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的本質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而不是通過強制性手段,以說教灌輸等方式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遞。學生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教師不能將學生看作是學習的機器,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信息時代下,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多媒體課堂,挖掘多媒體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即基于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優勢作用,研究多媒體課堂的構建路徑。
關鍵詞:小學體育;信息技術;多媒體;課堂教學
信息時代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多媒體充斥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各個角落。在現代化教育體系構建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技術成為了教學領域中教育工作者們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工具,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體育教師需要積極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生活習慣。
一、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的優勢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體育教學基本為固定教學模式,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體育動作的重復訓練,才能幫助學生掌握規范的體育動作。由于重復教學時間過長,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產生疲憊感,體育課程學習興趣大大降低。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幫助教師將抽象難懂的體育知識形象化、簡單化、生動化、趣味化,讓學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1]。
(二)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
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的教學工具為教材。而教材內容有限,無法延伸到課堂之外,只能局限在教材中的體育動作項目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網絡中尋找大量優質的體育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儲備。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體育動態新聞以及多樣化的體育鍛煉方式,讓體育課堂不再局限于重復性的體育動作訓練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各種體育比賽,通過項目賽事讓學生觀看直觀的視頻感受體育比賽的氛圍,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熱情,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使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項目學習中。
(三)降低體育學習難度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能夠讓原本復雜抽象的體育動作更加生動形象,使體育動作更加簡單,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階段,因此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受到年齡限制,無法有效掌握一些較難的體育動作。小學是幫助學生奠定良好體育基礎的重要階段,如果學生在這一階段出現動作不規范的情況,很容易形成終身性習慣,在未來的體育鍛煉中出現受傷問題,對學生的身體安全造成一定威脅。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體育動作分解,并以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降低體育動作的學習難度。使學生能夠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自然而然想到自己觀看過的多媒體動畫視頻,輕松掌握較難的體育動作。
(四)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是模仿教師動作,完成體育項目學習,教師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而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我國的體育精神,例如郭晶晶奪冠、姚明、陳夢、全紅嬋等,通過觀看這些體育前輩的事跡,并播放熱血的比賽現場視頻,讓小學生被比賽現場所影響。即便學生不懂愛國情懷,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為國爭光的精神,最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的路徑
(一)應用多媒體技術提升知識理解效果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想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教師就需要從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應用多媒體技術提升知識理解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相當于傳統教學體系和現代教學體系銜接的媒介,通過傳統和現代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能夠引導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中,形成相對合理的體育教學過程結構,最大化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利用多樣化的圖片、視頻和音頻等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良好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從而使小學生能夠以飽滿的情緒和熱情的態度學習體育知識。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們一生中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取的信息占總信息的94%。其中的12%通過聽覺,而88%則通過視覺,由此可見人類最重要的信息獲取器官為視覺器官。小學生擁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他們正處于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因此感知事物的主要方式還是依靠視覺、聽覺以及想象力等等。如果教師僅使用單一的動作示范或者說教式教學法,就會導致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很多教師因為動作技術的難易程度以及自己對動作技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在講解示范時很難完整將技術動作展現出來。比如一些一晃而過的行進間動作,會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動畫視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疲勞感,幫助學生理解體育動作[2]。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的不同,針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進行多樣化的設計,提升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水平,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知識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有關投擲的相關知識時,很多學生并未經過系統性的投擲學習,他們對如何科學進行投擲并不了解。這就導致小學生很容易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出現錯誤投擲的情況,而投擲一旦形成了習慣,很難糾正過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投擲時的標準動作、發力方式以及身體姿態,通過音頻和視頻動畫等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理解怎樣去投擲,完成體育教學。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更加細致和全面的講解,幫助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效果,強化他們的體育技能水平。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糾正學生錯誤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訓練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學生經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后,需要將其應用到實踐訓練中,才能夠真正掌握體育技能。學生可以通過訓練找到正確的運動方式,強化對該運動的記憶,提升自己的運動水平。而教師則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訓練狀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準確評價,了解學生的不足和缺陷。并從中分析自己的教學有哪些不足,針對性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多媒體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為小學體育課堂提供良好的環境,還能夠滿足時代需求,幫助教師進行體育知識的普及。并通過各種體育動作的動畫視頻,糾正學生的錯誤,規范學生的體育動作。雖然多媒體課堂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但始終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教師不能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所有教學問題,更不能完全舍棄傳統教學模式。針對以實踐訓練為主的體育課堂,教師還是需要以傳統體育教育為根本,將多媒體技術和基礎體育教學有機融合,發揮實踐訓練的有效性,規范學生的體育動作。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將抽象的體育知識轉變為形象生動的動畫視頻,使靜態的書本教材轉變成動態的圖片,有效降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難度。讓教師可以直接切入教學關鍵點,有效教學體育知識中的重難點[3]。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身心會在體育課程中承受較大的壓力,在體育課程中,他們需要完成很多挑戰性的實踐活動,并不斷融合學習到的體育技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間接緩解學生身心上的疲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低單杠”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有的學生在上杠時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他們會雙手拽住單杠,依靠單杠的柱子爬上去。還有的學生會先用雙手,雙腿綁住單杠,之后再晃動自己的身體將自己“悠”上去。這種錯誤的上杠方式很容易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影響,一旦出現失誤,就會造成摔傷事故,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二次教學,幫助學生糾正他們的錯誤動作,強化他們的記憶。使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式進行單杠運動,提升教學效果。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想真正完成一個標準動作并不是簡單的,很多體育教師在長時間的鍛煉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小的失誤。這就需要學生經歷了解、掌握、熟練、和提高四個階段。一些學生在剛開始運動的過程中,由于精力充沛,不會出現明顯的錯誤動作。但是當學生鍛煉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身體因為疲憊,很有可能失去協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動畫的方式展示規范的技術動作。例如在羽毛球體育運動中,教師可以播放我國奧運會羽毛球比賽的相關視頻。然后詢問學生:想不想要和視頻中的運動員一樣帥氣?這時大多數學生都會回答:想。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講解動作的標準要求,讓學生熟悉羽毛球體育運動的規范動作和相關規則之后,組織學生進入操場進行實踐鍛煉。在這一過程中,當學生發現錯誤動作時,教師需要及時進行糾正,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動作基礎,避免他們以后在體育鍛煉中出現動作不標準的安全問題。
(三)應用多媒體音樂進行體育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音樂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無論是在課程的開始、過程還是結束部分,無論是籃球、足球還是韻律操、舞蹈等,都可以通過合適的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例如韻律操或者啦啦操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多媒體音樂,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近十幾年來韻律操和啦啦操得到了廣泛普及和開展,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但是由于教師的示范能力不足以及教學手段過于傳統單一,導致很多小學生難以感受這項運動的美,學生缺少自我表現力和強大的學習欲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啦啦操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多媒體音樂,來提高韻律操或者啦啦操等課堂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選用《足球寶貝啦啦操》,通過這首歌中動聽的音樂旋律,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程開始之前利用網絡技術尋找相關資料。通過團結協作激發成員的創意,并確定本小組的口號、隊名以及結束造型。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團隊精神,強化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四)應用多媒體提升基礎室內知識教學效果
以往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形式過于單調。很多學校甚至都不采用理論課程形式,大多會選擇組織學生戶外進行實踐鍛煉,采用教師示范講解的方法。如果遇到下雨、下雪等天氣,則在教室內上自習。由于小學生自律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注意力很難在課堂上保持集中。因此在課堂自習的過程中,自習效果不佳,體育教師很難控制課堂紀律。這就對小學體育基礎室內知識教學的效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難以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全面的認知,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豐富基礎室內課程的內容,打造更具有趣味性的體育課堂例如在教學體育與健康基礎室內知識課程中的燙燒傷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生動形象的課堂導入。教師需要讓學生觀看燙燒傷的危害視頻,通過形象的動畫視頻使學生對燙燒傷的危害產生直觀的認知。并組織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使學生自然而然過渡到本課主題的學習中。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動畫演示模擬的方法展現燙燒傷的應急處理,使學生了解當發生燙燒傷時應如何進行應急處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兩人為一組,其中一人扮演傷者,介紹自己身體的不適,另一人則扮演醫生,針對傷者的燙傷傷進行應急處理模擬演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牢牢記住了燙燒傷的科學處理方法,有效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教育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模擬演練效果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合作,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5]。
(五)應用多媒體提升評價效果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課堂評價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通過客觀合理的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指出其中的錯誤和不足,反映學生學習效果,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傳統的體育課堂評價以教師的口頭評價為主,不僅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還會導致評價起不到應有的激勵和查漏補缺的效果,而應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以多媒體技術為支撐,在每個學期為學生制定一個信息表,里面包括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等相關身體信息。每一次課堂評價,教師可以以自己的信息表為基礎,采用表揚和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還應該以周或月為單位,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將自己記錄的信息表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通過信息表了解自己當前的身體狀態,發現自己和其他同學之間的身體差距。通過信息表的信息對比,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全面的了解,而教師則可以結合信息表為學生制定一個短期的進步計劃。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評價的有效性,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夠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實現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能夠給予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使小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幫助教師達成體育素質教育目標,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需要深入分析多媒體課堂對小學生體育教學的優勢作用,從多種角度研究和分析多媒體課堂的構建路徑,樹立學生終身鍛煉的生活理念,強化小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徐洋? ?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實驗小學
參? 考? 文? 獻
[1]汪泱.關于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1):123-124.
[2]端勇.淺談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體育實踐課教學中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1(10):271-272.
[3]梅增亮.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 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新通信,2021,23(07):215-216.
[4]柳陽.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上的策略與應用[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5):113-114.
[5]王帥.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和劣勢[J].科普童話,20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