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玲
(臨洮縣中鋪中學,甘肅 臨洮)
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促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不斷完善和優化,傳統以知識教學為主的教學目標已然滿足不了新時期學生的發展需求,重視并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诖?,文章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需求,從幾方面具體探討了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具體策略。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思維品質有較高的要求,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對學生學好英語閱讀以及促進學生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為核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首先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在興趣的支配下以活躍的思維主動思考,既能保障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集中精力學習,又能為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打下良好基礎。教學導入是正式上課前的一個小小互動環節,教師需要采用啟發、引導、互動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初步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教學活動。英語教師結合學生思維品質發展需求,采用靈活、有趣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度。
例如,在“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單元的閱讀教學中,在教學導入環節中,英語教師可以采取互動交流的方式,先向學生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Have you ever heard of or been to Disneyland?”在這個簡單的互動問題中學生紛紛加入探討,與老師和同學分享自己曾經去迪士尼樂園的有趣經歷,英語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并讓學生講述一下“What thing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you in Disneyland?”由此引出了與閱讀教學內容有關的“Mickey”,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What is Mickey in your impression?”此時學生的思維已經足夠活躍,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師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自主閱讀,了解課文中有關Mickey有哪些闡述,其具有哪些象征意義,從而使學生能夠對閱讀內容有深入了解。
科學設計教學導入是為了激發學生思維活躍度,使學生能夠在活躍的思維狀態下進行閱讀學習,既保障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又為英語教師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奠定基礎。
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度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深度的方法同樣有多種,英語教師比較常用的訓練方式是問題引導法,問題引導法也是訓練學生思維深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英語教師通過結合閱讀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思維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科學設計思考問題,使問題之間能夠具有一定關聯性,同時問題要具備梯度,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思維引導,使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最終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問題設置要講究科學性,對英語教師自身的思維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從閱讀教學全局考慮,綜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發展需求,使問題能夠在涵蓋多方面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層層遞進,逐步加強對學生的思維深度訓練。通常情況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往往會使用“What”“How”“Why”等開頭的問句向學生提問,激發學生的思考,而如何合理搭配各種問句,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度值得英語教師深入研究。
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我們常常在教學中強調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文本設計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進行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文本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學生思考和分析的過程中,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在閱讀過程中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一定不能是盲目的閱讀,而是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協同發展,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例如,在“Wheredidyougoonvacation?”單元的“Did Jane have a good time on Monday?What about on Tuesday?”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先讓學生結合這個問題進行課文的自主閱讀,學生通過閱讀給出答案“Yes,she did,Jane had a good time on Monday but not on Tuesday.”然后英語教師再給學生提出問題:“Why does Jane have a good time on Monday but not on Tuesday?”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課文中找出答案并做出準確回答。通過教師這種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使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逐漸實現深度閱讀,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訓練。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比如,英語教師問學生:“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以及“What are some good times in your vacation that you will never forget?”給學生更廣闊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運用閱讀教學中所學習到的句式和詞匯等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可以使學生思維逐漸加深,對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度具有重要作用。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思維發展特點,科學設置思考問題,以問題為驅動逐漸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英語閱讀相關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在過去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之中,教學模式單一老舊,而且重知識教學、輕能力培養,不適用于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英語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靈活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多樣性的教學模式中思維得以發散,思維品質得以提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學方法有多種,以下介紹比較常用的幾種。
其一,小組討論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教學方法是指多名學生為一組,結合閱讀材料、閱讀任務等進行共同探討和交流,在此過程中,組員之間會形成思維碰撞,對發散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由此,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和討論相關的活動,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下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例如,在“I’d like some noodles”單元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針對“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這篇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首先讓學生小組合作閱讀,掌握閱讀材料中的短語、句型的具體運用,并運用相關語言知識,探討自己過生日時的情境,然后讓學生分享生日時會吃哪些喜歡吃的食物,會選擇什么款式的蛋糕等。最后讓學生小組探討交流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在生日時都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習俗,從而使學生在多元文化的滲透中思維品質得到更好的培養。
其二,思維導圖教學法。思維導圖是目前在教育教學領域中教師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從其字面含義上就可以看到,其對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而同樣閱讀也是師生公認的一大難題。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都存在較多的問題,所以教師需要對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加以創新,利用思維導圖緩解學生的閱讀壓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例如,在“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在完成整篇閱讀材料的講解后,可以在黑板上給學生手繪思維導圖,或者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呈現思維導圖,主要是將閱讀材料的題目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通過箭頭指示的方式延伸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然后在每個段落大意后面再通過箭頭指示的方式給學生總結重點詞匯和句型,這樣將整篇閱讀材料的重點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而且結合思維導圖訓練學生口述文章大概內容,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很好的訓練。
其三,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也比較普遍,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學法的形式多種多樣,英語閱讀教學通常以閱讀材料為主要教學內容,而初中英語閱讀材料很多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發生的事。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材料,組織學生在閱讀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是有效的訓練模式。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好制作奶昔的工具,如準備好bananas,milk,blender等,在教學中,英語教師鼓勵學生幾人合作,在臺上完成香蕉奶昔的制作,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要進行口語的講解,分步驟地完成。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逐步得到提高。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是必然的,通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對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具有重要作用。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因為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提升,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理解閱讀材料所傳遞的中心思想,另外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英語的學習來了解西方不同國家的文化,也能夠學到英語這門語言的起源與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念是必要的,讓學生在正確看待不同國家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對本國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
例如,在“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單元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結合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如在時間上中國人通常喜歡在下午五點左右開始,到晚上十點左右結束,一般不會太晚。而西方人的派對通常會在晚上七點左右開始,而且不到凌晨一兩點是不會結束的。在派對的食物準備方面,中國人對派對上的食物非常重視,一般派對都是以吃為主,因此食物準備得非常豐富。而西方人的派對上食物準備得比較隨意,如薯片、奶酪或者面包和比薩等。中國人的派對邀請的都是熟人,大家彼此基本都是認識的,而西方人的派對上則有很多生面孔。學生在課堂中了解中西方有關派對和聚會的不同看法和文化,這對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是具有一定幫助的,同時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正確合理運用課堂評價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诖耍诔踔杏⒄Z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課堂評價的作用,采用賞識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在被肯定、被認可的過程中提升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后要重視教學評價環節,因為評價過程正是學生自我反思以及自我總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思維會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夠使學生對自我的認知更加準確,并逐漸養成自我反思的好習慣,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
例如,在完成“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后,因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涉及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需要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評價,如可以分享自己在別的同學身上學到了哪些長處,在別的同學的思維啟發下自己的思維有了哪些變化等。學生也要對自身學習情況和綜合表現進行總結。英語教師除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外,更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情況進行總結性點評。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始終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因此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教學核心,創新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從各個教學環節入手,優化課前導入、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以此激發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辯證思維以及認知思維,在多種方法的引導下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