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網絡技術已經步入成熟發展階段,而且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也逐步進入網絡強國發展階段。為了更契合網絡發展時代人們對信息安全的要求,我國也實現了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以及數據庫構建,并進入到大數據發展階段。通過龐大的數據庫,用戶可以用較短的時間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進一步提升了資源利用的速度和效率。本文立足大數據背景,針對信息通信技術應用過程中如何實現相應的隱私保護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營造出安全、高效的網絡通信環境,并可以促使人們在充分利用好大數據的同時,做好個人信息隱私的保護。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通信技術;隱私保護
互聯網具有信息公開和共同享用的特點,只要人們在網絡上活動,就會在網絡上留下痕跡,這些痕跡構成了大數據,這些大數據在某種意義上也會造成個人隱私的泄漏。為此,我們在享受網絡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也必須要做好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網絡與人們的隱私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個人隱私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掌握,那么勢必會被不法分子用來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這就會嚴重影響到大數據平臺下人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所以在大數據背景下保護個人隱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大數據時代發展特點出發,基于大數據的內涵和意義,對大數據發展背景下如何實現個人隱私的保護展開了相關的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觀點論述,為推動大數據背景下個人隱私的保護提供經驗分享和借鑒。
一、大數據的內涵和意義
在進行大數據發展背景下個人隱私保護問題的探討之前,首先我們需要對大數據技術本身進行闡釋,了解什么是大數據,以及大數據技術的內涵和本質意義。通過對大數據的簡單概述,為后續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
(一)大數據的內涵
大數據即海量的沒有經過專業處理的信息數據。為充分凸顯出大數據的應用意義,必須要做好數據的篩選和處理。數據技術的意義就在于在掌握龐大數據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專業化的處理,要體現出大數據平臺對數據的“加工”能力。只有提高了“加工”能力之后才能讓數據“增值”。所以大數據本身指的是海量的數據,而大數據技術則是指要具備能夠從海量數據中進行關鍵數據篩選的能力,并對篩選出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結合大數據分析結果,了解個體的網絡行為習慣、模式和特點等。
就比如說某個企業對企業所在地區的電力情況進行分析,分析之后創造出了一個系列的服務體系項目,這個大數據的分析就促進了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通過信息的處理方式將公司附近小區住戶的手機號碼掌握,掌握之后住戶的手機上就會收到很多關于這個公司的產品的廣告,住戶可以通過廣告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節省了商品購買的時間成本。特別是這個公司的服務體系里面有家庭電力能源管理系統,有了這個管理系統就相當于有了一個大數據平臺,商家就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了解不同住戶的需求,然后就可以根據每個住戶不同的需求給他們推送不一樣的信息,帶給不同用戶獨特的個性化服務體驗。這個系統可以分析推斷出每個家庭的用電高峰期以及每個家庭的用電量多少,比如如果這個家庭用電量電高峰是在做飯時間段,這個時候給住戶推送廚房用品的打折卡就可以滿足這類住戶的需求;如果到晚餐時間某些用戶的用電量小就可以推斷出這家人是不經常在家吃飯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特點給住戶推送附近餐廳的打折卡,這樣也會給住戶帶來滿意的體驗。又比如某些家庭的周末用電量較平時少很多,這就說明這個家庭經常外出游玩,這個時候就可以給這類家庭推送外出游玩的優惠券。制作這個系統是為了更好給這邊的住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但是經過對大數據的分析之后又可以給平臺帶來比較高的附加值。
(二)大數據平臺存在的意義
大數據中包含了很多豐富的信息,諸如用戶的消費喜好、消費習慣等。只要企業和商戶正確地采集使用大數據,就可以為企業和商家帶來很大的利益。但是大數據平臺也有自己的弊端。大數據平臺中包含了海量的數據信息,對于這些信息的真實與否需要進行深入探究和篩選,確保所篩選的數據能夠滿足決策對大數據信息的需求。我們要明確大數據平臺的優點和缺點,運用大數據時要恰到好處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在以前互聯網只是用來進行商品交易的輔助手段,但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作用已經大大超越過往的用處。大數據運用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以及產業鏈的發展過程。企業的管理者已經意識到了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影響以及信息技術的深刻含義,也懂得了如何運用信息技創造自己企業的競爭優勢,所以信息技術以及大數據平臺正在改進很多企業熟悉的經營之路,這是一場關于很多企業的生死存亡的技術性革命。
大數據平臺還有一定的商業價值,比如說百度搜索引擎、搜狗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等一系列的搜索引擎應用,可以從海量大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借助這些信息分析用戶性格喜好和行為特點,并結合分析的結果為用戶自行推薦符合用戶興趣和習慣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大數據可以實時追蹤用戶行為變化,如果用戶的興趣和習慣產生了變化也會相應地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
比如說很多社交網絡之所以興起和發展都是因為人們對社交聊天的需求,比如說某一些語言在社交聊天記錄里大家都在用,大數據通過數據結果的分析和統計,會將這些內容顯示出來然后這句話就會變成網絡用語。比如某一個視頻或某一段音樂在網絡上大家都在看都在聽,那么這就會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音樂或者視頻,這都是得益于大數據平臺才可以實現的。
二、數據通信技術存在的內涵及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數據通信技術應運而生。實際上,數據通信技術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二者的融合產生的。數據通信技術是一種比較新的通信技術,這種通信技術可以讓通信的效率變得越來越高,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對通用技術的極高需求。傳統在通信的實現上,主要是通過電纜或是光纖實現。傳統的通信技術在實現上,雖然也能夠滿足人們最基礎的通信需求,但是其無法實現相應資源的科學整合。為此,隨著數據通信技術的成功研發,其能夠出色解決傳統通信的問題和不足,充分提升通信效益,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通訊服務需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數據通信技術的誕生是源于多方面技術綜合研發的結果,也是能夠充分契合新時代背景下用戶對通信服務新需求的結果。
數據通信技術是基于大數據平臺實現的,大數據平臺給通信技術提供資源,通信技術負責整合資源。計算機技術可以非常深入的分析通信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優化通信平臺的數據。因為大數據中的通信技術實在每個數據的通信基礎上產生,所以大數據通信技術比數據通信技術更加有決斷性、發展性和相關聯性。現在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代人們的主要通信工具,在互聯網體系內有很多資源并且在不斷地增加。這些資源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正常的操作下對數據的研究與分析并不會影響到或者涉及個人的隱私,更加不會對互聯網整個體系的安全性造成影響。但是如果網絡上的通信技術遭到破壞或者是入侵,被不法分子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這就很有可能威脅網絡通信的安全。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大數據通信技術的深入研發和完善,并要尤其重視個人隱私的保護。通過技術的升級,降低個人隱私泄露、個人數據的外泄等情況發生概率,為用戶提供一個安全放心且穩定的通信環境,為更加充分地運用網絡通信技術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在大數據平臺基礎上分析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問題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個人通過網絡開展的一切行為都會在網絡平臺上留下印跡。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導致一些個人隱私資料的泄漏。本章節將重點圍繞大數據平臺應用,針對通信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涉及的隱私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和闡釋。
(一)個人信息的外泄
現在的網絡時代屬于信息高度集中的時代,只要有關個人隱私的事件出現在網絡平臺上,這樣的個人信息就已經不算是個人隱私了,也就是你的個人信息已經暴露在大數據平臺上了。為此,立足大數據時代發展背景出發,要求我們在使用網絡進行相關信息的發布上,一定要有隱私保護認知,重視對個人信息的隱私保護,嚴防個人信息外泄的情況發生。
就比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會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在各大求職網絡平臺上發布自己的求職信息。為了引起更多企業的關注,求職者往往會選擇公開自己的求職簡歷。這樣就會導致個人簡歷在網絡上被公開。如果這些信息落入到不法分子手中,不法分子就會利用這些信息知道你的詳細住址以及聯系方式,冒充用人單位對求職者進行詐騙。現在處于一個大數據時代,個人的很多信息都在平臺上是透明的甚至是公開的,很多信息的傳播已經不受到個人的控制。網絡平臺在給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隱患,這就是影響通信安全的比較重要的因素。
(二)通信技術的信息關聯性很強
現在的大數據平臺除了有資源整合的功能之外,還能在數據云端的儲存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融合下深入地分析大數據資源,探索大數據之間的內里價值和相互之間的關聯。比如說,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利用大數據技術,將用戶的網絡消費信息、網絡所體現出來的職業信息、經常瀏覽的網絡信息、網頁的瀏覽狀況等整合起來,進而可以分析出目標平常的活動軌跡、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用戶的性格特點、年齡、性別、喜好興趣和周邊的生活圈子等。再比如,在網絡上短時間內頻繁地購買畫紙、畫筆以及繪本,并且在畫畫的網站注冊成了會員,他在某些社交平臺上經常也會上傳一些素描畫、鉛筆畫等。這些信息相互聯系在一起就可以分析出這個人首先性格非常開朗,喜歡與人打交道交流,正在學習或者創作素描畫和鉛筆畫。再分析他的社交平臺上上傳作品的速度就可以分析出這個人的生活節奏以及平常的行為特點,完成目標的畫像。
四、關于解決基于大數據平臺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隱私保護的方法和策略
基于以上觀點的分析,我們在充分看到大數據平臺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還要關注大數據發展背景下個人隱私泄漏的問題。針對大數據平臺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我們也要科學地制定相應的隱私保護方法和策略。
(一)匿名保護技術
對在社交平臺上隱私的保護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匿名保護技術。大數據平臺可以實現信息共享,所以在信息共享時一定要重視個人隱私保護。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在信息共享時對于一些關鍵性的個人隱私通過匿名的形式發布出去就可以對隱私得到一定的保護。就比如說在微博里面發一條動態,這條動態設置成為僅個人可見,在平臺上就不會有第二個人看到你所分享的那條動態。再比如微信在加好友的過程中就可以設置僅聊天還是聊天和朋友圈可見,在發朋友圈也可以設置僅自己可見還是部分朋友可見還是部分朋友不可見等。發送出去的朋友圈如果想隱藏也可以將其隱藏起來只有自己可見,從而實現隱私保護目的。但是由于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這樣的匿名發送信息會很容易被技術手段破解,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社交平臺的匿名保護技術還需要不斷地改革與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
(二)數字化的水印技術
在大數據環境下,數字化水印技術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強健水印;另一種是脆弱水印。前者主要用于凸顯數據來源,后者主要用于體現數據真實性,然而該技術主要用于保護靜態數據,如自然語言、文本、文檔、數據庫等,無法保護處于動態整合進程中的大數據。為此在未來需圍繞大數據研究數字化水印技術,繼而賦予該技術實效性、發展性、科學性,為保護網絡用戶通信安全奠定基礎。
(三)差分隱私保護技術
微軟研究院在2006年成功研發了差分隱私保護技術,該技術主要以噪聲或干擾信息為載體,以數據庫為保護對象,以隨機注入干擾信息或噪聲為手段,達到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目的,當不法分子進入數據庫竊取個人信息時,只能得到無用信息,該技術具有極強的信息隱藏功能,就算不法分子入侵整個數據庫,也不能獲悉有關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繼而有效保護個人信息。為提高信息通信隱私保護質量,許多企業開始嘗試應用該技術,例如2006年克雷格·費德里吉(蘋果副總裁)宣布將差分隱私保護技術應用在蘋果產品IOS系統內,旨在保護用戶隱私;谷歌公司將差分隱私保護技術應用在Chrome瀏覽器內,繼而提高該瀏覽器用戶隱私保護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信息通信技術能提高人際交往綜合質量,同時將個人信息留在網絡中,影響個人信息安全。在開放、共享大數據環境下,個人隱私保護難度徒增。基于此,為提高個人隱私保護,需在積極應用社交平臺匿名保護技術、數字化水印技術、差分隱私保護技術基礎上,加大相關技術研究力度,繼而有效保護個人隱私,為人們充分利用大數據并融入大數據時代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端木慶君? ?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科學技術服務中心
參? 考? 文? 獻
[1] 郝樹強,高迎生,畢永剛.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保護[J]. 中國寬帶,2021(2):68.
[2] 李開麗.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保護[J]. 數碼世界,2020(10):24-25.
[3] 丁霞,黃偉.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保護研究[J]. 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9):63-64.
[4] 王彥君,趙俊崗,張宏志. 淺談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中的隱私保護[J]. 科學與財富,2020(1):343.
[5] 劉永盛.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分析[J]. 數字化用戶,2017,23(34):153.
[6] 吳小瑩.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保護[J]. 移動信息,2016(10):75-76.
[7] 李洪東,董勤勤.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的隱私保護研究[J]. 理財周刊, 2020(3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