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飄飄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4)
自從教育家、心理學家提出了自主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思想以來,不少學科教育研究專家也將研究視角轉到自主學習。隨著在線教育的發展,在線教育平臺和產品也多種多樣。管佳、李奇濤指出,中國在線教育發展如火如荼,各種新產品不斷涌現。有單項呈現的教育資源如微課,雙向互動的在線教育資源如教育游戲,在線互動課堂如慕課[1]。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學者開始研究網絡環境在線學習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對學者們關于在線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關系研究的相關成果進行綜述,可以發現,國內學者關于在線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主要有兩種較為代表性的觀點,即前提論和促進論。本文擬對以上研究文獻進行綜述和評價,以期為實踐工作者和學者開展工作及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前提論指自主學習能力是在線學習有效進行的前提,具體而言,是指在線學習的順利有效開展需要以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條件。所謂自主學習能力,通俗講就是指學習者善于思考、勤于練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各個環節當中。支持前提論的學者認為,由于在線學習教師無法像傳統學習一樣時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適時調整學習節奏和內容等原因,因而,在線學習對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相對較高。要使在線學習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習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即自主學習是在線學習有效開展的前提。其中,孫先民、陶鳳祥和孟令杰從學習任務、學習條件、教學管理方式、學習者自身的身心發展條件四個角度闡明了自主學習能力對遠程教育的重要性[2]。即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遠程教學的有效進行。朱超才等人認為學生擁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表現為在課前進行預習,了解課程的學習內容和重難點,從而在線上學習中能夠積極參與課堂的各項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3]。
張曉蕾、黃振中和李曼麗在《中國在線教育調查研究》中有關在線學習的研究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影響其在線學習的效果[4]?;谇捌诘恼{查結果,黃振中和張曉蕾對在線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自主學習是開展高質量在線學習的重要條件,學習者是否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即學習動機的高低、學習方法的恰當與否以及學習興趣是否濃厚等均影響其在線學習效果[5]。還有的學者通過構造不同的學習成績預測模型,發現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習成績具有直接的影響[6],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高,對在線學習方式越滿意,在線學習效果越好。
總之,前提論基于在線學習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認為學生應該具備利用教學資源、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去、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能力??梢?,前提論認識到在線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差異,認為如果采用在線學習的方式,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教師無法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等。為此,他們認為采取在線學習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促進論認為,在線學習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具體而言,是指學習者通過在線學習其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得到提升。支持促進論的學者們論述在線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觀點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理論研究;另外一種是實證研究,即通過將實行在線學習與未進行在線學習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結論:在線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采取第一種方式的學者有很多。例如,曲建忠認為,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在任課教師的引導、服務和監督下,對學習較為專注,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所提升[7]。傅玲芳和楊堅定在在線學習平臺開展了為期兩年自主學習研究,其結果表明網絡多媒體模式對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8]。趙畫指出,網絡直播由于能夠提供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以及提供多元化的手段,從而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著較大的支持[9]。
此外,還有部分學者將線下學習的學生與進行線上學習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比較,發現后者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夏雪艷對廣東省某高職院校3月10日到4月10日學生在線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參與互動,同時對在線學習都較為滿意[10]。徐素鵬通過對利用微課平臺學習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得到大部分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11]。他認為,微課資源的使用能夠降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借助網絡平臺查找資料的能力。
根據上述可以發現,支持促進論的學者無論是直接論述還是基于相關的調查數據,都一致認為在線學習有利于學習者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近年來,網絡教學平臺各式各樣,品種繁多。但大部分平臺仍不成熟,課程質量也參差不齊,學生對這一類的網絡課認可度并不是很高。盡管很多學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線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但是在線學習平臺以及教師的在線教學水平等都有待進一步的優化和提高。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學界提出的舉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從教師入手;一類從平臺著手。多數學者認為應該優化在線課程資源,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例如,賈蕓和胡瀟提出,對于網絡教學平臺來說,要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形式,打造符合學生個性需求的網絡課程體系,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12]。一些學者指出,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往往使學生具有較充足的學習動力和較大的學習興趣以及較強的學習自為性。例如,郭偉認為,教師應該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此外,還要幫助學生提高查閱資料的能力,使學生善于運用網絡資源[13]。
也有學者指出,提高學生在線學習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從平臺入手。因此,平臺應該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的優化。其中,李艷關于如何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以下四個舉措:①強化平臺的交互設計。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能夠更好的交流互動;②改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③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鞏固在線學習效果;④完善平臺功能,提高學習服務質量[14]。郭曉暉和高煥利則指出,要想提高在線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平臺和教師雙方應共同努力。平臺方面。應開發一站式教學服務平臺,對大量的信息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和創新,開發短小精悍的優質資源,減少學習阻力,拓展電大在線教學平臺中的交互手段;教師方面應充分發揮學習監控和引導作用[15]。
也有的學者認為,應從自主學習轉向自適應學習,給予學習者基于自身能力的體驗、適應自身發展的能力[16]。
通過上述觀點不難發現,學者們在提出如何提高在線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時,多是從平臺層面和教師等微觀層面入手。筆者認為,提高在線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應從宏觀層面與微觀層面著手。具體來說,在宏觀層面可以通過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例如對在線學習平臺的資質以及運行等做出較為明確的規定。在微觀層面,則需通過教師、在線學習平臺、學校等多方協同聯動,共同努力來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綜述相關研究發現,在線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但究竟是在線學習影響著自主學習能力還是自主學習能力影響著在線學習亦或者是二者相互影響,目前學界并無一致定論。促進論認為采取在線學習這種方式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促進作用;前提論認為在在線學習的開展本身就需要學習者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傊瑖鴥葘υ诰€學習與自主學習的關系研究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這些研究既有理論分析,也有實證分析;既有現象描述,也有對策探討。結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探究在線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二者關系時可做出二者雙向影響的合理假設??v觀已有研究成果,發現已有研究忽略了自主學習與在線學習的雙向影響關系存在的可能性。目前學界關于二者關系的研究觀點主要為前提論和促進論,并無兩面論。究其原因,可能是學者們在探究二者關系時多只關注一方對另一方的影響。
其次,應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而已有研究成果缺乏對自主學習能力影響因素的探究。今后學者們在論述二者關系時,可從影響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入手。例如,假設影響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有學習方式,而學習方式主要有在線學習與線下學習兩種,從而根據研究假設開展研究論證假設。
最后,自主學習轉為自適應學習是未來的一種趨勢。隨著對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一些學者提出了自適應學習的新概念。自適應學習(Adaptive Learning)是指在網絡學習環境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策略,通過與網絡平臺的交互式信息反饋,主動監控自己的學習活動,形成自我評價,并相應地調節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以獲得適合自己的最優化的個性化學習。自適應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的理念,也是一種實際發生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