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平
(吉林省通化縣第七中學 吉林通化 134001)
在社會和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各行業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并全面進入到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對于現代專業人才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造性思維能力成為當代人才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專業素養和能力。面對這一全新的人才培養需求,高中數學教育人員的教學觀念也應做出相應的改變,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并開展相關的教學革新,讓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可以得以相應的發展,以便于學生今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指突破常規的思維方式的一種思維能力,當學生在學習中具備了這一是思維能力后,則可以運用靈活思維去思考和分析問題,探尋出多樣化的解決辦法,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解釋其中存在的客觀事物和內在關系,提出新的觀點[1]。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在長期的學習積累和思維鍛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避免固有思維的束縛。為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并勇于創新和突破,這樣才能獲得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創造性思維是當代人才必須要具備的基本思維品質,也是高中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必須要具備的一項思維能力。縱觀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不難發現教材中涉及的內容非常龐大且繁雜,并且高中數學知識有著更大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生采取中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策略和思維進行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是行不通的,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高中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并由此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畏難、抵觸等情緒[2]。如何幫助學生跳出“數學學習的思維定式”,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這是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而只有加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才能讓學生擺脫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態,促使他們對數學知識主動思考和探究,在深度學習的基礎上,高效掌握數學知識,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
雖然在新課程標準中就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提出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指導方法,但在高考的指揮棒下,仍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堅持采用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數學課堂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很少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機會,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學生的惰性思維,在遇到數學難題時會不主動思考,而是等待教師的講解,這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3]。另外,由于教師所采取的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課堂氛圍枯燥、壓抑,這樣的課堂環境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抑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學生是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會直接影響到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但對于多數高中生而言,他們在經歷中小學階段的數學后,習慣了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很少會對教師講解的知識進行思考和質疑,只是認真聽課和做好筆記,在下課后在通過背誦筆記、做習題等方式,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這種學習策略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短暫性的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但由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缺乏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過程,對于數學知識難以形成創造性的理解,也很少會生成全新的觀點,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4]。另外,還有很多的學生尚未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將應付高考作為數學學習的主要目的,這也會使得他們在數學學習中難以發自內心地去進行思考和探究,對于數學學習學習的態度也比較隨意,心情好就多學一點,心情不好則少寫一點。學生的這一心態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意識到一點,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經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后得到的知識和學習經驗,才能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這樣的數學教學才是鮮活的[5]。因此,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即一切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都應以學生為中心,保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對教學內容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和發展。
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不容忽視的。基于學生個體差異性,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思考角度和方式會存在很大的不同,為此,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并遵循個體差異化原則,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觀點的機會,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換觀點的過程中,形成思維碰撞,迸發出更多創意想法,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認知。
良好的思維環境是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所營造出課堂環境過于枯燥、壓抑,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此,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開放性原則,設置一些開放性的探究課題,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6]。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常規解題思路的基礎上,盡可能多的探究一些其他的解題方法,并對學生的獨特觀念和想法進行肯定,激勵他們勇于探索,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積極探尋新的思維角度和方式,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要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但傳統高中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點,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并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創設良好的思維環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7]。比如,針對以往高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機會較少的問題,教師則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構建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首先,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并在課前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完成數學知識的預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對數學知識形成初步認知。在課堂上,教師則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相互交流想法和觀點,促使學生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獲得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以“集合”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師則可以通過構建翻轉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環境。首先,教師可以將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式、元素和集合的關系、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等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并在課前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微課的引導下,對“集合”這一數學概念形成初步認知。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就自己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探討,或是就“集合”這一數學概念表達自己的觀點等,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集合”的理解。同時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獨特觀念,教師需要及時予以肯定,并鼓勵學生通過自主設計探究方案的方式,驗證自己的想法,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有著極強主觀性的思維方式,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并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才會將更多的主觀思想融入思考過程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思考。為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注重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并在對問題分析和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8]。
另外,教師還需要意識到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的,要想落實這一教學目標,還需制定長期的教育目標,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活性的培養,并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探究性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總結學習經驗,掌握更多有益的數學思想方法。當學生有了思維基礎后,再對數學知識思考和探究時,便會得心應手,并產生更多的創意想法,獲得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以“等差數列”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師則可以設置“探究等差數列計算公式”的探究性課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思考和探究等差數列的規律,并推導到相應的計算公式。在這一過程中,多數學生最終推導出同一個答案,但也有學生會突破常規思維,找到其他的推導方法。這時教師則可以讓這些有著獨特想法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推導思路和推導過程,激活其他同學的思維。當學生經過自主探究后,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經過長期的思維訓練,可以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高中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都是經過高度概括和精煉的,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也使得部分學生難以準確把握數學知識的內涵和本質。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則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將數學知識置入到具體的場景中,讓學生在對情境探究的過程中,去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適合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情境有很多,如生活情境、游戲情境、問題情境等,教師則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酌情選擇,保證教學情境與數學教學適配性。
以“圓錐曲線”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師則可以通過創設媒體情境的方式,將該部分的數學知識置入到天體運動這一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對視頻資料中的天體運動進行觀察,將圓錐曲線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并運用圓錐曲線的概念對描述星球的運動軌跡,深化學生對圓錐曲線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圓的方程式,推導出圓錐曲線的計算方法,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很少會對課本中的數學知識或教師的講解進行質疑,這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為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除了要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外,還需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并提出質疑,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比如,在對課本中的數學概念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故意將概念描述中的一些關鍵詞去掉,然后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并提出疑惑。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掉關鍵詞是否可行?為什么?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知和理解[9]。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疑的方式,引發學生質疑。比如,在對概念問題進行講解時,教師則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抽簽是一種比較公平的方式,但是抽簽有先有后,這個順序是否會影響到公平性?”然后教師讓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有學生產生質疑,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學生的這一質疑行為,教師需要予以肯定和贊揚,并鼓勵學生去設計實驗去驗證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而且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完成知識建構的過程,促使學生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學生創造性是為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而且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著重大意義。針對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因素,教師必須加以重視和探究,并通過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思維環境,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在高效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創新思維能力也可以得以相應的發展,進一步提升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