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強,鄭俊娥
(1.淄博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2.淄博市中心醫院產科,山東淄博 255020)
阿爾茨海默病為老年群體發生的認知障礙性疾病,其發病機制可能與膽堿能缺陷、基因突變、神經功能凋亡、自由基損傷、線粒體缺陷等有關,臨床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多表現出認知障礙、記憶受損、精神行為癥狀突出、學習能力下降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導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極易發生各種并發癥[1-2]。臨床發現,部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較高的肺部感染風險,使得患者易出現肺功能降低,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分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因素,并予以干預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淄博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分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旨在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的預防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淄博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藥敏試驗及痰液培養結果分為發生肺部感染組(34例)、未發生肺部感染組(14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本研究已獲淄博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符合《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為癥狀及認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19)》[4]中相關標準,肺部感染組行藥敏試驗及痰液培養結果顯示陽性;②體溫>38 ℃,有咳嗽、肺部啰音,X線顯示有肺部感染征象,白細胞計數>10×109/L者;③未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腦炎、腦膜炎、腦萎縮者;③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④腦腫瘤、癲癇、血管性癡呆所致癡呆者;⑤近1個月內使用激素類藥物、免疫抑制劑者。
1.2 分析方法 ①肺部感染發生情況分析及一般資料收集。統計1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情況。收集患者性別、年齡、臥床時間、吸煙時間、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合并腫瘤疾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血降鈣素原(PCT)、血前白蛋白、血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等一般資料;患者入院時,采集外周血4 mL,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中元匯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型號:Z30)測定兩組血PCT、血前白蛋白、血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②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分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
1.3 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情況分析及一般資料比較1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34例,發生率為18.89%。發生肺部感染組患者臥床時間≥6個月、吸煙時間≥1年、合并糖尿病、合并腫瘤疾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患者占比為61.76%、52.94%、79.41%、35.29%、58.82%、73.53%,高于未發生肺部感染組的28.77%、30.82%、28.77%、6.85%、31.51%、47.26%;發生肺部感染組患者血PCT水平高于未發生肺部感染組,血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低于未發生肺部感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發生肺部感染組、未發生肺部感染組性別、年齡、合并高血壓、血前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s )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s )
PCT:降鈣素原。
項目 發生肺部感染組(n=34)未發生肺部感染組(n=146)χ2/t值P值性別 0.298>0.05男19(55.88) 74(50.68)女15(44.12) 72(49.32)年齡 0.056>0.05<75歲 16(47.06) 72(49.32)≥75歲 18(52.94) 74(50.68)臥床時間 13.199<0.05<6個月 13(38.24) 104(71.23)≥6個月 21(61.76) 42(28.77)吸煙時間 5.931<0.05<1年 16(47.06) 101(69.18)≥1年 18(52.94) 45(30.82)合并高血壓 1.165>0.05是15(44.12) 50(34.25)否19(55.88) 96(65.75)合并糖尿病 29.923<0.05是27(79.41) 42(28.77)否7(20.59) 104(71.23)合并腫瘤疾病 20.798<0.05是12(35.29) 10(6.85)否22(64.71) 136(93.15)合并吞咽困難 8.862<0.05是20(58.82) 46(31.51)否14(41.18) 100(68.49)濫用抗菌藥 7.627<0.05是25(73.53) 69(47.26)否9(26.47) 77(52.74)血PCT(ng/mL) 4.96±0.47 0.74±0.18 85.395<0.05血前白蛋白(g/L) 162.65±28.59162.34±28.920.056>0.05血白蛋白(g/L) 41.37±5.74 41.82±5.80 6.758<0.05血紅蛋白(g/L)108.14±12.94120.53±11.535.512<0.05
2.2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臥床時間≥6個月、吸煙時間≥1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血白蛋白低(OR=2.088、2.044、1.696、1.547、1.982、1.976,均P<0.05),見表2。

表2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
阿爾茨海默病為認知障礙性疾病,患者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認知功能等出現障礙,機體出現吮吸反應、強握反應等原始性反應,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原因尚未明確,目前受到廣泛認可的發病機制主要包括β淀粉樣蛋白學說、神經血管學說、基因突變學說、線粒體功能障礙學說及氧化應激學說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主要死亡病因在于其并發癥,肺部感染為阿爾茨海默病并發癥一種,有較高發病率,但其具體的發病機制尚無定論,目前認為該病與患者咳嗽反射減弱、排痰能力差有關[5]。本研究發現,1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34例,發生率為18.89%,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發病率較高,因此通過分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對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發生肺部感染組患者臥床時間≥6個月、吸煙時間≥1年、合并糖尿病、合并腫瘤疾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患者占比高于未發生肺部感染組,發生肺部感染組血PCT水平高于未發生肺部感染組,發生肺部感染組血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低于未發生肺部感染組,提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可能是因為臥床時間≥6個月、吸煙時間≥1年、合并糖尿病、合并腫瘤疾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血PCT水平高、血白蛋白低、血紅蛋白水平低,這與毛青英等[6]、劉兆瑋等[7]的研究結果相符。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臥床時間≥6個月、吸煙時間≥1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血白蛋白低。分析出現上述結果的原因為,臥床時間≥6個月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易出現肌肉萎縮、肺功能降低等問題,大量分泌物及黏液無法及時排出,使得致病菌在肺部大量繁殖,導致患者有較高的肺部感染風險[8]。吸煙時間≥1年會導致肺間質纖維化,降低肺部抗感染能力;同時還會使巨噬細胞在支氣管、肺泡間大量聚集,引發炎癥反應,使肺部出現病變,肺部感染風險升高[9]。合并糖尿病會使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血漿滲透壓升高,中性粒細胞吞噬能力減弱,殺滅病原菌的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概率加大[10]。合并吞咽困難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食欲降低,攝入營養物質減少,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加大了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肺部感染的風險[11]。同時,吞咽困難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口腔細菌大量繁殖,且吞咽困難患者易出現嗆咳,進而使口腔細菌轉移到肺部,進而引發肺部感染[12]。濫用抗菌藥會導致機體菌群紊亂,加大致病菌大量繁殖的風險,進而加大患者肺部感染的風險[13]。血白蛋白低提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營養狀況不佳,機體屏障功能減弱,對病原菌的抵抗力下降,有較高肺部感染風險[14]。
綜上所述,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風險較高,且危險因素有臥床時間≥6個月、吸煙時間≥1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吞咽困難、濫用抗菌藥、血白蛋白低。臨床應對此采取針對性預防以期避免此類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