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祥棟
(太原市第五中學校,山西 太原)
課堂講授法是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常使用的方法。這種教學法雖然便于教師快速將物理學知識傳授給部分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但也很容易讓課堂氛圍趨于沉悶,從而使為數不少的學生的學習難入佳境。為了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物理學習變得輕松愉悅,我經常將“情境創設”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所謂“情境創設”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促使學生理解教材,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探究中來。初中物理情境創設,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
我將物理知識設計為物理實驗情境,不但可以緩解學生單純學習理論知識的沉悶心理,而且可以激勵學生深入思考、積極討論,在觀察與操作中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核心素養。物理實驗除包含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外,還應包括教師自行設計的物理實驗。
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如做水的沸騰實驗時,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觀察到水溫的變化情形:水在沸騰前的溫度會因持續吸熱而不斷上升,而沸騰過程中的溫度即使在持續加熱下也會保持不變。于是,我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水在沸騰時,顯然在持續吸熱,但為何溫度會保持不變呢?
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歸納總結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小組實驗還能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例如,在做測量電阻值的實驗時,我讓學生分組制訂實驗方案,共同設計實驗電路圖,最后得出實驗結果,當遇到測量的電壓是電源電壓或者電流為零的情況時,還可以讓學生共同討論,尋找出實驗失敗的原因,繼而解決相應的問題。
我總是想辦法自行設計物理實驗以激發學生動腦、動手的興趣和熱情。比如,在講解“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時,我自行設計一個密封的容器:數顯溫度計的探頭伸入瓶中,容器口有一個進氣口和一個出氣口。當用打氣筒通過進氣口向容器打氣時,出氣口封閉,可以觀察到瓶內氣體溫度升高;當打開出氣口時,氣體對外做功,瓶內氣體溫度下降。
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如在引入“比熱容”概念時,我依據生活經驗提出問題:“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質量、物體升高的溫度有關。那么,對于不同的物質,例如水和食用油,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也相同時,它們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呢?”這個問題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疑問,還能進一步引出新的問題:“物體吸收的熱量和物質的種類有關嗎?”這樣學生就會被牢牢吸引住并且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創設問題情境還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授“比熱容”時,我提出問題:“為何新疆比湖北的晝夜溫差大?”以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動力和好奇心。
創設趣味情境可以使課堂更生動有趣,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運動的快慢”時,我先引入“森林動物運動會中龜兔賽跑”的情境:比賽開始前一階段,跑在前面的兔子因自信滿滿,竟然在中途睡了一覺,結果被鍥而不舍的烏龜反超,率先到達終點,最終烏龜贏得比賽。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增加搶答、游戲、魔術以及講笑話環節,比如學習質量、密度時,可以講笑話:“丈夫買了幾斤廉價藕,滿以為會贏得妻子的贊揚,不料卻反被妻子數落:你說你笨不笨?為何不買別的菜,這藕一斤少說也有半斤窟窿啊!你還說便宜?”這樣的趣味情境可以豐富課堂,化枯燥為生動,化平淡為神奇,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物理知識。初中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創設趣味情境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要。
通過旋律優美的音樂刺激學生的聽覺,創設音樂情境,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授“電流的測量”時,可以通過錄音機播放一首優美的愛國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在播放時,我旋轉旋鈕調節音量,引出“調節音量實際是改變電流的大小”知識點,進而引導學生學習電流的相關知識。
教師通過漂亮或氣勢宏大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創設畫面情境,也可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例如,在教學“光的直線傳播”時,教師可以播放百花齊放的美麗圖片以及霓虹燈閃爍的城市夜景。
綜上所述,教師創設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生動化,繼而使課堂氛圍輕松、愉悅,使學生更加熱愛物理學科,使物理教學效果更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最終實現師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