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煜
大單元是以一個大問題或大任務來組織目標、情境、知識點等要素,進而形成的一個相對獨立或完整的學習單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以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性、發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大單元教學理念與新課標倡導的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一脈相承。而開展基于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是落實大單元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習任務群的設計以核心素養為引領,把單元核心知識融入單元驅動任務和分課時的任務串活動中,各活動橫向關聯、縱向進階。
如果把大單元教學視角下的英語學習任務群比作人的機體,那么主題意義就像是大腦,教學情境是血肉,言語習得是筋骨,學習進階是循環系統。任務群的建構一般包括以下四個要素。
任務驅動下的主題意義探究。教師應基于課標,圍繞大單元主題,深入解讀、分析、整合教材等教學資源,創設一個以單元主題意義為統領,各課時子主題相互關聯、邏輯清晰的任務群。教師可基于單元主題意義和任務驅動,設計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任務串。學生在任務中真切地參與體驗探究、訪談討論等學習活動,探究主題意義。
觸發學生經驗與思維的真實情境。教師要創設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大情境和大任務,要以思維進階為線索串聯融合各個小情境以及小情境下的任務串,鼓勵學生用單元所學將特定情境下的具體任務各個擊破,發展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言支架基礎上的言語習得。教師要基于語篇和主題意義,通過任務群引導學生習得單元目標語言,建構語言結構模型,同時要引導學生在任務中運用語言,建構語言表達范式,并在新的情境中嘗試遷移創新,以形成問題解決的策略和方法。
完整的單元學習進階歷程。教師要摒棄以課時或知識點為單位的碎片化教學設計,要將單元學習的全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同時要尋找任務學習進階的切入點,以主題進階為內核,將知識系統化呈現。教師可嘗試將原有的教材單元結構改組為順應學生學習歷程的學習單元。
下文,筆者結合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5What do they do?的教學具體闡述單元學習任務群的實施路徑。
單元主題意義的分析與定位是制定單元目標、設計任務群的依據。教師要分析教材各板塊的主題元素,從中找到關聯,確定主題范圍和語境,同時要從育人的角度思考單元內容對學生成長的價值和意義。
Unit 5What do they do?呈現了談論父母職業的兩大語篇,主要涉及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的功能句型和有關職業的核心詞匯。通過對單元內容的分析,筆者將主題范圍確定為jobs 和social life,圍繞“責任擔當,職業觀”的主題挖掘育人價值,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了解各種職業對自己的意義、不同職業的社會價值以及職業背后的平凡與不平凡。明確了單元學習大主題,依據素養本位育人目標,筆者將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能通過自然拼讀法,借助電子平板等電子設備識記、理解教材及常見職業類單詞,能知道職業類單詞的構詞方法,并通過規律自主朗讀、記憶單詞;(2)能在職業描述、謎語編制、職業名片制作等任務中運用動詞詞組描述常見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場所以及職業屬性等;(3)能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歸納來理解第三人稱單數并能掌握動詞加s 或者es 轉換成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規律,同時能在情境中熟練運用;(4)能理解、朗讀、表演故事內容,運用“What do you do? What does he/she do? ”及其回答,評價父母職業,理解父母工作不易;(5)通過對家人及周圍人職業的訪談,綜合運用詢問職業的相關問句進行訪談,感悟不同職業的不同價值;(6)能在閱讀中學會尋找關鍵詞,在交流、傾聽中嘗試記錄關鍵信息,并根據關鍵詞進行匯報、評價、表達;(7)能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職業偶像,在思辨中初步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以上單元目標兼顧了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融合發展,體現學生在單元學習后形成的新的認知、態度、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以學習任務群重構單元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習為主線,以任務為載體,把零散的知識通過結構化統整聚類為塊狀,單元的每個板塊都在單元整體設計中重新定位,這樣的方式無疑會讓單元整體感更強。
充分研讀教材后,教師基于主題jobs and social life,確定了本單元分課時子主題know jobs、parents’jobs to us、different jobs around us、great job idols,并重組教學板塊,分別設計了 四 大 驅 動 型 任 務:learn jobs、read stories、make interviews、talk about job idols,然后尋找串聯各板塊的線索,重組板塊后確定分課時教學內容。考慮學生第一次接觸職業類單詞,積累少,教師在第一課時整合Culture time、Grammar time 和Fun time,幫助學生積累職業類單詞,并引導其分析構詞規律。由于該單元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 中兩大語篇主題相同、功能句型相似,且第一課時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詞匯積累,第二課時教師讓學生共學這兩個有關職業的故事,通過語篇學習各種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場所以及職業屬性等。前兩課時內容安排緊湊,第 三 課 時(Checkout time)、第 四 課 時(Revision、Ticking time)學生就能有更充分的時間來開展更多真實情境下的語言實踐活動,如綜合運用詢問職業的相關語句進行真實訪談,學會記錄和匯報;在了解行業優秀人物后,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達成大單元素養目標。
確定好素養目標,重組單元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就要基于真實情境,設計統領單元學習的任務群,即課時驅動性任務。驅動性任務的設置同時也確立了單元各課時的設計主線。
1.用單元驅動性任務統領整個單元的學習,實現言語習得
單元驅動性任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習得,更要指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的培養。我們希望學生在學語言的同時,能學會用英語做事,實現從語言到言語的應然進階。單元驅動性任務作為“骨架”統攝所有學習活動。本單元,教師根據四課時子主題設計了四大驅動型任務(見圖1)。
第一課時在學單詞時引導學生觀察構詞規律、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正確使用方法,在“職業連連看”活動中關注職業分工;第二課時通過學語篇掌握目標句型,學會設計職業調查表,然后回家采訪父母;第三課時用所學技能與同桌交談父母職業,在訪談中學記要點,在匯報中感悟職業價值;第四課時使用動詞三單形式句型進行語篇輸出,通過拓展語篇了解職業偶像,學會辯證看待不同職業,在交流中表達通過單元學習形成的新認知、新態度、新觀點。在任務群中,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圍繞任務,在做中學、做中悟。
2.用結構化分課時活動串推進單元任務群步步完成,達成學習進階
學生明確了單元任務群及每課的功能目標后,就進行分課時學習,完成分課時活動串。分課時任務串要體現結構性,各任務情境、內容、活動相關且層層遞進,推進單元任務群完成。
在將單元任務群分解為課時任務串時,教師需要立足分課時目標,建立起單元各課時之間的聯系,實現課時任務的結構化設計。學生明確了單元任務群及分課時目標后,進行每個課時的學習,完成每個課時的任務串。每課時的任務串都是承上啟下的。不同水平的進階以概念和任務為主線。分課時任務串情境相關、內容相關、活動相關且層層遞進,能推動學生的學習不斷進階。學生通過應用實踐任務串,內化語言知識結構;通過遷移創新任務串,深入了解不同職業,然后進行分析比較、批判評價,形成是非觀念,發展思維品質,了解光鮮工作的背后有艱辛、平凡的工作也有特殊意義,最終達成主題意義的進階。

(圖1)
學習任務群整合了學習任務、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與學習資源,既優化了課程內容,也更新了學習方式。因而,在大單元教學視角下建構與實施英語學習任務群,值得一線教師不斷探究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