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王埠小學 孫蕾
本文將對小學階段在心理健康教育進程中,運用朋輩心理輔導的實踐策略進行討論分析,意在幫助廣大小學教師提高對朋輩心理輔導教學手段的重視,強化其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能力,共同促進我國小學生健康成長。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人際交往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孩子已經成為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的核心。這些孩子升入小學后,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和疏導,極易導致小學生出現一些心理障礙。現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也已經引起各個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廣泛重視。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心理教師積極運用朋輩心理輔導教育理念和專業的技巧,培養出一批能夠配合心理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教育工作的學生,這些學生會以朋輩的身份,對身邊的同學給予積極的引導,進而降低教師的工作壓力,也能全面提高教育影響效果。
朋輩主要是指學生周圍的同齡人,比如同學、朋友和兄弟姐妹。進行朋輩心理輔導主要是指利用專業訓練的方式,對非心理專業的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專業心理輔導人員對整個團隊開展心理輔導工作,發揮其在團隊內部心理健康輔導和教育的輔助功能。運用朋輩心理輔導,心理輔導人員將發揮出指導性的角色作用,與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非專業心理健康人員形成合作,帶領具有同質性的團隊共同對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探索,以使整個團隊實現共同成長。近幾年經過調查顯示,當代小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更青睞于尋找同伴、朋友來尋求疏導或解決,而尋找教師或父母占比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現代的小學生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朋輩群體能發揮出不容小覷的作用。目前小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育者都只是將小學生視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者,存在著明顯的狹隘性,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僅僅是圍繞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來進行,實際上為了獲得良好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使全體小學生的心理素養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也能促進朋輩心理輔導氛圍的形成。
在近幾年的理論實踐進程中,朋輩心理輔導理念已經逐漸走向了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發展路徑,而且朋輩心理輔導的組織結構也在逐漸擴大。以美國為例,美國已經制定出較為完善的朋輩心理輔導制度,能有效地保證朋輩心理輔導工作高效率地開展。我國正在不斷完善教育體系,積極地進行教育改革,逐漸強化對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重視。但是,由于我國的朋輩心理輔導工作仍然處于發展中階段,在專業性和規范性上目前尚顯不足。與此同時,我國小學生心理輔導范圍和服務對象還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所以導致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尚未得到全面的推進。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最先進入的是我國高校,對小學生相關的心理健康服務相對較少,但是其作為一種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著突出的優勢,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會更易于家長、學生和教師的接受,未來將有著必然的應用發展趨勢。
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許多小學都存在著心理健康教師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導致師資配置與小學生心理發展需求出現了矛盾,進而影響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推進。以往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會將工作的側重點放置在小學生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上,而對大部分小學生的心理潛能開發和心理品質的培養卻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實際上在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真正的工作重心應該是促進全體小學生心理品質健康成長,挖掘小學生的心理潛能,以此來引導小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的工作才是對小學生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治療或疏解。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方式能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出預防性的作用,同時也將更為主動地引導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是對小學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問題的有效補充。
每個小學生心理發展有其各自的特點,所以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有著不同的標準。一般而言,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心理問題時,首先會想到向自己身邊的朋友進行傾訴,其次才會向身邊的成年人進行請教。運用朋輩心理輔導,能發揮出同伴互助的作用,對小學生的心理潛能進行激發,實現維護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目標,使小學生在遇到一些心理問題時,能及時地獲得引導,進而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小學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朋輩心理輔導網絡,滿足學生成長進程中個性化的心理發展需求,運用朋輩心理輔導的工作方式也能對小學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帶來積極作用。
小學心理輔導教師可以運用朋輩心理輔導方式培養出一批能力強的幫手,他們可以幫助其他同學緩解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擾。他們不僅能發揮朋輩心理輔導的作用,還可以創造一些利于交流、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機會,這些可以有效地提高這些學生自身的心理素養,同時也有利于營造整個班級團結、友愛的良好氛圍。朋輩心理輔導中,這些心理輔導委員在對其他同學進行心理幫扶工作時,能提高自身的心理調解能力,所以當自己遇到一些心理問題時,將更有經驗和技巧去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可以實現幫助其他同學的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在目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通過認真調查分析可以發現,當代小學生心理需求正在不斷地提高,而目前小學內的心理輔導教師卻無法完全滿足小學生的心理輔導需求。所以為了真正做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就要在學校內部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輔導教育體系,并且以體系為基礎,構建起一支專業的心理健康輔導團隊,來保障各項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實。一方面,小學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篩選出適合參與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學生委員,并對其進行短期的心理輔導技能培訓。教師可以在每個學期開始時,發起班級心理健康輔導委員招募活動。為了發揮出朋輩心理健康輔導作用效果,在委員招募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每個班級應該至少選出男女不同性別的心理委員各一名,班級心理健康委員需要經過心理健康教師的面試,教師根據委員的表現情況對其進行分組,并選出組長。由組長負責監管朋輩心理輔導團隊的日常工作,教師要對每個心理健康委員進行職責劃分,并對心理健康委員的工作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理服務技巧進行傳授。
傳授的內容主要包括: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常見心理問題、不良情緒調節方法、不良情緒宣泄方式、心理健康輔導原則、心理健康教育讀物選擇方法、心理輔導案例分享等。在培訓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師要求心理輔導委員發揮出監督功能,能在班級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情緒異常變動進行實時的觀測,并將特殊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另一方面,教師要建立一支心理健康輔導小組,由班級心理委員構成,制定科學的自我培訓方案,促使心理健康輔導小組能實現自我成長,不斷提高委員的心理健康知識能力和心理健康輔導技巧,要求心理健康輔導小組能定期舉行交流會議,對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規劃或總結。
在進行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教師都要提高對心理輔導工作的重視,班主任和其他學科教師要積極配合心理健康教師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主動對各類咨詢方法、心理危機干預技巧進行傳授。在運用朋輩心理輔導技巧時,廣大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以此來進一步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效果。比如,心理健康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機會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在心理輔導課上也可以是在語文課上,與語文教師一起針對教材中所蘊涵的一些心理知識進行教育講解,同時邀請朋輩心理輔導小組委員參與交流活動,將疏導實踐與心理健康知識進行融合。這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多元化,能夠消除小學生對心理輔導問題的防備心理,使學生打開心懷,隨著語文課文講解的脈絡積極發表看法,認真思考,反思自己的心理狀態。朋輩心理輔導小組成員在這其中將要起到促進溝通,啟發思想的積極作用。由于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是在同齡人之間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有著明顯的主動性特點,能提高教育引導的效果。
朋輩心理輔導小組委員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其他同學,及時發現有心理困擾的同學,并運用較為專業的技巧和方式對這些同學進行心理安慰和心理輔導。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等方面的限制,只要雙方同意,并且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前提下,朋輩心理輔導小組的委員可以隨時隨地對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心理輔導。朋友、同學之間的互動,以更為靈活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又將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方式,往往能與心理輔導工作配合。在創新輔導形式的過程中,朋輩心理輔導小組委員要明確的是,必須嚴格按照朋輩心理輔導要求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充分發揮朋輩優勢,與其他同學之間形成情感共鳴,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積極干預。比如,教師可以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每天持續性地開展心理輔導,為朋輩心理輔導小組委員提供一些課題或任務,促進朋輩心理輔導小組委員更為主動地發揮作用。教師可以建立QQ群或微信群,為朋輩心理輔導小組的委員下達任務,引導小組委員根據當前班級同學的心理狀態開展科學的心理輔導工作。同時,教師也要在這一過程中實時規范全體委員行為,減輕委員壓力,保障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質效。
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以及心理輔導小組的委員在面對其他學生的傾訴時,必須保持認真和尊重的態度,在聆聽的過程中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線索,對傾訴者進行恰當的指引。這項工作需要諸多的技巧,教師和朋輩心理輔導小組的委員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時機,針對傾訴者的心理問題進行解答。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以及心理輔導成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時必須做好日常的總結,不斷地積累心理輔導經驗,必要的情況下,可對有心理問題的同學進行建檔,方便心理輔導工作查閱資料、總結工作成果,為接下來的工作提供指引。所總結的工作經驗不僅要包括與他人溝通的技巧,也要包括心理輔導技巧,比如,分析技巧、反饋技巧、介入技巧等,以此來幫助朋輩心理輔導小組委員更好地處理傾訴者的心理問題。教師也要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強化引導作用,使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發揮出持續性的效果。
具體而言,在分析總結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傾聽者的角色定位,在面對朋輩心理輔導小組的委員傾訴或闡明工作狀態時,要保持態度誠懇,靜靜聆聽的態度,在認真聆聽的過程中給予心理輔導小組委員以積極肯定的心理暗示,以此來促進委員們增強信心,提高日后的工作水平。另外,用認真、安靜傾聽的方式與心理輔導小組委員進行總結性的溝通,也能為委員們帶來模范帶頭作用,使他們認識到傾聽的作用價值,在未來的工作中,面對其他同學的傾訴會用更為謙遜、認真的態度去積極應對。這會促使傾訴者更加暢所欲言,也能夠促使人自我反思,所帶來的作用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同時,教師在傾聽的時候,要對心理輔導小組委員們的傾訴內容進行總結分析,分析大家近日來的工作表現和不足,并且在恰當的時機向委員們提出改進建議。這一過程,需要教師認真觀察委員們的態度表情以及語氣語調,必要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適當地打斷委員們的談話,插入一些疑問或者個人觀點,促使委員們重新思考工作,給予正確反饋。這樣的方式對于心理輔導小組委員們而言,也將是重要的學習機會,他們會認識到通過與其他人的總結性對話,能更好地傳遞思想、溝通互動,在以后的朋輩輔導工作中會積極運用該方法來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互動。
小學生對心理咨詢需要不斷提高,與小學心理健康教師之間存在日益突出的矛盾,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朋輩心理輔導得到了普遍的重視。朋輩心理輔導作為新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方式,以往更多的是應用到大學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中,意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同時實現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朋輩心理輔導卻很少應用在中低年齡段的小學教育中。實際上,朋輩心理輔導有著突出的示范性、模仿性、共融性、引導性等優勢,可以針對性地解決小學生一些心理問題,而且通過進行小學生朋輩心理互助輔導組織建設,也能有效地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