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丹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動畫文化是彰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部分,也是藝術設計思想與藝術創意產業的重要體現。我國從進入21世紀以來,便高度重視對本土動畫文化的宣傳與保護,多途徑促進本土動畫產業的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于2000年3月20日印發了《關于加強動畫片引進和播放管理的通知》(廣發社字〔2000〕137號),嚴格規范了引進動畫片的審查流程,明文要求在各個電視臺或廣播電視臺中,對于引進動畫片播放時長不得超過少兒節目總播放時長的四分之一,且對于引進動畫片的播放量不得超過總動畫片播放量的40%。2004年和2006年又相繼出臺了《發布關于實行國產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制度的通知》以及《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為我國本土動畫、漫畫產業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道路,并明確指出要求國內教育體系充分挖掘教學培養資源,充分發揮人才培養潛力,將動畫、漫畫產業的人才培養納入國家文化藝術類人才培養的規劃中,并在政策與資金方面予以傾斜與支持,快速完善動畫、漫畫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有序擴大人才培養規模,積極探索全新培養模式。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動畫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動畫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的重點行業之一。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動畫創作的版權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為動畫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既夯實了基礎又增添了動力[1]。同時,如今網絡短視頻平臺與游戲行業蓬勃發展,國家對影視行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使動畫產業展露出愈趨強勁的發展勢頭。
另一方面,雖然國內動畫產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發展的路徑上仍然充滿荊棘與挑戰。首先,國外動畫產業起步比國內早,從技術等各方面均已相當成熟,在20世紀后期大量涌入中國市場,作品具有先進的制作技術以及豐富的角色塑造,在國內市場本土動畫作品少且產量低的年代,吸引了大批量的忠實粉絲,這個情形極不利于本土動畫的推廣。其次,國外動畫對于觀眾有著準確的定位,加上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巨大的市場投入,已經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鏈,牢固的吸引著粉絲群體。因此,本土動畫的發展之路上的挑戰仍然不容忽視。
為了動畫產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在與國外文化的競爭中力爭上游,究其根本便是對于動畫產業人才的培養與輸出,只有培養出優秀的動畫產業從業人員,才能在后續的競爭中不落下風,對于國外動畫實施彎道超車。動畫產業的飛速發展,對專業人才提出更多且更高的要求。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市場需求導向下,部分院校開設動畫設計專業,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短時間內取得不錯的發展成效,但是相對動畫產業發達國家的動畫設計專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2]。因此,對動畫設計專業積極進行課程優化,完善與重構學生培養體系已經成為現階段迫在眉睫的任務。
動畫是一種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集合了繪畫、攝影、文學、音樂等,約19世紀初期起源于英國,20世紀初傳入中國。廣義而言,動畫,即使原本靜止的東西通過一定技術手段成為活動的影像向觀眾展示的藝術形式。根據技術手段與制作手法等方面的差異,動畫又可分為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和定格動畫三種。二維動畫的制作軟件常用是采用Photo Shop、SAI進行繪畫和上色,用Audition進行配音,用After Effects、Premier等進行后期制作,而三維動畫的制作工具主要為MAYA、3D MAX和C4D等。其中,二維動畫作為目前最常見也是最傳統的動畫類型,擁有大量的觀眾群體,是現階段我國動畫產業發展亟需重點關注的點位,也是現在院校開設動畫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必修課程。
通常而言,二維動畫的制作全流程包括三個階段,即初期的設計階段、中期的制作階段以及后期的合成階段[3]。初期的設計階段主要包括整部動畫作品的劇情搭建、角色塑造以及場景的繪制等,中期的制作階段要完成原始畫像的繪制以及上色、動畫的制作等,在后期的合成階段主要完成對于初版動畫的剪輯與合成、添加特效與音效以及字幕等工作。通過制作一部動畫作品的全流程來看,完成一部動畫作品需要諸多的專業技術與技能。動畫設計產業的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藝術思維,想象力豐富且有一個正常的審美觀,并且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將腦海中的藝術設想通過畫筆或計算機轉化為圖片與影像。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對于動畫設計從業人員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既要掌握動畫的設計理論知識,又要有原畫的繪制技術,還有懂的動畫的制作技術,以及后期加工使作品成型。因此,復雜的工藝以及龐大的工作量在對個人提出要求外,還需要創作團隊的協同合作。
二維動畫制作全流程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是對于在校的動畫專業的學生的要求,只有通過課程培養達到行業需求的門檻,方可算作一名合格的動畫專業的畢業生。
二維動畫作為動畫產業主要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大量院校開設動畫專業和課程,為動畫產業的發展輸送人才。如今,已經開設的二維動畫相關課程包括《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動畫運動規律》、《FLASH動畫》、《動畫短片創作》等專業課,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從事動畫相關行業的作品開發、設計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現階段,動畫專業學生的生源水平參差不齊,不同院校的招生方式也趨于多樣化,學生的專業背景差距也非常大,因此在課程開設的時候也情況各異。但是總體課程安排情況基本相似,在學業前期注重于對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培養,在最后一個學期或學年,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個人獨立或團隊協作完成一部動畫的制作,以此考核學習成果以及評價是否滿足畢業要求[4]。如此安排課程計劃有一定的合理性,基本按照二維動畫制作全流程來安排的,學生按照課程循序漸進學習,可逐步完成由理論知識學習到專業技能鍛煉再到實踐實訓,查漏補缺,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二維動畫既對學生具有較高的理論要求,又對專業技術提出要求,為了能夠滿足學校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完美銜接,實踐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今,學校在動畫專業課程設置中,基本保證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開設比例相近,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一定課時具備基本知識后,學校統一安排動畫生產、設計與管理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或以完成項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踐實訓[5]。這樣的安排不僅是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也是幫助學生在正式踏上工作崗位之前,對將要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提前的了解,方便學生在后期可以無壓力融入工作崗位中。
雖然我國各院校動畫專業的課程體系已經基本成熟,但是仍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
首先是二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老舊,授課方式與內容未能與時俱進。教師在授課時基本嚴格按照教材或講義進行,多數情況下結合傳統案例現場示范,雖說合理合格,但不能足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大大影響學習的熱情[6]。除教學方法外,在理論課程的教材未做到及時更新的前提下,授課課件也未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補充完善,尤其是對于課件中涉及的案例等,沿用傳統老舊的案例不僅不具有代表性,也有脫離實際意義的問題出現,導致不僅不能起到好的教學效果,更甚至影響后續系列課程的教學。
其次,在課程的教學中未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慣用的培養模式為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讓做什么學生做什么,被動式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收效較少[7]。這個情況在實踐教學中的體現尤其明顯,學生在實踐課程的學習中,完全跟著老師或者負責人的等人的思路,執行別人的任務安排,缺少主動的思考,雖然在課程結束時,也能按要求完成二維動畫作品,甚至不乏優秀作品,但由于缺少學生的主動思考,只是被動參與,在獨立開展工作時,沒有老師或者負責人的引導或部署時,便不能按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二維動畫的設計創作工作,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雖然各院校動畫專業都已開設實踐教學課程,但并未收到較好的預期效果。一方面,學校對于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未做到有機結合,處于傳統教育理念,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進而影響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在學生層面,學生對于實踐課程的重視度不足,眼高手低的情況普遍存在,實操之前感覺胸有成竹,實際上手時卻舉步維艱。另外,大部分開設動畫專業的院校由于經費不足的原因,并無條件提供高性能的實訓平臺,對于實踐課程開展所必須的硬件設施的匱乏也是影響實踐課程收效甚微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導致動畫專業學生實踐課程效果不盡人意的另一個原因是現階段下主要的實踐課程模式比較單一,多數院校的實踐課程為老師指定課題或方向,學生成組完成二維動畫作品創作,或是安排學生赴二維動畫設計、制作與管理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通過在二維動畫行業一線的實習來提升個人的實操水平,但學生的實際收獲仍然低于預期效果。
為了提升二維動畫實踐課程授課效果,對實踐教學課程進行優化已經勢在必行。針對現階段我國各院校二維動畫實踐教學課程中的不足,本文從以下方面做出建議,探索二維動畫的實踐教學課程的發展方向。
首先,提高學校層面與學生層面對二維動畫實踐教學課程的重視水平。學校層面,要清楚的認識到動畫專業為社會培養的是具備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而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實踐課程教學密不可分,只有提高對實踐教學課程的授課比例以及授課質量,才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第一要素。另外,學校對于實訓平臺的搭建以及硬件設施的裝備要配套專項經費,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課程必須的物資條件,是提升實踐教學課程的外在保障。在學生層面,應提升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切忌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認識到自身專業對于動手能力的要求,把握好每一次參與各種類型實踐課程的機會,方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更好的與行業需求接軌。
其次,學校應豐富實踐教學課程的開設方式,實踐教學課程的開設不應該被局限于教室或者學校內部,除開展校內常規的實踐教學課程外,學校應主動開展與動畫設計、互聯網平臺以及影視、游戲、廣告等創意與制作的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校企合作,打通學生的實習路徑,搭建多形式的實訓平臺,使學生在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學校基礎的實踐教學課程后,輸送具備一定理論與專業技能的學生去校企合作實訓平臺進行各種形式的實習,采用“校企雙導師”制度,由企業導師跟蹤學生實習效果并及時向學校導師反饋實習情況,查漏補缺,根據實習中暴露的不足在學校課程中進行二次學習,并完善學校考核評價體系,重理論的同時也要重實訓效果,保證學生在畢業時理論與專業技能等方面沒有明顯短板。
最后,動畫專業的課程培養體系應引入“項目化”的實踐教學課程建設。通過政府指導以及校企合作,配套資金鼓勵老師申報動畫行業相關項目,項目選擇時把控項目完成的難度以及項目方向的創新性,并積極對接行業需求,過難的項目會打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起到負面作用,項目內容過于陳舊也不利于學生在畢業后與行業的銜接。項目的整體完成質量由責任老師把關,充分調動項目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并發揮學生自主設計創作的主觀能動性,在完成項目滿足行業需求的同時也使參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得到實踐。項目完成后進行結題考核時,既要客觀公正,綜合考慮到項目每個參與人的工作量與工作成效,又要關注不同項目之間難易程度的差異,破除“唯結果論”的評價方式,結合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生的日常表現給出綜合性的評價。對于二維動畫實踐教學課程項目的評價結果應納入企業人才選拔評價體系,倒逼學生提高對“項目化”的實踐教學課程的重視,達到更好的實踐效果。
綜上所述,在國家政策與市場需求導向下,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具備強勁的態勢,但面對已經成熟的國外動畫產業鏈的沖擊仍需高度警惕,特別重視動畫產業人才的培養。本文通過二維動畫的介紹點明人才的培養方面,并針對現階段二維課程教學現狀中的不足之處,針對性的對二維動畫實踐教學做出探索性建議,希望為二維動畫實踐教學課程優化提供借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