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錕
(云南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500)
近年來,盡管我國學生體質有所改善,但是整體上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發現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事情。但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改善其體質、保證其實現健康發展上,學校體育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現代背景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校體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但事實上,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二者并沒有實現很好的結合。一方面,導致學校體育在管理上沒有醫學研究作為支撐;另一方面,也導致我國學生體質缺乏管理和監控。鑒于此,將學校體育和信息技術密切結合,實現學校體育智能化迫在眉睫[1-3]。
盡管“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這一口號早就被提出,且人人熟知,但事實上,在我國應試教育體制以及一些舊有觀念的影響與作用下,學校體育的價值并沒有發揮出來,也沒有得到學校、社會以及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導致其工作常常都停留在喊口號層面,學校體育工作難以推行,更不用說將學校體育的作用發揮出來,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發展,以及實現健康且全面發展。
盡管我國體育在近年來得到了極大限度的進步,且在國際賽場上屢屢取得優越的成績,但是和體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學校體育工作整體上并不先進,還處于一種較為落后的水平。在我國,經濟呈現出一種西部落后、東部發達的局面。教育的智能化需要經濟基礎作為支撐。在中西部地區,部分地區經濟水平較低,教學資源也不夠豐富。
就我國而言,高校體育教師的主要來源之一便是退役運動員、體育院校的專業教師等。這些體育教師其本身便是在運動技術科學模式的培養下發展起來的,這使得其自身的專業能力較強,對于動作技術的理解深入,比賽經驗也相對來說較為豐富,但是就是欠缺科研技術能力,沒有能力對現有的訓練內容、訓練理念以及訓練方法進行創新。再加上,學校、社會以及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的不重視,促使學校體育工作難以順利推行,還在很大限度上抑制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學校體育智能化在體育教師這里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更不用說經由體育教師的推廣在實際教學中應用,以及學校體育智能化的不足之處加以優化和創新。
學校體育要想實現智能化,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現階段,各個高校尚且沒有能力創建一個可以將各個數據加以有效整合的平臺。一方面,學校體育智能化需要一定基礎設施的支持。具體來說,需要一些設備來維持智能設備的運轉。另一方面,經由智能設備所收集到的學生身體數據,需要一定設備對其進行收集、分析以及整理,否則就只是一堆毫無用處的數據。相反,高校倘若具備較強的數據整理能力,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身體素質,為學生設計后續的訓練計劃,也可以幫助體育教師根據數據針對性地優化訓練內容,降低運動損傷的概率,促使學校體育更具科學、合理性,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器材是否齊全,將在很大限度上決定著學校體育是否可以順利進行。一方面,學校體育的教學活動離不開體育器材的支持,如在籃球教學中,除需要一定場地之外,還需要籃球、球筐等。如果沒有體育器材,不僅會導致學生對于該項運動出現誤解,還會導致對于技術動作以及規則的掌握不規范。另一方面,體育器材可有效收集學生的運動數據,是學校體育智能化的重要環節之一。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將會對學校體育智能化的推行起到重要作用。具體來說,體育教師會對學生產生榜樣作用,如果體育教師都不贊同智能化教學,不僅會在意識上給學生造成學校體育智能化是錯誤的錯覺,還會在行為上為學校體育智能化制造一定障礙。為此,一定要轉變體育教師的觀念,提升體育教師此方面的能力。具體來說,一定要組織體育教師定期接受相關培訓。一方面,學習各種先進體育器材的使用、維修和養護方法;另一方面,還要學習各種計算機技術,進而將其應用到體育教學之中。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利用視頻的形式,將課程內容所涉及的技術動作全方位地展示給學生。在教學后,體育教師可利用“云”平臺,將教學評價第一時間反饋給學生,以使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加以改正。在教學管理中,體育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記錄某項器材的使用以及維修的時間和次數,進而得以觀測運動器材的使用頻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體育信息管理能力也越發強大。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為學校整合體育教育信息系統、課外體育活動系統和體質健康監測系統提供基礎。另一方面,智能手機、運動手環、點卡機等設備也在很大限度上為學校采集學生體育活動中的相關數據提供了便利。學校體育信息管理數據庫的成立,有助于教師給每個學生都創建一份發展檔案,密切監測學生的身體變化,有效監控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對其發展趨勢加以準確預測,實現數據動態管理,還能指引其對現有教學方法、環境、評價、內容等大膽加以創新,以此保證學校體育能夠更加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更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從而使學生體質得到有效提升。
現代信息技術完全可以將學生在參與運動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加以系統化收集,進而能夠為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提供真實可信的數據支持,促使學校體育評價更具可信性,即能夠將學生的身體素質加以真實反映,供師生參考。在這樣技術條件的支持下,教學評價體系得以建成,即體育教師可以收集更多相關資料,如收集運動技能、體質健康、體育參與情況等信息,并利用一定數據分析技術來對這部分資料進行分析。這意味著體育教師對學生所作出的評價也更具科學合理性,可信度更高。一方面,可使學生對自身有更為全面且立體的正確認知;另一方面,能為體育教師的后續教學提供科學指導。
驅動體育教學評價及時性動態化,就是將教學評價實際運用到學生的日常運動過程之中,借助于這種評價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夠作出針對性的努力,以此來實現全面發展。在現代教育中,主張對學生進行立體且全面的評價,即要從多個維度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做到這點,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具體來說,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師生對學生的體育知識水平和運動技能掌握情況有更為全面的了解,還能以其數據分析能力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做出科學評價,保證其實現健康發展[4-6]。
截至目前,可穿戴設備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借助智能手環、移動端APP,不僅可以承擔起收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各項數據變化的任務,如監測學生的心率、血壓變化;還可以承擔起為學生設計專屬于其個人的帶有強烈個性后續訓練計劃的任務。此外,這些設備還可以在很大限度上診斷出學生身體潛在的危險。具體來說,可穿戴智能設備會借助于生物識別技術,通過采集以及存儲學生身體數據,采集學生個性、人際關系、意志等心理方面的固有特性數據,進而作為依據來分析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引導其規避運動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7]。
要想做到這點,第一,要利用“云”鏈接將課內外緊密地結合起來。體育教師要轉變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從教學的引領者、領導者轉變為輔助者,借助于利用云平臺為學生打造一個“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而得以基于所收集到的相關數據來在第一時間對學生作出評價,以此來保證學生對自身有更為全面的理解、教師可以對后續的教學進行調整,制定因材施教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保證學生的某項特點可以得到發展。第二,一定要利用“云”平臺將思政教育融入學校體育之中。具體來說,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學校體育的精神,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實際過程中親身感知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另一方面,可借助于APP、微信公眾平臺等線上平臺,將大量與思政和體育精神結合相關的文章推送給在校師生,以此來進一步保證師生理解體育精神,在內心深處樹立起終身參與體育的意識,大膽跳出舒適圈,放下手機,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第三,一定要利“云”平臺,密切師生之間聯系,突破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第四,利用“云”平臺組織學生參與到體育競賽之中,這除了可以促使其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之外,還能培養其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真正愛上參與體育運動。此外,還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其社交能力,心理也會變得更加成熟。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智能化的推行具有重要影響,建立學校體育信息管理數據庫,有助于教師給每個學生都創建一份發展檔案。現代信息技術完全可以將學生在參與運動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加以系統化收集,進而能夠為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提供真實可信的數據支持,促使學校體育評價更具可信性,即能夠將學生的身體素質加以真實反映,供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