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潔 楊炎川
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江蘇 徐州 221011
XZ市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全國知名的“工程機械之都”,素有“五省通衢”之稱,近幾年城市發展迅速,2021年11月26日,國家提出支持XZ等城市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推進XZ產業轉型和示范區建設,重點培育和發展XZ裝備與智能制造產業。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當前社科研究要求突出應用對策研究、時效性、針對性和可行性,同時注重學科交叉和成果的多樣化[1]。高校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體部分,前期對2010—2020年10年間XZ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XZ市高校社科研究存在社科研究力量不均衡、科研成果轉化率低、時效性差、質量不等、高校社科研究力量零散化,整合凝聚力不強等問題[2]。傳統社科研究已不能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亟待轉型。高校智庫在國家和地方建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等文件中[3],均提及推動高校智庫的發展完善。因此,XZ市高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作用和責任,結合新型智庫的建設要求,努力推動高校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
XZ市高校數量眾多,有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醫科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工程學院、解放軍徐州空軍學院5所本科院校,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大專院校,各高校學科門類豐富,學科設置較為完善,為新型智庫建設提供基礎和保障。
各高校進行傳統社科研究的學者長期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有成熟的研究方法和一定研究基礎,他們廣泛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有一定的敏銳度,為向新型智庫轉型提供了專業技術優勢。
XZ市高校眾多,擁有各學科的院士、專家、教授、博士等人才,這是其他社會力量所無法超越的,傳統社科研究承擔者專業基礎扎實、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具有良好的數據信息資料整理能力[4],這是轉型的人才儲備優勢,也是關鍵所在。
XZ市高校教育教學資源豐富,具有全面的學科門類,例如中國礦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以礦業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大學;江蘇師范大學,擁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3個本科專業,覆蓋11個學科門類。其他高校各學科均衡發展,為社科研究學科交叉融合提供基礎。
XZ市高校在建設上各有特色,如中國礦業大學以礦業為特色;江蘇師范大學,其歷史學、漢語言文學等四門學科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學教育是學校的特色和優勢;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突出建筑類專業特色;其他高校也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專業,為XZ市高校建設特色新型智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發放問卷、實地走訪、個別訪談的方式,分析發現制約傳統社會科學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XZ市高校較多,有重點本科高校、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但XZ市遴選入CTTI高校智庫的只有2個。與重點本科高校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高專院校的科研能力較弱,資金保障不足,在進行高校智庫建設時,不是不想去轉型,而是現實客觀條件阻礙了其發展,導致一些高校智庫建設水平較高,另一些高校對于高校智庫建設無從下手和分層發展。
在XZ市高校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過程中,科研團隊建設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傳統社科研究人員較分散,分布在各個領域,不集中。一方面,復合型研究人才團隊建設滯后,研究人員學科背景或工作經驗單一,人才來源有限;另一方面,人才較分散,不能形成統一的科研團隊,且團隊之間交流較少,信息不能共享。同時,科研團隊水平不高,亟需發展。
傳統社科研究主要研究基礎性理論、以個體研究的方式進行,而智庫是服務于政府、企事業單位,主要是進行政策規劃與咨詢,以“問題”為導向,旨在解決服務對象在建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很多高校社科研究人員缺乏在政府和企事業部門的工作經驗,對于決策的制定、修改等各項流程也不了解[5],同時不能及時了解到服務對象的真正需求,導致研究沒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缺乏與服務對象之間的平臺,溝通不順暢。
傳統社科研究在資金保障方面主要來源于課題經費,XZ市高校向新型智庫轉型,必然需要資金支持。高校智庫是非營利性組織,建設高校智庫的目的是為國家、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咨詢,提供智力支持,而不是牟利。如何維持高校智庫的正常運行,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成為制約高校智庫建設的主要瓶頸。
從事傳統社科研究人員中,部分人員思想不夠解放,固守傳統的研究方法和領域,沒有轉變觀念,以問題為導向的應用對策研究所需的研究方法掌握不夠,同時研究視角不夠寬廣,立足于國內問題,缺乏與國外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成果以發表學術論文為主,成果轉化推廣途徑單一,缺乏開放性和共享性[6]。
XZ各高校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學習新的理論知識,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科研工作。要以國家的相關政策、發展方針為指導,認真研讀政策文件,深刻認識高校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的必要性和建設高校智庫的重要意義,明確高校在地方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優勢,為國家、地方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XZ市各高校由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過程中,要立足自身實際情況,認真研讀政府文件,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等,明確XZ未來的發展方向、當前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有針對性的特色研究,提出具有建設性、可操作性、戰略性的對策建議,為推進XZ市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在認真研讀相關政策文件和明確XZ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各高校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和優勢,精確定位,確定本校的重點研究領域,重點解決XZ市目前發展中亟需解決的問題。高職高專院校與本科、重點本科高校同屬高校范疇,雖然在科研實力上有所差距,但高職高專院校有其自身的特長和特點,是本科院校無法比擬的,例如,高職院校具有技術專長、技能人才資源豐富等自然優勢,為企業生產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解決企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緊缺的問題。
1.各高校精確定位,建設特色新型智庫
XZ市各高校要以政策文件為引導,充分挖掘自身特色,精準定位,建設有自身高校特色的新型智庫。不同層次的高校對接不同的社會問題,如在人才培養問題上,不同層次的學校培養不同類型的社會人才,旨在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本科、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是技術專門人才,而專科教育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精確定位,找到自身的優勢。
2.各高校學者積極轉變思想,樹立智庫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各高校傳統社科研究人員要充分解放思想,認真學習相關政策文件,充分認識到傳統社科研究和新型智庫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樹立智庫意識,積極向其他學者學習應用對策研究的研究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以適應XZ市現代發展的需求。同時高校要給予研究者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吸引更多的學者加入高校智庫建設。與政府、企業協調好,選派優秀的學者到地方政府、企業等兼職,增加研究人員的實踐經驗,使得應用對策研究更接地氣,更具有可行性。
3.高校智庫的資金籌集機制建設
高校智庫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要積極尋找資金,建設資金籌集機制,智庫經費的主要來源是政府支持,還可以尋求基金會、個人的捐贈以及課題研究經費。除此以外,還可以尋找一些公司的贊助,為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或通過召開會議、提供相關技能培訓以及咨詢服務等方式來獲取資金,擴大資金籌集渠道,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以維持高校智庫的正常運行。
4.高校健全經費管理、人才引進、考評激勵等制度
高校在進行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時,要健全經費管理制度,完善資金保障制度,確保經費切實用在社科研究上,同時對研究者要提供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智庫建設,可以聘請一些退休的領導專家,他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高的研究水平,充分實現“旋轉門”機制。最后,制定各項考評激勵制度和政策文件,吸引更多優秀的學者加入智庫建設,營造良好的智庫環境。
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外,地方政府也要給高校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和咨詢服務,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突出研究的時效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1.成立智庫協調組織,統一管理決策咨詢研究工作,暢通溝通渠道
政府與高校合作,成立智庫協調組織,搭建高校與服務對象的平臺,建立需求庫、信息庫、專家庫和成果庫,構建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政府將目前待解決的問題、各項課題放入需求庫,各高校智庫學者均可以獲取相關信息,自行組成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將研究成果投放成果庫,政府能夠及時查看,暢通溝通渠道。
2.政府提供一定的實踐崗位
一些學者因缺乏企事業、政府單位的基層工作經驗,對于政府各項政策的制定等缺乏了解,導致部分研究成果可行性差,不接地氣,“應用性”不強,政府提供一定的工作崗位,各高校可選派優秀的學者進行兼職,能夠更好地了解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現實需求,對于應用對策的提出有很好的幫助。
3.建立統一的評估機制和激勵制度
高校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庫建設是以應用對策研究為重點,是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服務,解決當地的社會問題,但缺乏評價標準和尺度,地方政府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一個成果評估機制,對智庫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價,根據不同的研究領域制定可行性的評價標準;同時建立激勵制度,如每年進行研究成果的評獎制度,從而激勵研究人員。
最終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是新型智庫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必須要構建智庫成果的轉化渠道,擴大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如出版發行高校智庫期刊、書籍、交流資料等,在期刊中刊登最新的智庫研究成果;采用現在人們經常使用的交流平臺進行智庫成果的宣傳,如建立微信、微博公眾號,及時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定期舉辦研討會、報告會等活動增強學者間的交流;也可借用電視、報紙等大眾媒體;通過研究成果的廣泛傳播,逐漸被專家、學者、大眾認知,最終達到為政府決策作參考的目的。
除此以外,高校社科研究人員要有較強的敏銳性,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突出研究的時效性和問題導向,才能貼近實際,接地氣,符合新形勢下社會科學研究的新特點。
我國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XZ市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傳統社科研究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傳統社科研究向新型智庫轉型勢在必行,各級各類高校應積極推進高校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明確自身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中的責任和作用,精確定位,對接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社會問題,進一步發揮新型智庫的作用,為各級政府決策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