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良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定西 743000)
定西市安定區劃分為19個鄉(鎮)、306個行政村,農村總人口36.2萬人,耕地面積78.12萬hm2。全區原農田灌溉區由2個井灌區(內官、香泉)和4個自流灌區(符川、團結、鳳翔、巉口)組成。自定西市安定區引洮一期田間配套工程建設以來,新建10條支渠總長92.696 km,布置斗農管666條,其中斗管72條,農管 594條,斗農管總長 381.046 km;布置斗渠 87條,總長度 86.561 km;布置農渠 460條,總長度226.764 km。其中:總干3-9 支渠涉及鄉(鎮)有內官、香泉、團結、鳳翔 4個鄉(鎮);一干 1 支渠涉及內官、符川2個鄉(鎮);二干3-4 支渠涉及巉口、魯家溝2個鄉(鎮)。由于灌溉工程在魯家溝鎮實施,該鎮范圍內的部分農田也被列入灌溉農田。因此,安定區灌溉區擴大到目前的7個灌溉區。支渠及田間配套主體工程建成后,區上進一步加大資金整合力度,通過向上爭取和區級配套相結合的方式籌資資金,對7個受益區鄉(鎮)的農田灌溉工程進行了挖潛改造和鞏固提升。
2012—2013年期間,安定區政府先后籌集項目建設資金8 800萬元,在內官、香泉、符川、團結、鳳翔、巉口、魯家溝7個受益鄉(鎮)組織實施田間配套工程8 166.67 hm2。2014—2015年,區政府籌措資金6 500萬元依托安定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在原有引洮一期田間配套工程實施范圍附近淺山區,發展新增灌溉區域。新建提水泵站、山頂蓄水池,新增自流供水灌溉農田面積1 400 hm2,灌溉面積增加至9 566.67 hm2。2017年區政府上籌資 700萬元,對引洮一期支渠及田間配套工程周邊魯家溝、鳳翔鎮沒有覆蓋的面積通過實施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魯家溝鎮老窩川劉家河提灌工程和鳳翔鎮中川、李家咀村低壓管道節水灌溉等整改工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66.67 hm2,灌溉面積增加至1 0033.33 hm2。2018年,省、市、區籌資 1 320萬元,結合水利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工程石門水庫灌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巉口魯家溝引洮一期受益區補建5 座總容積1.65萬m3的調蓄水池等工程對農田灌溉工程進行了挖潛改造和鞏固提升,在引洮總干渠周邊通過提水泵站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 400 hm2,使全區農業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了11 433.33 hm2。2019年因機構改革,原由水務局負責實施的農田水利建設現由農業農村局負責實施,2019年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香泉灌區666.67 hm2,項目完成投入資金1 890萬元。2020年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內官灌區1 333.33 hm2,項目完成投資2 495萬元。
安定區灌溉管線各級渠系計量設施配套落后,自動化程度低,用水計量不準。
安定區現代農業由糧食種植調整為蔬菜種植,隨著全區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大調整,渠系大水漫灌方式已不適應作物種植。蔬菜灌溉時段縮小,與引洮灌溉渠道派水產生了一定的矛盾。
隨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步伐的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對村級組織管理農田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村級用水者組織。
盡管水利部門利用農灌機井補充水量,但與日益增長的蔬菜種植業用水量形成突出矛盾。同時,工程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缺少管理人員,已建工程的管護工作滯后,邊建設邊破壞的現象普遍存在,無法保證工程建成后的順利通水。
工程管線在穿越鐵路、公路、電信光纜過程中與管理部門協調難度大,工程實施難度大。
引洮一期農業灌溉工程成本監審供水價格為0.91 元 /m3,其中:水廠供水價格為 0.48 元 /m3,水管單位管理成本水價平均為0.43 元/m(32015年成本水價為0.49 元/m3、2016年成本水價為0.37元/m3)。由于現行收取水費低,安定區農業灌溉管理人員的現狀,初步核定農業灌溉站定員110人,全部為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工資福利待遇及工程運行維修資金缺口大。
省發改委批復的0.48 元/m3的原水價為綜合水價,沒有按農業、非農業分類批復,如果農業灌溉用水按0.48 元/m3計收,農民負擔過重,難以承受。
安定區魯家溝鎮轄區內部分灌區由引洮二干五支渠(會寧縣管理)配水灌溉,不便于灌溉管理。
安定區地貌主要以丘陵溝壑為主,耕地劃分零亂,且作物種植品種繁多,耕地地塊小,無法形成集約化種植,噴灌、滴灌工程很難形成規模化,導致工程效益沒有充分發揮。
近年來安定區降雨量逐年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嚴重,魯家溝等鄉(鎮)原有灌溉面積失灌多年,農業種植效益低下,農業生產發展后勁不足,農戶多以勞務輸轉外出務工,群眾灌溉意識不強,對實施小型農田水利灌溉項目積極性不高,項目落地實施難度大。
內官、香泉等鄉(鎮)原有井灌區群眾已經習慣于機井灌溉模式,灌溉時間和用水量都比較靈活,完全按照自己的種植需求進行灌溉,而引洮灌溉需要提前申報用水計劃,明確用水時間和用水量,對個人種植模式有很大限制,因此群眾對集約化的灌溉管理持抵觸心理。
定西市安定區農田灌溉工作任重而道遠,為確保今后農田灌溉用水管得住、用得好,引洮灌溉工程更好、更充分地發揮其工程效益,安定區水務局作為全區農田灌溉用水直接管理單位,在灌溉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做好灌溉工程的春檢春修、渠道清淤、試點工程的掃尾通水、用水計劃申報等工作之外,還須制定并落實嚴格有效的保障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是依法開展管理,落實管理責任。安定區水務局須認真貫徹落實《農田水利條例》和《定西市安定區灌溉管理辦法(試行)》,落實管護主體,靠實管護責任。
二是實行制度化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安定區水務局須建立健全各項灌溉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嚴格落實制度管理,嚴格執行崗位職責,形成農田灌溉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監督問責。安定區水務局須對來電來訪、督導檢查、群眾反映、新聞媒體報道、輿情反饋的灌溉問題,實行清單管理、銷號辦結,做到事實清楚、辦結有據、快速高效。
四是加強檢查考核,實行績效掛鉤。安定區水務局須將績效掛鉤的獎罰機制落實到灌溉管理工作中,以嚴格的績效工資制度,充分調動職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加強檢查考核,對認識不到位、責任不落實、工作推進不力、推諉扯皮、消極應付等情況嚴肅追責問責。
五是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安定區水務局須根據省上關于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意見要求,按照“政府指揮、村委主抓、突出實效、自主管理”的原則,增強培訓,制定制度,改善環境,培育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推進農民用水者協會的正規化、規范化建設,發揮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在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維護中的作用。同時,從農田水利管護經費、水利基金、水利工程年度預算、灌渠改造、基層服務體系建設等項目資金中,確定一定比例資金用于末級渠系維修養護、水利計量設施安裝及田間配套工程的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辦公條件,促進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良性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隊伍。安定區水務局須對照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加強隊伍管理。對灌溉工作的管理定崗定人定責,劃片分段、包干到人,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做到巡查、養護、檢修、搶修、調配、計量等日常管理工作無遺漏、全覆蓋。
二是全面開展春檢春修。安定區水務局須全面認真細致地對渠、管、設施、設備開展檢查維修和渠道清淤,保證渠道暢通。同時,還須積極銜接和協調鄉(鎮)黨委政府,督促指導灌區內相關村對斗渠以下渠道及田間配套工程進行春檢、春修和渠道清淤。
三是落實灌溉期的巡查管護。安定區水務局須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操作規范對支渠、直斗以及節制閘、分水閘等渠系建筑物,泵站、機電設備、計量設備等安排人員認真開展巡查管護,確保輸水渠道通暢、設備良好。巡查管護人員在巡查時仔細記錄運行的詳細情況,發現問題時記錄時間、地點、原因和處理方式等情況;巡查時隨身攜帶工作用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渠道坍塌、渠道漏水、渠系建筑物損毀以及群眾反映的情況要第一時間處理;做到渠道暢通,渠系建筑物完好,泵站有人值守、啟動完好、干凈整潔;對偷水、搶水及破壞灌溉工程設施的行為要堅決依法制止。
四是按實際按時申報用水計劃。安定區水務局須在認真核實干、支(直斗、直農)、斗渠出水口控制的灌溉面積的基礎上,結合種植作物的灌水定額、需水量制定詳細的用水時段、渠道流量及用水計劃,及時匯總統計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五是有效利用調蓄設施蓄水。安定區水務局須充分利用內官、香泉、巉口、魯家溝等區域內的各類灌溉調蓄池蓄水,做好蔬菜育苗用水的儲備。
六是有效利用生態用水。安定區水務局須嚴格落實省引洮管理局制定的安定區生態用水的輸水方案,抓好送水區域內林地灌溉等生態用水的計劃安排工作。
七是做好臨時灌溉措施的制定。近年來,區內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影響到引洮總干六支、八支、九支等支渠及斗渠、田配工程的灌溉。因此,安定區水務局須積極與公路施工方銜接協調,制定并落實好臨時通水措施,以確保灌溉工作的正常開展。
八是完成試點工程掃尾通水。近年來,安定區政府已安排多項灌溉工程建設項目,目前,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因此,安定區水務局須抓緊安排專人制訂詳細的驗收計劃,對合格并運行正常的工程組織竣工驗收、固定資產和建后管護工作的移交工作。
九是積極開展指導宣傳。安定區水務局須安排專人負責指導受益村、群眾對支渠以下渠道及田間配套工程設施開展巡查和維護工作。同時,須做好《農田水利條例》《定西市安定區灌溉管理辦法(試行)》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結合服務“三農”及灌溉工作,加大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