初中學習中或多或少接觸過顯微鏡的操作,因此在這一項生物實驗中學生是具備一定基礎的,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進行顯微鏡下的細胞觀察實驗時,先讓學生對顯微鏡的操作進行鞏固,比如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回憶以往所學習的顯微鏡操作步驟及需要注意的要點,學生們在探究中逐漸摸索,將以往所學習的知識進行了回憶和整合,并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可以快速的掌握顯微鏡的準確操作步驟。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觀察顯微鏡下口腔上皮細胞、圓蔥表皮細胞、菠菜細胞等等,并記錄不同細胞在顯微鏡中所觀察到的形狀、特點。這種探究實驗的教學中讓學生對各類細胞的特征了解及記憶會更加深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過程中讓中職生的探究操作能力得到加強。
3.3 通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中職生在思維能力發展方面存在嚴重不足,這不僅與中職生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有關,也與傳統的授課模式及教師的教學理念有關。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辯證思維的訓練及培養,具體可以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來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讓學生的辯證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引導與啟發式教學是目前各個階段教育發展中都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導、以教師為輔導,教師不能限制學生思維方式和思考方向,只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將思考和探索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對提高學生的思維以及智力等方面的發展意義重大。
例如:在中職生物教學中講解有關“遺傳物質DNA”方面的內容過程中,讓學生扎實的掌握遺傳物質DNA方面的理論知識,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是該部分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這其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辯證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生物教師在教學的初始階段要給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詳細講解,讓中職生可以系統化的了解有關遺傳物質DNA方面的內容,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當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已知小紅是紅綠色盲,分析一下小紅的父母是否為紅綠色盲。”學生利用剛剛所學習完的知識給出了答案,但是班級中出現的答案并不唯一,教師不用直接說出誰的答案正確誰的答案錯誤,而是引導不同答案的學生對自己答案的理論依據進行闡述,在闡述的過程中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質疑,在相互辯論探討的過程中,學生最終明確了統一的正確答案,不僅讓學生的辯證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也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掌握更加扎實。
3.4 開展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由于中職生自身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差,而且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會給生物教師的教學帶來難處,但是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學習活動進行適當的彌補,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可以實現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以及相互鼓勵,形成更大的學習合力,實現全體中職生生物學習水平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進行有關“細胞的分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扎實掌握相關的內容基礎,并能夠通過實踐操作來掌握細胞分裂的過程,生物教師在完成基礎內容的講解之后,將學生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成若干的學習小組,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設置“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小組內自由進行活動步驟的設置,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學習任務,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融入到小組活動中,在共同整合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制定實驗步驟、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現象以及總結實驗結果。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等綜合性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和提高,也讓學生在小組相互幫助、激勵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綜上所述,中職教育在目前的社會發展中受到各界越來越高的重視,加強中職教育教學的轉型發展已迫在眉睫。傳統中職教育主要是提高中職生的理論基礎和職業技能,忽視學生攤就操作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中職生物教師可以利用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掌握知識和技能,更能夠激發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促進中職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