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九俊
南京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南外”)是一所名校,有時還是熱議中的學校。個中原因,一言難盡。但南外自己一直在探索,在創新,在追求高品質,在努力建設成一所國際化的現代學校,這在業內外是受到廣泛認可的。檢視其往來之旅,剖析這樣生動的特殊性,對于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何來南外?南外以及全國同類的外國語學校是國家發展戰略催生的。1963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心下,教育部發布《關于開辦外國語學校的通知》,要求各地“有計劃、有重點的開辦一些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外國語的外國語學?!?,南外應運而生,成為全國首批7所外國語學校之一。周恩來總理為外國語學校確定的辦學方針是“多語種、高質量、一條龍”?!蛾P于開辦外國語學校的通知》則明確指出,外國語學校的創辦是為培養“高級外國語人才”做準備。1979年9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辦好外國語學校的幾點意見》再次指出,“外國語學校的重要任務是為高等院校培養外語水平較高、一般文化知識較好的學生”??梢姡鈬Z學校是為培養特殊人才服務的,是帶有專業指向的精英教育。
進入新時代,面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使命,國家對這類特殊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參與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1]南外是有天降大任的使命意識的,學校以高質量的辦學業績呼應了國家的發展戰略。
南外的主政者們發乎內心地認為:國家給了你任務,你就要完成好;孩子交到你手上,你就要培養好。至于社會怎么關注,政策怎么變化,都不應該影響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南外與國家發展要求同頻共振,創辦之初,著力為培養高級外國語人才打基礎;改革開放以后,提出培養外語特長、文理兼通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目標;進入新時代,回應“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時代關切,確立以“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為培養目標。新時代培養目標的研制,他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努力把國家要求、時代精神、學校傳統結合起來,對目標體系進行了完整建構,把培養目標具體落實為四種核心素養,并對目標體系進行了系統表達:
1.文化基礎與批判思維力。能習得人文、科學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對中華傳統文化能有鑒別地加以識別,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面對全球和跨文化議題時,能從多個角度批判地分析。
2.信息素養與自主學習力。具有自主學習的意愿和能力,能夠有效獲取、評價和利用信息;對中國的基本狀況以及國際關系等有足夠的了解;具有國際化的理念和持續的創新能力。
3.現代人格與社會行動力。具有與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特征。同時了解中國國情、歷史,能與不同背景的他人進行開放、適宜、有效的互動,并能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
4.家國情懷與全球勝任力。有國際視野與世界胸懷,通曉國際規則,能夠與世界對話,有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同時具有愛國情感和民族自信,能經受多元文化的沖擊。
顯然,這樣的目標描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熔鑄了國家意志、未來意識、學術品格和南外特色,“悠悠我心”,感人至深。
關于“怎樣培養人”,南外有結構化的組織行為創新,我戲稱為“建房子”“給場子”“搭梯子”?!敖ǚ孔印敝笇W校的課程體系建構,學校課程體系呈金字塔狀(如圖1)。
圖1 南外課程體系
所有課程指向“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這一培養目標,四種核心素養貫注于三類課程:基礎性課程,著意全面厚實的基礎,關鍵詞是“全面發展”;拓展性課程,著意寬闊開放的視野,關鍵詞是“個性發展”;榮譽性課程,著意適性適才的志趣,關鍵詞是“卓越發展”。每一類或者每一門課程內部,都有精彩的世界。以外語課程來說,由豐富的外語語種、充足的學習資源、獨創的教學形式、多元的文化體驗、可靠的技術保障組成自洽的結構。基礎性課程以聽力、精讀、泛讀、口語、寫作等實踐活動貫通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同步加強國內教學資源和國外教學資源建設,推動課內學習與課外研究、線下學習與線上學習、單科學習與跨學科學習結合。拓展性課程包括校園節日課程、學術講座課程等必修課程,以及選修學科課程、社團活動課程、社會行動課程等選修課程,每一個課程群都有一系列的課程。榮譽性課程則由模擬聯合國、面對歷史和我們自己(FHAO)、英文辯論、戲劇1(初中)、戲劇2(高中)構成。“房子”是給人住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南外的學子居者有其屋。
“給場子”就是給學生充分的機會,課程的共同基礎、多樣選擇,就是給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的發展以課程機會;課程的實施倡導更自然的課堂教學、更自主的學習方式,以及更多元多維的評價,都是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更寬闊的空間;活動的設計、組織參與,“我的地盤我做主”,給學生提供了歷練成長的舞臺。尤其要說的是,活動在有些學??捎锌蔁o,在南外育人體系中則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許多南外的畢業生回憶母校,念茲在茲的是豐富的校園活動對自己成長起到的作用。2014屆校友徐瑋說:“我在南外擔任了六年班長,創辦了一個關注產品質量的社團,曾是國旗班的一員,也曾擔任學生輔導員、地鐵站服務志愿者、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義務輔導員等等。其實這些活動需要許多課外時間與精力的投入,一路走來我也并不輕松,可我卻樂在其中,因為我真真切切地感到參與活動對我成長的價值?!痹谝欢ǔ潭壬?,徐瑋所言是南外學生的共同心聲。
“搭梯子”指的是對拔尖創新后備人才的培養。按照馬克思“人”的發展理論,“全面發展”中包含了自由的充分的發展;從國家維度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要加強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南外對此高度重視,采取各種措施,支持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除了眾所周知的外國語高級人才英才輩出,還培養了一大批奮斗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語言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領軍人才。在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也屢獲佳績。南外的基礎學科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育中心,建有與奧賽五大學科的學習相匹配的課程基地,在拓展性課程與榮譽性課程中為學生開設科學營、世界眼、外語角、藝海堂、競技臺、生命樹、文史苑、育德園、創客間、奧賽場等十大校本選修的課程板塊,圍繞學科競賽的學習和訓練,高立意設計課程結構,高標準建設課程資源,高質量實施課程方案,高品質培養教師隊伍,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卓越發展。
育人方式真正落地,保障支持不可少,南外對此高度重視,進行了系統建設。一是制度保障。從管理走向治理,以民主、公正為制度之魂,用制度激活教職工主體創造力;推進項目制,在項目實施中培養專業領袖,提高工作效益;加強校社合作,建設融合育人協同工作機制。二是專業保障。建有專家智庫,對學校發展進行高端引領;制定“教師專業發展路線圖”,推進教師在經驗型、專業型、道德型、審美型、領袖型的進階進程中,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三是物質保障。南部新城校區,以全球領先的“第三代學?!崩砟钤O計,建設多維共享學習空間,實現空間與文化立意、教育創意、課程寓意之間的深度融合,從物理層面表達育人理念和學校特色,理解、激活并滿足學生的多元需要,為未來創新英才的培養奠定物質基礎;不斷優化課程基地建設,有機整合學習內容和學校環境,加強與高校、高新企業聯動,不斷開發校外學習資源,為沉浸式、參與性學習創造更好條件;加速智慧校園建設,圍繞“無邊界課堂”項目實施,構建一批具有學習領域特征的網上學習平臺,開發一批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在線課程資源,為隨時隨地、適才適性的無邊界學習提供技術支撐。正是因為擁有強大的保障支持,南外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創新實踐才步步扎實。
歌德說:“風格,這是藝術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辦學風格的形成標志著一所學校進入卓然一家的高境界,南外就是一所有風格的學校。
在一定程度上,南外姓“外”,應當有世界胸懷,但南外用以與“世界胸懷”對舉、用以統率培養目標的是“中國靈魂”,表現出更具整體性的視野開闊。難能可貴的是,南外將“中國靈魂、世界胸懷”落實到每個塊面的工作,并且以文化人,使其彌漫到學校每個角落。學校創辦高品質示范高中提出八個優化項目: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理念體系優化項目,傳統美德、現代品格——德育體系優化項目,學生中心、多元選擇——課程體系優化項目,師生為本、孵化夢想——治理體系優化項目,與世界對話——國際交流優化項目,無邊界課堂——智慧校園優化項目,良師與專家——隊伍建設優化項目,情懷與擔當——引領輻射優化項目。這些項目無論是統是分,都可見視野的開闊。學校將項目分解,落實到責任人和具體時段,這樣的育人方式就不僅是寫的、說的,也是做的,是在生長的。
眾所周知,南外是活力四射的。在高品質示范高中南外輪值會的評點中,我給南外的一個評價是“充分打開學生的成長空間”。第一,打開的是心靈。南外有學生說,在這個校園里,每個人的靈性都被完整地保護,信然!有尊嚴感地、快樂地學習和生活,每個生命都是活力四射的。第二,打開的是個性。通過多樣性的課程、豐富性的活動以及自主性的選擇、參與和創生,個性特長有了滋養的土壤,得到長足的發展。第三,打開的是社會化。杜威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南外為學生創造了很多與他人、與社會交往的機會,學生在適應社會的同時積極作用于社會。第四,打開的是學習的物理空間。校內與校外,現實與虛擬,浸潤式的場景學習,社會實踐型的體驗式學習,突破時空限制的無邊界學習,讓課堂真正向四面八方打開了。第五,打開的是本土與國際。學習資源有機整合,學習體制中外融通,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高,中外對話交流是家常便飯。第六,打開的是非正式學習。由于素養引領式的學習讓學生學到帶得走的東西,也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強,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融通,生活和生長自然融為一體。于是,活力成了整體的氛圍,文化的表征。
趙汀陽說,不在于做與眾不同的事,而在于把事情做得與眾不同。當然,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應當突出優勢探索,有可能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也是值得鼓勵的。但不管事情是否與眾不同,把事情做得與眾不同都是應當追求的。南外做事的與眾不同就是如琢如磨、精益求精。以課程評價來說,學校研制了校本課程評價、學生成績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期中總結評價等制度,關注過程性和表現性,強調基于數據和證據,確保公正和公平。其中在一般學校重視程度不高的期中總結評價制度,他們也是以水磨功夫做的。他們的期中總結,面向100%的師生:各任課教師進行試卷質量分析;組織學生座談會征求意見;對全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給每一位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打分,并寫出書面意見;召開家長會聽取意見;教學處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參加的教學情況診斷會;分管校領導召開各年級組、班主任參加的學生工作情況診斷會;學校辦公會進行情況梳理,重點分析問題癥結,落實整改措施;主管德育和教學的校領導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通報期中質量分析情況,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提出改進對策;背靠背向教師反饋學生評議情況。有人說,“好東西是聰明人認真做出來的”,這樣的過程性診斷自然能夠較好地實現預期目的。
南外宣傳冊的最后兩句是:“一人兩語,三餐四季,冉冉流年里是身著橙白的少年和校園如詩如畫的角落,夢想在這里發芽。”“青春正好,未來可期,南外這個舞臺,等你來赴約。”毋庸置疑,南外對翩翩少年是富有召喚力的。我們相信,南外在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的征程中,圍繞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進行創新實踐,一定會以辦學的高質量,以及體現教育規律并且可以推及一般的寶貴經驗,對業界同行產生召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