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發 李增浩
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廣東 佛山 528200
足跡是個體最鮮明的特征,在案犯犯罪之后為了阻礙調查,有較高概率將現場有關自己的信息消除掉,例如戴手套作案以避免留下手印,用雙氧水消除現場指紋和血漬,這些做法會減少犯罪現場的有用信息,增加技術人員調查取證的難度。但是足跡的消除和隱藏難度較高,且足跡的特點也相對鮮明,技術人員可以提取現場足跡,并根據足跡的大小、深淺和快慢等信息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加以估測和判斷,勾勒出案犯的走姿、年齡、身形、體重和性別,并依據這些信息快速鎖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提高破案時效和破案率。
足跡是人在行走或站立時,腳與地面摩擦所產生的痕跡,足跡的結構穩定性很強,在短時間內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產生改變,這使得足跡相比其他證據的原始信息保留程度更高,更容易幫助技術人員還原犯罪現場[1]。大部分的刑事案件都具有臨時性,犯罪嫌棄人多是在臨時起意的情況下實施犯罪,這種情形下,案犯通常不具備破壞足跡的能力和條件,即使案犯對足跡刻意進行掩蓋處理,但只要其痕跡存在,依舊能為技術人員提供足夠的原始信息,例如根據步伐間距判斷案犯走姿,根據現場足跡是否殘缺判斷案犯的移動軌跡等等。足跡的穩定性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因為人在移動時必定要和地面發生接觸,即摩擦痕跡注定會發生,這使得足跡的被消除概率微乎其微,也成為了還原犯罪現場的重要依據。
足跡的產生是來自于人的行走動作,每個人的行走習慣都不一樣,這就讓每個人的步伐特征和遺留下的摩擦痕跡也不一致。步伐特征是人行走規律的體現,也是人生活習慣的體現,一個人的步伐特征形成和其生活習慣、生活經驗的積累以及自身的個性、思想相關,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個人的步伐形態,例如步伐穩定,足跡之間的距離差距變化不大,說明足跡的主人有較強的自律性,平日的生活相當規律,且可能是一個責任感較高的人;足跡的間距較小,且痕跡遺留較多,表明足跡主人的行走速度快,此人性格中的開放性和嚴謹性較突出;如果痕跡顯示走路者重心趨前,那么此人的行動能力較高,在生活中應該屬于驅動力較強的人;如果足跡的間距不規律,且與地面的磨痕較淺,那么可能足跡的主人是一個扁平足,其平衡能力較差,所以足跡規律性不強,且因為走路易疲,所以施力較輕,步伐痕跡也較淺。以上所舉例子,都表明不同人因為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性格和不同身體特征所造成的足跡差異,這些差異成為刑事偵破中還原犯罪嫌疑人形象、縮小偵破范圍的重要信息。
足跡除了能展現案犯的生活特征、性格特點外,還能反映人的性別、身形等信息,例如大部分人的腳長與軀干比例都在1∶7的范圍內,技術人員可以根據足跡大小進行估算,大致測出罪犯的身高。再如,女性腳型偏細,男性腳型偏粗,且因為男性的足底骨骼肌肉相比女性的韌帶力量更強,較少出現拇外翻,因此可以從足跡形狀上大致推測出足跡主人的性別,為縮小案犯身份信息提供有力支持。
我國的文化產業、娛樂產業快速發展,為了吸引消費者,不少商家開始在鞋樣和鞋型上推陳出新,各種樣式花哨、造型奇特的鞋型越來越多,這些異形鞋的流行,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刑偵案件中足跡信息的提取難度。例如步角是技術人員提取案犯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根據足跡顯示的外展角、直行角和內收角等信息,技術人員可以大致判斷案犯的步幅類型,推測出案犯的步態特征。但是異形鞋的流行,使得足跡的步角不再精確,因為異形鞋的造型問題,很可能在穿戴者沒有采取外八字或者內八字走姿的情況下依然留下外展角或者內展角,這就導致技術人員難以根據步角判斷案犯的真實走姿,造成案犯信息的模糊[2]。除了鞋型帶來的足跡不確定性,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也是影響足跡檢驗的重要因素,根據足跡還原案犯生活特征是刑偵工作中非常關鍵的環節,但在現在,人的生活環境、生活模式并不固定,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中,大眾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狀態,這也造成了足跡可能會以不符合原有規律的形式出現,技術人員也就無法依靠提取足跡信息來獲知案犯的生活特征和行為習慣。
自信息技術誕生和快速發展以來,民眾獲取知識的難度相較過去大大降低,也讓潛在的犯罪分子更容易通過網絡平臺學習到偽裝犯罪的辦法。足跡相比指紋等信息,固然存在較好穩定性的優勢,但并不意味著這一現場信息無法偽裝或者破壞[3]。例如在足跡信息提取中,判斷案犯信息的依據是腳印的大小、步子的間距、腳印規律性以及步行路線等幾個信息,腳印瘦小、步子較短、腳印距離不規律、步行路線彎曲的足跡一般被認為是少年罪犯,腳印大、步子跨度大、腳印距離均勻、步行路線筆直一般被認為是青年或者中年罪犯。這種分析思路在過去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現下,罪犯卻可以通過纏足部、換鞋型、在鞋中塞入填充物等做法來改變腳印外觀和步子間距,讓技術人員無法判斷足跡主人的真實信息,使得偵破的難度增大。
團隊技術力不足是造成足跡提取困難的一大問題,雖然足跡檢測技術在刑事偵破中應用已久,但主要集中于資源、技術、人才充足的大城市地區,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鄉鎮地區的公安機關并不具備足跡還原的能力,很多設備落后、人才缺乏的鄉鎮機關甚至不具備提取和制作足跡石膏模型的技術,對于足跡信息的分析只能依靠拍照記錄,再根據技術人員的個人經驗做主觀臆測,一些較為復雜的立體痕分析、足印紋線分析也就無法完成,這也放大了足跡信息的誤差性,導致最終還原出的案犯信息和真實的案犯信息差距過大,對偵破過程帶來阻礙。
傳統的足跡分析是以足跡的形象特征、運動特征及步態特征分析案犯的人身特點,但在現下,影響足跡形成的主客觀因素增多,痕跡特征的變化過大,足跡特征的欺騙性更強,出于準確檢測足跡、判斷犯罪嫌疑人個人特點的需要,相關部門就要對現有的分析技術加以調整和升級,引進更先進、更完善的技術模型。例如在觀察步角、鞋印之外,技術人員也可以從蹬痕入手,分析案犯信息[4]。蹬痕是人在落足時留下的痕跡,它通常是腳后跟的后部與地面摩擦所產生,蹬痕的分析設計到足跟落地、跖著地、支撐中期、足跟離地、蹬離期、趾離地等幾個階段,如果案發現場的足跡不夠全面,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技術人員可以只提取后跟后部的落地信息,制作出蹬痕石膏模型,并通過多組蹬痕石膏模型的比對來判斷案犯在行動時是腳步落地情況,進而推算出犯罪嫌疑人在行動時的加速、減速等步態時間參數,還原犯罪嫌疑人的行動狀況,判斷犯罪嫌疑人的足交替情況、擺動情況、左右步長和步寬,并根據這些信息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肌肉收縮能力、體態、年齡階段和性別等信息,加快破案進度。
除了關注蹬痕等比較隱秘的足跡信息外,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鞋型和行走狀態逆推犯罪嫌疑人的真實情況。前文提過,隨著犯罪手段的豐富化,案犯在犯案時可能會通過故意穿置與自身性別、身份不符的鞋型來偽造足跡,誤導辦案人員。但是,鞋型對于人的雙足支持力、平衡力會產生一定的改變作用,例如高跟鞋會導致人的腳步重心前移,穿高跟鞋行走時,人體需要主動后仰來克服重心不穩的問題,如果是從未穿過高跟鞋的人為了偽造足跡,那么其在行走時必然會因為不適應高跟鞋的行走重心導致步態周期和重心起伏混亂,這也可以幫助技術人員辨別現場足跡到底是案犯的本來步態還是故意偽造。
在當下,罪犯的犯案手法復雜化,足跡檢測中遭遇的欺騙因素也越來越多。為此,在實施足跡檢測技術時,檢測人員要注意對關鍵信息的篩查和篩選,剔除掉足跡信息中可能影響正確分析的因素。例如當現場存在多種足印時,為了確定犯罪者的真實足跡,技術人員可以提取現場的地面材質,制作相似的行動場景和鞋型做實驗,模擬犯罪嫌疑人的移動過程,得到不同足印移動的軌跡,并以這些軌跡為分析基礎確定不同足印的位置、大小、角度合理性,并利用足底壓力系統(Footscan)或者類似的實驗系統對移動的足跡進行逆向還原,得到罪犯大致的初始移動狀態,以此判斷哪些足跡是犯罪嫌疑人真實的移動足跡,哪些是其為了擾亂辦案人員視線所偽造的虛假線索[5]。
除了較為復雜的逆向實驗外,技術人員也可以采取比較簡單的細節對比。鞋型的款式雖然有相似處,但在長期穿戴行走后,鞋子的磨損特征、折斷痕跡必然會有所區別,這也可以成為案件的突破口。例如1993年發生于松原市油田采油三廠的桑塔納轎車盜竊事件,由于案犯在實施犯罪行為時鞋底涂有白色乳膠,導致了現場遺留的鞋印非常模糊,技術人員無法提取出完整的鞋底花紋,但技術人員發現,在提取足跡信息時鞋印的前掌偏內,因此推測案犯的鞋前掌有折斷痕跡,偵破過程中,辦案人員也以此為切入點,對比排查,很快鎖定并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崔某。由此可見,足跡作為案犯個人信息的承載體,即使是犯罪者刻意將其模糊化、偽裝化,依然有可能留下反映其真實情況的線索,技術人員在進行足跡檢測時也要抓住這一要點,對足跡信息去偽存真,從中剝離出真實信息,還原案犯的真實面貌,為案件偵破提供充分支持。
公安基層單位的設備較為滯后,能夠支持開展復雜足跡檢測項目的設備極少,且大多老舊,可能會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對偵破方向和偵破過程產生誤導。硬件建設屬于足跡檢測技術優化的基礎,只有具備基本的硬件條件,技術人員才能從足跡模型中分析和提煉出更多有用信息,才能幫助辦案人員更快鎖定案犯身份,加快破案效率[6]。政府和公安部門要積極聯合,推動市、縣、鄉、鎮的一體化建設,可以借助網絡建設,實現硬件共享,如在縣、鄉、鎮等分局設置模型制作端口和掃描端口,在完成足跡石膏模型制作和掃描后借助網絡上傳至市局,由市局完成掃描后再反饋給分局,這樣就可以減少為各轄區配備完整足跡檢測設備所需的資金,也能實現不同轄區間的技術共享,方便各區域技術人員都能對犯罪現場的足跡進行精細化分析,助力案件偵破的推進,提高區域的案件破獲率,保證區域的法律威信得到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和人民安全得到保障。
足跡技術在當前依然存在其他痕跡檢驗技術無法替代的優勢性。社會的發展、民眾文化水平和知識儲備的提升讓刑事案件的犯罪形態越來越多樣化,足跡檢測技術所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但即使如此也不應當忽視足跡對案犯個人信息反饋的有效性。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足跡檢測技術的升級,通過購置更多的先進設備,引入更優秀的檢測技術,實現對足跡的精確檢測,讓足跡檢測技術繼續發揮出還原犯罪現場、反映案犯信息的作用,為偵破工作的高效推進提供有力幫助。再如,異形鞋雖然因為鞋型問題會導致步角、步寬、步長等信息被模糊化,但異形鞋由于內部結構的不舒適,會令穿戴者的足心腫脹疼痛,技術人員也可以借此分析犯罪嫌疑人當前的雙足狀態,并以此為依據縮小案犯的搜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