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樂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遼寧本溪 117200)
我國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兩項任務,一是閱讀教學,二是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只有切實強化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有效完成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的結合工作,才能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效率,有效促進學生讀寫能力提高。但是在具體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并沒有強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重要作用的認識,使得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方式不能有效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之中,難以發揮出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正面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切實教授學生知識是提升學生整體綜合水平的關鍵舉措,同時強化對學生必要的訓練則是有效鞏固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的關鍵一環,充分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推進自身發展進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可以充分讓學生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學習,研究作者的寫作技巧以及寫作方式,之后通過必要的寫作練習完成對寫作技巧和寫作方式的具體應用,充分推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力度,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切實讓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過程之中提升自身的讀寫能力,充分推進學生語文學習綜合素質提升[1]。
有效完成對于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強化學生對于語文核心素養的掌握,切實完成對學生語言文字積累的豐富,從而使得學生在掌握足夠語言文字材料的基礎上實現質的飛躍,推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工作時,需要有效提升學生朗讀、默讀課文等基本技能,而推薦學生有效完成對語言技能的掌握[2]。
同時教師需要切實建立閱讀文本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通過將死板的閱讀材料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方式,讓學生得以充分運用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自身閱讀習慣完成對閱讀內容的有關理解,切實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產生新的認識,推進學生思維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依據閱讀教學相關內容完成對相關情境創設,讓學生得以在一定情境之中發揮自身的素材積累水平,有效完成對自身理解的表達和應用,以此培養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水平。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完成自身思維、能力、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工作時,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能力,充分推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但由于部分教師不能切實強化閱讀和寫作的聯系,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深入發展進程,同時影響了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落實教師工作時,多是注重對文章字詞句的講解,沒有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同時在進行教學工作時都是以“如何獲得較好的成績”為出發點,沒有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能切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不利于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
我國部分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由于不能依據時代的發展完成對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轉型升級,使得小學語文教師在推進閱讀教學工作時存在著方法無序化、模式僵化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阻礙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難以理想化完成。
我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切實有效地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重要作用,沒有有效完成對讀寫結合教學工作目的的研究,使得部分教師在推進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時錯誤地將讀寫結合目的認為是完成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鞏固;還有部分教師將讀寫結合的目的認為是將所學內容運用到具體實踐之中,這些錯誤觀念基本上都是將讀寫結合的目的認為是用來完成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并沒有完成對其他讀寫結合目標的定位。
讀寫結合的教學目的不僅包括對所學知識的鞏固,還包括培養學生寫作基本技巧,完成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推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高。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完成對讀寫結合目標定位,就會使得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不能有效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得教師在推進小學語文閱讀工作時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3]。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推進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關鍵在于完成對讀寫結合方面關鍵點的設置,如果能切實完成對讀寫結合方面關鍵點的設置,則可以有效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科學合理地進行,充分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整體效率提升。
但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多是依據自身經驗完成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方面關鍵點的確定,還有部分教師是將文章中有特色的地方作為文章讀寫結合關鍵點。而這種依據經驗進行的讀寫結合方面關鍵點的設置,由于缺乏合理的參考依據以及規范化的實施標準,使得許多進行讀寫結合方面的關鍵點設置缺乏科學性和準確性,導致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訓練抓不到重難點,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讀寫結合教學策略也并不能有效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落實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基本上是依據仿寫和讀后感形式落實,無法有效完成對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其他形式的探索,也就無法完成對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方法的創新和創造,這種單一的教學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高質量發展,也阻礙了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重要作用發揮,不利于提升學生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整體質量提升,不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
教師是否完成對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相關理念的切實把握,是影響讀寫結合教學策略能否正確發揮自身作用的關鍵舉措。部分教師在落實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時,由于沒有正確認識到什么是讀寫結合、如何有效發揮讀寫結合重要作用等問題,同時沒有有效完成對讀寫關系的理解,而這種對于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相關理念的片面認知,使得教師無法正確把控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也無法應用讀寫結合的有效方式完成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影響了讀寫結合重要作用的發揮。
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其不同的生長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師在進行小學閱讀教學工作中需要有效完成對不同階段學生實際發展特點的研究工作,切實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客觀規律完成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針對性落實,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個性化地完成對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內容方法的指點,充分尊重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規律,進一步推進學生整體讀寫能力提升。
由于小學分為六個年齡階段,部分教師不能切實完成對各年齡階段學生發展客觀規律的把握,無法有效完成對這一年齡階段學生讀寫能力成長規律的正確認識,使得教師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策略落實過程之中,無法充分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嚴重阻礙了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教學工作中作用的發揮,同時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體質量提升。
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水平也是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師只有切實強化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工作,有效完成對自身讀寫能力及讀寫習慣的培養,充分形成敏銳的文字洞察能力,才能有效完成對小學語文閱讀材料重點難點的把控,并充分依據各種方法推進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作用發揮,切實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寫結合能力。
但是部分教師由于缺乏終身學習理念,沒有在日常強化自身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使得部分教師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我國進入信息化發展時代,新課程改革深入進行,學生獲取小學語文閱讀相關知識的渠道不斷擴大,這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如果教師不能切實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就難以解決學生在閱讀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難以提升對學生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指導質量。
閱讀需要一定的環境,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他們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有效促進他們對閱讀的投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本,有效把握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有效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學生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篇目選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選擇,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篇目,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窮人》課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利用自身主觀能動性完成對《西蒙死后兩個孩子的成長故事》等相關文章的續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興趣。在進行《凡卡》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圖文結合形式,充分完成情境創設,讓學生得以在參與情景教學過程之中體會凡卡的悲慘命運,從不同角度完成想象,充分完成對文章的續寫,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身思想情感,同時有效提高學生進行文章創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質量。
教師還需幫助學生樹立讀寫結合觀念,有效提升自身讀寫結合綜合素質水平,學校需要定期完成對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讓教師得以在教學活動中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充分推進教師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創新性發展,從而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熱情和積極性,充分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師還需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充分將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獲得的實際經驗進行科學合理的概括,形成理性全面的教學方式,從而切實完成對自身教學水平的優化,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教師需要充分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將自身所具有的理論知識聯系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認識真理,從而形成自身特有的科學教學方法。
教師在貫徹落實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需要讓自身教學實踐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有關要求,通過不斷完成對自身教學環節的設計工作,充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水平。在進行實際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通過模仿寫作教學方式,有效推進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充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完成讀寫結合教學工作。教師在模仿寫作教學工作實踐中,需要強化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切實認識到作者優秀的表達方式,完成對文章結構的正確把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教師在進行《日月潭》文章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完成對文章結構的正確劃分:作者首先依據日月潭的地理位置以及名字進行引入課文,接著將日月潭的景色通過兩個時間段進行描述,而在中午的時候日月潭的景色又分為雨天和晴天兩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對日月潭描寫手法的學習,通過模仿“日月潭”文章結構進行寫景文章的創作,通過不同時間段、不同天氣的景色變化完成文章內容的豐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質量。
因此,教師在落實教學工作時必須切實提高對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全方位認識,充分強化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水平,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