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丹
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上比較嚴重的病癥,一般患者發(fā)病急驟、出血量較多,發(fā)病后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認為[1]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病原因眾多,包括門靜脈高壓、胃腸道疾病、胃腸道鄰近器官或組織疾病、全身疾病等。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主要探究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應用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8 年5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53 例)和觀察組(47 例)。觀察組中男24 例,女23 例;年齡63~85 歲,平均年齡(74.05±8.41)歲;發(fā)病原因:消化性潰瘍10 例、急性胃黏膜損傷12 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3 例、食管裂孔疝12 例。對照組中男27 例,女26 例;年齡62~88 歲,平均年齡(74.08±8.97)歲;發(fā)病原因:消化性潰瘍12 例、急性胃黏膜損傷13 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5 例、食管裂孔疝13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fā)病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資料均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被診斷為消化道出血,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2];②患者存在黑便或嘔血的癥狀;③患者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可供追溯。
1.2.2 排除標準 ①嚴重的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②精神類疾病、溝通和交流障礙的患者;③自身免疫學病癥患者;④同期參與其他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應用泮托拉唑(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70)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指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并選擇頭側臥位,常規(guī)禁食、禁飲,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抗感染、抑制胃酸、常規(guī)止血和吸氧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抗休克、補液治療,補充患者的血容量。治療中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和血壓、心率等相關的生命體征,持續(xù)記錄患者的黑便量和嘔血量。將40 mg 泮托拉唑加入到100 ml 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2 次/d,對患者用藥72 h 后評估治療效果。
1.3.2 觀察組 患者應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北京百奧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1309)治療。常規(guī)治療和泮托拉唑治療方法與對照組基本一致。將0.3 mg 奧曲肽加入到25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泵注,初始速度為20~50 μg/h,之后泵注速度的調整根據(jù)患者的出血量進行確定,12 h 調整1 次。對患者用藥72 h 后評估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1.4.1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24 h 后,患者的黑便和嘔血癥狀消失,血紅蛋白上升,腸鳴音恢復正常,心率恢復正常,經內鏡檢查顯示出血停止;有效:治療48 h 后,患者的黑便和嘔血癥狀消失,血紅蛋白上升,腸鳴音恢復正常,心率指標恢復正常,經內鏡檢查顯示出血停止;無效:治療72 h 后,患者的黑便和嘔血癥狀仍未消失,血紅蛋白、腸鳴音、心率等指標認為有明顯的改善,經內鏡檢查顯示出血仍未停止[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2 不良反應 主要包括頭暈、惡心、嘔吐、腹痛等。
1.4.3 生活質量 以簡明生活質量量表(SF-36)[4]進行評估,主要從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角度進行評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高于對照組的81.1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1%,與對照組的5.66%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上比較嚴重的一種急癥,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5,6]。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包括急性胃黏膜損傷、胃食管底靜脈曲張破裂等,另外胃癌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7]。因為胃內存在胃酸,所以會對十二指腸的黏膜和胃黏膜等產生影響,進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損傷,形成消化道出血等。在對消化道出血治療時應積極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和止血藥物。但老年患者體質較差,很多患者都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再加上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減弱,治療耐受性較差等,使患者在治療中出現(xiàn)多種用藥不良反應[8]。所以在治療時需要選擇用藥不良反應較少的藥物進行治療,避免加重老年患者的身體負擔[9]。
奧曲肽在臨床應用時和生長抑素有類似的效果,這種藥物具有較長的半衰期,能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血管對去甲腎上腺素的接觸敏感性,使得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收縮,從而減少內臟黏膜出血的情況[10]。而且奧曲肽還具有收縮血管和加速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該藥物可以通過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發(fā)揮止血的功效[11]。泮托拉唑屬于第3 代質子泵抑制劑,能夠防止患者胃內正常細胞的凋亡,發(fā)揮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迅速止血并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通過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以發(fā)揮良好的藥物協(xié)同作用,在抑制胃酸出血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可在保證用藥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