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婧
(云南省勐??h職業高級中學 云南西雙版納 666200)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進行,新課程標準不斷在人們日常生活學習中得到應用,而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在社會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強化英語教育的重要性。英語作為世界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推進本國素基礎教育發展過程中,都將英語教學放在提高公民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中。所以說,近年來,我國英語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得到突破,而小學英語教育在新課程標準下也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想要繼續完成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充分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就需要有關部門強化對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力度,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小學英語整體教學完成高質量發展。
由于部分學校存在師資力量短缺,當地有關政府為切實完成對當地師資緊張問題的解決,通常會采取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由于招聘數量受國家編制管理,這使得招聘教師人數無法滿足小學英語教學的需求,難以解決小學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難以完成對教師缺口的填補。雖然我國事業單位編制有關文件上明確指出,對于中小學校相關編制人員配備上需要充分予以保障,但是隨著我國三孩政策落地實施,城市小學教育適齡兒童數量不斷增加,這使得學校通過社會招聘而增加的教師數量趕不上學生的增長速度,因此,部分學校在秋季開學過程中依舊面臨著教師缺乏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師隊伍整體建設[1]。
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水平、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情況,不但密切關系著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發展狀況,同時影響學校整體師資隊伍質量水平。隨著我國社會進入新時代,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發展,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這也為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實完成對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的提高,充分開展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是有效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
小學英語教師多是通過社會招聘才走向教師崗位的,其理論知識較強,但是實際授課能力存在著不足,有些教師在走上講臺時無法克服自身的心理壓力以及教學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教學的恐懼,雖然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充分貫徹落實崗前培訓工作,通過邀請具有經驗的教師對新教師以講座形式展開培訓,但是這種崗前培訓多是側重于對新教師展開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
為了讓新教師充分吸收有經驗教師的教學經驗,有關學校會,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幫助新教師完成對教學方法的掌握,但是由于部分優秀教師在帶領新教師過程中存在著壓力,部分教師會選擇拒絕,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新入職教師的職業規劃實現,同時不利于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切實展開。
而對于具有經驗的老教師來說,其教學經驗豐富,但是由于社會發展迅速,部分教師難以掌握現代信息化發展水平,不能切實完成對自身教育思想理念的轉變,也缺乏對于自身發展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教師參與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不利于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向前發展[2]。
目前我國部分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管理制度通常包括硬性評價和軟性評價兩方面。學校的硬性評價多是根據學校制定的相關績效考核標準以及職稱評定制度,以量化評價形式對教師工作展開不同段位的區分,對于表現優秀的教師予以一定的獎勵支持;而學校的軟性評價則是通過相關領導干部對于任課教師進行口頭評價、人文關懷的形式,不斷強化對教師的人文關切,有強化教師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部分小學依舊不能切實完成對教師管理機制的更新工作,舊的管理制度不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如果學校相關領導干部不能切實完成對舊管理制度的研究,有效對舊的管理制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會影響學校可持續發展進程,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個體發展程度。而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教師的反饋渠道,使得相關教師在進行教師管理機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意見不能切實有效反饋到學校領導干部面前,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教師考評制度的發展。同時影響了教師自我提升的熱情和積極性,阻礙了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的推進,不利于師資隊伍有效發展。
教師作為學校管理過程中重要的人力資源,學校在落實教師管理工作時,需要有效分清師資管理及學校管理工作。但是在學校具體運行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師資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現象,由于在師資管理過程中缺乏專業的管理部門以及技術人員,使得學校無法完成對教師的長期戰略培訓規劃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校師資整合力度,影響了學校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利于學校師資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水平的提高,阻礙了學校師資隊伍不斷向前發展進程。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體,需要切實通過教育培訓工作有效完成對自身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健全,充分更新自身教育思想理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有效推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感。學校想要有效完成對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就需要學校具有健全的師資培訓機制,推進教師隊伍整體建設發展,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綜合素質水平。
但是在具體工作落實時,仍然有部分學校不能以健全的教師培訓機制完成對小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推進。部分學校領導人員不能切實有效提高對教師培訓的重視程度,使得教師培訓工作不能在基層得到很好的宣傳,阻礙了基層教師對于培訓活動的認識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參與教師培訓活動的主動性,影響了學校師資隊伍不斷向前發展。
目前,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是通過遠程教育完成的,這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從而導致了部分教師出現了應付式學習的現象,這種忽略學習過程的教育培訓無法保障小學英語教師得到良好的培訓效果,無法切實強化小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培訓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學校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長期穩定發展。
只有讓小學英語教師更新培訓理念,正確認識培訓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推進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得到有效落實。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師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一項活動,需要參加活動的教師完成對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有效吸收先進的理論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探索創新精神,提高教師的自主發展能力,推進教師綜合素質水平提高。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培訓工作室,需要樹立正確的培訓理念,提高自我學習能力,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手段,完成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同時培育自身英語學科發展的前瞻性認識,科學把握學科發展動態,充分強化自身能力,充分提高教師隊伍整體質量水平。而小學英語教師培訓者需要切實樹立以小學英語教師為中心的培訓理念,有效樹立為參與培訓教師服務的意識,讓參與培訓的教師切實發揮自身主動性,調動參與培訓的熱情,激發教師的內在潛能,推進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
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在進行培訓目標制定時,需要充分將培訓工作與教師個人發展進程相結合,有效滿足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需求,提高教師參與培訓工作的內在動力,有效發揮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在進行培訓目標制定時,培訓機構需要不斷深入當地小學進行調研,切實了解小學英語教師的實際需求,有效完成科學合理的培訓目標制定,推進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針對性實施。
新任教師要切實將為愛崗敬業以及養成良好的師德行為、提升教學基本技能和提升課堂教學能力作為培訓目標;轉崗教師要將培訓目標確定為拓展專業知識、提高學科教學能力和解決課堂教學;而骨干教師要將具備課程與教學理論素養、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和水平作為自身發展培訓目標。
合理科學的教師培訓激勵機制可以切實提高教師參與培訓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充分激發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習動機,保證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得到有效性落實。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信息素養,切實強化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能力。有關部門需要將教師參與培訓成績與職稱評定聯系起來,有效提高教師參與培訓活動的主動性,切實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推進培訓工作整體質量提高。
有關部門需要,通過不斷強化對培訓人員能力態度的考核,提高培訓人員在小學英語教師群體的認同,充分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群體參與培訓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激發培訓者的培訓熱情,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完成對培訓方法的更新,讓培訓活動得以切實滿足小學英語教師的實際需求,促進師資隊伍整體質量提高。
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時,有關部門需要切實強化對培訓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選擇具有較強專業素質以及教學科研能力的人員進行對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師培訓質量。教師應強化科研課題的參與,有效參加如開展《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小學英語教師的理論素養調查》等科相關問題研究,有關部門可以強化與師范院校的合作,通過聘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師范大學教授進行教學培訓,提高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的質量,同時可以將最先進的學術理念融入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有效激發小學英語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有效強化小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
在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過程中,有關部門可以與小學英語教研員進行合作,通過具有豐富經驗的小學英語教研員完成培訓工作,密切聯系培訓內容以及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有效解決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培訓工作的有效性,推進培訓工作有序性高校開展。
想要充分促進我國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充分在具體教學過程之中落實教育體制改革有關政策方針,就必須有效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工作整體質量,充分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目前,我國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公立學校在進行教育工作落實過程中,不能充分有效調動教師進行教學體制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能有效提升教師參與后期培訓的熱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了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之中,部分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之中不能充分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影響了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不分公立院校的教師應編制的穩定性,這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之中安于現狀,占據編制的位置卻不思進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本人的個人成長進程。
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沒有有效認識的教育事業的重要作用,而僅僅將教師這個職業作為謀生的基本手段,這不但嚴重損害了教師形象,同時影響了學校整體教育氛圍以及教學質量。因此,學校在進行教師管理過程中,需要充分確立教師崗位動態調整制度,充分根據教學具體情況合理化的落實教師崗位動態調整制度,充分體現提高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促進教師教學質量得到充分提升,有效實現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同時,運用合理化的教師崗位動態調整機制,可以充分讓教師根據時代的發展,有效進行自我綜合素質的提升,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教育事業持續向高質量發展。
在進行確立教師崗位動態調整機制,是相關教育部門需要有效根據該地的教育事業整體發展規劃以及學校的師資具體情況,及時完成師資配置的調整,合理化的根據學校的教學具體情況以及在校生數量科學化地對教師編制情況進行合理化的調整,同時,學校有關部門還需要統計結果以及匯總情況,及時匯報給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保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動態地了解到,在具體教學過程之中,教師編制的具體狀況合理化的完成,對新教師招聘計劃的制定,更好地發揮出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促進師資統籌管理高質量發展,保證學校教師配置的合理和完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發展的關鍵環節,所以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有關教育單位需要強化對小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有效完成對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切實推進小學英語教師專題綜合素質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