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韜 張俊勇
(1.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陜西西安 710300;2.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 陜西西安 710300)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社會對電氣專業人才整體要求提高,其不僅需要有較強的職業素養,同時也要具備一定創新意識、良好的職業素養。如何圍繞人才培養深化電氣控制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成為當前專業教學的重點。在這一背景下,學校為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其在教育過程中積極統籌自身、企業和教師之間的教育資源,打造“三全育人”全新格局,并圍繞素質教育教育理念,鼓勵教師打造全新教育體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使學生發展成為懂得基礎操作、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技能人才[1]。
本課程實訓是在電氣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掌握常用電氣控制的工作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深化學生對電器控制線路構造、特點等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理實合一”教育目標,引導學生獲得對電氣控制最真實的感受。在全新教育背景下,課程教師通過與企業合作、豐富實訓教學內容,引入全新實踐教學項目,并圍繞素質教育開展有效教學活動,可以強化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使其在類似真實生產的情境中獨立思考、積極創新,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工匠精神,確保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素養滿足社會崗位用人需求,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核心競爭能力。
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在新時期下夯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新教育理念下,學校以強化課程育人為切入點,引導教師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建設服務國家戰略、適應新時代發展趨勢、對標先行示范區要求、校本特色鮮明的一流本科課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
在新時期下,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學校樹立建設理念目標。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圍繞高職院校育人目標開展,滿足育人基本要求。對處于各方面形成階段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觀念尚未成熟,強有力的價值引導能夠指引他們做出正確的價值選取,能夠堅定他們的思想立場,進而提升多元素養。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專業課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注重對授課內容中隱藏育人元素的挖掘,并將此元素有效滲透至教學各個環節,讓學生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實現學生核心競爭力發展。二是樹立教學目標。素質教育注重發揮各任課教師的育人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要設置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學習目標,同時也要設置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思想目標,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3]。電氣控制實訓課程適應機電一體化和地區電氣行業經濟發展需求,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培養具有頑強意志、情緒狀態、完成和諧的健康人格的新晉電氣人才,使其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并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認知,在畢業后能夠立足社會,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首先,課程教師教育能力有限。一些高職院校在發展中將側重點置于學生就業角度,在教師教育能力提升方面提及較少,使得教師綜合教育能力有限。從教師自身角度出發,其在教學中為了確保教學進度,僅重視知識講解,一些教師在育人過程中并未重視素質教育與教學的融合,且不夠教學方式創新,使得課程教學有實體無實效,既定人才培養目標很難實現。第二,素質教育教育理念與化工專業融合不徹底。在素質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總綱領引導下,一些學校也積極鼓勵化工課程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圍繞素質教育教育理念開展教學活動,不過因教師能力有限、育人目標不明確等,導致人才培養效果不盡如人意,新時期下的課程教學改革目標始終難以實現。
在素質教育教學視角下,教師綜合教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進度,決定著課程教學改革方向,因此,學校在發展中應側重教師教育能力提升,使其意識到素質教育與教學融合的必要性,并掌握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在立德樹人、創新人才培養教育綱領下,高職院校為了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則需要重視電氣控制專業和課程教師教育能力提升,積極構建雙師型教育團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在發展中應將側重點轉移到素質教育下人才培養角度,通過提升教師教育能力,將素質教育這一教育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整個過程,以此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切實推動教學發展。筆者認為,學校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著手提升教師教育水平:第一,學校管理人員明確化工專業教師教育能力提升目標。結合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需求,課程教師教育能力關系著教育改革進度,對素質教育融合程度有較大影響。基于此,學校需要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工作,讓教師意識到素質教育與教學融合的必要性與方法,切實提升教師教育能力;打造線上“名師工作室”,吸引更多能力優秀的專家和教師加入其中,其對當前素質教育與教學融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之后制定有效解決方案。第二,針對素質教育以及新時期下的化工專業教學,學校組織教師定期開展調研會。一方面,學校應組織教師結合學生專業,對市場人才定位、崗位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等進行分析,并將這些內容進行整合,落實到實際教學過程,確保學生所學知識和生產實際接軌。另一方面,學校教師應對近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掌握當前教學現狀,并制定全新素質教育下的育人方案,以此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進一步明確新時期下的育人方向以及教學改革方案。
挖掘素質教育元素,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利于教師進一步實現新時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標,因此,為了提升教育效果,并發揮素質教育這一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導價值,筆者認為課程教師應立足實際,結合當前教育現狀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發展需求,深入思考并挖掘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元素。第一,專業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元素。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電氣控制實訓課程知識本身具有素質教育教育價值傾向,通過開展相應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了解專業發展形勢以及方向,從而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發展現狀,明確自身定位,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發展觀念。第二,深入挖掘實訓項目,在已有的素質教育元素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教師在校企合作基礎上,通過掛職前往一線學習、與職業專業人員溝通等方式,了解崗位流程項目,隨后經過整合與完善,將其引入人才培養過程,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能力發展需求、項目素質教育內容等進行分析,避免將德育內容生硬地融入到實訓教學過程,從而實現兩者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前,我國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社會很多領域都在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電氣控制實訓課程也不例外。因此,教師需要積極順應教育時代的發展,在教學中需要做到以下兩點,進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滲透的目標。首先,在宏觀上,為學生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主要內容,逐漸建立學生的思想認知。其次,在教學中尋找教學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之間的契合點,如引入工匠精神、實事求是的就業理念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第三,創新意識。本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若選擇直接就業,則主要從事電氣自動化生產、管理、銷售等崗位,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筆者認為教師有必要在教學中引入精益求精的職業認同觀。通過相關案例的講解,幫助學生認清自身的定位,同時也可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專業發展優勢,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電氣控制實訓課程融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學校以及教師要統籌規劃,基于校企合作明確全新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首先,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積極與企業合作,選擇綜合能力優秀、占地區經濟生產總量較大比例的電氣單位,之后學校課程教師可帶領學生前往專業基層,了解專業發展現狀,使學生逐步積累實踐經驗,使他們對基礎知識、技能、項目等有深入了解,并樹立學生創新、創業等理念,從而進一步實現既定教育目標,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此外,在合作發展中,高職院校可以地區相關企業深入合作,雙方共同建設專業生產和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實訓基地進行學習,讓學生深入了解電氣行業結構布局,讓專業技術人員帶領學生學習新技術,進一步提升學生崗位勝任能力。其次,學校在選擇有綜合能力、生產資源豐富企業基礎上,可組織教師與專業人員和電氣工程師積極溝通,制定全新教學方案,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面向電氣控制就業這一角度,使學生在學習中模擬電氣控制、管理等,并引導學生初步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學校專業教師連同企業工作人員,雙方共同挖掘實踐教學項目,使學生在類似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實踐,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以及能力,促使學生綜合化、多元化發展;專業教師也可與企業人員交流,雙方重新規劃、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促使學生綜合化、多元化發展;調整實踐教學比例,引導學生在“理實合一”理念下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校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機制等得以完善,學生也可以在實踐、學習中不斷樹立認知,實現自我能力以及素養的綜合化發展,從而進一步實現新時期下的課程教學改革目標,人才綜合能力也得以提升。
高職電氣控制實訓教學方式單一是限制素質教育教育價值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了提升素質教育的引導價值,筆者認為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方式,選擇利于學生主動加入、多元化發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不斷樹立正確認知,進一步推動專業教學發展。在這一需求下,混合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眾多教師應用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工作臺自動往復運行控制線路》實訓教學中,借助混合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開展了教學活動。本節實訓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工作臺往復運行控制原理,使學生了解如何選擇電氣元件,借助往復運行控制線路安裝接線,了解通過原理圖安裝接線的技能。因此,在課前,筆者整合了相應的教學資料,將其設計為微課、自主學習案例、學習流程等。同時,筆者也在其中加入了一段創新中國的視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進而樹立學生正確價值理念。之后,筆者將相應內容上傳至學習APP,學生需掃碼進入其中學習,同時APP也開放了交流模塊,他們可以進行交流,筆者則整合學生學情,了解其學習難點所在。在此之后的線下教學中,筆者選擇了工作臺往復這一實踐教學項目,圍繞學生學習弱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下的教學目標。
首先,充分重視學生的線上評價。結合線上平臺的記錄功能,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重視學生的課堂評價。可以從考勤、任務完成情況、參與積極性等進行評價,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的同時,樹立學生的發展認知。最后,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通過與學生交流,掌握學生的整體素養以及意識,以便之后對教學進行完善,確保相應教育目標的實現。此外,在評價主體選擇上,應保證學校和企業一同加入學生評價過程。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學校一方的評價主體除了專業教師以外,還要有合作單位人員,使其對學生項目完成情況、知識掌握程度、工作素養等進行評價。
我國教育部門于2017年正式推出新工科發展計劃,并形成了《新工科建設復旦公示》及一系列指導性文件,進一步明確社會工科建設發展目標。在這一全新背景下,圍繞立德樹人、創新人才培養這一目標,職業教師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基礎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生工匠精神、健全人格,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發展,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高職院校以及電氣控制實訓課程教師應立足實際,結合當前教育改革需求,圍繞學生核心競爭力提升,在育人過程中充分融合素質教育教育理念,以此來推動教學發展,助力學生在畢業之后順利就業。不過在實踐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做好頂層設計,避免教師能力、課程設置等因素影響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