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陜西西安 710000)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作為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我國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并且其還是保障我國經濟穩步前進的重要力量[1]。自1991年上證指數正式推出以來,資本市場已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其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機制進一步更新,無論是經濟市場法治化發展,還是功能科學化發展等方面都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在新時期、新常態背景下,資本市場發展同時面臨著發展機遇和諸多挑戰[2]。在這種情形下,資本市場要想更好地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就要對以往的發展經驗進行總結,并結合新時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開展精準定位,使市場運營秩序更加規范、開放,高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來看,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仍處于轉型發展階段[3]。在此過程中,資本市場應當穩步前行,找準發展方向,更好地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詳細而言,資本市場發展方向主要如下:
1.1.1 資本市場發展應以經濟為基礎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其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可以說實體經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重要前提[4]。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我國經濟發展就是靠著實體經濟所支撐起來的,在未來發展進程中應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實體經濟借助資本市場得以更有效更快地發展,并以此為基礎構建高質量發展模式,無論是持續發展還是穩定發展方面都具有優勢,以推動中國市場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中多元化籌措資金的手段和工具,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續航動力”。對于實體經濟而言,由于規模相對較大、投資多、周期長,使得其對人力和物力的需求較高,并且還需要資本作為推動力。然而,互聯網經濟近年來快速發展,作為虛擬經濟的代表,其在資本市場發展要比實體經濟更具優勢,這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削弱了其發展基礎。面對這種形式,資本市場要想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結合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為其提供助力,以夯實資本市場發展基礎。
1.1.2 資本市場發展應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現階段,資本市場發展方向出現轉變,發展結構與動力方面也應做出轉變,以便更好地推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在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建設工作中,資本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保障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要優化經濟發展格局,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動力。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過程中,資本市場發展方向應以經濟發展為核心,并結合經濟發展改革創新做出優化調整。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在發展中圍繞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和發展戰略多方面做出調整,從而推動了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工作。調查顯示,除金融業之外,我國的建筑裝飾、房地產、交通運輸及醫藥生物等行業都呈現出快速增長模式,利潤額突破千億元。這些數據表明,在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下,資本市場可以依據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做出靈活調整,并結合其建設情況逐步優化。
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一直面臨著誠信問題[5]。對于資本市場而言,誠信是保證其有序、規范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構建良好市場發展環境、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的要求。目前來看,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形勢良好,資本市場誠信水平顯著提升[6]。這主要歸功于以證監會為主的資本市場監管,通過對資本市場中的違法、失信等行為嚴肅處理,使資本市場發展更加公平化,有效提升資本市場中各主體的誠信履約能力。證監會作為監督資本市場的主體,通過構建資本市場誠信數據庫,將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和非上市公司、有關機構、人員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等人員的誠信數據都記錄其中。當這些主體出現違法或失信行為后,這些數據會及時錄入誠信數據庫當中,使數據庫的信息始終保持真實和及時性。近年來,證監會對資本市場違法失信展開嚴厲監管和處罰,違法、失信行為得到震懾,有效保障了投資人的合法權益,為資本市場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我國在新股發行制度方面已經做出了多次調整,從最初的審批制到之后的核準制,然后到現階段推進的注冊制改革[7]。在發行方面,發行方式有多種,包括線上與線下發行、直接發行、市值配售等多種發行方式。在定價方面,有直接定價為主、詢價為主或直接定價為輔等多種方式。整體來看,我國新股發行制度在不斷改革,現有制度還需不斷優化,還未形成一套可以長期運作的新股發行制度。對比海外國家,其資本市場證券發行主要推行注冊制,這種制度起源于美國。在注冊制模式下,市場需要承擔責任,無論是企業選擇、定價、上市還是后續的交易和維護,都需要由市場來完成。并且在這種注冊制模式下,需要核準的內容較少,核準范圍也相對較小,但對于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場操作、欺詐等方面做出的懲罰更為嚴厲,政府發審權力有所減小。推行注冊制可以更好地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使中小企業獲得與大企業相同的融資機會。
我國上市企業在治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為股權結構需進一步優化。企業大股東會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發展和決策,還會因為關聯交易而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給企業今后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過程中,上市企業還存在著運行問題,如企業存在嚴重的利益操縱,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過多關注籌資功能,沒有關注到運營功能;由于經營狀況不理想,收益欠佳,通過變賣資產、更名或收購等方式占用更多市場資源,給投資者造成損失。這些充分暴露了上市企業內控不規范、治理能力欠佳的問題,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限制了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作為資本市場中一項基礎制度,退市制度在2001年正式推行[8]。和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退市比重相對較低,但在該制度實施過程中還暴露出許多問題。例如,我國上市企業退市標準缺乏科學性,存在較為突出的退市難問題。為避免退市,不少上市企業通過各種手段虛增利潤,甚至出現上市企業停而不退的情況,對資本市場規范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一般而言,成熟的資本市場都有較為完整的退市制度,但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還需要科學有效的退市制度來進一步規范資本市場發展。
注冊制在股票發行過程中以充分披露信息為核心,減少證券監管部門對發行人資質的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弱化行政審批,從而增強發行制度的靈活性,降低股票發行成本,提高融資效率。注冊制要求發行人在發行證券之前,將完整、真實的資料公開給主管機關,并提交注冊申請。收到這些材料和注冊申請后,證券發行審核機構需要對這些文件進行嚴格審查。雖然證券發行審核機構不需對其實質進行判斷,需要審核的內容有所減少,但因為信息披露程度大大提升,對于信息欺詐等違規操作的懲罰也更加嚴格。在這種發行制度下,企業上市的要求有所降低,上市條件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少平時營業收入不高、利潤相對較低,并且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也能上市。
為確保上市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其治理能力,保證上市企業治理規范性,這才是保障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基礎,使其更好地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想提升上市企業治理能力,首先需要完善上市企業治理制度,明確上市企業的各層次、各管理主體的權利和責任,并規范上市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作為上市企業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需要將誠信放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首位,在保證上市企業獨立性的同時,確保投資者和上市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通過加強上市企業董事會和投資群體之間的溝通,提升上市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并結合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完善信息披露標準和內容,優化上市企業結構,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升上市企業治理規范性,最終使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健全上市企業退市機制、依法從嚴打擊違法活動,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構建有效的退市機制需要做到對退市標準進行完善,不斷優化退市程序,并通過加強退市監管工作、拓寬上市企業退出渠道的方式來構建完善的、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如果上市企業存在信息披露內容造假或欺瞞的情況,應當對該上市企業實施強制退市;又或是如果上市企業連續多年經濟指標達到退市標準,應當依照要求對其進行強制退市。通過加強退市監督管理,構建有效的退市機制,這樣的資本市場才能形成優勝劣汰的發展形勢,這對提升投資者風險意識、整治資本市場發展環境都具有積極影響。
雖然資本市場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資本市場并不能解決經濟發展中所遇到的全部問題。要科學、創新運用資本市場力量來解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上市企業發展質量、促進各類經濟主體發展活力提升作為標準,所有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建設工作都不能為制定政策而實施,所有政策與制度都應確保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通過轉變思維和認識,助力資本市場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水平開放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贏得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在新發展格局下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拓寬資本市場發展道路,不斷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實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為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實現穩定發展,需要加強對其的監管,構建風險動態監測機制,動態化、全面化掌握資本市場以及各主體運營情況,以科學的方式分析其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便于及時發現風險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此外,還應分析投入資本主體在發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并結合這些風險制定應對方案。也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建立風險動態監測機制,提升資本市場風險防控信息化水平,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資本市場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水平較低,和海外資本市場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基于此,新時代資本市場發展要牢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要求,加強規范性與開放性建設,不斷發揮資本市場有利條件,克服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