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帆
近年來,國家對大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將以德樹人作為教書育人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當然,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過程中,也應該參照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能盲目地進行政治思想教學的融入。既要有鮮明課程特點,又要對思想政治的理論有所融入,才能夠最大程度對兩者進行充分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jù)專業(yè)課的特點,對其課堂的設計以及課堂方案的規(guī)劃能夠有一個整體的觀念,保證能夠有效將這種授課模式開展。《演講與口才》是現(xiàn)階段本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的專業(yè)性較強,并且具有顯著的課程特點,所以其開展模式以及開展的方案也呈現(xiàn)著多樣化。高校在《演講與口才》課程中對課程思政進行有效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應該及時地對教學的方式以及方法進行總結,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對兩門課程的相互轉化以及相互穿插。
《演講與口才》課程是高校教學中開展較為廣泛的一門應用型課程,其主要研究的就是說話的方式以及方法給人們傳達的思想,它更傾向于是一種語言的應用型學科,所以其與課程開展的諸多學科之間都有著相互的聯(lián)系,與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實際應用較為廣泛的學科之間的交叉就更為明顯。針對此,教師應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課程教學。一是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所學專業(yè)不同,所以其接受的專業(yè)詞匯以及專業(yè)培養(yǎng)也就不盡相同,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科特點來開展教學,這樣大家既對講述的詞匯較為熟悉,又能夠幫大家更好地理清思路,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二是在教學內容的設定上,一定要有實際意義,多進行一些與情景模擬相關的課程,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演講與口才的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度。所以,《演講與口才》的學習一定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
課程思政在專業(yè)課程中的融入方式應該較為和諧,不僅能夠對專業(yè)課程知識進行講解,并且能夠實現(xiàn)對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有效地得以體現(xiàn),這樣才能夠達到在主觀上對專業(yè)課程有效的開展,從客觀方面講又可以實現(xiàn)對課程思政的教學。
(一)教學意識的轉變。對于教師來講,教學意識的轉變對課程計劃的設計以及課程內容的構建都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發(fā)起者以及引導者,不僅需要擔負起引導活動開展的責任,并且需要幫助學生能夠對活動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在活動進行中的作用,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從中學習知識。詳細來說,教師還應該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知識儲備,只有知識儲備達到某一個階段才能夠對課程思政有所思考,有所理解,真正地把課程思政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進行學習,不斷地增強自己對于課程思政思想的理解以及認識,才能夠在課程思政的設計上真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此外,在教師進行備課的過程中,也應該將專業(yè)課程和課程思政之間進行相互的聯(lián)系,才能夠實現(xiàn)對兩者之間相互的權衡。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該對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網(wǎng)絡狀的梳理,形成一個知識網(wǎng)絡庫,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就能夠有效地對課程的重要知識點有一個把握,不僅能提高教師的知識教授水平,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也能夠對課程思政的穿插起到一個相互衡量的作用,保證課程思政能夠較好在專業(yè)課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穿插,有效地對課程思政的思想以及知識實現(xiàn)長期輸出以及學習,更好地鞏固學生的思想意識,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
(二)教學內容的重構。教學開展之前,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梳理以及重構,能夠有效幫助教師課堂教學的開展,保證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教學內容的重構主要體現(xiàn)在兩門課程之間,將兩門課程的知識點以及內容進行相互的融入,才能夠實現(xiàn)課程思政在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中進行,這時就需要將課程的內容進行系統(tǒng)化的劃分,才能實現(xiàn)對課程內容的構建。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上課情況對課程設計以及課程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見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對問題進行及時的歸納,然后在下次課程進行時對其消除,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課程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展。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演講與口才》這門專業(yè)特色較強的課程,對這門課程的講授可以將其進行拆分,拆分成演講與口才兩個不同的部分,然后對兩個部分進行不同程度的講解。在演講的講解環(huán)節(jié),可以實現(xiàn)對課程思政的有效穿插,例如在進行學生演講時,可以讓學生對課程思政相關的內容進行演講,開展關于課程思政的演講課程,這樣不僅對學生的演講技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可以將課程思政的內容實現(xiàn)有效的知識穿插,兩者之間就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結合,同時又有效促進了兩門課程的同步發(fā)展,所以這對于雙方來說都是較為有利的。此外,在口才的學習中,對學生求職口才以及管理口才進行訓練,訓練之后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恼n堂測驗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出適當?shù)念}目,然后學生針對于所出的題目對其進行論述以及講解,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口才,還能夠對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自身的風采進行有效的提升,幫助學生在以后的求職生涯中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是課堂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對于教師來講,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并且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學生能更好地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開展有效學習。所以在進行課堂思政的教學時,教學的方式應該更加靈活,教學方式方法應該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應該對學生課上的狀態(tài)與表現(xiàn)及時記錄,然后增加提問學生的次數(shù),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給予一定鼓勵,這樣學生就會抵消教師提問的恐懼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配合教師課堂知識的教授。針對學生的講解應該足夠詳細,不僅需要對學生所需的知識進行全方面的覆蓋,并且對學生的講解應該是簡單易懂的,不要對一些高級詞匯進行強加,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且也不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最終造成不良的后果。實時地開展課堂活動也能夠對課堂氛圍進行有效的構建,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活動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思維能力都能起到增強的作用。在進行問題提問環(huán)節(jié),應該對學生使用鼓勵式的教學方法,多多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這樣學生能更好地對知識點吸收消化,進而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以及知識能力。
(四)建立健全的教學評價機制。驗證教學是否成功有效,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對教師的課堂效率以及課堂功能進行評價。教學評價并不只是單方面地對教師的某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價,而是對教師課程的整體進行評價,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找出問題出錯的點,還能有效地對課堂設計以及課堂內容進行有效的填充以及變革,有利于教學更加順暢的開展。對于《演講與口才》這門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來講,應該針對每一節(jié)課程都做出及時的課堂評價,對課程的起始以及課程進行的過程和結尾進行復盤,這樣能夠對教學的總體過程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把握,方便教師進行課堂總結以及課程評價,及時地針對課堂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決,以免積少成多助長了消極的思想影響課堂活動。通過教學評價也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全方面的了解,這主要表現(xiàn)為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做出及時的了解以及溝通,然后就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案,這樣不僅能夠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策略,并且對學生的成長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的評價以及改革,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技能,實現(xiàn)自己對知識內容的有效把握,為自己制定良好計劃的同時加強自己的專業(yè)課技能?!堆葜v與口才》的作業(yè)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模式:一是課上的作業(yè)??梢圆贾靡粋€相關的課堂話題,然后讓學生就課堂話題進行演講,強化學生的口才技能以及演講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專業(yè)課素質技能。二是在課下也可以布置關于演講的作業(yè),這就不僅體現(xiàn)在基于課堂的內容上,可以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將自己身邊的事物作為素材進行演講,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有效幫助學生吸收內化課程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