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梅
(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初級中學 江蘇 泗陽 223700)
化學是一門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學科,所有化學知識都基本來源于人們對于日常生活現象的研究,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當注重化學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性原則。與之同時,初中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教育內容加強學生,化學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從更為科學的角度,對社會和自然現象加以認識,有效感受到科學的獨特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在當前教學改革背景下,傳統初中化學實驗教育已無法滿足化學教學的基本發展需求,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就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因此翻轉課堂教學就成為了重要的教學改革措施之一。筆者將結合以往教學經驗,簡要討論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更好地滿足教育教學發展需求,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更多的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活動中而發展,課堂就是其中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改革措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為注重學生的主觀學習思維,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被動式學習轉變,成為自己主動探究,所以翻轉課堂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認可,有效提高的課堂教學質量。翻轉課堂在教學活動中的基本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1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擁有初步的理解,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則應當改變傳統對學生的傳輸式教學轉變成為引導式教學,讓學生與教師進行溝通互動,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和實踐探索機會,從而有效發揮學生的個人學習理念,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由教師提出問題而學生來進行解答和講解,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在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有效的體現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地位。與之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能夠幫助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知識來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初中化學中所包含的知識和相關元素較為復雜,學生雖然學習速度較快,但是記憶力不強,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忘記所學知識。而翻轉課堂則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體驗的方式去解讀經歷課本中所講解的化學知識,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產生自主體驗感,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改變學生的學習認知。
1.2 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化學實驗教育,化學知識往往來自于大量的化學實驗,必須要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和水平,才能夠保證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探索,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讓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實驗來完成化學知識的探究和對比。這樣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化學知識的研究過程,學生也會在實驗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問題和對于化學知識的多種解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會與學生進行更為深刻的溝通互動,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得到有效的進步與發展。
2.1 化學實驗缺乏預習教學環節。初中化學實驗是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現象,掌握化學原理的重要環節,與其他學科知識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他學科知識即便學生不預習,在教師詳細的講解下,學生也能夠全面理解化學知識,但是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如果學生不了解化學實驗的基礎方法,則將導致學生在化學實驗步驟中很難清楚的認識到每一個步驟的目標和結論。學生的學習不夠清晰,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化學實驗步驟出現錯誤從而對自己造成一定的危險。與之同時,初中化學教育內容也是學生中考的重要學科,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會留下大量的課后作業,這些課后作業會使學生的學習超負荷,所以學生沒有精力再去觀察預習新的內容,缺乏化學實驗預習,將會導致學生在化學實驗教育中存在知識盲區,這對于化學實驗的整體教學將會產生不利影響。并且由于學生缺少預習環節,對化學理論和知識的應用也存在嚴重的不足,所以學生很少會在教師化學實驗演示中對化學知識加以思考,這樣就導致化學實驗僅僅是機械性的重復課本中所講解的知識,并沒有讓學生的主觀思維融入到化學實驗教育中去。
2.2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缺乏實踐動手教育機會。初中化學知識全部來自于化學實驗,但是由于化學實驗并不是考試中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不關注學生是否已經全面掌握了化學實驗技能,只留給學生非常有限的時間讓學生來進行自主實踐。學生也只能夠在實踐過程中簡單的重復教師所開展的實驗步驟。學生的實驗過程缺乏主觀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學生很少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去自主探究化學知識,甚至一些教師不允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只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和演示內容來展開實驗。這樣就局限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性思維束縛在條條框框之中,學生只能夠跟隨教師的講解來了解實驗過程,缺乏自主動手實踐興趣和學習欲望。
2.3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未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就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化學實驗屬于集體式教學,僅憑教師一人對班級中的所有學生展開教學,所以想要教師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特征,展開因材施教,明顯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因材施教又是教育改革中的核心發展目標,每一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產生的學習認識和學習狀態都有極大的差異,所以因材施教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并且每一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也有極大的差異,學生個人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集體教學中對于知識的掌握深度也有一定的差異。教師只能夠進行較為詳細的講解和示范,之后由學生自身自覺性和悟性來進行學習,所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難以落實因材施教。
3.1 在教學開展之前加強課程內容的準備工作。翻轉課堂教學需要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從主觀情感出發對知識加以理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僅僅利用課本中的內容來展開教學活動,已然不符合翻轉課堂教學發展需求,所以需要根據課本內容來為學生準備更多的教學案例和精美的教學PPT以及相關的視頻和圖片。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從更為廣泛的角度對化學知識加以理解。同時課堂練習題應當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可以結合個人日常生活經驗,對化學知識加以延伸和探索,從而更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生活情感和生活經驗,減少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難度。
例如,在有關于金屬化學性質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對課本教學內容進行分析以外,還需要制作與金屬相關的教學PPT,如教師可以制作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酸的反應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去了解化學的基本反應情況,隨后將各類資料進行整合。這樣學生就會對化學實驗的反應和現象具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幫助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關鍵知識點和教育內容精髓。
與之同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設計單元化教學模式。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雖然獨立,但是卻有一定的關聯性。為此教師應當對章節內容加以整合,利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來展開單元化教學,讓學生能夠帶著不同的任務去對教育內容進行綜合性思考,以此來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金屬化學性質相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單元問題:“同學們在本單元中所學習到的金屬與酸的反應化學式應當是什么樣的?”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任務中抓住教學主觀邏輯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建設,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抓住關鍵性問題與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
3.2 為學生準備充分的課前預習教學活動。翻轉課堂需要改變學生的課堂學習中的地位,所以就需要讓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性,能夠主動去講解教學內容和相關化學知識基于此,教師需要在課前為學生準備充分的預習活動,讓學生可以利用預習去了解新的知識,并且進行相關的練習,這樣學生才會了解每一個化學實驗中的關鍵性步驟,幫助學生度過學習中的困難和疑惑。而學生對于學習內容有了充分的事先感知,也便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溝通互動。與之同時學生可以在課前展開自主預習,那么學生將會使用課本和信息化技術對知識進行主動的搜索,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將會更加全面。
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準備課前預習微課視頻,在以往的預習活動中,學生缺乏運行目標和預習方法,只能夠按照課本對知識點進行簡單的解讀,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僅僅是讓學生閱讀一遍課本很難起到預習應有的教學引導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準備微課視頻,讓學生可以在視頻的引導下完成知識的自主探索。學生將會在化學實驗中有意識地去辨別關鍵的實驗步驟和在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化學原理。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對關鍵性環節進行針對性練習,有利于實現學生知識的補充和鞏固。例如,在有關于金屬化學性質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金屬與各種酸性物質反應的視頻,讓學生去反復觀看并且對比實驗現象,從而去猜測物質的化學變化原理,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將自己的猜想內容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并且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水平。
3.3 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翻轉課堂需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才能夠讓學生按照個人的學習思維來對化學知識加以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為學生設計問題探究活動、小組討論活動以及各類游戲比賽活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不斷探索問題,合理設計化學實驗,掌握化學實驗的初衷和過程。
例如,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可以首先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對學習小組進行劃分,隨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知識的討論,在討論環節中,要求每一名學生都需要將自己的想法和思維表達出來,最后由小組長對所有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匯總,隨后在課堂教學中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以此來達到翻轉課堂教學目標,而在小組活動中學生也會出現一些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那么教師則應當為學生的。小組問題提供學習幫助,一邊可以幫助學生高質量學習,一邊又可以加強課堂教學針對性。
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化學實驗游戲比賽活動,化學實驗內容豐富有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組間比賽,為學生設計化學問題,看哪一名學生最先利用實驗來完成探究活動。在質量守恒定律這一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實驗隨后讓學生對實驗結果所產生的物質進行實踐測定,學生通過自主實驗去驗證課本中的知識結論,從而給予學生更多機會對化學知識進行反思和解讀,從而幫助學生生成屬于自己的化學知識框架。為學生養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和自主設計實驗的良好習慣。
3.4 在翻轉課堂中加強學生的教學反饋。翻轉課堂更加注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因此教師也應當加強學生的教學反饋,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之后,教師應當針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隨后發現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學習習慣問題,從而幫助學生設計良好的自主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得到教師的針對性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拉近距離,在不斷的評價與反饋中提升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實驗對于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應當遵循學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主觀學習思維,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提供幫助,從而優化教學環境,使得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