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君,馬 容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商學院,重慶 402160)
信息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極大程度增強了企業管理的效益空間,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互聯網+”背景下,強化企業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推動財務管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成為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周春明,2020)。飼料企業在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立足企業整體經營情況,積極探索細化、分解及整合后的財務管理目標,將財務精細化管理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中,促進飼料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化發展(周兆閃,2019)。
1.1 職能轉變 財務管理職能從傳統的核算職能向監督職能和管理職能轉變,強調財務精細化管理在企業內部管理中的參謀作用,以及為飼料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的服務作用。
1.2 風險控制的轉變 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從事后的核算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風險控制轉變,確保風險管理貫穿于企業內部管理的整個過程,提高飼料企業風險防控水平。
1.3 細化財務管理內容 細化財務管理除了對財會工作本身有精細化要求外,這種精細化要求還體現于對飼料企業每個崗位、每項業務的監督和管理,確保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標準化、規范化。
1.4 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為目標 無論是財務管理職能轉變,還是實現財務管理的“零”死角,其最終目的都在于幫助飼料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也意味著財務精細化管理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開展。
2.1 提高飼料企業經濟效益 隨著飼料行業的發展,飼料產品同質化嚴重,迫使飼料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而財務精細化管理無疑符合這一要求,其通過與生產管理有效融合的方式來優化飼料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提高飼料企業經濟效益(施文全,2021)。一般情況下,提高經濟效益有兩種方式:一是在既定規模、技術、工藝等生產條件下,通過降低單位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來提高經濟效益;二是改變影響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擴大生產規模,引進新技術、新工藝等方式來提高經濟效益。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求飼料企業以財務精細化管理作為前提,確保財務管理人員能實時掌握飼料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實現對飼料企業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與高效利用,以減少資源浪費,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式來提高飼料企業經濟效益。
2.2 提高飼料企業風險防控水平 飼料行業的發展呈現出產業鏈和周期性變動的特征,如2021年豬肉價格水漲船高,以及2022 年豬肉價格下降等,都直接影響了市場對飼料產品的需求量。因此,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飼料企業要提高風險防控水平,避免外部市場對飼料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構成負面影響。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相比,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利于飼料企業構建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因為在精細化監督管理條件下,財務管理人員往往能直接參與到飼料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并且飼料企業傳統的事后核算會計工作也會隨著財務精細化管理要求逐漸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風險控制轉變,提高飼料企業風險防控水平(李成文,2021)。
3.1 信息化建設成為飼料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基礎 在“互聯網+”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已從手工操作逐漸演變成計算機處理,這種信息化發展趨勢讓財務管理的處理流程、存儲介質、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等都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進而成為飼料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因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要求企業深度利用和開發信息資源,實現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這一要求與財務精細化管理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飼料企業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就是將傳統的經濟業務活動置于系統流程、數據共享、自動化控制等管理模塊中,力求讓每項經濟業務都能符合工作流程和業務規范要求(崔琳,2021)。這種細致入微的財務管理方式,給飼料企業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提供了較大的操作空間。
3.2 飼料企業財務管理職能的轉變 對飼料企業而言,財務管理是實現企業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對飼料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活動有直接影響。從財務管理職能的發展趨勢看,財務管理職能從傳統的核算職能向監督職能和管理職能方向轉變得到了企業管理者的廣泛認同(李超,2021)。其中,財務管理的核算職能傾向于事后控制,這使得財會部門無法參與到飼料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而財務管理的監督職能和管理職能則是在實現核算職能的基礎上,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來為飼料企業管理者和其他財會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從而讓財務管理工作真正參與到飼料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的。
4.1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 財務管理人員是財會工作的直接負責人,其是否具備服務意識,將直接影響企業管理成效。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管理人員除了要遵守會計準則、財務制度等法律法規外,還需具備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實事求是的職業道德。基于這一要求,在其他員工眼中,財務管理人員往往顯得呆板,不會變通。事實上,財會工作是構成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項工作和要求都是服務于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因此,財務管理人員不妨將工作做得更加主動和細致,在滿足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財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比如,面對非原則性問題,要突出財會服務的靈活性,即在飼料企業管理制度允許范圍內靈活處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或特殊情況,避免因財會工作影響到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提高飼料企業管理效率(楊若莞,2021)。另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要轉變溝通方式,遇到問題時多與員工溝通,注意語氣委婉,態度親和。如飼料企業的財務報銷流程較多,需要發票、用途說明、自己簽字和主管領導簽字等,為優化流程,減少環節,財務管理人員可將流程整理打印出來,讓員工一目了然。
4.2 編制合理的精細化管理目標 財務目標是飼料企業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其不僅是衡量財務管理工作是否合理,而且影響到飼料企業經紀業務活動的開展。財務精細化管理講究以人為本的原則,飼料企業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不能將員工利益排除在外,飼料企業只有堅持走多贏發展路線,才能更好吸引人才、資本的加入,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利益分配外,財務精細化管理目標能否得以實現還取決于會計信息的質量,即會計信息是否具備可靠性、及時性、準確性等特征。因為財務精細化管理目標是提前編制的,屬于利益相關者的一種主觀愿望,它體現了利益相關者對飼料企業真實經濟業務活動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因此,在編制財務精細化管理目標時,既要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考慮,又要強調會計信息的質量,這樣才能幫助飼料企業管理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4.3 實現財會工作內容的精細化
4.3.1 收支管理 加強收支管理可以幫助飼料企業強化對資金的監督和管理,達到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率的目的。可以說,收支管理直接影響到了飼料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后續發展。中大型飼料企業因為經濟業務活動較多,可在企業內部構建資金結算中心,實現對飼料企業收入與支出的統一管理。如科學測算飼料企業資金情況,并與企業實際收支情況相結合,精準把握各項成本,并與企業實際發展目標相結合,及時發現企業管理或資金方面的問題,從而保證資金安全,降低飼料企業風險。小微型飼料企業可以借助第三方平臺,在企業內部組建收支管理系統,讓財務精細化管理緊緊圍繞收入和支出兩條業務主線進行(胡紅菊,2021)。在收入管理方面,幫助飼料企業進行財務規劃,精確掌握現金流量,從而為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在支出管理方面,固定飼料企業日常費用支出的流程和要求,員工可以通過系統直接報銷,幫助飼料企業管理者掌握一手的費用支出情況。
4.3.2 預算控制 預算是飼料企業根據當前情況對未來進行的預測,通過對有限資源的分配來實現利益最大化。從這個角度看,精細化預算控制是幫助飼料企業加強財務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能,盡可能降低和規避運營過程中的風險。這就要求飼料企業要不斷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并結合當前資金管理、企業運營情況,對飼料企業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進行預測,從而建立精細化的預算控制手段(冷素云,2021)。因為飼料原材料屬于初級農產品,其市場價格呈現周期性變動,為了更好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飼料企業要對市場需求進行精準預測,以存貯適當原材料,避免飼料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4.3.3 資金管理 飼料企業的資金管理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主要包含銀行存款、飼料原材料、工廠、設施設備等內容,因此,資金管理強調了質量和效率,在保證收支平衡的同時,防范資金不足的風險。這就要求飼料企業能根據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狀態和企業運營狀況來掌握現金流入、支出的量和時間節點,讓資金形成良性循環,提高資金使用率(李娜,2021)。一方面,飼料企業要做好資金流動管理,特別是大額資金流動,要充分考慮到飼料企業的經濟業務情況,提前做好資金計劃。如通過快速銷售、收回貨款、承兌匯票等方面,幫助飼料企業回籠資金,減少資金壓力。另一方面,飼料企業要儲備外部資金來源,特別是要掌握銀行信貸政策,了解資產抵押和信用評估的融資成本,以備不時之需。
4.4 飼料企業流程再造 財務精細化管理要求飼料企業能全面總結并梳理各部門的業務流程,實現對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精準控制和流程再造。飼料企業要從管理風險、質量控制、成本經營效益等多個角度進行論證,統籌分析飼料企業各項流程管理中的風險點,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讓財務精細化管理融入飼料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活動中,實現對各部門業務流程的再造(周東亞,2020)。對飼料企業而言,倉儲管理、生產管理、物流管理、采購管理、質量監督管理、銷售管理等業務是重中之重,只有借助財務精細化管理手段,才能及時發現業務流程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而制定出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如重新梳理飼料企業各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使其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增強飼料企業業務流程的規范性、系統性、科學性。
4.5 加強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穩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不僅可以提高財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而且可以幫助企業優化內部控制,降低人力成本。對飼料企業而言,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財會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就是要給財務管理人員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方法,進而幫助飼料企業管理者掌握一手經濟情況(喬君和王文俊,2021)。從作用來看,財會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和財務精細化管理都是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并且都屬于財會工作的開展方式。前者幫助飼料企業從手工會計向會計電算化方向轉變,后者幫助飼料企業將財會工作做到細致入微,實現財務管理的“零”死角。因此,可以將財會工作的信息化發展視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基礎,飼料企業只有沿用這種高效的財務工作方式,財務管理人員才有時間和精力將工作做好、做細,并且借助于經濟業務活動的數據庫,為飼料企業管理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
財務精細化管理是飼料企業優化內部管理和應對多變市場環境的有效措施,其目的在于幫助飼料企業延伸財務管理觸角,確保核算職能、監督職能和管理職能涵蓋每個崗位、每項業務,進一步挖掘財會工作的潛在價值。為此,飼料企業在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立足于企業實情,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