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東 李藝程 鄧洋洋 王海偉 白 云
伊犁師范大學,新疆 伊寧 835000
2022年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千萬。特別是2019年底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遭受嚴重沖擊,部分企業面臨倒閉。對于學生而言,延遲開學、延期畢業、找工作變得更加困難。面對這些情況,我國教育部下發《關于做好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從全國范圍內統籌畢業生就業,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創業空間[1]。為了了解伊犁師范大學2021屆數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并收集畢業生反饋信息,我們對2021屆數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便今后為數學專業的學生提供就業指導。
伊犁師范大學數學師范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教育情懷、高尚的師德師風、優異的教學能力、扎實的專業知識、終身的學習能力、較強的班級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能夠扎根邊疆民族地區從事數學教學、教育管理、教學研究工作的優秀數學教師。既可適應中等學校從事教學也可在政府機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亦可適應相關學科領域并從事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
通過對伊犁師范大學2021屆數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調查發現:2021屆數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就業量較大的行業類為教育業(41.7%),其次是政府及公共管理(12.9%)。主要就業的用人單位類型是中初教育單位(38%),本科畢業的學生主要就業于方向為300人及以下規模的中小型用人單位(72%)。有88.3%的人在新疆就業,畢業生就業量較大的城市/地區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4.0%)、烏魯木齊市(14.7%)、克拉瑪依市(6.7%)、阿勒泰地區(6.4%)、阿克蘇地區(6.4%)。
隨著國家自主擇業政策的有效實施,師范類學生的就業方式由過去的統一分配變為“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和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該政策的實施一方面使師范生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另一方面也對師范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從目前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來看,要求應聘者全方位發展或具有某一領域特長的不在少數。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行,校外培訓機構對師范生的需求量也隨之減少,而教師資格制度的實施使學校及家長對教師職業素養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用人單位在招聘教師時,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其教學經驗與教育技能有了更高要求。
2021屆數學專業師范生的升學比例為8.6%,隨著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學擴招政策的推行,國內就業結構不平衡,現階段師范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就業問題依然存在。師范類畢業生人數的增多加之社會上就業機會減少,未來將使得很大一部分師范生選擇繼續提高學歷的道路。
目前我國疫情雖然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從全球范圍來看,疫情形勢并沒有得到緩解,疫情還有重新反彈的跡象。由于各地疫情防控要求不同,一些用人單位不能正常進入學校召開校園招聘會,同時各地州的招聘會、雙選會規模也受到很大影響,導致招聘市場并沒有完全打開,用人單位和應聘者不能面對面的雙向選擇[3]。
畢業生基數增加。2021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模式由“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教育”,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再加上積累下來的往屆高校畢業生,社會用人崗位與需要就業學生的供給總體上呈不平衡狀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失業的現實,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再加上“雙減”政策的實施,校外培訓機構對教師的需求量不斷減少,而畢業生人數卻在逐年增加,不少用人單位更是不斷提升招聘條件。
畢業生就業觀念落后。在對畢業生的求職意向統計中,發現大部分的畢業生就業觀念較為傳統,80%的學生更愿意選擇去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機構、特崗教師等傳統行業和崗位,從而忽視了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的機會。大多數畢業生傳統的就業觀念加劇了就業的困難程度,就業指導、咨詢、服務的任務加重。
在后疫情時代,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而各行業卻都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應屆生畢業生面對學習和求職的壓力選擇了“佛系”就業,還有部分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消極就業。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學生目前不能自由出入校門,學生減壓方式比較單一,部分畢業生臨近離校前心理壓力較大。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壓力小、沒有目標等原因,會造成“慢就業”從而錯過每年的就業黃金期。
畢業生主動出擊尋求崗位的人數較少,被動等、看崗位的情況較為常見。大多畢業生只關注學校、學院請來的用人單位,走出去自主開拓就業市場的意識較弱,無法適應就業市場的大形勢。
學生就業存在就高不就低的心理,而用人單位更偏好于工作經驗豐富的求職者。應屆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大多數需要先在基層崗位就業,而這些學生眼高手低,看不上這些崗位,造成畢業生就業積極性不高。
邊疆地區高校學生學業基礎較差,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普通話水平影響了學生就業。學生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研究生升學考試的比例較低。
數學專業師范生存在結構性“供過于求”的現象,畢業生自身素質同社會需求存在錯位缺位,進一步加劇了就業難現象。伊犁師范大學擴大招生以來,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我們卻仍然沉溺于以往的慣性之中,尋求就業市場信息的觀念不強,并且沒有實時的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調整學校專業設置和招生人數,導致專業設置、教學方式與社會市場需求不匹配,高校對人才的培養速度趕不上社會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導致過去的熱門專業現在有可能不那么容易就業了。
狠抓質量培養,注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工作,關注學生課程教學能力,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克服摩擦性失業,積極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新模式。
要科學推進師范生就業工作,為新疆基層基礎教育培養提供人才,同時要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系,靈活開展線上專場招聘會、宣講會、就業指導培訓會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擇業機會。同時不斷更新和完善優秀校友庫、用人單位信息庫,協助學校就業科組織各類畢業生招聘會,為學校雙選會召開聯系用人單位。
學校可以通過設置專業課程、考核專業技能人才等方式確保企業和學校之間人才的無縫對接;聯系企業來幫助學生進行創業指導,間接幫助教師開展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邀請用人單位來學校進行講座和報告,介紹企業的基本信息及人才需求;積極與用人單位合作,及時了解崗位需要,將學生的訴求與企業進行溝通,做好中間“橋梁”角色。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了,單一的就業指導活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需要學校開展形式多樣、更適合學生的方式來進行就業指導服務活動。學校在進行就業指導活動時,首先要清楚掌握畢業生的實際情況和切身需求,根據師范生的特征,提高師范生綜合技能;結合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來開展相對應的就業指導服務活動。
組織召開畢業生常見就業問題答疑會、畢業生經驗交流會等專題會議,同時選拔推薦優秀學生擔任就業形象大使,協助就業專干工作。為提升畢業生求職競爭力,組織開展簡歷制作大賽、創新創業大賽、求職面試大賽等活動[4]。開展座談會,鼓勵畢業生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尋找就業的機會和方法。通過已就業畢業生講述成功就業的經歷,分享其成功經驗,給其他同學以借鑒。班主任應起到教育引導的作用,實時關注學生就業動態,及時調整學生就業觀念。結合就業精準幫扶與“三進兩聯一交友”工作機制,通過“一對一”談心的方式,加強對就業困難學生的服務指導。
建立高水平、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學院可以有計劃地組織指導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通過邀請就業指導專業的教授進行專題講座,還可以通過舉辦主題培訓班的形式來讓教師學習更多相關的知識,成為更加專業的就業指導人員。積極引導畢業生對就業觀念的轉變,實現多形式、多渠道就業。
結合學校“三進兩聯一交友”工作機制,切實做好就業困難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通過講座、班會的方式加強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的引導力度,強化政策引導,做好政策解讀、現身說法、典型宣傳等工作。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就業,積極參與“三支一扶”“西部大學生支援計劃”“選調生計劃”等。鼓勵學生多渠道、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
讓結對子教師通過心理咨詢、心理輔導、電話約談等方式,幫助就業困難畢業生找到就業困難的原因,引導其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克服焦慮、恐慌、浮躁等不良情緒,制定切實可行的求職措施。就業專干將加強應屆畢業生心理輔導,樹立正確擇業觀,鼓勵學生及早找準目標,實現人生價值。
進一步完善并積極落實學業預警機制,當學生掛科較多或者有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情況,應及時告知學生本人及家長之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并針對其情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減少學生出現學業不合格或各類違紀等問題,保障學生順利畢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個人專業水平,拓寬學生就業道路。設立專項就業經費,設置就業創業信息發布欄,積極引導畢業生及時關注學校官網、招聘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工作平臺,及時獲悉國家就業政策、用人單位有關通知公告,查看就業相關政策以及畢業生辦理簽約、升學、回生源地手續等提交材料要求,拓寬伊犁師范大學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建立以就業專干為管理員的QQ群、微信群各1個,及時發布就業創業信息,保證就業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招聘,提高就業服務信息的利用率和有效性[5]。
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針對畢業班班主任、班委的就業創業指導相關業務培訓,對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就業指導服務等方面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學院、就業專干、班級三級工作體系的作用。結合學校相關班主任管理制度,制定畢業班班主任的考核激勵制度,提高畢業班班主任就業工作積極性,促進畢業班班主任扎實推進就業工作。
重點關注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普通話水平測試、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未達到畢業標準或因為掛科無法正常畢業的學生,適時給予心理疏導,通過開展普通話培訓班,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提高國語水平。通過組織多種多樣的師范生技能提升活動,如講課大賽、三字一畫競賽、微課大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師范生專業技能,保障學生畢業時能夠達到國家教師資格標準規定的基本能力和發展要求,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考研對于學生來講,可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可以重新選擇專業、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為此鼓勵并創造條件為有意向考研的同學提供給服務,設置專門的考研班級,營造考研的氛圍。邀請專業老師進行培訓,以此提升考研成功率,緩解結業壓力。
伊犁師范大學數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3.4%,總體就業情況較好,專業對口率較高,就業類別形式多樣,但對就業的滿意度較低(75%)。伊犁師范大學數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基本能夠滿足用人單位需求,但是學生的學歷提升、科研能力方面還是相對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程設置方面學習國內數學專業水平較高的科研院校。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師范專業技能,同時要求教學團隊不斷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增強畢業生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