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煒
(甘肅省高臺縣友聯水管所,甘肅 高臺 734300)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日益提升,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大力推廣和應用,對傳統的農田灌溉模式進行了創新與改革,有效提升了水資源利用率,減少了水資源浪費。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有噴灌、滴灌等技術。在具體推廣應用工作中,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氣候、地形、土壤特性等要素,選擇合適的農田水利灌溉方式,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傳統灌溉模式結構簡陋,水資源浪費嚴重,利用溝渠或者人工澆灌的方式來完成相應的灌溉任務。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地面灌溉技術不斷發展,灌溉模式轉變為節水模式,提高了整個灌溉工程的效率,為后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優化后的灌溉體系不再以人工管理為主,而是通過各種技術降低水資源的浪費率,在部分地區,會選用明渠輸水,通過閘門控制灌溉系統。
現代灌溉技術穩定性更高,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現代灌溉系統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提升,能滿足不同環境下的灌溉需求。目前來看,我國當前普及性最高的是噴灌技術與滴灌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與設備,依照地區情況完成水資源灌溉形式的轉變[2]。
1.2.1 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大多應用在平原地區或者是丘陵。噴灌技術主要是利用管泵裝置形成明顯的壓力差進行噴灑灌溉,在進行過程中,農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控制與調整設備壓力數值,壓力越大,噴灑距離越廣。
1.2.2 滴灌技術 滴灌設備要依照植株的分布間距進行管道鋪設。在進行滴灌時,可以將肥料與營養物質的同步灌輸,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滴灌技術精密性高,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較少,隨著社會的發展,再加上水體污染,更是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問題。農業生產用水量較大,傳統的灌溉模式較為落后,水資源浪費嚴重,因此積極推廣和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勢在必行,但是在農田水利灌溉技術推廣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很多農民缺乏節水意識,認識不到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在農業生產中仍然使用傳統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這種情況也為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增加了難度。此外,相關部門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節水意識淡薄,未能有效開展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嚴重限制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效果[3]。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地區經濟限制了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農村地區的年輕人多數外出工作,留在農村的人整體文化水平較低,不能很好地進行節水知識的宣傳;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對農田節水灌溉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部分工作人員不重視管理工作,導致農民對節水灌溉的認知不足,無法高效應用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
雖然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一定的推廣和應用,但是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導致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沒有法律保障。水市場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性的調節機制,節水法規不能有效落實,水價改革難以推進[4]。農田灌溉工程中,無論是工程建設還是運行維護,大多都是國家投資建設,很多工程的產權模糊不清,阻礙農田灌溉工程的運行和維護,加上農民對農田灌溉工程認知不足,導致農田灌溉工程的運行效率不高。這主要是因為管理人員與農民不重視農田灌溉工程。
在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技術培訓和教育服務,農民不能對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難以發揮節水灌溉工程的真正作用。此外,對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維護管理不到位,也對工程效益的發揮有阻礙作用[5]。盡管我國社會經濟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但人才緊缺的問題已然成為不同行業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在農村地區開展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專業人員數量比較少,相關技術落實不到位,工程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時,相對偏僻的山區經濟基礎差,交通不便,地方財政對水利工程的支持較少,施工技術落后,影響整個工程的建設進度和質量。
為了確保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到有效落實,保障農民的種植收益,需要地方政府聯合其他機構進行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優化與推廣,推動當地農業的發展。
相關部門要大力宣傳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強化農民的節水意識,使農民認識到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性,積極使用農田水利灌溉技術,提升農田灌溉效果[6]。要強化宣傳力度,拓展宣傳范圍,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如舉辦宣傳活動、組織相關的文藝節目等,轉變農民灌溉觀念,激發農民使用節水灌溉技術的積極性,提升灌溉水資源利用率;完善節水制度和法規建設,促進節水灌溉管理機制的調整與優化,為農田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保障[7]。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以及農民具體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惠民政策,鼓勵當地農民參與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提升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效果;結合具體情況,對水價進行改革,明確水權;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用水習慣,提升節水意識,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農業技術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為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供技術幫助和指導。在具體工作中,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特性、主要農作物種類等,選擇合適的節水灌溉技術,例如,在沙性土壤中可以使用噴灌技術,密植作物可使用噴灌技術,大棚蔬菜使用滴灌技術,果蔬使用微灌技術[8]。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交叉應用農田水利灌溉技術,在使用過程種,技術人員要精準把握各項技術的特性,提升灌溉效益。對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化應用,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少灌溉水資源浪費,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因此,要構建科學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體系,結合當地農田灌溉需求,完善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建設,并強化日常管理質量,實現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農民的節水意識參差不齊,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不理想,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較小。要確保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得到有效應用,達到預期效果,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宣傳工作,逐步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保證農民高效利用節水灌溉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的大力推廣和應用,雖然有利于提升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但是節水灌溉基礎工程的建設與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成本較高,影響了農民的使用積極性。為了提升農業用水利用率,強化農田水利效益,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應用[9]。特別是那些灌溉條件較差的區域,灌溉模式落后,農業產量不高,農業用水浪費嚴重,要優先在這些區域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樹立示范區域,形成榜樣力量。
為了進一步提升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范圍和應用效果,要加大節水灌溉技術研發力度,實現技術創新,要積極引進新技術和新材料,降低設備成本,提升技術應用效果。此外,要建立專門的技術服務企業,設計和研發新型節水灌溉技術,并向農民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培訓,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服務質量,構建多樣化的節水灌溉體系[10]。此外,地方政府在選擇節水灌溉技術時,先要對當地的地質情況、人口分布情況、農田規劃情況、生態環境等進行全方位考慮,聘請專家進行論證,確保引進技術的可行性。與此同時,相關人員在進行工程設計與管理的過程中,也要考慮當地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情況,比如當地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時,可以在節水灌溉系統中設計蓄水池,減輕洪水對工程的破壞。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是應用和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的物質基礎,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水利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及時對損壞的設備進行維修、更換,確保設備的正常使用,提高設備利用率,保障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應用,提升農田灌溉質量[11]。社會發展新時期,要應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保護和管理,提升設備維修效果。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維護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農民的認知水平,從根本上提高農民對農田水利設施的重視程度,確保農民正確、有效使用節水灌溉技術。
我國耕地面積廣闊,農業用水量大,傳統的農業灌溉模式不僅灌溉效果差,而且水資源浪費嚴重,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產生態效益的提升。因此,要結合實際情況,大力推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全面分析推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保障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應用,有效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