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誠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金劍司法鑒定中心,河南 洛陽 471000
現階段,我國的司法制度日益趨于科學化,司法鑒定工作的科學性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同,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在實際的司法鑒定過程中,鑒定工作的展開是需要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學理分類的,如果需要以鑒定對象為標準,就可以將物證類司法鑒定分為文書、痕跡和微量物證等司法鑒定。但是由于司法鑒定過程中不僅會涉及許多學科、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包含許多的門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交匯,所以使其中一些物證類鑒定項目的分類難以統一,如指印的同一性鑒定。指印的同一性鑒定最早是被人們運用解決刑事案件的,它是用來搜尋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但是最近幾年許多民事案件中也會涉及指印同一性的鑒定,主要是集中在文書紙張中。因此,將指印的同一性鑒定列為傳統的痕跡司法鑒定,還是歸為文書類的司法鑒定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司法專家和學者在明確司法鑒定的分類時,首先將物證類司法鑒定分成了三種類型,分別是文書鑒定、痕跡鑒定、微量物證。將指印的同一性列為痕跡類鑒定范圍,這樣劃定鑒定范圍的原因是指印的同一性鑒定最早是被用于解決刑事案件的鑒定工作中,之后才被運用到司法鑒定工作中,但是由于司法鑒定是在刑事鑒定之后逐漸發展改革形成的,我國當前正處于刑事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相結合的技術體系,這就使司法工作人員在展開司法鑒定工作時必然會受到一定刑事科學技術的制約和影響,而司法鑒定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理論知識就成為了偵查教學的內容,所以指印的同一性鑒定就被列為了痕跡鑒定的范圍[1]。
除此之外,我國現在關于指印鑒定理論知識的學科書籍還比較少,有針對性的指印鑒定課程寥寥無幾,所以鑒定專業課程中包括指紋分類或指紋特征分類的知識點往往難以被學生們充分地了解。因此,該專業就應該先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到指紋和指印之間的區別,再向學生傳授相應的鑒定方式。
指紋就是指一個人手指正面皮膚上凹凸不平的乳突紋線,這些紋線其實是有規律的排列成為不同的手指紋型,在實際指紋鑒定時可以分為指紋個別特征和一般特征,其中個別特征也叫作細節特征。而指印與指紋的定義是有一定差別的,指印是指手指指紋和指紋中的附著物,這兩者之間在手指上會存在相應的反映形象。因此,在實際的文書鑒定中指紋特征鑒定和指印特征鑒定會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指印特征是指手指表面存在的反應形象特征,而指紋特征是指手指表面的乳突紋線和構成特征[2]。而專業的鑒定人員在區別兩者之后就會根據手印特征的差異,將其分為種類特征和個別特征兩種類型,但是由于指印特征的穩定性會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會隨著文書的保存情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所以在實際的鑒定中專業的指紋鑒定工作人員會先根據現行的指印特征分類來進行同一認定和個體識別。其實一般情況下文書中的可見指印都是有色加層的指印,這種指印可以根據“指印特征有乳突紋線”的情況進行分類,同時也可以按照“指紋形成的不同相對時間作用”來進行分類。其中運用不同的相對時間作用展開相應的分類主要是用于民事案件中用來判斷文書指印形成的相對時間,從而形成相應的證據。而可見指印的紋線主要是由于附著了有色顏料的結果,所以在指印按下去的瞬間必然會出現相應的積墨情況,所以司法鑒定機構的專業人員就需要根據積墨的濃淡程度、指印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紋線之間的關系等等進行細節化的比對[3]。
在實際的鑒定過程中,司法鑒定和刑事技術鑒定是具有一定差異的。其中司法鑒定是指司法部門在進行訴訟工作時,根據我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為了查清真相,派遣或聘請專業的鑒定人員就案件中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問題給予一定的幫助。一般情況下,鑒定人員都會在完成觀察實驗、驗證等科技活動之后作出相應的判定。而刑事技術鑒定就是指在處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為了能夠查明真相,找到偵破案件的重要線索,按照刑事訴訟法和相關部門法規的規定,采用刑事案件的處理方法,對案發現場的各種證據、痕跡現象等等提出專業的鑒定意見和結論。對于指印的同一性鑒定來說,在刑事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中兩者都是存在相應的相同點和差異的[4]。
刑事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兩者在鑒定指紋的同一性時,都是采用對樣本和檢驗材料的核心點、三角點、紋路、紋數等一致性展開相應的鑒定,從而更好地區別檢驗材料和樣本之間的同一性[5]。
指印的同一性鑒定在司法鑒定和刑事技術鑒定中必然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而這些不同之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就檢驗材料的獲取而言,刑事技術鑒定的檢驗材料都是從案發現場獲取的,而想要更好地獲取檢驗材料就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如痕檢小組進入案發現場通過甄別、催化、顯影、提取等方式來完成相應的工作。從司法鑒定中獲取的需要進行鑒定的檢驗材料主要來源于案件的委托方為其提供的案件當事人按出的指印,所以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技術手段來獲取。第二,就獲取樣本而言,在進行刑事技術鑒定過程中,為了獲取樣本,一般都是需要警察強制犯罪嫌疑人提供相應的指紋信息,再放到相應的指紋信息庫中進行查詢。而司法鑒定中的樣本大多數都是由當事人自覺提供的。第三,就鑒定的任務而言,刑事科學技術鑒定不僅需要鑒定相應的刑事證據,而且還需要收集相應的證據和線索,再進行專門的分析,一般都會運用到監控、偵查通信技術等等。第四,從公開性來說,司法鑒定是廣大群眾都可以觀看的,刑事科學技術鑒定除了需要鑒定搜查到的刑事證據,還需要展開相應的搜查工作和防范工作。第五,兩者的目的具有相應的差異。在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進行指印同一性鑒定的大多數都是民事案件,是為了解決民事糾紛問題。而在刑事技術鑒定過程中進行指印的同一性鑒定是為了查清刑事案件的真相,讓壞人難逃法網[6]。
綜上所述,雖然在司法鑒定和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工作中都可以被稱為指印同一性鑒定,但是由于應用的范圍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涉及兩種不同的法律問題,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會存在相應的差異?,F階段,與這兩者相關的學科在劃分相應的門類時沿襲了之前的刑事技術鑒定,所以如果選擇忽略司法鑒定和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兩者之間具有的差異性,那么不僅會拖累訴訟工作的進度,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和任務,而且還難以有效地展開后續工作。
當前各個學科的分類和研究工作都是以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并不能有效地應用于實踐中,因此,當前的司法鑒定又被稱為學科鑒定。從事司法鑒定行業的人們在從業時不僅需要關注自己所學學科的結構關系,而且還要聯系現實生活,如鑒定工作開展的范圍、社會對其需求程度、從業人員數量等等。
現階段,人們將文書鑒定定義為通過應用文件檢驗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來鑒定文書中出現的字跡、印章、時間等等。其中文書是指兩人或多人相互溝通的書信以及上級向下級頒布的公文,但是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實際的鑒定工作時往往發現委托人作為證據的文書超過了書信和公文的范圍,如交通發票、轉賬記錄等等,這些證據的真偽其實都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鑒定。
從文書鑒定的概念中就可以看出,保留在文書上的所有印記都從屬于文書鑒定的范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司法鑒定工作沿襲了之前的刑事技術鑒定,所以就將在文書中可能出現的票據、合同等等指印定義為痕跡鑒定的工作范圍內,這就加大了檢驗崗位的工作量。例如,在民事案件中委托人提交了文書,當前我國許多鑒定機構都開設了文書鑒定這一業務,但是只有少數的鑒定機構具備痕跡鑒定這一業務,這是因為痕跡鑒定大多數是用于刑事案件中,在司法鑒定機構中處理的業務主要是民事糾紛案件,刑事案件一般都是由公安機關統一進行處理的。因此,在委托人向司法鑒定機構提出鑒定文書時,文書中出現了一些簽名、印章、指紋等等,那么該司法鑒定機構就無法進行鑒定。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事情。其中關于文書鑒定的業務范圍人們是根據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來劃分范圍的,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必然會存在一定的不便。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我國相關專業人員和學者就應該根據現實生活中文書鑒定工作展開的實際需求來劃定指印鑒定在文書鑒定中的范圍。
從事文書鑒定業務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指印鑒定時,不僅需要檢查指印的同一性,而且還需要判斷文書指印形成的大概時間,因為這一點是查清民事案件的關鍵,能夠有效地看出是誰對文書進行了造假。但是由于許多文書都是許多年前簽訂的,所以在出示文書中指印必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移,因此,文書鑒定人員可以從兩個方面對指印的鑒定進行分類,如指印特征是否存在乳突紋線可以將其分為紋線特征和印面特征,如果需要按照指印特征判斷相對時間作用,那么可以分為永久性特征、一次性特征、隨機性特征以及階段性特征這四種類型。而對指印特征進行分類的原因是其不僅能夠完善指引特征分類體系,拓展指印鑒定的內容,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指印鑒定的實用性,使鑒定人員能夠更快地明確指印的真假。
為了更好地向社會大眾提供相應的鑒定服務,我國對于司法鑒定專業的設置情況應該從學科實際發展趨勢、鑒定方式、鑒定內容等方向進行調整,同時還應該及時地關注國際慣例,如在2000年我國司法部就頒布了一個規定叫做《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試行)》(司法通2000 159號)。這一規定是我國第一部非常系統的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它將當前的司法鑒定執業分為十三類,有效地提升了鑒定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在《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試行)》頒布之后,我國各個鑒定機構不僅可以按照現有的分類明確作為司法鑒定機構的業務范圍、身為司法鑒定從業者的執業類型以及業務鑒定不同數量的司法鑒定機構名稱,而且還能夠根據實際的鑒定范圍,相應地增加司法鑒定機構的執業類別,從而更好地完善執業類別的劃分。如在上文提到的委托人需要進行文書鑒定,其中需要進行指印鑒定的就可以向司法行政系統進行備案,再在相應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文書鑒定,當前許多司法鑒定機構在文書鑒定業務中都增設了這一業務。
現階段,從事文件鑒定工作的鑒定人員,在大學時所學的專業大多數都是文件檢驗。而我國開設文件檢驗專業的大學并不多,而與文件檢驗專業相關的書籍和課程也不是太多。再加上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實踐做準備的,在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學科之間知識內容相交叉的問題,所以老師們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文件鑒定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緊密結合,而且還需要讓學生密切關注該行業的發展進步。為此,我國高校的文件檢驗專業就應該在課程設置上增加關于對比檢驗指紋的實訓課程,并且在文件檢驗學這一課程中增加指印檢驗這一理論知識。而這一理論知識的內容應該涉及教給學生們怎樣更好地對比檢驗文書中出現的指印,但是不應該涉及指印的搜查、檢驗等內容,因為只有這樣文件檢驗學這一課程才不會與痕跡檢驗課程出現內容的交叉。而身為文件檢驗專業的學生在實際的司法鑒定工作中就可以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完成對文書指印的鑒定工作。
由于理論與實際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所以在進行指印鑒定的過程中不論是對某一個人的指紋進行鑒定,還是鑒定一群人的指紋,都許多運用到已經沿襲發展了上百年的指紋三級分類框架。但是這一框架其實在實際生活中的覆蓋使用情況較低,不能有效地滿足指印鑒定的需求,因此,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情況,我國就應該加強對文件上可見指印特征分類標準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