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智民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四門初級中學 甘肅 武山 741307)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而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其培養學生的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但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我國教育領域中,不同地區的教育差異較大,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快,其教育水平相對較高,而對于經濟發展不好的區域,教育水平相對較為落后。在這種形勢下,一些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在開展教育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其重要性,但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導致思維能力培養并未全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展開。
初中生是人生成長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這一階段的學生逐漸完善自身的認知能力,思想也在逐漸成熟,對周圍的事物,逐漸形成自身的理解。在這一階段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逐漸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積極思考。初中語文是一門人文性的學科,教師在開展這一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等,開展相應的教育工作,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語文文化知識的教學,思維能力培養并未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這種教學模式僅僅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初中語文教育大綱的要求。而在新課改的是實施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正在逐漸發生著轉變,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在單純的關注學生的文化能力,同時還在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整體提升。初中語文教學中蘊含了非常多的思維方法,但由于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對這些內容忽略,從而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受到較大的影響。而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等。另外,初中語文中的很多教學內容從表面來看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但從本質上來講,不同的教學內容包含了不同的思維模式,由于初中學生這一階段的思維模式還未完全成長,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很難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出現這些問題不僅是因為思維能力受到影響,同時還有這一階段本身的思維水平限制等。對此,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加錢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通過多方面的觀察,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觀察實物的能力,同時在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和分析。
2.1 教學模式較為落后。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在適應我國當前的教學需求,但對于很多落后地區來說,其并未對初中學校和初中語文教師進行相應的調整,導致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教師自身思想落后的問題,這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仍然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知識,這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而地域教師思想和教學模式的落后,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因為教師本身的思想轉變較慢,這就使得教學改革工作難以有效的推動,從而影響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改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盡管也能夠完成教學大綱的需求,但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難以提升。此外,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將教學內容和教學設備之間進行結合,導致初中語文教學的資源非常有限,加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不足,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氛圍過于單調乏味,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較大的限制,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2.2 思維發散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思維能力,其并不是人們生下來就存在的,同時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這一內容需要學生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形成。對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訓練的重視。通過對我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初中語文教學仍然是以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為主,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甚至一些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形成了一種不愿獨立思考的問題。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講解時,往往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會直接獲得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對于考試中比較常見的題型等,教師往往也會直接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將這些內容記住。加上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使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受到的重視程度不足。對于初中學生,其實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面臨各種文化知識的考驗,同時還需要面臨中考的壓力等,這就使得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工作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2.3 教學資源不足。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當前我國大部分區域的教學資源很難滿足這一教學需求。初中語文的學習大部分是對單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能局限在這一教學內容中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作者的生平以及寫作的背景等進行全面的掌握。但對于這種學習模式,需要學生自身具有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但由于初中學生的社會閱歷已經文化學習時間較短,對于這些內容并未充分的掌握,在這種形勢下,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具有作者的深度和廣度,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等。
2.4 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在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仍然沿用的是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很多思維能力訓練的教學內容在應試教育中無法得到體現。對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為了更好的保證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重視程度不足,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成為了其整個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評價內容。學生在家長和教師的雙重壓迫下,很難獲得身心的健康成長,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受到較大的局限,從而導致學生今后的成長受到較大的影響。
3.1 更新教學理念。在教育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學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進行語文教學實踐的研究和發展,在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核心內容上,都在逐漸發生著轉變,這種教育變革中的成果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隨著社會各界對初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同時為了保證思維訓練的效果,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調整,同時通過實踐指導來將這一理念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豐富。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更多的重點在于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上,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其對初中學生的發展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基礎之外,還需要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對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住家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整個文化知識的學習,此外,多樣化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升,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在當前的時代發展下,學生的個體化教育以及實踐效果等都在不斷發生著改變,而教育工作中最大的改變則是教學理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其個體教學理念也對整個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效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對于我國當前的傳統教學模式,其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是比較大的,但同時也是比較難以完全改善的,為了在新課改的實施下完成對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重點關注思維能力培養方法的導入。通過思維能力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內容,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性,教師則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將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進行凸顯,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并隨著實踐活動的增加,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良好的培養和提升。
3.2 信息技術的運用。在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逐漸多樣化,但對于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很少有教師考慮到通過信息技術來提高整個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提升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將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的展示。教育信息化為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使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抽象內容能夠具象化,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在這種形勢下,學生能夠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提供更加充足的精力。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還能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創造一個滿足各種感官需求的環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等形式來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幫助其更好的身臨其境去真正的感受,且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自主進行思考,那么課堂的教學效果將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最后是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教材,這是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教師在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理解,并在學生思維能力構件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語文學習知識體系,通過真實的教學內容內化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對這一內容進行運用。對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展示,從而幫助學生采用碎片化等時間來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3.3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思維能力的訓練同傳統的基礎知識學習差異較大,在開展思維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為學生提供能夠進行自我展示的一個機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在課堂上展示自身,教師則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其進行知識的思考,并在思維能力方面進行有效的鍛煉。傳統課堂中,語文教師的文化知識講解會占據大量的時間,且盡管時間非常充足,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往往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初中語文學習,其在獲得和掌握知識的方式方面更加積極主動,且學生能夠通過知識的學習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主動的問題思考,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意同學生進行溝通,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等形式開展,多元化的互動形式,能夠逐漸打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隔閡,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而在這一過程中,語文教師則能夠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來了解學生,從而更好的進行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且這種教育模式下,教師將整個課堂的主體還給了學生,學生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思維能力鍛煉。而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自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地位,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和學生的互動溝通增多使得溝通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但教師同樣需要避免因為自身地位和學生之間的平等而導致學生地位上升之后不愿意參加課堂實踐活動的情況發展。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重要表現是對問題的主動思考和分析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形成屬于自身的思維模式。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設立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來保證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并幫助學生更好的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問題的思考。
綜合上述所說,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單純的進行文化知識的教育,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但這一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多方面參與,像學生,其在進行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需要主動思考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教師和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這樣能夠讓家長和教師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恐懼等心理。此外,教師通過學生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改變,能夠為學生的課堂思維能力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最后則是對學生綜合素養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