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敏,林 枚
(1.山西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太原 030013;2.天津商業大學管理學院,天津 300134)
在飼料產業物流服務模式中,加大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促進飼料產業物流服務模式的轉型發展(衛根超,2021)。在物聯網發展背景下,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等技術的成熟為物流服務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盧揚,2022)。可以說,飼料產業物流服務模式的創新得益于物流產業設施設備、貨物及其相關物品的智能化管控,進而實現對物流各環節的整體把握(高林枝,2021)。但與生鮮產業相比,飼料產業發展專屬物流業的時間尚短,需要結合物聯網環境來對飼料產業物流服務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創新路徑,達到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1.1 統一調度 統一調度是飼料產業物流的顯著特點,具體包括飼料產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等環節(姜寧,2022)。因為飼料產業物流中間環節較多,各環節之間具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關系。為滿足客戶對飼料產品時效性的要求,需要對物流中間環節進行統一調控,確保各環節可以構成鏈條。如管理人員通過對飼料產業物流的總體設計,確保物流服務過程中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等環節的無縫對接,滿足飼料產業物流的低成本和時效性要求。
1.2 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發展 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發展可以幫助飼料產業實時掌握各個配送環節的信息,確保飼料產品可以準時送到客戶手中(李杰,2022)。而在原材料采購方面,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可以幫助飼料產業準確追蹤原材料運輸情況,如交通路線、環境溫濕度等相關信息,為原材料的運輸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信息化過程中,除了讓飼料產業物流環節變得更加透明外,還可以在云計算技術的加持下,實現對飼料產業物流運輸路徑的最優化計算,進一步縮短飼料產品的運輸時間。
1.3 倉儲資源豐富 在現代物流管理中,飼料產業可以借助發達的信息技術,準確把握市場信息,及時將市場需求反饋到倉儲部門,然后結合具體需求合理規劃倉庫(藺赟,2022)。特別是在產業鏈視角下,企業抱團發展,往往會共享市場信息和倉儲資源。因此,飼料產業的倉儲資源非常豐富,大到生產廠家,小到經銷商,都可以視為飼料產品流通的一環,從而有效降低飼料產品庫存和倉儲成本。
2.1 服務意識不高 盡管國內生鮮冷鏈配送物流相當成熟(盛虎宜,2019),但從飼料產業看,其專屬的物流業還處于初級階段,物流服務水平和效率低下等因素成為制約飼料產業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現存的飼料產業物流大多只提供簡單的產品運輸和倉儲服務,而涉及方案設計、信息服務、成本控制方面的增值服務較少。另外,在農村地區,因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信息不通暢、物流網點覆蓋面窄的情況,這些因素直接導致物流服務質量和物流效率偏低。
2.2 物流集約化程度低 因為飼料產業側重于生產加工,因此,部分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發展專屬物流業的重要性。只是單純組織人員開展相應的物流業務,或者完全借助第三方物流平臺來實現飼料產品的運輸和流通(程曉棟,2021)。這種非集約化運作方式,難以實現物流各環節的無縫對接,導致物流運輸效率無法提高。特別是在物聯網環境下,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如果在物流服務中依舊采用傳統服務理念,自然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也會給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2.3 物流服務體系不完善 “互聯網+ 物流”模式的出現,加速了物流服務體系的完善(馬洪生等,2021)。以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紛紛組建了專屬的物流服務體系,力求給客戶提供高效低價的物流服務。相比之下,飼料產業中的物流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張寧等,2021),除了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團、牧原股份、雙胞胎集團等大型飼料企業擁有專屬的物流業外,其他中小型飼料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員配置、資金投入、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還存在欠缺,難以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2.4 飼料配送中心現代化程度低 現代化是服務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飼料產業物流服務雖然可以借助生鮮冷鏈配送物流的成功經驗及相關的現代化設施,但短期內難以達到較高的現代化程度。究其原因,還在于飼料產業集中度過低,不同飼料企業間容易因市場競爭問題出現利益沖突,導致行業信息不通暢,大量飼料產品滯留在流通環節,難以得到及時調配(姚春俠,2007)。另外,飼料產業物流設備陳舊、效率低下、運輸能力不足等問題也都嚴重制約到了飼料配送中心現代化程度的提高,難以讓飼料產品的物流運輸形成規模效益。
3.1 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觀念 以客戶為中心是飼料產業物流服務的重要理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讓企業處于不敗之地,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客戶滿意度。物流行業的本質是為客戶提供產品的運輸服務,旨在滿足客戶對產品時間效用和空間效用需求的過程(趙珣,2017)。因此,飼料產業物流業要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方面,提高客戶滿意度需要飼料產業和物流業協同作業,確保飼料產品能安全、準時送達客戶手中;另一方面,建立飼料企業- 供應商、供應商- 養殖戶間的合作關系,這種長期穩定的物流渠道有利于形成標準化的物流服務體系。具體而言,以客戶為中心,就是先明確客戶需求,然后再提供針對性的物流服務。以養殖戶為例,他們對物流的需求主要體現在時效性、安全性和效益性這幾方面,這是飼料產業物流服務需要著重考慮的內容。
首先,在時效性方面。飼料產品物流的時效性是影響客戶滿意度的關鍵,甚至對后續的生產計劃、出欄時間和飼養經濟效益構成直接影響。因此,養殖戶要求飼料產業能提供24h 的準時物流服務,并且飼料產品的運輸速度要快,信息反饋要及時(李建偉,2013)。基于這一需求,飼料產業物流服務不能被動響應養殖戶的詢問,而是要化被動為主動。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完善物流信息網絡建設,實現對相關因素的整體把握,從而積極干預飼料產品的物流運輸,做到對物流各環節的精細化管理。
其次,在安全性方面。養殖戶往往要求飼料產業物流能對產品運輸的全過程負責,但從實際情況看,飼料產品從發貨到交付養殖戶手里往往會經過多次周轉,無形中增加了飼料包裝損壞、丟失或被調換的可能,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因此,考慮到養殖戶對飼料產品安全性的需求,物流服務平臺可借助于物聯網技術,隨時跟蹤飼料產品的運輸過程,以便于向養殖戶提供車輛定位、路線規劃、預計送達時間等信息,確保飼料產品能安全交付。最后,在效益性方面。提供飼料產業物流服務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養殖戶節省飼料成本,提高飼養經濟效益。因此,除了最基本的再包裝、防潮、防腐等增值服務外,物流服務平臺還需要給養殖戶提供在線交易、網上查詢和實時物流信息的服務,讓養殖戶能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更加方便、靈活的物流服務。
3.2 實現飼料產業物流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規模化是物流的發展趨勢,更是實現飼料產業集約化發展的前提。具體而言,飼料產業物流的規模化發展就是將原本零星分散的企業以產業鏈的形式聚集到一起,從而形成組織規模化發展模式。飼料產業物流的規模化關鍵在于制度安排和統一配合,確保讓產業鏈中的各企業能實現物流信息交互,然后通過對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來減少設施設備的重復設置或浪費,最終形成飼料產業物流的集約化發展。對傳統物流產業而言,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難點在于管理集成和技術集成兩方面(沈鴻儒,2019),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當下物流管理開始逐漸依賴于信息技術,給飼料產業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如借助于物聯網技術,物流服務平臺可實時獲取飼料產品運輸和配送中的各項信息,實現對運輸車輛位置、溫度及人員等相關信息的全面監控。再加上運輸車輛、飼料配送中心、經銷商、倉儲的無縫銜接,就能實現對飼料產品的智能化調度。因此,要想實現飼料產業物流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需要建立信息網絡中樞,在物聯網技術應用下為飼料產業建立可以動態感知、自動分配的智能化物流平臺,有效實現人員、車貨源和物流信息的匹配,實現對物流各環節的綜合性調度和控制。
3.3 構建符合飼料產業特點的物流服務體系物流具有極強的產業關聯度和帶動效應,特別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物流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效應越發明顯,同時也促進傳統物流向物流服務體系的轉型(陳迎雪,2021)。在飼料產業中,物流屬于“第三利潤源”,要想構建符合飼料產業特點的物流服務體系,需要進行科學規劃,充分結合飼料工廠生產能力、養殖戶需求及經銷商分布區域等情況,將原本相互分離的包裝、運輸、倉儲、裝卸等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對飼料產品物流環節的全過程跟蹤和管理。該路徑的總體思路在于鼓勵飼料產業自建物流,或者引進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打造出具有區域性質的飼料產品物流園區,整合現有飼料批發市場,最終形成“物流+ 園區+ 市場”的綜合體,為構建符合飼料產業特點的物流服務體系打好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合理布局物流基層網點建設,飼料產業內部要調整好物流配送的覆蓋面,避免各自為政和重復建設的情況,這樣才能發揮飼料產業物流的規模效應;然后要組建飼料配送中心,除了大型飼料企業的自營配送外,可幫助中小型飼料企業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打通地域之間、飼料企業與經銷商、經銷商與養殖戶之間的節點,通過飼料配送中心的統一配送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最后建立飼料粗加工中心,飼料農作物原產地多在農村,如果以初級產品方式進入物流環節,容易提高物流成本,因此,要建立飼料粗加工中心,對飼料農作物篩選和粗加工后,再通過物流運輸到飼料企業進行精細加工,則會放大飼料原材料在流通領域的附加值,提高飼料產業生產效率。
3.4 提高飼料配送中心現代化程度 消費市場對動物源食品多樣化的需求使得養殖戶對飼料品種、規格、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飼料產業細分市場中,飼料配送中心現代化程度往往決定了飼料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張玲雅,2020)。因此,在物聯網環境下,飼料配送中心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礎設施與飼料配送中心的需求相匹配。首先,在功能方面,飼料配送中心要提供再包裝、防潮、防腐等增值服務,以滿足經銷商和養殖戶對飼料產品物流提出的時效性和安全性需求,并且具備收貨、驗貨、倉儲、配送、結算等功能。其次,在系統處理方面,飼料配送中心要減少暢銷飼料產品的流通環節,如根據經銷商或養殖戶訂單需求,可將飼料產品直接從飼料企業送往客戶,不在飼料配送中心做中轉。最后,在自動化方面,飼料配送中心可配置揀選操作系統,避免傳統人工作業效率低下的問題,該系統主要是實現對產品揀選、抄單、結算、跟蹤等功能的集成,提高對飼料產品的處理速度。提高飼料配送中心現代化程度,成為飼料產業優化物流服務模式的重要手段,更是飼料產業適應多變市場環境和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的基礎。
綜上所述,物聯網對物品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功能為物流服務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可進一步提高物流產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力。飼料產業可以借助物聯網這一技術,不斷優化物流服務模式,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廣大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而促進飼料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