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棕林
(湖州南太湖新區管理委員會)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全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整合產業發展優勢和要素資源,以生物醫藥招大引強與招才引智為核心,以有力的政策扶持和優質的服務,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完善發展,著力打造生物制藥、生物保健品和醫療器械三大重點領域,把南太湖生物醫藥產業園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知名、國內具有特色的“國”字號生物醫藥產業園區。
湖州南太湖新區重點要在生物制藥,特別是單克隆抗體藥、原創藥方向,結合新型疫苗的研發生產有大的突破;在醫療器械方面要重點突出生物芯片的研發、精密醫用診療設備的研發和制造,實現生物醫藥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實現5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家,研究開發3-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并積極向國際國內申報。
根據國家、浙江省和湖州市的產業規劃和政策,明確生物醫藥產業的總體發展方向,結合生物醫藥已有基礎,以此作為本規劃產業選擇依據。
綜合參考生物醫藥的國家和省規劃及政策鼓勵、產業鏈及應用領域和現有產業基礎,應穩步發展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相關環節,即生物制藥、生物保健品和醫療器械三大重點領域。
按照國家、省、市生物醫藥產業規劃和政策,充分發揮湖州南太湖生物醫藥高技術產業園區和科技創新中心等產業和技術優勢,以及相關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形成的集聚效應,著力打造三大重點領域,即生物制藥、生物保健品和醫療器械領域。
不斷加強科技研發力度,重點發揮骨干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著力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研制與生產能力,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浙江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1-2]。
1.產業基礎
湖州南太湖新區現有生物制藥的企業28家,主要從事人體干細胞研究開發、生物酶制劑制備、生產藥用輔料、纖維素衍生物系列產品、生物醫藥中間體產品、生物醫藥技術、中藥制劑研發生產等。
2.代表企業
新區代表企業有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湖州生物制造創新中心、中科院湖州高原生物資源產業創新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湖州工業生物技術中心、浙江特瑞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協和華東干細胞湖州有限公司、數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州艾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科瑞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州杰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拓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健能隆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海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歐美化學有限公司、湖州浙江天峰制藥廠、浙江北源昊邦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3.發展方向
新區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藥、新型疫苗、中藥材及飲片、藥用輔料。
生物技術藥。重點發展干細胞(外周血干細胞、骨髓干細胞、臍血干細胞、胚胎干細胞等)研發及關聯生產,基因活性激素藥物、靶向抗體藥物、抗腫瘤和抗病毒類多肽藥物、氨基酸類藥物等研發生產。
非常規疫苗。重點發展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載體疫苗、抗獨特型抗體疫苗、重組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核酸疫苗。
新型中藥材及飲片。擁有獨立專利技術、同時具有新穎開發技術要求的中藥材,包括:通過生物提取技術從藥用中藥材、野生藥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加大創新力度,生產出藥效成分更高的中藥制劑產品。加大扶持優質新型中藥飲片炮制技術和新型中藥飲片生產。
藥用輔料。重點發展微粉硅膠、聚丙烯酸樹脂水乳液、鄰苯二甲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樹脂水乳液、微粉硅膠、超低黏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微風硅膠、鄰苯二甲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丙纖維素、聚丙烯酸樹脂水乳液、羥丙甲纖維素、無水乙酰丙酮、超低黏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高取代羥丙纖維素。積極扶持建設新型非離子型纖維素醚生產,以生產藥用、食品和工業級的纖維素醚系列為主導產品,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非離子型纖維素醚生產。
1.產業基礎
新區現有直接及關聯食品與健康研發和生產的企業6家,主要從事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氨基酸類及有機合成發酵類制品、營養食品開發、食品添加劑、等研發和生產。
2.代表企業
新區代表企業有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湖州營養與健康產業創新中心、華茂(湖州)保健品有限公司、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湖州分公司、大為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浙江中科中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
3.發展方向
重點研究降低血脂、血糖、血壓類保健品。利用發酵提取、基因重組等現代生物技術加大相關產品的研發力度,積極發展輔助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壓類保健品。
抗氧化類保健品。順應保健品消費從防病治病擴大到抗衰老、健身益智、美容健美等多種需求轉變的趨勢,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積極發展抗氧化與抗缺氧類保健品,減肥類保健品。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積極發展減肥功能食品。
1.產業基礎
新區現有從事醫療器械研發和生產的企業4家,周邊關聯醫療器械6家。主要從事生物芯片、診斷試劑盒、醫用器械、醫用麻醉包、葡萄糖監測系統、醫藥材料等研發和生產。
2.代表企業
新區代表企業有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峰制藥廠、湖州康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湖州賽爾迪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時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以及周邊園區的湖州數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州麥迪諾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恒遠生物化學技術有限公司、圣美迪諾醫療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湖州凱利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
3.發展方向
重點開展生物基因芯片設備研發和制造、新型診斷及治療醫療設備、中藥炮制工藝及生產設備。
生物基因芯片設備研發和制造。重點發展核酸片段、多肽分子基因芯片,食品安全檢測用芯片,基因芯片數據獲取、處理和分析設備及軟件。
新型診斷及治療醫療設備。重點發展腫瘤類診斷醫療設備,血糖類新型便攜式診療設備,多功能激光治療設備,微創醫療器械設備,X 光類大型設備及成像材料和關鍵零部件,血液再生處理設備,其他醫療診斷、康復設備。
中藥炮制工藝及生產設備。通過生物提取制備技術從中藥材中提取藥物有效成分,創新中藥炮制工藝,研發創新實用型中藥材加工、制藥技術和工藝裝備。
在境內外、省內外有基礎、有條件的區域,都應該走上門、請進來,同時國內要立足最具活力、最有優勢、最可突破,把重點放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地方精耕細作,國外要加強同友好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工作的落腳點要放在項目招引和產業發展上。在客商對象上,“來的都是客”,都要積極主動地對接好、跟蹤好、服務好,但主攻方向必須放在全球和全國的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戰略投資者。在運作方式上,傳統意義上招一引一、無中生有等項目招引辦法,行之有效的要繼續施行,但更應該遵循產業成長規律,更多地沿著產業鏈上下游招商,形成長三角競爭力較強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通過人才帶項目、帶產品,創辦企業,實現產業化。
“外”,是培育增量的重點;“內”,是激活存量的關鍵。圍繞借助外力,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外部高端科研院所、咨詢機構、金融新業態等各方面的合作,縮小目標企業范圍,擴大意向企業線索,根據項目不同的成熟度,對準焦點、找準痛點,實施定點定向精準化招商。圍繞激活內力,要立足現有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大力推進并購重組和以商引商,實施一批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加快形成上中下游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滾動效應和集群效應。
支持生物醫藥企業以資本、技術為紐帶,開展兼并重組。推動骨干龍頭企業實施趕超戰略,逐步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產業龍頭企業。鼓勵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進入生物醫藥行業,支持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參與生物醫藥產業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生產。積極培育與扶持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領航企業、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的健康發展。完善藥品銷售網絡,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物流業態,提升醫藥流通企業規?;⒓s化水平。
作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聚集的基礎保障和有效載體的創新平臺,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強化內部管理,不斷完善科技咨詢、技術評估、風險投資、資源共享網絡等服務功能。要加快推進和完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繼續做強做大中科院所屬中心的基礎上,推進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湖州研究院、中節能智能科學中心、智谷產業園、人才創業港、人才大廈、智創灣、海王創新中心、聯想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著力提高生物醫藥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設水平,通過平臺建設、產學研合作,加強科技資源的集聚,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
繼續深入實施“南太湖精英計劃”,加大“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的生物醫藥產業領軍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的引進力度,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創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期內,引進50個以上“南太湖精英計劃”生物醫藥創新團隊。
每年選派一批生物醫藥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科技研發人才赴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培訓和深造,利用湖州市院校師資力量,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短期技術培訓服務。建立生物醫藥產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科技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三個一批”人才庫,統籌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積極推進風險抵押、技術入股、期權激勵等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鼓勵和支持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