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娟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第一初級中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伴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與發展,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所面臨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培養的人才想要在未來的社會中具備充足創新力,就需要在學習期間逐步培養。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教學對養成學生創新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所以物理老師在教學期間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養成,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義的,首先能夠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對于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對于物理的好奇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實現達到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目的;其次加強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能夠在培養物理人才和相關發明創造的前提中打下堅實的知識儲備,形成創新思維,更有利于學校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物理人才。
另外我們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已經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各種能力,幫助學生解決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并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在這其中并沒有要求學生去利用物理的知識去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并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基于人長遠發展的能動性而進行發揮的,既能夠使人深度挖掘到生活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又可以使人運用相應的理論知識來進行解決,而具體的解決方法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探究和推陳出新,產生新的發明或者能夠推動科學的進步,促使在科學上擁有重大的發現,而這些都是需要初中老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向學生進行傳授和滲透,但是目前來說我國大多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忽視了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以至于影響到未來物理科學的發展。
2.1 相關教學設備不夠完善。初中物理是以實驗為主的一門學習,同樣也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實驗教學就成為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雖然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腳步教學方式和手段在進行不斷的改進,教學水平較之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對于非主要學科的物理來說,有些學校對于物理教學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高,主要體現在一些學校對于物理教學的實驗設備準備不足,或是一些學校的設備比較老舊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2 對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忽略。初中的物理學科相對于小學的教學內容來說更加的深奧難懂一些,也比較抽象,而這對于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來說適應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再加上升學壓力以及老師和學校家長之間的外部壓力,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身心疲憊的情況,而在這一過程當中老師也忽視了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導致讓原本缺乏學習積極性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陳舊的教學方式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喪失了積極性,老師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激發,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興趣,導致物理教學效果不佳。
2.3 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仍然有許多老師在教學中采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尤其是物理教學中采用老式教學,忽略了對教學方式創新。雖然說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卻在另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培養,傳統模式的教學既不能夠讓學生實踐操作也不能夠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更不能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于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物理的教學仍舊堅持以考試作為教學的目標,采用分數來判定學生物理成績的好壞,而嚴重的忽視了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4 老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一些老師綜合素養不達標的情況,一些老師在進行教課的過程中,僅僅依靠教科書和參考書籍來進行教學方式的設計,這樣既沒有辦法應對課堂上的突發狀況,在對教學的重點難點上也不能夠及時的把握,更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了解和判斷,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產生了教學模糊不清的情況,從而讓學生產生了厭學棄學的念頭,從而不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1 教學觀念的轉變,樹立教學理念。初中物理老師是進行物理教學的關鍵所在,那么只有在老師具備了優秀的創新意識之后,才能夠在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在以往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是物理教學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老師為主來進行的,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單方面的去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以及老師的考慮方式等,在思維意識的方面并沒有建立起對創新意識的重視,甚至存在一些老師片面的認為,創新的物理教學是與教材教學完全脫離的,將關注點放在了學生提問問題的新穎度上,而這種觀點與實際的創新教學是存在矛盾的,那么在中理念下進行的教學可想而知。因此作為初中的物理老師在進行教學中首先要樹立起先進的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物理教學的終極目標,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物理創新型學習的能力。
老師應該做到以教材作為基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將新問題和教材之間進行關聯,老師要多多鼓勵學生打破陳舊的思想和思維,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研究性的學習過程當中,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的運用物理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可以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其中老師應該放棄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將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并為學生營造出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另外老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式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更加民主的小組當中對一些物理問題進行更加大膽的猜想和解答,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學生們學會在溝通中發現問題進行交流溝通,發揮學生們的集體力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終目的。
3.2 推行自主探究學習模式,養成學生創新意識。物理課程特點顯著,具有創新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在教學期間具有十分豐富的探究內容,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具有十分豐富的合作探究內容,老師要從學科特點出發,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活動養成學生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課時期間,老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對以前學習過的基礎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采取提問回答的方式讓學生復述,也可以讓學生自行制作微課程,共享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提問或者微課程制作的時候,可以圍繞著電阻的概念、電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作用等角度著手,學生通過分析與解釋這兩個問題,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鞏固。當學生在分析解釋電壓是電流形成的原因和電阻是導體阻礙電流傳輸以后,老師需要再次引導學生思考“電壓是電流形成的原因,那么在電力系統中,電壓值超出限定值,導體之中的電流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電阻是導體阻礙電流形成的,那么電阻值越來越大,導體中的電流值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老師在通過適當性的引導,讓學生展開科學化的假設與猜想,此時老師要為學生提供實驗工具,讓學生劃分合作小組,通過實踐探究獲得論證,并且得到結論。在實驗探究分析期間,學生要勤于動手,勇于思考,尋找出電流、電阻和電壓三者之間的關系,養成學生良好的世界觀和創新能力。
3.3 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情境,優化教學活動。物理老師在組織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設置教學懸念,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欲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被不斷激發,養成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電學相關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周杰倫的《七里香》,歌詞中有一句“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老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麻雀可以站電線桿上不會觸電?通過這一生活中的現象,學生可以展開思考,分析火線和零線的關系。在物理教學期間采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全面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的現象發現物理問題。再如學習“氣壓”相關內容的時候,氣壓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同樣存在著難度,對相關概念理解不夠透徹。老師在組織實施教學期間,可以采取實驗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對氣壓基本概念有所理解。例如老師可以在玻璃內裝滿水,在玻璃杯的杯口位置覆蓋上塑料卡片并按住,讓同學們猜想若是將玻璃杯反過來會發生什么樣的現象?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老師最后揭曉結果。
3.4 巧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互聯網技術在在各行各業當中廣泛的進行應用,而我們也可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原來的黑板粉筆轉換為沖擊力更強色彩更加鮮明更加具有直觀性的圖像、影像,更加方便學生進行學習和記憶。
多媒體的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為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改變了傳統物理教學的單調性,豐富了教學方式,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并且多媒體技術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從之前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現在主動學習的狀態,由原本固化的思維逐漸的變得靈活更加善于去思考問題,在靈活多變的多媒體技術中學生們的創造性也得到了更好的培養,而其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也遠超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加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與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效率得到了提高,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到了很好的體現,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比如我們在學習有關“聲現象”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技術來進行講解,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展示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進行傳播的,利用視頻為學生演繹在不同的狀態下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怎樣的,如果產生噪音我們又應該利用怎樣的方式進行減弱。通過這種更加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所學知識,增強學生們的記憶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5 組織實施物理課外實驗,養成學生創新能力。在物理教學期間,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課內的物理試驗知識以外,還需要組織開展課外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展開物理試驗探究,使得學生創新空間被拓展。學生可以使用實驗室內的各類實驗器材,并且設置物理實驗材料收集箱,將日常不用的注射器、吸管、礦泉水瓶等材料進行收集,節省實驗資源。老師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依據,指導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活動中,比如在學習《透鏡》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尋找家里的老花鏡或者放大鏡,也可以小組合作尋找,按照課堂上老師教授的方法尋找出老花鏡或者放大鏡的焦點,并且對焦距作出測量。在學習完成摩擦起電課程以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驗電器對身邊的物體是否帶電進行檢驗。學習完成密度和長度測量的相關知識以后,可以組織學生教師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情況展開計算,嘗試性的對教室內部的空氣質量情況展開計算。常見的簡單物理小實驗類型多種多樣,在物理實驗活動中,老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自行設計一套可行的物理實驗活動方案,通過實驗操作將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學習完成光的折射現象以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盛一碗水,將筷子插入水中,觀察筷子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嘗試用物理學原理解釋這一現象。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活動,老師要全面關注學生創新能力養成,為學生后期發展和能力提升奠定基礎。物理課程自身具有明顯的特點,這也為養成學生創新性思維提供優勢。在未來,物理老師設計與優化教學方案的時候,要從物理課程特點以及學生特點角度出發,持續性的摸索與嘗試物理教學中的創新思維養成辦法,始終堅持精心研究教學,優化當下的教學措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