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鳳
(河北省黃驊市黃驊鎮孫村學校 河北 黃驊 061100)
在小學教學活動中,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課程,是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的關鍵,激發小學生的音樂潛能,也能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小學教育的改革,對小學音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小學音樂教師要具備更高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結合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學目的,來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升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而想要達到這種教學目的,就需要小學音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利用音樂游戲教學來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全面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培養小學生的音樂藝術能力,為今后的音樂學習做鋪墊,以便小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音樂學習。
隨著小學教育的改革,小學教學理念和方式也在發生轉變,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小學音樂教學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了音樂游戲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將游戲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中,并轉變教學觀念,不再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而是將小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將課堂的主動性交給小學生,教師僅僅作為教學活動的輔助者和引導者,引導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以激發小學生的音樂潛能,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1]。而在之前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是按照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音樂教學,只注重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并不關注小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這就使得小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無從下手,不知道學習的重點,無法理清頭緒,從而使得小學生認為音樂學習較為困難,降低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學理念和模式,創新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理念和方式,使得小學音樂教學的方式和內容不斷豐富,有效調動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得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目標更好的實現,全面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進度,促進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2]。
目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主要是根據小學音樂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師在教學中還是依靠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講授的方式來讓小學生了解音樂的基本知識,對于音樂演奏中的各種樂器,也僅僅局限于讓學生了解樂器的形態,不利于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因此,很多教師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往往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小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通過將游戲內容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轉變枯燥、乏味的傳統音樂教學。這種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充分的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激發小學生對小學音樂課堂的興趣,在游戲的環節中來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從而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所以,小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音樂教學的方式,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有效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現代的教育中,很多教育行業的優秀人士提出將游戲的優勢與學生的性格相融合,并在游戲的過程中融入音樂教學的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小學生全身心的投入的游戲音樂教學中,這也是音樂有效教學的基本效果。換言之,就是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活動,這種兩者相互融合的方式,能夠充分將兩者的優勢融合,營造熱情、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喜歡上這種教學的方式,從而在心理上愿意了解小學音樂的教學知識,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的良好教學效果。這種游戲教學的方式,真正詮釋了新課改教學的意義,做到了小學音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小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最終目的,也進一步提升了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保證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和進度,從而促進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健康發展。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單調,無法活躍音樂教學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對于這種教學并不感興趣,也就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音樂游戲教學創新了教學的模式,提升了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小學音樂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學,通常采用教唱的方式來進行音樂的學習,學生這種模仿式的學習方式只是跟隨音樂教師歌唱,使得小學生沒有其他的學習選擇,不能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這種教唱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情緒,從而引起小學生的反感,失去對小學音樂學習的意愿,這也是造成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低下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為了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小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導入音樂的學習,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氛圍,從而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的預期效果。
在教育的改革中,小學生的地位得到了轉變,不再是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轉而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種方式的教學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意愿,旨在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我國新課改教育改革的目的。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問題,在對陌生事物的接受上缺乏辨識能力,對學科的學習容易受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氛圍營造來讓小學生融入到小學音樂的教學中,為小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效率,提升我國小學音樂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
2.1 音樂游戲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能力的問題,在小學教學活動中提升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尤為重要,小學生的學習狀態也直接影響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在教育發展中不斷提升教學地位,在教學活動中實施游戲教學,能夠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在音樂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培養小學生的藝術細胞,增加小學生的藝術氣息,為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3]。
2.2 音樂游戲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的音樂潛能。小學生具備活潑和好奇心強的特點,對于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并不感興趣,往往喜歡新奇和另類的教學模式,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小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游戲教學活動正是考慮到小學生的這種特性,進行音樂的游戲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引導小學生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時獨立解決問題,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提升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并結合音樂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感受音樂的意境,提升小學生的想象力,并通過小學生的游戲教學激發小學生的音樂潛能,音樂教師可以通過篩選,挑選出具備良好音樂潛質的小學生進行重點培養,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4]。在音樂游戲教學的活動中,還能對小學生的創作意識進行引導,久而久之增強了小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音樂能力和素養,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進度。
2.3 音樂游戲教學能夠緩解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小學音樂教學是音樂的基礎知識掌握階段,小學生在游戲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小學學習中,小學生對于小學全部課程的學習并不能完全掌握,這也就使得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學習壓力,容易產生焦躁感和消極情緒,不利于小學生的學習,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排除心理焦躁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為小學知識的學習提供保障[5]。另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活動正好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升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保持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使得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難度系數降低,培養小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從而達成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
雖然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尤其是新課改的推行,轉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了教學模式,使得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通過小學音樂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東部沿海地區得到了較好的推行,尤其是游戲教學的方式,因為東部沿海地區的教學設施較為完善,師資力量較為雄厚,這也使得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方式得到了較好的實踐,并且在應用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我國的小學教學中,因為地域經濟和環境的問題,導致我國小學音樂師資力量的分配不均,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小學,小學音樂教學的設備和設施得不到保障,這位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方式創新意愿,同時,這一地區的小學音樂教師存在教學能力弱,音樂技能差的問題,很多教師還會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得不到有效改變,無法有效實施游戲教學,導致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得不到提升,嚴重阻礙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這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6]。
3.1 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單一。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調,往往是采用學生跟唱的方式來學習歌唱技巧,比如,小學音樂教師在教授小學生演唱時,教師先讓學生熟悉音樂的旋律,讓學生充分了解這種旋律,教師再通過唱一句,讓學生跟唱一句的方式來讓學生能掌握音樂的歌唱方式,這種教學只是簡單的讓學生強化記憶歌曲的旋律,并沒有讓學生掌握歌曲的創作背景、內涵及歌唱的技巧等。教師在音樂知識的講解中主要是采用說教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將音樂的基礎知識通過說教的方式來讓學生理解和記憶,比如,在教授傳統樂器時,教師往往是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來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對傳統樂器的形態進行記憶,以此作為傳統音樂樂器的學習方法,這種教學方式較為機械,無法激發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這種跟隨教師歌唱的方式和教師說教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小學生的抵抗和厭煩心理,不利于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無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方式無法實現小學生音樂學習的有效性,對于小學生的音樂知識和能力不能及時掌握,無法發現小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降低了音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3.2 小學音樂教學設施不全面。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因為各地區經濟的不同,使得小學教學資源呈現出分布不均的現象,像一些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小學校中,小學音樂的教學工具并不完善,比如,像傳統樂器的古箏、琵琶、琴等樂器沒有足夠的配備,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因為缺乏直接的音樂樂器教學工具,而只能選擇說教的方式來進行,這也使得這一地區的音樂教學缺乏生動性和實踐性,小學生無法在音樂教學中充分認識到音樂樂器的音色與演奏原理,也就只能做到“紙上談兵”的效果。同時,西部地區的多媒體教學設施的缺乏,也是導致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因素,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或圖片來展示音樂樂器,學生感受不到歌曲演唱的宏大場面,無法激起小學生在音樂歌曲學習中的共鳴,從而降低了音樂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7]。這就使得小學教學資源在有些地區得不到配置,小學音樂教學因為教學設備的缺乏而影響教學質量,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無法完整展現音樂教學內容,從而使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得不到保證。
3.3 小學音樂教學理念傳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些音樂教師還會有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小學音樂教學主要是讓小學生了解基本的音樂知識和理論,不重視小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這僅僅是完成教學課程,這種教學理念使得教學活動單調乏味,無法實現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目標[8]。
3.4 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對于小學的語文和數學等主流課程較為重視,這種重視主要是基于對小學教育考試的需求,使得小學教育中的藝術課程得不到有效重視,從而造成壓縮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課時,這就無法保證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質量,使得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9]。
4.1 實現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教學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實現音樂游戲教學,就要從根本是轉變小學音樂教學理念,從而保證小學音樂游戲化教學的實施[10]。因此,在許多地區的教師中,轉變教學理念極為重要,這就要求小學學校加強對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和交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讓音樂教師認識到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而轉變小學教師的教學理念,為小學音樂游戲教學提供理論基礎。小學音樂教師在具備游戲教學的理念后,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集合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來增強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11]。
4.2 實現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往往熱情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小學音樂學習因為具有較強的感知特性,使得小學音樂學習有一定的難度,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弱,這也增加了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難度,從而使得小學生難以理解音樂的基礎理論和內涵,不利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而進行小學音樂游戲教學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形式[12]。在實際的音樂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更具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對游戲化音樂教學活動進行合理的設置,結合音樂教學的目標進行合理的游戲選擇,保證游戲內容具備合理的情節,具備一定的趣味性,能在游戲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關聯性,使得小學音樂教學能夠保持良好教學環境,使得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放松心態、愉悅身心,充分感受音樂的美妙,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13]。
4.3 實現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與先進地區進行經驗交流,學習新型的音樂教學理念和方式,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式,推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進步[14]。音樂游戲化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創新,在實踐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這種適應小學生特征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依靠游戲教學的方式,增加教學內容的種類,提升游戲教學的有效性。在進行音樂游戲教學活動中,能夠讓小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參與到實際的音樂游戲中,并在其中潛移默化的掌握音樂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在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調整小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狀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不能適應現代音樂教學的需求,無法保證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質量,而音樂游戲教學的推行,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保證小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確保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激發自己的音樂潛能,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音樂游戲教學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成為音樂教學的主流模式,也必將引領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