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婕
(甘肅省平涼市第七中學,甘肅 平涼)
隨著學科核心素養理念的普及,教師紛紛探尋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建構方法,努力為初中生的信息收集、知識詮釋、能力訓練創造一個有設計、有目標、有方法、有效果的人性化成長環境,以加速初中生的數學認知與快樂成長。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考量、設計、實施以及完善數學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及評價標準,因此,立足學科核心素養積極探究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建構方法能夠切實幫助教師履行教書育人、優質育人、高效育人的時代職責。
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上要逐漸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辨析能力、歸納能力、推理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整合能力,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另外,初中生還要在數學課堂上逐漸養成縝密的思維能力、謹慎的科學態度、求實的探究精神、頑強的求證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實現在數學課堂上的德育成長。由此可見,學科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在數學課堂上的產物,主要涉及初中生成為未來優秀人才的寶貴素養,是初中生科學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體系。
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設計與實施數學課堂教學的理論指導,因而對數學課堂教學具有非常具體的實施要求,能夠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實施指明方向。
數學知識具有非常明顯的理論性、邏輯性與深奧性,需要初中生進行一定難度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因而對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教師要注意數學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讓初中生毫無思想包袱與心理壓力地參與到數學認知之中。這樣,初中生就會煥發旺盛的生命活力與主體能動性,借助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去克服知識的抽象性與深奧性,切實保障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各項主體能力的實踐化發展,體現數學教學的高效性。
教師不僅要借助數學教學的開放性激發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要注意促成初中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借助初中生群體的智慧與團隊合力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與發展能力,切實克服數學知識學習的諸多難點。因此,教師要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提升教學活動的合作性,竭力促成師生合作與生生合作,以精準的智慧去科學點撥初中生的認知思維,高效推動初中生進行信息收集、信息處理與信息悅納,加速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教師不僅要促成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更要實現初中生的主體探究,也只有實現初中生的主體參與、積極實踐、切身感悟、主動思考,初中生的各項主體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才會真正得到實際發展。因此,教師要注意教學活動的探究性與主體性,為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上提供更多、更好的探究機會、實踐空間、合作渠道,真正讓初中生融入數學課堂學習之中,讓初中生的生命律動與認知靈光無處不在,自然就能促進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效養成。
教師不僅要借助數學教學的開放性、合作性與探究性激發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生命創造力,還要借助科技手段有效弱化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深奧性,為初中生創造直觀有趣、科學先進的認知環境。因此,教師要積極將多媒體設備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借助聲音、圖像、視頻、課件等信息載體為初中生輸送更多、更好的視覺刺激、聽覺刺激、心理沖擊以及精神震撼,以此充分激發初中生的思想意識與主體狀態,助力高效課堂的科學建構。
教師不僅要借助數學教學的開放性、合作性以及探究性全力激發初中生的生命活力與能動作用,還要借助多媒體設備創造直觀化、趣味化、人性化以及有效化的認知界面,努力為初中生創設一個最優化的成長環境。因此,教師要立足內因與外因去激發初中生的最強主觀能動性以及教學環境的最優化構建,努力全面刺激與導引初中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銳意進取、發展自我,真正成為數學課堂上的認知主人,切實促進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效養成。
首先,以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數學教學為初中生創設具有人性化、趣味化、主體化與實效性的數學認知平臺,推動初中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有效強化初中生的參與興趣、探究熱情、表現動機與求知欲望。因此,以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數學教學能夠加速初中生的主體認知、高效積累與快樂成長。
其次,以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數學教學能夠為教師設計、實施與完善數學教學提供良好的指導思想,幫助教師目的明確、方向精準、任務具體地設計教學過程、安排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和提升教學效果。因此,以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數學教學能夠切實提升數學教學的目的性與實效性,加速初中生核心素養提高。
最后,以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數學教學,將核心素養理念有效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加速科學育人觀以及新課程改革理念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融合發展,保質保量地完成社會賦予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時代職責。因此,以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數學教學是高效建構育人平臺的科學方法。
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高效建構數學課堂教學的行動指南,也是教師科學完善數學課堂教學的指路明燈,更是促進初中生友好交流、快樂成長的指導思想。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創設開放性、趣味性與交流性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初中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注意力、好奇心與求知欲,將初中生的關注度與認知力牢牢固定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情境還能夠有效激發初中生的認知靈光與生命律動,借助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去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夯實數學課堂的群眾基礎,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建構,培養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1.1“正數和負數”的情境教學中,教師在幫助初中生理解“負數”時可以以現實生活中的“收入”與“支出”為例子,“家庭收入”如男女雙方的工資、送外賣兼職工資、開順風車掙油錢、賣廢品、街頭分發廣告等收入,而且,教師在列舉家庭收入款項時可以小音量地播放歌曲《今天是個好日子》,以此營造開開心心、歡歡喜喜的快樂氛圍。“家庭支出”,如子女教育費用、父母養老費用、蔬菜消費、水果消費、肉蛋奶消費、米面油消費、服裝類消費、物業費、取暖費、水電費等。而且,教師在列舉支出款項時可以在大屏幕上提供一個表情包“出汗”,而且,教師每列舉一個支出款項,表情包就會迅速“出一次汗”,以此展示生活消費給成年人帶來的壓力。因此,歌曲《今天是個好日子》與表情包“出汗”就為初中生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正數”與“負數”的區別與含義,提升認知效果。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激發初中生的生命活力,立足內因挖掘能動元素,還要立足外因,為初中生創設直觀化、科技化、趣味化的電化教學環境,使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實施成為可能。初中生受身心水平的限制,在數學探究中仍舊以直觀思維與形象思維為主,因而非常不適應數學課堂上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然而,電化教學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直接促進了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5.3“平行線的性質”的電化教學中,雖然初中生對“平行線中同位角以及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這些數學知識能夠通過邏輯推理而證明,但總覺得過程不算簡易。因此,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初中生親眼看見上述數學知識的正確性。在大屏幕上,初中生看到“同位角”通過“平移”能夠與另一個“同位角”完全重合,而互為“內錯角”的一個角可以通過“平移”成為另一個角的“對頂角”,自然二者也相等。對于“同旁內角互補”則可以將一個“切”下來,使之與另一個組合成一個“平角”,或用“內錯角”來證明。因此,教師利用電化教學可以讓初中生親眼看到數學定理的正確性,自然能夠提升邏輯推理的實效性,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實施生活化教學,利用親切、熟悉、溫馨、有趣的現實生活環境推動初中生無拘無束地參與、自由自在地思考、輕松快樂地探究。這樣,初中生的生命活力與能動作用就會得以激發,進而有效提升主體能力與思維素質,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構建。因此,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推動初中生的高效認知與快樂成長,還能夠推動初中生核心素養的科學發展。
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4.1“幾何圖形”的生活化教學中,為了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幾何圖形,教師可以引領初中生總結現實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如地板磚、墻面開關、墻面插座、方桌面、魔方面等是正方形,茶幾、被子、門、窗戶、隔斷、桌面、手機等是長方形,盤子、碗、杯子口等是圓形。這些生活實物雖然本身的教學價值不大,卻能夠有效啟迪初中生的認知思維,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還能夠提升初中生的認知體驗,直接優化初中生的狀態與效率。
支架教學是指教師通過知識講解幫助初中生消滅知識難點,然后再推動初中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互助成長,使初中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上的認知主人。知識講解就是教學支架,也是初中生開啟主體探究、快樂合作以及集群成長的新起點,因而能夠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初中生主體作用的完美結合。因此,支架教學是初中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抓手,也是數學課堂高效構建的突破口。
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13.2“畫軸對稱圖形”的支架教學中,教師為初中生講解如何利用橫坐標與縱坐標確定一個點的“對稱點”以后,就可以放手讓初中生進行“畫軸對稱圖形”活動。這樣如何“確定對稱點”就成為本次教學的“教學支架”與知識難點,剩余活動就完全可以由初中生獨立完成。因此,初中生就會在知識講解的指導下很快掌握“對稱點”的確定方法,科學、高效地完成教師預留的、較為簡易的探究任務。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實施分組教學,以此提升初中生的參與度,讓初中生在小范圍內進行高密度交流、高頻度合作與高效度探究,有力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建構。分組教學能夠實現多名初中生同時成為信息交流的發出者,因而非常有助于初中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認知主人,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各項交流指標,切實推動初中生主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實現核心素養發展。
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二章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初中生進行分組,分別稱為“SSS小組”“SAS小組”“ASA小組”“AAS小組”以及“HL小組”,讓初中生通過合作探究分別完成本組的探究任務。任務完成后,各組選派一名代表在課堂展示中進行探究成果匯報,以此完成所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有效歸納,實現初中生的自主探究與互助成長。因此,分組教學實現了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高效完成探究任務。
對分教學是指教師以個人的知識講解為教學起點,以初中生的合作探究為教學主體,以課堂小結為教學重點,構建有設計、有章法、有過程的高效數學課堂教學。對分教學中既隱含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也凸顯了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生命發展潛能,因而能夠促進數學課堂的高效實施與科學構建,自然也能夠有效促進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循序漸進與科學養成。
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八章18.1“平行四邊形”的對分教學中,教師為初中生簡述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相等、對角相等、鄰角互補、對角線平分”等基本性質以后,初中生就可以利用這些數學知識去完成習題任務。這樣初中生就獲得了教師的講解幫助與習題的實踐訓練,因而能夠在理論結合實際中進行高效認知。最后,教師在課堂小結中可立足習題內容去總結“平行四邊形知識的使用方法”,總結出一定的習題解題技巧,提升初中生解題能力。
翻轉教學是指以初中生的課下預習為交流準備,以初中生的課堂探究與互助合作為主要過程的教學模式。教師對數學課堂教學的直接干預很少,因而能夠給予初中生更多、更好的自主空間、合作機會與探究區域,從而使初中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好的提升。因此,翻轉教學實現了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有效激發了初中生的生命活力,能助力數學課堂的高效建構。
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三章23.2“中心對稱”的翻轉教學中,初中生能夠在課下預習中初步掌握“中心對稱”就是“點對稱”,就是將“已知點”與“中心點”連接起來,然后等距離延長,所得點就是“已知點”的“對稱點”。然后,初中生就會在課堂交流中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理解與猜想,并逐漸積累一些關于“中心對稱圖形的基本知識”。因此,翻轉教學能夠幫助初中生在“兩次探究”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認知效率。
綜上,學科核心素養是初中生應該在數學課堂上逐漸培養、慢慢習得的,是初中生未來成為社會精英、行業能手、技術骨干的必備能力,因而對初中生的主體認知、習慣養成、能力培養、視野拓展、思維訓練以及素質發展意義重大。因此,教師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積極探索初中生全面發展途徑以及高效數學課堂的科學構建方法,并通過“開展情境教學,激發生命潛能”“開展電化教學,順應直觀認知”“開展生活教學,優化認知環境”“開展支架教學,助力主體認知”“開展分組教學,推動合作探究”“開展對分教學,加速師生交流”“開展翻轉教學,培養認知習慣”七大策略助力初中生的主體能力發展與學科核心素養養成,以此打造高效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