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歡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西班牙研究中心)
塞萬提斯學院2021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數達到4.93億,僅次于漢語,位列世界第二,如果以使用人數計算,使用西班牙語的人口達到5.9億,占世界人口的7.5%,僅次于漢語和英語。西班牙語同時也是互聯網上使用率第三高的語言(僅次于英語和漢語),全球有7.9%的互聯網用戶用西班牙語進行交流。西班牙語不僅是西班牙、墨西哥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同時也是聯合國、歐盟等重要組織機構的官方語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體量持續增長,政治地位逐步提升,與世界各國的往來不斷加強,經貿、文化等領域的跨國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拉丁美洲現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點和對外投資的主要陣地。2003年,我國對拉丁美洲直接投資凈額為10.4億美元,占比36.5%,而2020年,這一數據已經增長至63億美元,增幅達到了505.7%,拉丁美洲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地區,僅次于亞洲。
習近平主席2013年首次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至今已經得到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參與。拉丁美洲被習近平主席稱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者”。截止到2019年4月,我國已經與19個拉美國家簽署雙邊協議。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中國和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往來必將會日趨頻繁。
義烏被譽為世界“小商品之都”、國際商貿名城。2011年3月,義烏被國務院批復為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之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縣級綜合改革試點,同時也是中國第10個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2014年11月,連接義烏和西班牙馬德里的“義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始運營,自此,義烏成為中歐班列的主要始發站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城市。
據塞萬提斯學院統計,2021年,全球共有來自110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萬學生學習西班牙語,其中中國學生為54000人左右,僅占0.23%,這和當前日益繁榮的中拉貿易形成鮮明對比,國內的西語人才需求仍然沒有飽和。
目前,浙江地區開辦西班牙語的高職院校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杭州和寧波兩地,這兩地憑借自身的政治經濟優勢對于就業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隨著來義烏經商的拉美國家客商逐年增多和中拉貿易的日益繁榮,復合型外貿西語人才缺口持續增大。從2014年起,西班牙語翻譯一直被義烏政府列入《義烏市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為服務義烏本地經濟,2017年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申辦了應用西班牙語專業,彌補了浙中地區西班牙語專業教育的空白。
第三產業對義烏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高,拉動地區經濟穩步增長。2020年,義烏第三產業增加值1039.8億元,同比增長4.6%,占全市GDP總值的70%。
義烏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進出口貿易產業是義烏主要經濟支柱,是助推義烏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的核心力量。近幾年,義烏進出口貿易一直保持不斷增長的趨勢。2020年義烏實現進出口總額3129.5 億元,增長5.4%。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義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人。2019年,義烏外資主體數首次突破8000家。在中外疫情不斷反復的背景下,義烏利用外資形勢良好,2020年新獲批外商投資項目342個,共計利用外資達22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6.4%。
義烏的企業以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到2020年底,義烏全市在冊經濟主體數量達69.1萬戶,其中43.91萬為個體工商戶。新增內資經濟主體138635戶,同比增長31.6%,新增個體工商戶11萬戶,同比增長24.7%。
義烏市是浙江省重要的內陸港,是浙江省重點培育的四大現代物流樞紐之一,并入選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依托小商品市場得天獨厚的商業環境和便捷的物流條件,義烏電子商務迅速發展,2020年全年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124.87億元,同比增長12.86%。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870.88 億元,同比增長15.5%。
2020年,義烏的多項經濟指數有所下滑,但是電子商務卻異軍突起,顯示出極強的活力。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24.87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內貿網絡零售交易額1913.42億元,同比增長11.2%;跨境網絡零售交易額345.02億元,同比增長15.8%。2020年全年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銷售額達42億元,同比增長248.1%。
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和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新型經濟模式不斷涌現。2018年,網紅直播經濟迅速崛起,網商、網貨集聚地的義烏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國際小商品市場的優勢,抓住機遇,加快直播電商經濟的發展。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對義烏貿易行業造成了不小沖擊,迫使企業和商家主動調整經營策略,通過線上平臺將線下客戶引流至線上,加大了內銷市場的開拓力度。2020年1-7月,義烏完成了8.72萬場網絡直播銷售,實現110.4億元的零售額,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此次新冠疫情對義烏市場和經濟的沖擊。
為了順應電子商務發展新趨勢,創新商業新模式,義烏市出臺《義烏市加快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充分發揮義烏小商品市場商品聚集、物流便捷的優勢,尋求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實體市場和電商企業的共同發展和繁榮。目前,在義烏已初步形成北下朱、青巖劉等產業集聚區,從業人員約5萬人,其中北下朱擁有“網紅直播第一村”的美譽。
為了進一步搶占直播電商先機,發展直播產業,義烏積極完善營商環境,吸引直播行業和跨境電商行業入駐,目前義烏共計擁有電商專業村169個,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商村集群地,累計備案建設電商園區35個,建筑面積超200萬平方米。
此外,為了規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隊伍,對直播電商從業者進行個性化、專業化技能培訓,提升新人主播的專業技能,義烏市大力實施和推廣院校培訓,成立全國首個直播電商職業教育集團和直播電商學院。2020年5月,義烏頒發了全國首批電商直播專項職業技能證書。
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是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側重于培養實操能力強的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只有主動根據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才能使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真正落到實處,實現自身價值。
義烏扎實的商貿基礎和濃厚的創業氛圍為年輕人提供大量的就業創業機會,不少學生在畢業后選擇留在義烏發展。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應用西班牙語專業畢業生中,除了11位學生成功專升本和申碩之外,其余18名學生選擇從事外貿工作,其中12人留在義烏工作,畢業生本地留居率達到67%。如何使應用西班牙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符合義烏區域特色與發展需求,進行精準化培養,也成為本校西語教師需要探討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作為由義烏市政府獨立籌建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應主動對接地方產業發展,助力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應用西班牙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需要與義烏本地的社會和經濟需求相契合,依托“一帶一路”的機遇和平臺,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實用型商貿西語人才。
隨著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和外國商客的不斷涌入,掌握一門外語已經不能滿足義烏市場用工單位的需求,既懂西語又掌握商貿、會展、物流等學科相關知識的多元化復合型西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除了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聽說讀寫譯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之外,還要求學生掌握跨境商貿的相關知識。中小微企業崗位分工不明確,專業分工不細化,西語學生除了承擔翻譯工作以外,同時還需要負責報關、報檢等與外貿相關工作,掌握和熟悉整個外貿流程。中小企業在招聘西班牙語學生時,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適應能力。
在學生能力方面,企業日益看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適應新事物的能力。在對企業走訪調查中發現,合作企業就對我校開設的直播電商培訓課程顯示了極大的興趣。今年上半年的疫情使企業不得不全力開拓內銷市場,調整經營模式,減少新冠疫情帶來的損失,因此,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日益重視。
為了更好地服務義烏本地經濟和滿足義烏市場人才需求,我們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選修模塊中加入跨境電商操作實務、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外貿跟單實務等經貿類課程,教授學生跨境電子商務以及跟單制單等商務實操技能,以滿足外貿企業對學生商貿知識上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責任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國際化應用型西班牙語人才,我們還增設國際商務禮俗、跨文化交流(西語國家文化風俗)等課程。
同時,培養符合義烏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除了使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還應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健康的心理素質、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
符合義烏市場需求的復合型西語人才培養離不開學校、政府和企業的支持和合作,高校應與政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學科特色與優勢,以研究促進教學,促進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服務當地經濟。第一,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鞏固合作企業的關系,不斷拓寬合作渠道,尋找實習機會;積極嘗試與企業進行深度溝通,鼓勵和邀請企業參與校內課程安排和教材編寫;通過校企合作,聘請優秀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或以座談會、講座等方式與師生交流,為學生創設直接與企業溝通的機會;加強校企聯系,建立專業實訓基地,為師生提供走進企業的機會,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義烏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外語人才。第二,增加市場調研次數,多下企業、進市場,緊跟市場需求,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制定和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設置。教師需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儲備,了解義烏市場上的西語人才需求,與當地企業展開密切合作與調研,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此外,還需要和其他兄弟院校交流,吸取相應的經驗,學習他們的可行做法,取長補短。同時,做好畢業生情況跟蹤調查,了解市場需求及動向,修訂和改進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
除了校企合作,義烏平穩快速發展的會展業也給本校學生帶來了大量的實踐機會。2020年,義烏舉辦249個展會活動,吸引客商206.7萬人次,3月舉辦全國首個線上展會。學生通過為此類活動及論壇提供語言服務及支持,了解市場實際需求,從而更好地為之后就業和適應工作崗位做好準備,同時將西語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積累實戰經驗,提升社會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
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高專外語教育需要結合當地經濟特色,立足社會,面向市場,探索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外語教育方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外語人才。高校、政府、企業間要緊密合作,為外語師生提供實訓平臺,不斷完善實踐課程教學標準,逐步提升實踐教學比重,深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