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迎哲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 寧夏銀川 750021)
中職中專類院校藝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有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但是認知能力不足,不能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現狀,即使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困難也難以主動去克服,甚至不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會為自己提高成績產生影響。大多數學生有一定的自我價值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我價值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需要不斷地經歷挫折才能夠把自我價值提升,但是大多數學生還是沒有對自我價值的提升進行努力。雖然參與調查的學生選擇藝術類專業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所致,但是從數據上分析,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內,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把時間分配到學習上。因為藝術類學生本身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所以造成了學生的成績并不是太理想,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內心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挫敗感,不愿意接受挑戰,自我效能感差,更不會想辦法努力去擺脫現狀,從而導致了自我超越能力差。綜上所述的情況,都是學生學習內驅力差的表現。
近年來,國內很多專家、教師也對學習的內驅力在不同角度進行的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內驅力的特點、影響因素、激發策略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本次研究,我們希望通過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價值、自我效能感、興趣愛好以及自我超越5個主觀方面的影響因素,調查和分析學生學習內動力不足的現狀,找出引起這些現象的原因,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策略。本調查是自編問卷,后以問卷星的形式發放,包括寧夏藝術職業學院舞蹈專業學生、影視表演專業學生、播音主持專業學生、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共160名,收回有效問卷160份。
本次問卷公辦學生比例占100%,其中音樂專業、舞蹈專業、播音主持專業、影視表演四個專業中舞蹈生的比例居多,占比76.25%。男女生比例中,男生僅占比6.25%,因此本調查結果除去性別因素。學生年齡范圍在14到17歲。從數據上分析,絕大多數同學有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其中,認為自己的自控力較差,會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影響或有很大影響的學生占65%,認為自己目前所學專業情況和理想有差距的占76.88%。即使這樣,仍然有86.25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很好或一般,并沒有表示出對自己現狀的不滿意。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6.88%的學生認為自我價值的實現非常重要,并有高達85.25%的學生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即使有68.75%的學生學習藝術專業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所致,但是在用于支配的時間里,用于學習的學生僅占35.63%,他們對學習并沒有產生強烈的欲望,即使有學習藝術的興趣,也并沒有產生足夠的學習動力,這表明學習興趣并不是很強烈。在被調查的160名學生中,64.38%的學生認為自己有能力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63.7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有待提高,但是有66.88%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目標模糊,無法實現自我超越。
一是自我認知方面。學生的自我認知主要是從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目前的生活狀態來進行問卷調查的,74.38%的同學對于現在所學習的專業,越深入越了解之后變得很喜歡;43.13%的同學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非常適合自己;38.75%的同學認為目前的專業程度比理想中相差很遠;還有52.5%的同學對于目前的生活和學習的狀態感覺一般。由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參與問卷的學生整體自我認知的能力一般,部分學生還存在著一定的認知偏差。當今社會追求上重點高中,考重點大學的思想,使得中職類學生表現出一定的自卑情緒,自卑心理會導致過低的自我認知,容易喪失自信心和進取心,從而缺少學習動力。
二是自我價值。自我價值的問卷主要包括五道問題,有76.88%的學生認為實現自身價值是非常重要的;48.13%的同學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標準是個人能力大大小決定的,并且在實現這個自身價值的道路上,55%的同學認為是很曲折的;49.38%的同學認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86.25%的同學認為只有通過努力的學習,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是興趣愛好。68.75%的同學選擇現在的專業是因為個人興趣愛好所在;并且72.5%的同學認為現在的專業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就目前的學習狀態來講,60%的同學表示一般,每天會有一定的學習時間。就數據結果分析,學生表示現在所學專業是個人興趣愛好所在,其中大部分也是因為需要靠所學專業進行繼續深造或者直接就業,并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好。每天一定的學習時間也僅限于課堂學習時間,在課后很少會進行自主學習。
四是自我效能。從問卷結果可以看出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評價體系的影響,職業院校藝術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薄弱的問題,學習習慣和主動性都不是很強。他們在面對學業的時候缺乏計劃性,僅僅是為了應付作業和考試。
五是自我超越。66.25%的同學認為培養自控力的關鍵在自己的控制以及對目標的渴望程度;在問其學習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時,66.88%的學生表示學習目標模糊;63.75%的學生認為目前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還有待提高;46.88%的同學對于當下的生活步調感覺一般。
自我認知是指正確、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學生時期是人自我認知發展水平的關鍵時期,關乎其人格的完善、學業發展以及人際關系的狀況,甚至決定了其對未來職業和生活方式的選擇。但是這一時期往往會出現個體意識和社會認知意識的沖突。因此引導學生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正確的評價自我,隨之而來會是行為上的變化,而積極的行為會引發積極結果的出現。
(1)改善和優化高中中職學生的認知結構,指導藝術生認清自己的需要。很多學生不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常常會受群體中他人的影響,別人考證我也考證,別人畢業要去工作我也不參加高考,好朋友考大學我也考大學,但這樣的學業規劃是否適合自己卻從未考慮過。
(2)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學校要將提升自我認知的教育引導納入到相關課程,如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在校學習規劃、學生畢業就業指導等課程;通過榜樣的力量,宣傳校園文化。
(3)利用各類線上線下資源進行自我認知的不斷探索。學生可以通過不斷閱讀擴大自己的視野,不斷地反思和深化自己的認知,加深其對自我認知的不斷探索。
一項價值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自我價值體現與自我效能的滿足。如果自我價值與自我效能不足,我們不敢于去從事想要的工作,很多需要無法滿足,進而無法去實現自己的潛能。
(1)自我價值的本質就是自信、自愛、自尊。它會直接影響我們對對象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對藝術的學習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考試可以走捷徑,嫉妒比自己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到處搬弄是非,把學習重點沒有放在藝術學習上,而是只關注學習以外的其他事情,把自己的另類表現當做自己比別人優秀的一種方式進行炫耀的情況,都是自我價值低的表現,這類學生表面看起來很無所謂,并且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要優秀很多,其實很多時候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他們是無法完成的,自己內心也是很糾結的,情緒會產生低落,長期以往造成個人情緒不穩定。這類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自我價值進行提升:
(2)言出必行,言出必準?!把猿霰匦小本褪亲约赫f過的話一定要去做出來,自己答應過的事一定要想辦法做到,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像完成自己的事情一樣對待,就算有的時候自己把握不了結果,但是一定要去承擔責任,對于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要輕易做出承諾?!把猿霰販省本褪悄阏f的話與你自己內心得認知感覺是一樣的,自己不確定的,拿不準的,沒有證據說明事情的真實性的,不要輕易下結論。如果自己說的話做的事自己沒有辦法負責任,那么內心就是虛慌的,就會跟更不自信,時間久了自我價值也會降低。
(3)有所為,有所不為。中高職的學生,年輕力盛,尤其是藝術的學生,他們往往會有很多的抱負,但也容易感到挫敗氣餒,結果會發現一事無成。年輕人精力旺盛,熱情洋溢,能夠做很多事情,那就更應該自己學會判斷和選擇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什么事情可為,什么事情不可為。所做的事情要有正確的標準,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量力而行,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功,更加自信,從而使自我價值得到提升。
(4)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就是不否定自己,充分肯定自己今天的成就,才會有自己明天的成就。只有對自己今天的所做所為是接受的和肯定的,才會有滿足和喜悅的心情,才能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得到了實現,從而有更大的信心去完成其他的事情。
興趣來源于自身內部對做每件事情的強大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對做一件事情的效率和成果具有很大地影響。目前藝術類學生對于專業課的學習是處于不得已而接受的狀態,自認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其實也說明了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計劃。相當數量的學生對自身發展沒有規劃。這種缺少學習目標、理想的狀況,導致學生在校期間思想上較為迷茫,因此在學習上也就缺乏動力。
學生的學習必須具有明確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并且可以一直堅持不懈,才可以真正產生學習的動力,所擁有的學習動力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訓練方案達到具體的教學要求。教師應該運用好這些資料,使他們有更多渠道了解自己今后將來要從事的學業和行業的發展前景,使他們愛上自己的學科[1]。
學生最開始往往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課程。教師的個人魅力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語言的魅力,讓學生每節課都對老師有期待;在語言表達的方式上,化繁為簡、通俗易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此外,教師還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現代教育模式已經成為新的教學手段,老師也要積極融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更加豐富生動,學生也將以同樣積極的態度反饋給教師。
有調查顯示,“朋輩榜樣”在大學生的心目里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因為在朋輩群體中擁有著相似的心理,思維模式和接近的價值觀更貼近于學生們的現實生活,更易于被學習模仿,引起共鳴。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中的朋輩典型,用身邊事來教育身邊人。例如,通過對優秀校園之星等在校生的事跡進行宣傳;邀請畢業后在學業道路上不斷進取的學長回校做經驗分享,指導他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邀請在就業、創業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績的畢業生,為在校生講述自己的職涯故事,能為學生規劃自己的學業起到一定幫助。學生在對朋輩榜樣的觀察、模仿、成為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地激發出了自己的內在學習動力。
簡單來說,自我效能就是個體的自信程度。如果個人自我效能感很強,那么就能夠主動地迎接困難和挑戰,同時在工作過程中又能夠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能夠克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相反,如果個人自身效能感很低,則面臨困難和壓力時就容易退縮,同時極易遭受外部條件的干擾。
對于藝術生生而言,傳統教育更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忽視對自我效能感的訓練,從而使得不少藝術生喜歡獨來獨往,不愿意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和集體活動中,從這一點而言,提高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訓練非常有必要。
有些藝術生剛進入學校,關于藝術方面的相關知識幾乎不懂,但是教師卻有著非常大的教學壓力,需要把一個接近于白紙學生在兩年半的時間里培養成為一個可以參加藝術類專業高考的學生,在這樣的授課強度下,學生必然會產生懼怕、膽怯、茫然的心理,自我效能感隨著學業的深入逐漸降低。因此,專業教師在為學生選取教學內容時,應該根據專業授課特點選取符合學生聲音條件,或者手指條件的作品,這樣才能使學習更有信心。同時,專業教師也應注重學生學習的階段性。對于專業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將教學內容的難易度降低,學生適應新的領域的學習方式后,初嘗學習的甜果,自我效能感增強,才可為今后的可持續性學習打下良好的開端[2]。
學生將學習成績不佳或練習效果不佳的原因歸結于自身能力,認為自己不是學藝術的材料,沒有這方面的天賦,音樂對于自己來說就是絕緣體,天生五音不全,沒有節奏感,不能與之相通,只能遠望而不能靠近等。這些都源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對自己不自信。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現場點評時,應常用“還不錯”“有很大進步”“你肯定可以唱得很好”這類詞匯對學生進行正面鼓勵引導。對于學生的進步,教師應對他們的用心投入加以肯定和贊揚,使學生認識到用心投入是進步的重要原因,以此幫助學生建立用心投入的學習意識。
成功的體驗是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式,要想獲得成功的體驗,需要給學生制定一個完成度高的可行性學習目標,如果學習目標被學生認定為能夠完成,他們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全力以赴,努力實現,在其意識形態上就會積極、主動、自信,所以學生也會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要想高效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育中幫助學生明確具體的階段目標,從而保證在規定時期內高效實現。
大部分藝術類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是很好,其中責任感差、創造性差和接受挫折的能力差成為了主要原因,運用到藝術專業的學習上,同樣會造成成績不理想的狀態,在藝術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吃苦,練習的過程中沒有耐心,在遇到問題和挫折的時候退縮,沒有想要去突破自己現狀的想法,不能更好地擴展自己的個人能力,激發自己的潛能。所以,自我超越對于藝術類高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尤其重要,我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提升。
很多人對于自己的目標不是很明確,愿景規劃不清晰,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內心真正關心的事情,也不明確自己努力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就很難實現自我超越。所以,對于藝術類高中中職的學生而言,建立個人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愿景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作家毛姆說:“只有平庸的人才總是處于自己最滿意的狀態?!泵鞔_的個人目標和清晰的愿景是推動人們進行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助力劑,在進行創新性探索的同時,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和緊張、焦慮等情緒,學生只有在克服這種障礙,時刻保持創新性思維和能力,才能夠超越自己目前的狀態,從而達到更高的標準。
真誠地面對真相不是執著地追求真理和萬本之源,而要根據真實情況的障礙,分析事情背后的真實原因和事件的本質,只有深入地分析了問題的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只有真誠地去面對,不逃避、不對問題本身產生偏見,直接地、徹底地解決了問題,自我能力才能更上一個臺階,實現自我超越。
提高高中藝術類學生和中職中專院校藝術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內驅力是學生學習動力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根源所在。學生的興趣愛好、自我認知、自我價值、自我效能、自我超越這五方面直接影響著學習內動力的產生。因此,藝術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培養濃厚的興趣愛好,并一直堅持下去,改善和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鼓勵學生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我認知的探索,努力去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做到言出必行、言出必準,有所為有所不為,根據對自己清晰的自我認知和目標規劃制定出合理的目標,增加成功的體驗,鼓勵學生用創造性的思維嘗試地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內驅力。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自身產生學習的內驅力,促使學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明確自己的目標方向,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使自己的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充分滿足學生自身的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