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區教師發展中心 陳康康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雙減”工作部署,依據天津市“雙減”工作會議要求,著眼解決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教育公平等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河北區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強化“減負”與“提質”同步落實的意識,細化完善支撐服務措施,將“加強作業管理,提高作業設計水平”列為教研重點任務。通過建立提質增效區域共享作業資源庫,讓“雙減”的作業實現量少而高效;通過豐富常態研培活動內容,充分發揮教研員在“雙減”工作中的引領作用等一系列舉措,給予每一位學生最適合的教育。
河北區在制定“雙減”工作實施方案的過程中,將作業設計與實施納入教研和師訓范圍,要求各學科教研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基于“落實‘雙減’提升作業水平”主題研培活動,并從研培主題、指導思想、活動目的、活動形式、研培內容及過程等幾方面撰寫具體方案,以高質量的教科研手段促進“雙減”要求下作業水平的提升。為了這一目標,河北區教師發展中心多向發力,以強化教育科研培訓為抓手,努力提升全區教育教學質量。在“雙減”背景下,教研員將作業設計作為教研活動重點,引導教師關注作業設計研究,探索作業科學評價方式,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
教研和教學聯動,教研員與教師互動,充分考慮學生完成作業的難度、時間,考慮不同水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出一個合理的“作業總量”及“內容確定”。在此基礎上,通過教研活動,對作業設計的目的、原則、類型、要求進行全面、細致地交流、指導和規范,形成不同類型的范式。教師則根據范式,基于班情,形成各種“樣例”,并在“樣例”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力求準確把握作業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切實將“提高作業設計質量”與“分類明確作業總量”緊密結合,在有效減負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業質量,確保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標。
為將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全面實現作業的育人功能,我們針對義務教育不同學段的特點,以學科或學區片的形式,對全區任課教師開展《“雙減”背景下提升作業設計質量》專題研培系列活動。
例如:在初中學段,由河北區初中英語學科教研員在區級層面開展題為《提升作業設計質量和實施效果》的專題研培講座,為初中英語一線任課教師解讀相關文件精神、講授作業內涵與價值的相關理論、介紹基于英語學科特點提升作業設計質量的實施策略、部署學區片聯盟校際研討與展示交流以及區級優秀作業設計成果分享的具體工作安排,推廣一些學校的優秀作業設計“樣例”。
再如:在第一學區片的校際研討與展示交流活動中,分別由5所基層學校的備課組長教師代表進行作業設計專題發言,就學校備課組作業設計整體工作思路、目前作業設計工作進展情況、結合具體課例介紹作業設計框架、作業成果展示、工作展望及調整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自主性作業等多元設計精彩紛呈、亮點盡顯、百花齊放,有基于單元主題語境的詞匯思維導圖作業,有融入思政元素的書面表達插畫作業,還有衡水體英文書法展示作業,增強了作業設計的育人功能。
在第二學區片校際研討與展示交流活動中,教師代表依次從激發學生興趣、精準分層作業、個性化定制習題、面批面改的作業批改個性化輔導等方面介紹作業設計的創新探索。圍繞提升作業設計質量的專題研培,各校備課組精心設計、認真謀劃,體現了教師的專業、敬業與愛業,充分彰顯了廣大教師令人敬佩的教學智慧與教育情懷,這也必將為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在第三學區片校際研討與展示交流活動中,結合全區各學科作業設計優秀成果分享推廣活動,有序、深入推進,將“雙減”背景下提升作業設計質量作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成果的轉化落實。
在活動中,廣大教師迭代新觀念、迎接新挑戰,與“減負增效”同向而行,扎實地將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工作落到實處,確保河北區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在“雙減”背景下,落實“減負提質”成了教師們的共同目標;深入課堂、深入備課組,與一線教師組成落實“減負提質”的研修共同體,助推“雙減”背景下課堂效益的再提升是教研員的使命與責任。肩負著這種使命與責任,中學全體教研員深入基層校對其“雙減”及“減負提質”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調研。落實“雙減”政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一線教師提供具體的理論引領和專業支持。
教研員們走進課堂,了解師生課堂狀態和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查閱中學“雙減”政策后,作業管理制度和作業設計;細致了解學校的課程建設、課后服務內容和班級文化建設。聚焦學校教育主陣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探索“雙減”政策下的教學新模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廣大教師深刻體會到,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并把所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多動腦筋。
小學教研部結合區域特點及師生教學需求,統籌全區骨干教師,建立區域“共享作業”資源庫。以各學科教研員牽頭,組建了由骨干教師構成的專業團隊,依據課標及教材要求,設計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和滿足有需求學生的拓展性作業,為全區小學各學科編寫了“共享作業”,其中語文292份,數學349份,英語164份,作為“課時作業樣例”。每一份作業都凸顯作業內容的科學性、類型的豐富性、難度的適宜性、完成時間的適切性、結構的合理性。這一舉措有效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區范圍內共享,滿足薄弱學校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并逐步建立資源動態更新機制,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在實踐中,教師們認知到,“共享作業”不僅能夠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而且能減輕教師的負擔。教學目標更明確,核心知識更清晰,有利于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語文教師認為,學科“共享作業”凸顯了基礎性,能夠落實每單元語文要素的基本要求,極具實用性。數學教師體會到,“共享作業”有助于夯實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英語教師則認為,面對“減負增效”的時代訴求,“共享作業”題目新穎、難易適度、時間合適、結構合理、體現層次,可以作為學業評價改革實踐的重要依據。
本次“雙減”專項活動得到了各校領導和教師的高度重視,為提升基層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有針對性的幫助。同時,通過下沉一線,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為加強校本教研,轉變辦學思路指明了方向。這些問題的逐一解決,定會帶來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
通過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性。我們要進一步落實“五育并舉”,為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不懈努力。通過專項活動,我們也梳理了一些工作經驗:一是落實“雙減”要求,一定要協調、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二是落實“雙減”要求,可以通過深化教研模式,加強教研精準化來實現;三是面向全體,積極深入不同類型的學校,開展專題化教研活動是落實“雙減”工作的有效途徑;四是抓好青年教師研培工作,為實效落實“雙減”工作儲備力量。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河北區干部教師充分認識到“雙減”的重要意義,探索減負增效新舉措,科學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堅決扭轉中小學生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提高學校教師設計作業能力,探索作業科學評價方式,促進學校完善作業教學全過程管理,提升區、校兩級教研質量和教師專業素養,為構建區域學校良好教育生態進行不懈努力。今后,我們將繼續落實“雙減”政策,結合學情,不斷嘗試,確保“雙減”落地有聲,不斷構建良好教育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