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新 鈕立輝 孫曉春
吉林信息工程學校 吉林 吉林 132000
國家教育部從2019年開始在全國職業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通過試點穩步推進將校內的職業教育和校外的職業培訓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作為一項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設計。中等職業學校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而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為適應國家需要和市場需求必然對人才培養模式做出相應的改革?,F在學校面臨著“雙師型”X證書培訓教師不足、專業技術能力薄弱,實訓基地使用率不高等一系列問題。作為1+X試點校,依托“現代學徒制”重點建設專業試點項目建設,從創新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角度出發,思考“1”與“X”的有機銜接,開展中等職學校5G與人工智能相關項目“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教師實踐能力提升途徑的研究勢在必行。
為增強職業院校教育能力,近年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逐漸獲得重視,雖發展較為迅速,但我國職業教育仍存在一定不足,政府與學校對開展相關工作行動力高,但部分企業卻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尤其在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上,企業參與性不高,教師能力提升緩慢,教師難以滿足X證書相關需求。首先,企業對“雙師型教師”缺乏足夠信任度與重視,認為沒有培養相關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僅僅為利用企業內部資源為學校培養高素質教師;其次,企業對“雙師型”教師培訓行動力不足,當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即學生去企業進行實踐,因此對教師去企業進行深造現象較少;最后,企業缺少對“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積極性,目前我國相關法律不健全,企業缺乏政策激勵,難以通過培養“雙師型”教師而獲得直接利益,同時企業為了保證市場競爭力,會將核心技術隱藏,教師難以學到真正技術,無法將理論知識與企業現實進行結合,導致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緩慢。
中職學校網絡系統建設雖呈現一定規模,但專業技術與科學創新能力較為薄弱[2],首先,部分中職學校學生在網絡系統建設前沒接觸過相關知識,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知識儲備,影響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在開展網絡技術教學過程中無法順利、有效開展,影響教學質量;最后,網絡教學要追求創新和與時俱進,教師要不斷關注相關專業教學動態,探索實踐教學模式,而因教師專業技術能力薄弱,教學方式難出新意。
目前部分中職學校雖以建立網絡學習系統,但學生對相關實訓基地使用率不高,也存在一定安全問題[3]。許多學生在應用中職學校網絡進行網絡時,常以網頁瀏覽為主,缺少更深層次的學習,導致實訓基地使用率不高。
2.1.1 滿足校園課堂教學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中職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借助多媒體,還要通過互聯網中相關信息完成教學,進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4]。例:遠程教學模式就是在網絡系統基礎上進行的;校園辦公信息化也在網絡系統基礎上。因此,校園網絡建設系統可與課堂教學進行結合,開展教學教研、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
2.1.2 是當前中職學生必備素養之一。通過中職網絡系統建設,可以滿足學生的互聯網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2.1 維護好硬件設施是保證網絡運行基礎。服務器是中職網絡系統命脈,一旦硬件出現問題,會導致整個學?;ヂ摼W的癱瘓,因此在中職網絡系統中的硬件運維中,做好日常硬件設置的保養是必要的。例如,規范使用計算機、注意開關及順序等,避免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加速老化,出現故障,保證計算機的正常使用。
2.2.2 維護好軟件設施保證校園網絡運轉。在校園網絡軟件維護中,要難于硬件維護,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一旦發現軟件問題要技術處理,保證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防止病毒、木馬入侵,因此網絡運維教師要不斷學習網絡安全知識,與時俱進,維護好軟件系統[5]。
加強硬件建設是促進中職網絡系統建設的有效方式,對學校網絡系統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中職學校網絡系統運行中,一旦計算機硬件出現問題,不僅會造成網絡系統的卡頓,還可能出現整個網絡系統的癱瘓,影響學生學習。因此對于學校硬件的建設與維護,應從三個方面進行:①網絡管理教師應加強服務器硬件設施的建設,應用當前網絡先進硬件,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加強計算機運行速度,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②網絡管理教師做好服務器硬件的維護與保養,保證硬件的正常運行,注意計算機室的溫度計濕度,不可因溫度過高、過低或濕度過高導致計算機硬加快速老化,保證計算機室內干凈、通風,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應為計算機室安裝空調,進而降低室內溫度,避免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溫度過高;③對硬件設備進行維修,一旦硬件出現問題,應及時進行維修更換,避免引起其他硬件的損壞,不僅保護了計算機的正常運行,也減少了計算機硬件建設的支出。
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同樣重要,積極促進學校網絡建設,要保證軟件的完整性與實時性,對軟件進行實時升級,一旦校園網絡系統軟件出現問題,也可能導致整個網絡設施的癱瘓,不僅影響學生學習,還可能對學校網絡安全性帶來隱患,影響學校經濟發展。因此,學校網絡管理教師要不斷改進網絡制式,加強計算機軟件維護與建設。①網絡管理教師加強對網絡系統的維護,完善計算機軟件設施建設,同時在建設相關軟件時,建設教師要注意病毒攻擊,在對軟件進行安裝、更新、運行維護、安裝補丁、修復系統期間,設置防火墻保護系統,加強計算機的自我保護;②對相關數據及時備份,防止重要文件、數據丟失,及時對重要文件進行整理,及其重要文件要盡量雙重備份,保證數據安全,避免因備份硬件或網絡系統出現損壞引起不可挽回損失。
加強校園內網絡建設,完善中職網絡系統,對中職網絡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校園網的建設過程中,要進行科學設計,保證校園網內容具備校園特色,不可套用其他學校的校園網模式,要立足于自身學校現狀與特點,保證學校網絡建設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符合自身學生發展。首先,在校園網絡的建設中,要突出特色,加強特色教育,同時做好校園網的宣傳,可通過宣傳特色方式進行宣傳,加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其次,校園網的建設中,操作系統要簡單、合理,學生在登錄、使用過程中不可出現復雜流程,否則會降低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積極性,重視網站色彩的運用,保證學生對相關網站、網頁一目了然,對相關網站、網頁功能進行科學、全面介紹,保證頁面構圖合理,提升學生使用網站的效率與運用率;最后,在校園網的建設中,要運用專用服務器,加強服務器的建設,避免服務器出現問題,同時保證校園網內部訪問人數較多時服務器穩定,不會出現網絡癱瘓??梢?,對校園網內部網絡進行建設,也是學校網絡系統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促進學校網絡發展,加強學校網絡建設。
學校應根據自身情況與網絡系統特色制定網絡規章制度,保證中職學校網絡的有效管理,加強網絡運行能力。網絡規章制度的制定與運用中,要有一定的科學性與明確性,在對網絡的使用使,規章制度規定要詳細具體,加強對制度的實施與管理。學校規章制度建立,要明確以下幾點:首先,保證規章制度全面性,加強規章制度的運用,中職學校對網絡系統的運用中,除了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也要保證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休閑與娛樂,因此在網絡管理中,要建立全面的規章制度,保證校園內部網絡的有效運用,一旦出現違反規章制度現象發生,應給予警告或懲處;其次,加強網絡責任制,為網絡教師分配任務,保證網絡安全性,一旦網絡出現問題,要追查教師責任,加強網絡教室工作主動性;最后,除了對網絡教室進行管理,還要加強中職學生的管理,網絡規章制度制定,保證相關制度符合中職學生發展,加強制度有效性,中職學校學生大多為高考失利、高中成績較差及初中成績不理想者,自律性較差,對網絡中相關不安全因素沒有抵抗力,因此需要制定相關規章制度進行約束,保證學生安全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生活。
為促進網絡運維教師教學能力,學校應為其創造外部條件,其中加強教師評價體系是最能體現教師教學能力之處,對教師能力發展具有一定導向作用。當前中職教學背景下,很多學校重視科學探究,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強不夠重視,導致各中職教師受環境、經驗、文化影響出現能力偏差,不利于教師成長與學生學習,因此中職學校應去問網絡運維教師的年齡、層次及水平,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引導教師產生“以教學為主,加強研教結合”的教學觀念,從思想上引導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
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職業學校對教師培訓已呈現“落后”狀態,難以跟上當前信息時代下網絡發展,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網絡教學能力體系。首先,學校要根據自身現狀與教學特點設置培訓范圍,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其次,結合教師特點進行分層培訓,由于教師之間年齡、資歷、文化等條件各不相同,所需知識與思維層次也具有一定區別,應根據教師現狀進行針對性培訓;最后,結合實際進行培訓,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全面結合實際應用,尤其針對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遇到的情況進行探究,對教師進行側重性培訓。
在網絡教育的不斷發展中,中職學校網絡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其中網絡的硬件與軟件建設是保證中職網絡運行、教學、安全的關鍵與基礎,科學、合理的網絡建設、運行與維護是中職學校網絡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學生學習安全性與合理性的保障。如今,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高速發展,中職學校也開始重視網絡教學的發展,因此在網絡建設與管理方面,中職學校應對學校、運維教師及學生提出相關要求,明確網絡規章制度,加強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運維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校網絡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