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玉,王鴻哲
(甘肅省永登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永登 730300)
娃娃菜是永登外銷高原夏菜的排頭品牌,在外銷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以棵報價,單價高,經(jīng)濟效益顯著。其株形小巧玲瓏,口感清香脆嫩的特點深受大眾喜愛,同時也在助力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發(fā)揮了非常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近年來,永登縣篩選出的優(yōu)良品種一種是春玉黃,主要特性是外葉深綠,內(nèi)葉嫩黃,單株重1.3 kg 左右,葉球飽滿且抗病性強;另一種是雜交品種金福娃,內(nèi)葉深黃,生長力頑強,抗病性強,適合密植,單株重0.8 kg 左右。
永登縣苦水鎮(zhèn)可在4月中旬直播,隨著海拔的升高,播期推遲。永登縣武勝驛鎮(zhèn)可在5月中旬開始播種,也可在保護地進行育苗定植,3月中旬即可開始育苗。
直播從4月15日前后開始,播種時間不宜過早,當?shù)氐娜掌骄鶜鉁胤€(wěn)定在11 ℃以上方能播種,溫度過低容易引起低溫凍害或抽薹。隨著海拔的升高播種時間依次推遲,如火家臺、坪城等二陰地區(qū)播期大致從5月中、下旬開始。根據(jù)市場價格推算播種期,近幾年娃娃菜的價格規(guī)律是剛開始采收上市時高,中間集中擁堵上市時低,到后期娃娃菜的貨源少時價格又高,如金嘴、坪城二陰地區(qū)早種遲種只能播種一茬,可根據(jù)上市時間合理地進行分期播種,按照市場需求梯次上市,但播期最遲在6月20日前,如果播期再遲到娃娃菜生長后期二陰地區(qū)氣候冷涼,致使包心松垮,生長緩慢。
如果地比較干,在施肥整地前先澆1次水,等地稍干時再施肥整地;如果地不太干、土壤比較細綿,可先起壟覆膜,之后澆1次水,澆水根據(jù)情況靈活掌握,選用沒有使用過甲磺隆等除草劑的地塊,施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 60 000~75 000 kg/hm2、45%復合肥(15-15-15)600 kg/hm2作基肥,均勻撒入地塊,然后翻耕入土,使肥土充分混勻、土壤綿細、土質(zhì)疏松。
采用起壟覆膜,起壟前先在整個地塊內(nèi)均勻噴霧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蟲,之后隨即起壟、覆膜。起壟規(guī)格:壟面寬50 cm、溝寬 30 cm、壟高 15~20 cm,壟面平整、壓實。為防止水分大量蒸發(fā),起1 壟覆1壟。種植方法:每壟種2 行,株距18~20 cm,呈“丁”字形播種,保苗120 000~150 000 株/hm2。先按株距定點,劃破地膜,在播種穴內(nèi)用水壺澆水,等水下滲后,用濕潤的細土將播種穴與壟面填平,然后插入深度0.5 cm 的小孔放入種子,播種深度要掌握好,播深了娃娃菜幼苗很細弱,會影響出土,每穴播2~3粒種子,播后覆 0.5 ~1 cm 濕潤細土,用種量1 050~1 200 g/hm2。
3.4.1 查苗、補種 出苗后要及時查苗,發(fā)現(xiàn)缺苗及時補苗。
3.4.2 間苗、定苗 在4~5 片真葉時結合松土除草進行間苗、定苗,每穴留1 株壯苗,間苗后用手輕輕將土縫壓實,防止“吊苗”。
3.4.3 澆水 出苗后幼苗期需肥量小,若土壤濕潤一般不澆水,促進根系向土壤深層生長;若高溫干旱幼苗缺水萎蔫時可用水壺在播種穴適量補水。2次關鍵水一定要澆,在間苗定苗后澆1次提苗水,在蓮座初期要適當控水蹲苗5~7 d,蹲苗結束后土壤比較干旱缺水,要及時澆1次水,其他時間根據(jù)土壤干濕和天氣降雨情況進行澆水,特別是結球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時期,要滿足水分供應,小水勤澆,慢水緩灌,切忌大水漫灌水漫到壟上。根部濕度大容易造成褐根、爛根或病菌隨水擴散傳播,要做到壟不見水,根系不缺水,采收前7~10 d 停止?jié)菜尥薏藵菜畱谠缤砝錄鰰r進行,不能在中午氣溫高時進行。
3.4.4 追肥 娃娃菜追肥以尿素為主,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后隨即澆水。一般追2~3次肥,在定苗后根據(jù)底肥情況,結合澆提苗水追1次提苗肥,這次肥如果底肥充足可不追,如果底肥少追尿素最多75 kg/hm2,蓮座期追施撒可富復合肥225 kg/hm2。結球期是需肥最多的時期,一般追尿素225 kg/hm2、硫酸鉀150 kg/hm2。采收前20 d 停止追肥。追肥方法:在溝里撒施后隨即澆水,更精細的做法是挖穴追肥,在壟側離開植株根部10 cm,不要離植株太近,防止燒根。如果娃娃菜株距20 cm,也可以在兩株中間挖穴施肥。除了土壤追肥,也可噴施葉面肥,生長前期可用1%尿素,盛水15 kg 的噴霧器加75~150 g,苗水時用量少些,菜大時用量大些;生長后期用0.3%磷酸二氫鉀和0.1%鉬酸銨、硼酸。
4.1.1 娃娃菜軟腐病 又叫腐爛病、爛疙瘩、醬桶、脫幫等,其發(fā)病部位是從傷口處開始腐爛,是一種細菌性病害,是娃娃菜的首要病害,對娃娃菜造成的損失最大。
防治方法:一是輪作倒茬。娃娃菜軟腐病病菌存在于土壤中,可以存活4~5年,連茬種植病菌在土壤中越積越多,發(fā)病就嚴重,因此輪作倒茬是從根本上解決娃娃菜軟腐病危害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娃娃菜、甘藍、花椰菜都屬于十字花科作物,許多病害可以相互傳染,倒茬要和番瓜、芹菜、馬鈴薯等其他科類作物進行。二是土壤消毒。娃娃菜經(jīng)濟效益好,受利益驅動,連茬種植不可避免,要從土壤消毒等其他環(huán)節(jié)上取得突破。娃娃菜收獲后對空閑地塊用石灰氮進行整塊地土壤消毒,石灰氮其化學名稱氰胺化鈣(CaCN2),按 1 200 kg/hm2用量在整個地塊內(nèi)均勻撒施,再將土壤深翻,并澆透水,對土壤中各種病菌和害蟲都有很強的殺滅效果,如果再在地面灑上碎草,覆上地膜,效果更好,比多菌靈等消毒劑更便宜實用。石灰氮既是一種氮肥又是一種農(nóng)藥,毒性很強,必須在起壟播種前1個月完成使用,以防毒性大影響出苗和幼苗生長。三是及時防治害蟲。發(fā)現(xiàn)有黃條跳甲、菜青蟲、小菜蛾等害蟲危害時,應立即噴藥防治。四是提早噴藥預防。從幼苗期開始葉面噴農(nóng)用鏈霉素、新植霉素、中生菌素等藥劑進行防治,特別是在連續(xù)低溫陰雨天氣、害蟲發(fā)生嚴重的情況下更應噴藥預防。五是發(fā)病后拔除病株和進行藥液灌根。將發(fā)病嚴重、已失去商品價值的病株提早拔除,帶到較遠的地方深埋,減少傳染源,防止交叉?zhèn)魅荆詈脤⒉≈暄▋?nèi)挖去一部分被病菌污染的土壤。發(fā)病后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4 000 倍液、氫氧化銅(77%可殺得)400 倍液、20%葉枯唑(直擊)葉面噴霧,菜大封壟后要將噴霧器頭插到菜空里,對著菜幫或根頸部噴藥,每隔 7~10 天防治 1次,連噴 2~3次。
4.1.2 娃娃菜細菌性葉斑病 主要在苗期發(fā)病,細菌性病害的病菌多是從葉片的邊緣、水孔、氣孔、葉面上的傷口等薄弱環(huán)節(jié)侵入。發(fā)病初期病葉呈黃綠色不規(guī)則水浸狀的小斑點,擴大后變成黃褐色的病斑,葉片干枯壞死。病葉變薄變脆,把病葉拿起來對著光看病葉透明,病斑處容易穿孔。
防治方法:一是提早噴藥預防。從幼苗期開始葉面噴霧農(nóng)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藥劑進行預防,特別是在連續(xù)低溫陰雨天氣害蟲發(fā)生嚴重的情況下更應噴藥預防。二是發(fā)病后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或親植霉素4 000 倍液、銅制劑葉面噴霧防治。只要是細菌性的病害都可以用銅制劑防治。
4.1.3 娃娃菜霜霉病 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發(fā)病初期在葉面出現(xiàn)淡綠色或黃綠色水浸狀病斑,早晨尤其明顯。
防治方法: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種子消毒。三是合理輪作,與十字花科的作物進行輪作倒茬。四是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增施磷肥、鉀肥,收獲后及時進行深翻。五是發(fā)病初期用68%金雷(有效成分是甲霜靈錳鋅)600~800 倍液、70%安泰生(丙森鋅)600 倍液防治,每隔 7~10 天 1次,連防2~3次。
4.1.4 娃娃菜病毒病 在病毒病的判定上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2-4D 藥害癥狀與蕨葉型病毒病十分相似,要先問清或了解;二是噴霧器是否是蔬菜地專用,是否先前打過除草劑;三是鄰近的大田是否打過雜草劑;四是鄰近的菜地是否2-4D 點過花,確定沒有上述因素再考慮是不是病毒病。
病毒病發(fā)生條件:病毒病在高溫干旱、溫差小的條件下易發(fā)生,陽光充足、高溫干旱有利于蚜蟲活動。傳播途徑:病毒病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病害,有病毒病的植株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都有病毒。病毒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種子帶毒、昆蟲傳毒以及人為農(nóng)事操作造成的接觸傳染,如育苗、定植、間苗、除草等農(nóng)事操作,都會造成病毒在植株間的相互傳染。
防治方法:一是化學藥劑防治。在病毒病的防治上,單一的用某一種藥物防治效果比較差,要幾種藥物聯(lián)合配伍用藥。二是及時防治小菜蛾,減少傳播媒介,防病先防蟲、治蟲防病。發(fā)生病毒病時如果菜地里的小菜蛾發(fā)生嚴重,病毒傳播就嚴重,要及時殺滅小菜蛾。三是減少農(nóng)事操作造成的接觸傳染,在有病毒植株上操作后,要先洗手,再在其他植株上操作,盡量減少在人行道來回走動時手腿摩擦植株。四是加強植株營養(yǎng),噴施植物動力2003 或其他葉面肥,加強營養(yǎng),提高植株抗性。
4.1.5 娃娃菜干燒心 是一種由土壤中的鹽分增加等原因引起的植株生理機能失調(diào)。
防治方法: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如春玉黃。二是增施有機肥料。選用優(yōu)質(zhì)腐熟的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避免N 肥過多,增施磷肥、鉀肥和復合肥,如選用撒可富。三是改良鹽堿地土壤和水質(zhì)含鹽量降低0.3%以下。四是在蓮座期噴微量元素,如0.08%硫酸錳、0.1%鉬酸銨、0.5%氧化鈣、0.5%硫酸鉀或 0.7%氧化鈣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2.1 小菜蛾 其幼蟲是綠顏色、很細小的蟲子,且兩頭是尖的,又叫“兩頭尖”,有時用細絲吊在莖葉上,又叫“吊絲蟲”。其成蟲是像燈蠅一樣的灰褐色飛蟲,成蟲不吃菜,主要是將卵產(chǎn)在菜葉上,幼蟲為害菜。幼蟲2 齡前用蘇去金桿菌(BT 乳劑)500~1 000倍液防治效果好,以后可用2%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 倍液、4.8%高效氯氰菊酯 2 000 倍液、甲維鹽(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3 000~4 000 倍液、48%毒死蜱乳油(毒死蜱又名樂斯本、氯蜱硫磷)1 000~1 500 倍液等藥劑防治。防治小菜蛾:一是早上或傍晚噴藥,小菜蛾每天有2次取食高峰,早上9 時前后或下午4 時前后,此時幼蟲活躍在葉表,噴霧藥劑極易觸殺;二是連續(xù)防治2~3次,小菜蛾傳宗接代速度快,一年要發(fā)生7~8 代,成蟲和幼蟲交替并存,如果只防治1次,防了幼蟲,過幾天蟲卵又蛹化出幼蟲;三是在噴霧器內(nèi)加少量洗衣粉防治效果好,蟲體表面有一層蠟質(zhì),藥液不易滲透到蟲體里面,因此防治時加一些洗衣粉,溶解蟲體表面的蠟質(zhì),增強藥效;四是防治時要交替用藥,防止產(chǎn)生耐藥性,特別是菊酯類藥物,同一種藥物連續(xù)使用3次蟲體就會產(chǎn)生耐藥性;五是聯(lián)合用藥,單獨用某一種農(nóng)藥防治效果不太顯著,有時為了提高防效,及時地防治小菜蛾為害,要幾種防治小菜蛾的農(nóng)藥聯(lián)合用藥,經(jīng)驗方是:2%阿維菌素3 000 倍液+少量洗衣粉;在蟲害發(fā)生嚴重時可以是:2%阿維菌素3 000倍液+4.8%高效氯氰菊酯2 000 倍液+ 甲維鹽3 000~4 000 倍液+少量洗衣粉;六是統(tǒng)防統(tǒng)治,要統(tǒng)一防治、同時防治;七是在噴藥防治幼蟲的同時掛置黃板誘殺成蟲,黃板誘殺是利用小菜蛾趨黃性、趨嫩性的特點,黃板掛置在略微高于植株頂端的位置。
4.2.2 跳甲 是十字花科苗期一類重要害蟲,交尾將卵產(chǎn)在菜根部四周土壤中,孵化出的幼蟲生活在土中危害根莖,成蟲在地上啃食葉部。此類害蟲成蟲體表堅硬,用藥防治非常困難,以藥劑灌根防治幼蟲效果好,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1 000 倍液、48%毒死蜱乳油1 000~1 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灌根;也可結合葉面噴霧,但這里需要強調(diào)和菜農(nóng)特別注意的是:上述藥劑中的辛硫磷只能灌根,絕對不能進行葉面噴霧,辛硫磷殘留嚴重,且會使葉片產(chǎn)生發(fā)紫發(fā)紅的藥害癥狀。
娃娃菜在葉球緊實度達八成時即可采收,采收時剔除外葉和部分心葉,收購時以棵計價。另外,娃娃菜也可繼續(xù)生長,以小型大白菜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