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
在臨床上終末期腎病是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治愈難度極大;對此,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延長其生存期,臨床上多需采取血液透析進行治療[1,2]。實施血液透析治療能夠起到穩定終末期腎病患者病情的作用,但是具體透析方式的選擇往往會對預后產生一定影響。有相關研究顯示,采取常規血液透析往往難以有效的將血液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故有一定的心血管病變風險,而采用通透性較高的高通量透析器進行透析治療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相關風險的發生[3,4]。對此,本次研究主要以本院收治的92 例終末期腎病患者為例,分組對比在其治療中予以常規、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研究對象為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采取隨機分組形式分為A 組及B 組,各46 例。A 組男女比例為25∶21;年齡35~69 歲,平均年齡(53.44±6.78)歲。B 組男女比例為26∶20;年齡36~70 歲,平均年齡(54.12±6.8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①經實驗室檢查及臨床常規生化檢查,符合終末期腎病診斷標準[5];②研究內容符合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要求;③參與者知情。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n,)
注:兩組對比,P>0.05
1.2 方法 針對此次入院患者均實施鐵劑及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常規對癥治療,基于此,A 組予以常規血液透析治療,透析機產自德國費森尤斯,型號為4008S,設置超濾系數:12~15 ml/(h·mm Hg)(1 mm Hg=0.133 kPa);膜面積:1.0 m2。以碳酸氫鈉溶液為透析液,設置透析液流量:500 ml/min。在實施透析治療中,將血流量控制為200~250 ml/min;透析時長為4 h/次,3 次/周。B 組實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儀器同A 組,設置超濾系數:40~45 ml/(h·mm Hg);膜面積:1.8 m2。透析液及透析液流量參數設置同A 組。在實施透析治療中,需將血流量控制為240~280 ml/min;透析時長4 h/次,3 次/周。兩組患者均需持續透析治療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對比兩組患者透析前后腎功能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 腎功能指標主要包括BUN、Cr;心肌損傷標志物主要包括cTnT、PTH、BNP 水平。
1.3.2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并發癥主要包括低血壓、肺部感染、皮膚瘙癢以及肌痙攣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透析前后腎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對比 透析前,兩組患者的BUN、Cr、cTnT、PTH、BNP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透析后,B 組患者的BUN、Cr、cTnT、PTH、BNP 水平均低于A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透析前后腎功能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患者透析前后腎功能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對比()
注:與A 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兩組患者低血壓、肺部感染、營養失衡、肌痙攣以及心肌缺血發生率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在慢性腎臟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療控制的情況下,其發展至終末期階段引發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即為終末期腎病[6]。該病癥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治愈難度極大,其多在中老年群體中發生,病發后往往會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并對其生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7,8]。現階段臨床上針對終末期腎病的治療多以血液透析干預為主,治療目的主要在于緩解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其生存期的延長[9]。而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采取不同方法其效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本次研究主要以本院收治的92 例終末期腎病患者為例展開了對比分析。
結合此次研究結果可見,在實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后,B 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BUN、Cr)相對比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的A 組明顯降低;同時,B 組患者的各項心肌損傷標志物(cTnT、PTH、BNP)水平相對比A 組也均明顯降低。該結果提示,在終末期腎病患者治療中,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對比常規血液透析的效果更為顯著,其能夠在有效降低對患者心肌損傷程度的基礎上促進腎功能的改善。此外,對比不同血液透析下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可見,兩組患者低血壓、肺部感染、營養失衡、肌痙攣以及心肌缺血發生率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示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腎病并不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分析可見,PTH 屬于中分子毒素的一種,為主要心肌毒性物質,其水平升高可導致心肌細胞內出現鈣超載及心肌細胞纖維化情況,進而引發動脈硬化、心肌鈣化等病癥,加速多臟器損傷程度[10]。cTnT 屬于具有較高特異度的心肌損傷標志物之一,其水平越高則表明心臟收縮能力越差,因而一旦發現終末期腎病患者該指標水平升高,往往提示其有合并心臟病變的風險[11]。BNP 則屬于心血管病癥發生的高危因子之一,其能夠有效反應患者的心功能情況[12]。從常規血液透析治療來看,由于其對血液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有限,因而往往會增加患者合并心血管病變的風險。而高通量透析器對比常規血液透析具有更高的通透性,故其在中分子毒素清除中效果更為理想,能夠有效減輕對患者心肌造成的損傷,進而發揮改善患者腎功能、提升治療安全性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終末期腎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其能夠在充分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基礎上降低對心功能的損傷,改善患者腎功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