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磊 鄭瑩純
(珠??萍紝W院 廣東珠海 519090)
進入21 世紀,高等教育普及度大大加強,對于實踐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不斷發展與完善。我國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盵1]高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傳送帶,在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受到雨露般良好的新時代思想教育,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會日臻成熟,反之則會故步自封。因此,在這個階段中,高等院校需以培養社會需求的全面性先進人才為主要目標,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熏陶。沒有堅定理想信念的當代大學生,就會在迷霧彌漫的混亂環境中迷失前進的方向,在糖衣炮彈的交替圍攻下棄甲逃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停滯不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思想的培養是新時代的趨勢所迫,因此必須要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思想根基,增強當代大學生對新時代思想的認同感和實踐感。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一步發展,大學教育的普及化,經國家批準設立的民辦高校數量逐漸增加。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延伸和補充,民辦高校也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思想的教育宣傳工作不斷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盵2]我們要明確民辦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建設同樣有著必不可少的指導作用,但是部分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相比,新時代思想教育宣傳工作仍存在著起點低、發展慢、工作基礎差等不足,加之大部分民辦高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堅定的問題了解不夠深入,重視程度不高,僅僅對新時代思想停留于表面認識,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工作,導致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堅定,思想與精神境界仍停滯不前。民辦高校對開展新時代思想教育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重教學投入,輕思想建設,恰恰是這種認識觀念上的輕重倒置使得這部分民辦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得不到堅定,新時代思想建設工作只能“螺旋式循環”而得不到“滾輪式發展”。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科技創新提高了國家的綜合能力,文化創新傳承與發展了國家的文化自信,教育創新也將促進高校新時代思想教育課程的開展。對民辦高校思想建設工作研究結果發現,絕大多數高校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開展及評估方式,往往只是根據一紙試卷上的成績來評估學生的思想境界,并且老師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過分依賴教材來傳授知識,教育方式傳統老套,缺乏創新,缺乏用實踐來讓學生參與行動從而感知新時代思想存在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當今大多數高校的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即老師只在上課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課后時間學生無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學習困惑,老師同樣不能對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做出解答,缺乏在現實問題中對學生的引導,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建設教育工作,形成了“只授課而不育人”的普遍現象。同時思想教育課程中師資力量薄弱,投入成本低,沒有一個相對完整且專業的教師團隊來進行思想教育、思想交流及思想碰撞。教學方式單一傳統,只依靠教材,要求學生根據教材死記硬背而不進行思考,沒有與新時代網絡創新產物巧妙結合起來,缺乏多元化黨建思想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具體平臺讓學生在上課學習課程中真正地接受新時代思想教育的熏陶,繼而導致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建思想工作得不到大的進步。
當代大學生出生于21 世紀信息普遍化時代,社會經濟結構多樣化,新舊觀念相互交替沖擊著大學生的頭腦,使得他們在信念追求上感到困惑和迷茫,導致心態失衡,在思想和價值取向的問題上存在著是非不分、榮辱不清。同時家庭的寵愛式教育容易讓當代大學生成為“溫室里的花朵”,一旦脫離家庭的保護,各種學習壓力、社會人際交流、生活經濟來源等實際問題撲面而來。信念是破浪前進的引擎,是蓄風而飛的風箏,是帆船航行的燈塔,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猶如大海里迷失方向的小船。然而,高校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堅定與踐行中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比較看重功利和得失,輕視了個人信仰與個人信念追求;第二,對政治不感興趣,思想道德水平及政治覺悟較低。[3]“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笨v觀歷史時代先鋒劉胡蘭、邱少云、方志敏等,他們在烽火中頑強抗爭,在風雨中上下求索,在泥濘中艱辛跋涉,只因他們懷揣著“許黨報國”的雄心壯志和堅定信仰。正因他們始終堅定時代理想信念,才會在危難來臨之時不懼不退,當代大學生應從“時代先鋒”手中接過火炬,爭當信念先鋒,成為勇敢追夢的新時代青年,以行動踐行新時代理想信念,唱響新時代青年之歌。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前堅定不移地選擇國家利益,將“自我”觀念轉化為“大國”觀念。
2016 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盵4]從高校黨建實際情況工作中來看,政府應做到統籌兼顧高校黨建工作發展的規劃與工作理念的轉型,從而確保高校黨建工作能夠順利運行,制定一套合理的、有意義的、標準可視化的黨建工作制度機制來響應新時代黨建思想的發展。“教育部、中組部及中宣部等高校黨建主管部門和高校黨委部門要按照‘統籌規劃,資源共享,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確定全國高校黨建教育工作總體規劃,指導和規范全國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為高校黨建開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政策保障?!盵5]在規劃的制訂過程中除了要匹配國家黨建大政方針要求外,還要聽取領導和各部門專家的意見,統籌兼顧安排規劃新時代黨建思想工作藍圖,只有這樣,規劃藍圖才能符合新時代思想的發展潮流,符合新時代國家黨建政策的前進方向,從而健全高校黨建思想工作管理制度。其次,政府應高度重視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規章制度建設的進程,不僅要將學術成績歸入高校綜合能力評估體系中,還要增加對理論思想掌握和就業理想規劃的研究考查,以此來促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中完善新時代黨建思想工作規章制度和機制,同時還要將黨建思想的教育開展與現實中實踐行動密切結合起來,利用這種層層推進考查方式來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新時代思想教育建設的順利開展。
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讓大學生能夠成為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活力人才,成為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美麗一筆。民辦高校應該通過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這一核心內容,在實際教學中豐富民辦高校思政課程理論體系,讓大學生樹立明確的理想信念,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推動民辦高校思政課程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高校必須高度重視黨建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并對黨建教育工作提出具體可行、符合實際要求的工作方案,充分發揮高校黨員組織與黨員先進干部的帶頭作用,在思想教育建設工作中積極與黨組織部門交流溝通,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堅定崇高理想信念。不斷增強高校黨支部的吸引力、影響力和號召力,從而在思想教育開展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引導團隊。
當代大學生處于信息多元化發展背景下,價值觀念也在相互碰撞中形成,表現出思想多元化擴散趨勢。因此當今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育人模式也應向多元化擴散,結合時代創新產物對大學生思想進行多元化培養。
縱觀各大高校思想教育課程的開展中,絕大多數高校往往是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來開展課程,簡單地將思想理論概念跟同學們講述一遍,然而這種傳統教育方式老套死板,有些概念有時還抽象難懂,導致大學生在學習新時代思想時缺乏興趣和好奇心。在新媒體盛行的網絡時代下,高校教師應緊跟時代潮流,創新教學方式,用新媒體開展黨建思想教育工作,從理論出發,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多運用App 等軟件來促進思想教育發展,如“超新星學習通”“網易云課堂”“學習強國”,等,用創新技術在舊傳統基礎上做到真正的思想教育。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巧妙地去運用新媒體平臺和技術,以圖片、視頻、PPT 等多元化形式打破依靠課程教材單一形式開展教學,以此來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爭取引起越來越多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可結合教學進度組織并開展一些基層服務或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更加深入了解新時代思想的內涵,提高自身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無私奉獻的新時代思想,將教學理論與實踐統一結合起來,提升大學生新時代思想認知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6]當代高校大學生要想堅定理想信念,必須以深厚的理論信仰為基本支撐點,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充分悟透其思想內涵,才能發揮新時代理想信念主心骨的力量,具備強大的戰略性定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馬克思主義戰士。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作為自己思想上的追求,大學生應在黨建思想教育課程學習中結合自身實踐加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把握新時代思想,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堅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社會主義責任感與使命感,把自己培養成一個能為國家分憂解難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
理想信念教育,能夠幫助青年學生打牢思政課程的基礎,做年輕有為的當代青年人。新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飛躍式發展,中國迎來教育化與創新化碰撞的黃金機遇,大學生如果在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不能夠樹立正確科學的理想信念,大腦不能武裝正確的新時代思想,就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在各種思潮影響下,民辦高校思政課程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必不可少,高校新時代思想教育課程的開展與創新實踐臻于至善,民辦高校需結合國家黨建思想理念政策要求,結合新時代網絡發展的潮流趨勢,將理想信念教育課程作為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必修課,不僅要學,還要學好學精,提升大學生新時代思想感悟能力,提高學生自身認識能力,讓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并堅定下去,做一個新時代的有為青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努力奮斗,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