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斌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新時期產業轉型和升級如火如荼推進,國有企業積極投入到這場轉型發展攻堅戰中,并發揮了先鋒作用。而在國企轉型發展中,黨的領導是企業的根和魂,也是企業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政治基礎。因此,不管產業結構如何變化、經營模式如何調整,國有企業方面都必須始終將黨建工作放在關鍵位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職能,為改革發展提供積極引領,確保國家下發的決策部署可以深入貫徹落實,逐漸提升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發揮著先鋒作用,其發展模式和改革方向對于其他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通過黨建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政策主張,從而把握產業結構升級、經濟模式調整的重要方向。具體來說,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具有如下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也是其在新發展形勢下的獨特優勢。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有助于鞏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保障國有經濟健康發展。事實上,如果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能夠真正落實到位,那么可以有效糾正員工的思想偏差,提升企業對外部錯誤思潮的抵御能力,從長遠角度提升企業對于市場化和國際化形勢的適應能力。而為實現鞏固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這一目標,國有企業必須對現階段黨建工作困境展開深入分析,堅持創新驅動,實事求是,激發黨建工作新動能。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有企業不僅要適應國內的市場競爭環境,同時也要放眼于國際市場的競爭,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而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實質上是黨建工作創新的產物。通過黨建工作創新,企業方面可以聚攏優秀人才,將具有創新意識、敢想敢為的青年人培養成主力軍,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與此同時,通過黨建工作創新,企業方面能夠構筑良好的企業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事實上,新時期國企改革與黨建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黨建工作應順應國企改革需求,聯系企業發展實際,拓寬基層工作路徑,在實踐中加強與基層員工的聯系,引導員工與企業協調發展。最后,通過黨建工作創新,企業方面可以有效提升黨建效能和決策效能,保證發展決策的前瞻性和正確性,避免企業在發展中走彎路,從而在可持續發展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1]。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不斷加快,但距離全面深化改革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客觀來說,當前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存在經濟效益下滑、產能過剩、生產經營增速回落等問題,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壓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黨建任務愈加復雜,形勢更為嚴峻。從國有企業自身來看,全面堅持黨的領導、深化落實黨建工作可以提升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確保企業能夠研判新情況、攻克新難題,從而把握發展機遇,為國企改革目標的實現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總的來說,在新時期背景下,黨建工作作為國有企業根與魂的地位不能改變,只有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質量有保障,其轉型發展才能真正有出路、有成效。
堅持黨的領導是新形勢下國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將黨的領導落實到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確保黨組織參與企業改革發展的各項事務,才能為企業轉型升級把握航向,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之所以大力提倡國有企業改進和加強黨建工作,其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升企業行政工作水平。國企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依托各部門和人員的協同配合,依托各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所以,國有企業方面必須將行政工作水平納入黨建工作質量衡量標準,健全企業組織架構,推動其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國有企業中,基層黨組織承擔著宣傳黨的先進思想、落實黨的決策部署的基本職能,同時也是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單元。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各班組、各成員可以為企業轉型發展建言獻策,成為企業黨建工作的攻堅力量,為企業創新轉型提供堅實保障[2]。
在新時期國有企業發展形勢不斷變動的背景下,黨建工作的高質量開展離不開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黨組織班子。只有各級黨組織的負責人以身作則,才能提升黨組織的號召力,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黨建氛圍,激發廣大員工對于黨建工作的認同感,積極配合各項工作開展。
黨建工作之于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認,部分企業的管理人員對黨建工作缺乏重要認識,淡化黨組織作用,弱化黨建工作地位,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具體來說,在部分管理者對黨建工作存在認識偏差的少數國有企業中,往往不重視黨務機構建設和人員配置,精簡裁員現象時有發生,黨務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性,黨建機構甚至成為“安置機構”,長期缺乏新鮮血液。這種狀況長期持續下去,就會導致黨務工作者隊伍結構愈發不合理、專業水平越來越低,黨建工作后繼乏力,在企業轉型發展中難以發揮實質作用。
國有企業的發展應當全面堅持黨的領導,但在部分企業的發展部署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難體現,具體表現為:黨管干部原則落實不到位、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缺乏話語權。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認為,企業發展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提升企業經營水平、提高員工福利待遇為目標,而黨建工作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并沒有直接決定作用,由此而認為黨建工作無關緊要。除此以外,還有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企業改制后產權關系發生改變,國有成分有所減少,企業的事務應由法人代表說了算。正是在這種錯誤理念的支配下,黨組織難以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結合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情況來看,職工基本權益保障難落實的問題也時有發生。一方面,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落實不充分,企業方面不按規定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重大問題的決策制定不走民主程序。其次,職工的基本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部分企業的勞動合同更多約束勞動者而非經營者,普通職工的勞動管理內容多,但是卻缺乏必要的權益保障,由此可能會引發職工的不滿,企業的凝聚力下降。
部分國有企業存在黨務工作與經營發展相脫節的問題,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各自為政,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基層黨委不能做到圍繞經濟抓黨建,導致黨建工作脫離生產經營實際,無法為實際經營和生產提供有效指導;其二,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時,方式過于陳舊、手段過于單一,導致黨建工作形式以及內容與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緊密貼合;其三,對于黨組織如何在國有企業中明確政治核心定位、發揮作用等關鍵問題的研究過于淺顯,在新形勢下不懂創新;其四,對于流動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的管理體系并不完善,這也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在后續改進與強化中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3]。
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創新現代企業管理手段,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深化體制改革,如此才能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基于這一點,企業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與股東會、董事會、監理會等妥善協調關系,在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改進。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普遍采用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雙管齊下的企業管理模式,而黨建工作有濃重的柔性管理色彩,屬于柔性管理的重要構成,有利于企業向心力的鑄造。所以,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以及黨員隊伍必須充分利用政治資源,發揮政治優勢,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開展基層教育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廣大黨員和職工的整體素質,最終達到提升企業軟實力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國有企業必須將黨建工作放在企業治理層面展開統籌規劃,在大量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依托黨建工作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模式,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國有企業經濟建設和黨建工作并不存在本質矛盾,恰恰相反,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建設的進程中,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圍繞企業經濟建設中心發揮思想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圍繞企業的轉型升級要求實現科學化發展。具體來說,在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系列工作中,國有企業黨組織應做到以下幾點:其一,企業黨組織必須深刻明白“打鐵還需自身硬”,通過對既往黨建工作的經驗總結,發現工作中的短板并加以改善。其二,黨組織必須具備良好的洞察能力,對新形勢下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心中有數,展開積極應對。其三,結合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向制定符合長遠利益的黨建工作規劃,以科學的方法論,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并在工作實踐中貫徹落實,將黨組織的資源優勢、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經濟主導作用。
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黨組織的生命力,而黨組織的生命力又由黨建工作者的質量決定。因此,在黨建工作的未來發展規劃中,必須高度重視優秀黨建人才的吸收和培養問題,破解人才瓶頸。首先,針對現階段企業優秀黨建人才稀缺、黨建工作邊緣化的問題,企業管理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企業管理者必須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戰略作用,將其放在與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同等的重要地位上,從制度層面推動黨政和經濟建設的融合,吸引有能力、有所長的人才參與黨建工作,引進高水平的黨建人才。其次,任何一家國有企業中必然會存在熱愛黨建工作、熱衷服務群眾的人才,對于這類人才,黨組織要主動采納;另一方面,黨組織要注重人才培養工作,為黨建人才提供學習晉升機會,提高其福利待遇,不斷提升其專業能力素質,強化其創新意識,從而促使其以新思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而服務。再次,企業黨組織應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提升黨員干部的領導能力和素質。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改革中,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現象,導致黨組織的感召力被削弱。所以,企業方面在開展人事工作的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復合型人才,確保企業領導干部既深諳生產經營之道,也懂黨務工作;黨員干部既有豐富的政治理論基礎,同時也具備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能力,在必要情況下,企業方面可以采用新任干部崗前培訓和黨務干部輪訓方式,確保黨務工作和生產經營并駕齊驅。最后,企業方面需要制定科學的黨建考核方案,突出“服務化”這一考核維度,號召廣大職工積極參與黨建工作的評價渠道,從服務基層、管理水平、促生產等角度對黨員干部進行考核,充分發揮績效評價機制的作用。
為全面保障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順利落實和健康發展,企業方面應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制定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為各項黨建工作的落實提供資源和資金保障。首先,企業黨組織可以經過研究探討適當增加黨費的來源,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會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黨員教育活動經費,這部分經費是列入企業經營預算的,但具體比例必須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而定。其次,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應以構建財政投入為主。在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成本有所提升,僅依靠黨費可能無法支撐各項黨建活動順利開展,這也就要求企業方面增加財政投入支持。最后,關于黨建經費的使用和監管,企業黨組織必須指定專業人員負責會計工作,為之建立專用的賬簿,在經費應用與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必須由基層黨組織書記審核把關,由所屬黨委審批,從黨建經費專戶中報銷。與此同時,相關負責人員必須定期出具黨建經費使用情況的報告,向全體黨員公布,接受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堅決杜絕出現挪用黨建經費的行為。
綜上所述,國企黨建工作的開展關系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企業現代化轉型升級所不容規避的重要課題。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國有企業管理者必須對黨建工作樹立正確認識,充分發揮黨建政治引領作用,加強黨建隊伍建設,適當提高黨建工作財政投入,同時圍繞企業經濟建設抓黨建,推動企業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相輔相成,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